一种球类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8102发布日期:2023-07-28 05:5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类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球类训练器。


背景技术:

1、球类运动在训练时,通常是利用发球器将球射出或者让陪练员将球送出,然后由球员进行击打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对击球点无法控制,需要较大的训练场地并且要配备陪练员,训练时比较浪费训练球,训练效率也比较差。

2、击球点是运动员在击球时,球具与球或身体与球相接触那一刻的空间位置。也就是在接触球的一瞬间,球具与球或身体与球的接触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和距离身体的前后距离和左右距离的位置。在比赛中,职业运动员总会尽可能地将来球调控在最理想的位置上击出。

3、若在训练时,可以有击球点训练的装置,同时球击打出后可以自动回位,可以增加球类运动训练的针对性,可以单独进行训练并减少训练球的损耗,也比较适合在场地较小的地方训练。但是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的器械,无法给运动员或爱好者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如一种皮带驱动的球类训练机(申请公布号cn 111195427 a),采用皮带驱动作为驱动球的动力源,利用球进入皮带驱动的发射轨道后,由皮带带动球加速,从而把球按照不同的方向,速度,旋转,发射出去。再围绕着皮带驱动,配以球输送控制单元,球收集单元,上下方向调节和水平方向调节,完成了球从收集到发射控制的全部设施,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球类训练机。

4、在该专利中就存在着球体复位问题,需要将击出的球捡回后重新放置到训练机内,且球体是被击出的,落地摩擦会造成损耗,也会有丢失风险,当球别击出时,也需要比较大的场地,才能充分发挥该训练机的作用。所以在该专利(现有技术)中,所以,为了解决随时问题,提供了本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球类训练器。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球类训练器,包括支架、回位器、训练球、第一监测部、第二监测部和控制单元,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立杆、升降电机、第一调节电机和第二调节电机,所述底座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与升降电机活动连接,通过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驱动,使升降电机在立杆上可以上下移动或滑动,从而调节与支架固定连接的回位器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立杆上设有齿条,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立杆上的齿条啮合,所述升降电机与第一调节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调节电机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电机与第二调节电机的配合,使与支架固定连接的回位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可以以任意角度转动,加上升降电机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调节,实现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在空间位置上的调整,所述回位器包括回位部、导向部和导向杆,所述回位器上设有训练球,所述训练球与回位器上的导向杆或导向部固定连接,所述回位部位于导向部和导向杆之间,当导向部或导向杆受到训练时的外力击打时,导向部和导向杆之间发生对向移动,受力平衡后,导向部和导向杆之间的对向运动停止,随后在回位部的作用下使导向部和导向杆之间的位置关系得以恢复,从而实现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回到初始位置的功能,训练时,训练球在回位器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循环训练的目的,所述回位器设有第一监测部,所述第一监测部位于与训练球同侧的导向部上或与训练球同侧的导向杆上,又或者位于训练球上,所述第一监测部为姿态传感器,内置陀螺仪、加速度计、角度传感器等运动传感器,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回位部为拉伸弹簧或橡皮筋等弹性件,所述回位部位于导向部和导向杆之间,当导向部与导向杆之间受到训练击打时,导向部与导向杆相互配合拉伸回位部,使之产生弹性势能,受力平衡后(即对向运动停止后)回位部产生的弹性势能反向作用使导向部与导向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得以恢复,从而将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送回击打前的位置,完成回位。

4、进一步地,所述回位部为电机,所述回位部位于导向部和导向杆之间,所述回位部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轴,所述电机的电机本体设置于导向部外,与导向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导向部并与导向部内的导向杆相互接触,所述导向杆上设有齿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导向杆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电机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单元5信号连接,当导向部与导向杆之间受到训练击打时,导向部和导向杆发生对向移动,受力平衡后(即对向运动停止后),控制单元控制回位部转动驱动导向部和导向杆做反向运动,使导向部和导向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得以恢复,从而将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送回击打前的位置。

5、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背面有一个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与导向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从动轴相对立,共同配合夹持导向杆,所述从动轴上有齿,与导向杆上的齿条啮合。

6、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从动轮相对立,共同配合夹持导向杆。

7、进一步地,所述回位部为压缩弹簧等弹性件,所述回位部位于导向部与导向杆之间,当导向部和导向杆之间受到训练击打时,导向部和导向杆相互配合压缩回位部,使之产生弹性势能,受力平衡后(即对向运动停止后)回位部产生的弹性势能反向作用使导向部与导向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得以恢复,从而将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送回击打前的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回位器上的导向部上设有导向部第四限位装置,与设置于导向杆上的导向杆第三限位装置共同配合限定导向杆与导向部之间反向移动的范围,从而实现限定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回位的范围。

9、进一步地,所述回位器的导向部上设有导向部第三限位装置,所述导向部第三限位装置与导向杆或者导向杆第三限位装置共同配合限定导向部与导向杆之间对向移动的范围,从而实现限定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向前移动的范围。

10、进一步地,所述回位器的导向部上设有导向杆第四限位装置,所述导向杆第四限位装置与导向部或与导向部第四限位装置共同配合限定导向部与导向杆之间对向移动的范围,从而实现限定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向前移动的范围。

11、进一步地,所述回位器设有第二监测部,所述第二监测部包括信号标以及传感器。

12、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标为色标或磁性标,所述传感器为色标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者磁性传感器。

13、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还可以是板状结构或者柱状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回位器上设有回位缓冲装置,所述回位缓冲装置为单向阀,起到延缓训练球回位速度的目的。

15、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类训练器,通过升降电机、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的共同配合,实现与回位器固定连接的训练球在空间位置上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击球点的训练;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类训练器,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回位器,保证球击出后,可以快速回位,减少了训练球的损耗,提高了训练效率,同时占地较小,适合小场地或家庭训练;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类训练器,其回位器上的第一监测部和第二监测部可以监测出击球速度、击球频率和次数等参数,并能获取击打方向,模拟出球的飞行线路,为训练提供参考;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球类训练器可以用于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棒球、垒球、高尔夫球、壁球、足球和排球等球类的训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