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过山车挂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0457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摩托过山车挂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游乐设施挂车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摩托过山车挂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摩托过山车一般采用链轮链条传递动力,摩托过山车从出发至最高点过程中,通过其上固定的挂车板插入链轮链条的链节中,链轮链条牵引摩托过山车运动;该牵引过程从摩托过山车出发至摩托过山车到达最高点必须全程进行,且必须为直轨,从而造成直轨长度长,所需链轮链条量大,成本的上升,另外受链轮链条结构所限,牵引速度必须很慢,才不会存在安全隐患,而这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游客游玩心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过山车挂车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直轨长度长,成本上升,牵引速度慢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摩托过山车挂车装置,包括横轨、发射小车、过山车底盘、四连杆升降机构和旋转挡臂机构;横轨包括内轨、外轨及用来固定支持内轨与外轨的架体;发射小车能左右移动的安装在内轨上,发射小车的右部设有一向上突起的卡挂肩;过山车底盘位于发射小车上方,过山车底盘前后两端各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卡装在外轨上并且能沿外轨左右移动的轮组机构;旋转挡臂机构包括挡块、旋转轴、拐臂装置和复位弹簧,挡块位于卡挂肩正左上方,挡块左端设有一个旋转后能与过山车底盘相触并起旋转限位作用的限位台,挡块右端设有可与卡挂肩左端面相配合的卡挂面,挡块中部固定有旋转轴,旋转轴可沿竖直平面旋转的安装在过山车底盘上,旋转轴上固定有朝向左下方的拐臂装置,拐臂装置座于能进行高度调节并随着高度改变而驱使拐臂装置转动的四连杆升降机构的上端面上,旋转轴上连接有能使旋转轴发生转动后恢复原位的复位弹簧。
[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卡挂面可呈左高右低倾斜状;在挡块两侧的旋转轴上安装有轴承,旋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过山车底盘上;拐臂装置包括第一拐臂、短轴和套装在短轴上的行走轮,第一拐臂呈左低右高倾斜状,第一拐臂右端固定在旋转轴外侧,第一拐臂左端与短轴固定在一起,行走轮座于四连杆升降机构的上端面上;旋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关于挡块对称的第二拐臂,每个第二拐臂与过山车底盘间均铰接安装有复位弹簧。
[0007]上述四连杆升降机构可包括伸缩气缸、导轨、底座和两个连杆;导轨、底座和两个连杆铰接围成平行四连杆,底座固定在架体上端面上,导轨位于底座的正上方,导轨与底座间铰接安装有一呈倾斜状的伸缩气缸;导轨右端设有左高右低的斜面,斜面与拐臂装置相抵。
[0008]上述内轨可为两根相分离的第一轨道;发射小车包括车架本体、滚轮和夹紧块,车架本体的右部设有向上突起的卡挂肩,卡挂肩的左端面为竖直面或向左上方倾斜的倾斜面,车架本体位于两根第一轨道之间,车架本体左右两端各安装有至少一组座于第一轨道上的滚轮,车架本体中部固定有紧顶在两根第一轨道之间的夹紧块,车架本体下部左右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的安装孔。
[0009]上述外轨可为两根相分离的第二轨道;每个轮组机构包括连接件、至少两个上滚轮、至少两个外滚轮和至少一个下滚轮,连接件上端固定安装在过山车底盘下端,上滚轮、外滚轮和下滚轮均安装在连接件上,上滚轮、外滚轮和下滚轮分别座于对应的第二轨道的上端面、外端面和下端面上。
[0010]上述发射小车和过山车底盘上均可设有多个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减重孔。
