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7285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现代人都忽视了锻炼,每天他们不停的奔波,却淡忘了身体健康,而每天能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和适当的休闲娱乐,可以促进体适能、减少各种心血管疾病,不但对身体有好处,更可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市场上拥有的室内外健身器材很多,小至重量训练用的沙包、哑铃,大至直立式固定脚踏车,但是,大部分现有健身器功能单一。
[0003]以健身车为例,其是放在室内供人们健身的体育器材,与普通单车不同,爱好者在使用健身单车时,健身单车并不会像普通单车那样移动,由于健身单车不受场地限制、且能较好地模仿户外单车运动,所以普及很快,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其只能提供模拟单车的骑行锻炼,锻炼形式单一。再以健骑机为例,其运动方式为一种全向运动,能增强上、下肢的肌力和胸部肌肉,并能锻炼腰腹部肌肉和按摩内脏,增强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但健骑机的锻炼方式也单一。
[0004]健身单车及健骑机的结构均包括车架、座椅、车把及踏板,若单独购置健身单车及健骑机不仅成本较高,且占用地方,浪费空间。
[0005]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提出一种将健身单车及健骑机功能整合的多功能健身器,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作为健骑机或者固定单车使用的多功能健身器。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包括车架、设于车架前方的车把、设于车把后方的车座及设置于车架上的蹬踏装置,蹬踏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单车踏板,其中,所述车架的前方设有一前管,该前管位于车架的前方,所述车把设于前管的上方,前管的下方设有一健骑架,健骑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健骑踏板,所述车座设于一支撑板上,该支撑板可活动的枢接于车架上,支撑板与前管的底部之间设有一可伸缩调节的转换装置。
[0009]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调节外杆、调节内杆以及调节钮,调节外杆的一端枢接于前管底部上,调节外杆的另一端设有一调节孔,调节内杆则枢接于支撑板与前管相对的一端,调节内杆上至少设有一靠近车座的健骑孔及一靠近前管的单车孔,调节孔与调节内杆的健骑孔或单车孔配合,并通过调节钮锁固。
[0010]所述前管的底端靠近车架的一侧设有枢座,所述调节外杆的一端枢接于该枢座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枢座相对的轴座,所述调节内杆的一端枢于该轴座上。
[0011]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枢接与车架,另一端底部连接一伸缩套管,伸缩套管的另一端固设于车架上。
[0012]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所述车座的底面设有可于滑槽内滑动的滑块。
[0013]所述车把上设有仪表盘。
[0014]所述车架包括立管、前支脚及后支脚,立管呈倾斜设置,其底端插设于前支脚上,后支脚上插置一倾斜设置的中管底端,中管的另一端固设于立管的中部,所述蹬踏装置设于该中管上。
[0015]所述中管的顶部形成竖直向上弯折一中强管,所述支撑板的底侧于对应中强管的位置处设有一抵管。
[0016]所述车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管,所述支撑板及所述中管是设于两立管之间。
[0017]所述两立管于靠近顶端处设有一连接两立管的短杆,短杆与两立杆顶端形成一 U型开口,所述前管的中部位于该U型开口内。
[001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健身器,只需通过调整转换装置,使前管下方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或长或短,即可轻松转换单身蹬踏训练及健骑训练。将健骑机及健身单车的功能整合为一,如此可节约健身车的购置成本,节约空间,并可根据使用者的爱好随意转换训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健身单车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健身单车的分解图;
[0021]图3为图2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健身单车的侧视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健骑机的分解图;
[0024]图6为图5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健骑机的立体图1 ;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健骑机的立体图2 ;
[0027]图9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健骑机的侧视图1 ;
[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健骑机的侧视图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0]参阅图1至图1O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健身器,包括车架1、前管2、车把3、健骑架4、车座5、蹬踏装置6、及转换装置7。
[0031]车架I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管11、前支脚12及后支脚13,两立管11呈倾斜设置,其底端插设于前支脚12上,后支脚13上插置一倾斜设置的中管14底端,中管14的另一端固设于两立管11的中部,并设于两立管11之间,使立管11与前支脚12及后支脚13形成“入”或者“人”字型的稳定支撑。中管14的顶部形成竖直向上弯折一中强管141,两立管11于靠近顶端处设有一连接两立管11的短杆15,短杆15与两立杆11顶端形成一 U型开
□ O
[0032]前管2的中部设于两立管11顶端的U型开口处,该前管2的顶部固设车把3,车把3上设有一仪表盘31。前管2靠近底端靠近立管11的一侧设有一枢座21。
[0033]健骑架4呈倒U型,该健骑架4的顶端中部固设于前管2的底端,健骑架4的底端两侧各设有一健骑踏板41,该健骑架4也可与前管2 —体成型。
[0034]车座5设于一支撑板8上,该支撑板8的一端枢接于车架I的两立杆11之间,且位于中管14的上方,该支撑板8的底侧于对应中强管141的位置处设有一抵管81,支撑板8的顶部设有一与前管2枢座21相对的轴座82,该支撑板8还设有一滑槽83,车座5的底部设有可于滑槽83内滑动的滑块51,支撑板8的底部还连接一支撑伸缩管9的内管91顶端,支撑伸缩管9的外管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