[0011]上述过山车底盘左右两端均可设有多个销轴座。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四连杆升降机构上升驱动挡块旋转,挡块与卡挂肩的卡挂配合使发射小车能驱动过山车底盘加速前进,当过山车底盘速度达最大后,即可依靠惯性完成边转弯边上升等动作,从而能大大缩短直轨距离,降低成本;通过限位台的设置确保挡块与卡挂肩的配合安全可靠,从而满足过山车底盘能高速前进。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附图1中旋转挡臂机构旋转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附图1的右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4为附图3中的旋转挡臂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中除去横轨和轮组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0018]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I为过山车底盘,2为架体,3为卡挂肩,4为挡块,5为旋转轴,6为复位弹簧,7为限位台,8为卡挂面,9为轴承,10为第一拐臂,11为短轴,12为行走轮,13为第二拐臂,14为伸缩气缸,15为导轨,16为底座,17为连杆,18为第一轨道,19为车架本体,20为滚轮,21为夹紧块,22为安装孔,23为第二轨道,24为连接件,25为上滚轮,26为外滚轮,27为下滚轮,28为减重孔,29为销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0]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2]如附图1至5所示,该摩托过山车挂车装置包括横轨、发射小车、过山车底盘1、四连杆升降机构和旋转挡臂机构;横轨包括内轨、外轨及用来固定支持内轨与外轨的架体2;发射小车能左右移动的安装在内轨上,发射小车的右部设有一向上突起的卡挂肩3;过山车底盘I位于发射小车上方,过山车底盘I前后两端各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卡装在外轨上并且能沿外轨左右移动的轮组机构;旋转挡臂机构包括挡块4、旋转轴5、拐臂装置和复位弹簧6,挡块4位于卡挂肩3正左上方,挡块4左端设有一个旋转后能与过山车底盘I相触并起旋转限位作用的限位台7,挡块4右端设有可与卡挂肩3左端面相配合的卡挂面8,挡块4中部固定有旋转轴5,旋转轴5可沿竖直平面旋转的安装在过山车底盘I上,旋转轴5上固定有朝向左下方的拐臂装置,拐臂装置座于能进行高度调节并随着高度改变而驱使拐臂装置转动的四连杆升降机构的上端面上,旋转轴5上连接有能使旋转轴5发生转动后恢复原位的复位弹簧6。
[0023]使用时,过山车底盘I从右向左移动到附图1所示位置时,伸缩气缸14充气伸出活塞杆,四连杆升降机构提升高度,同时行走轮12通过导轨15的斜面驱动拐臂装置绕旋转轴5顺时针转动,同步旋转轴5和挡块4转动至图2所示位置时,限位台7与过山车底盘I相触,卡挂面8位于卡挂肩3左方;此时,调整发射小车或过山车底盘I的位置,待卡挂面8与卡挂肩3右端面贴合后,发射小车向左发射,发射小车驱动过山车底盘I共同向左运动,当拐臂装置向左运动离开四连杆升降机构时,由于限位台7与过山车底盘I相抵触,卡挂面8与卡挂肩3继续保持可靠贴合,确保发射小车继续稳定可靠的驱动过山车底盘I向左运动;当发射小车与过山车底盘I速度加至最大时,发射小车停止运动,卡挂面8与卡挂肩3脱离,旋转挡臂机构在复位弹簧6作用下复位,过山车底盘I在惯性力作用下继续保持高速前进,这时由于不受链轮链条的限制,摩托过山车可边上坡边进行转弯,大大缩短直轨距离,节省材料与空间,降低了成本。当伸缩气缸14不再充气,活塞杆回收,四连杆升降机构可降低高度至原位。挡块4和卡挂肩3的设计,消除了链轮链条只能缓慢牵引摩托过山车的缺陷,使得内轨长度只需在二十二米左右,就可将过山车底盘I速度加至六十km/h,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游人的游玩乐趣。
[0024]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摩托过山车挂车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5]如附图1至5所示,卡挂面8呈左高右低倾斜状;在挡块4两侧的旋转轴5上安装有轴承9,旋转轴5通过轴承9安装在过山车底盘I上;拐臂装置包括第一拐臂10、短轴11和套装在短轴11上的行走轮12,第一拐臂10呈左低右高倾斜状,第一拐臂10右端固定在旋转轴5外侦U,第一拐臂10左端与短轴11固定在一起,行走轮12座于四连杆升降机构的上端面上;旋转轴5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关于挡块4对称的第二拐臂13,每个第二拐臂13与过山车底盘I间均铰接安装有复位弹簧6。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