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4227发布日期:2019-03-05 20:5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考古学领域,木质文物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考古发掘出土出水的木质文物,由于长期处于含水含盐的环境,木质文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侵蚀降解,木材基质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理化性能等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些文物出土出水之后,若不及时进行相关处理或者处理不当,轻则干裂,重则变形翘曲甚至完全崩塌。为了使这些文物出土之后免遭继续损坏,同时还能够用于展览,科学保护好这些木质文物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引起木质文物变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金属离子的渗透侵蚀是最普遍的一种。针对金属离子渗透侵蚀引起的木质文物变色,目前的脱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氧化法,如双氧水、二氧化氯等,氧化剂的加入将使本身已经因发生侵蚀降解而脆弱的木质文物基体遭受进一步的降解破坏;还原法,如草酸、柠檬酸、硫代硫酸钠等,草酸等还原性酸的加入使脱色溶液的ph值大大降低,构成木质文物基体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在酸性环境中溶液发生酸性水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子链会发生断裂,会使木质文物基体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同时酸性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在引起木质文物酸性水解的同时还会引起微生物降解;吸附法,如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吸附发的优点是吸附剂可以通过吸附脱附进行重生,可以循环使用,不足之处是吸附剂仅仅对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起吸附作用,对于渗透到木质文物基体的金属离子,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因此,一种合适的木质文物脱色方法首先要求反应条件温和,避免强酸强碱强氧化性环境,使本已脆弱糟朽的木质文物不会再遭到进一步的降解破坏,其次不仅要对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而且对渗透到木质文物基体的金属离子也具有脱除能力,另外还需要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设施,同时对环境和人员安全友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员健康。因此选择安全合适的络合剂进行木质文物的脱色处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青霉胺是青霉素的代谢产物,可通过水解青霉素制备,是治疗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肝豆状核变性的有效驱铜剂,同时对于铁等离子也有一定的络合去除作用。

吡啶酮衍生物作为络合剂,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通常应用于排除体内的金属离子过载,对体内铜等重金属离子的排除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麦芽酚作为食品增香剂常添加于焙烤食物,冰淇淋和糖果中,是一种安全无毒、用途广、效果好、用量少的理想食品添加剂,是烟草、食品、饮料、香精、果酒、日用化妆品等良好的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强具有显著效果,对甜食起着增甜作用,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同时对金属离子也有一定的络合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木质文物脱色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所述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包括吡啶酮衍生物、青霉胺和麦芽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为吡啶酮衍生物和青霉胺复配时,两者的摩尔比为:1:3~3:1。

优选地,所述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为吡啶酮衍生物和麦芽酚复配时,两者的摩尔比为:1:2~2:1。

优选地,所述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为青霉胺和麦芽酚复配时,两者的摩尔比为:1:3~3:1。

优选地,所述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为吡啶酮衍生物、青霉胺和麦芽酚复配时,三者的摩尔比为:1:3:2。

优选地,所述吡啶酮衍生物优选为1-羟基吡啶酮。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的应用。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在木质文物脱色方面的应用,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脱色剂配置为30~100mmol/l的水溶液,于20~60℃条件下,将木质文物浸渍于脱色剂溶液中,检测浸渍溶液电导率变化,浸渍溶液电导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直至平稳,此时浸渍结束,重新更换浸渍溶液继续浸渍脱色,如此浸渍三到五次。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依据文物器型的尺寸大小不同,浸渍时间在72小时到14天。

本发明所提供的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对木质文物脱色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所采用的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中的成分均为医药或者食品级别,对人体产生微小的影响或者根本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给予操作该木质文物脱色组合物于木质文物脱色时的操作人员一个健康的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1

将1-羟基吡啶酮溶于水中,配置成30~100mmol/l的水溶液,于20~60℃条件下,将木质文物浸渍于脱色剂溶液中,检测浸渍溶液电导率变化,浸渍溶液电导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直至平稳,此时浸渍结束,重新更换浸渍溶液继续浸渍脱色,如此浸渍三到五次。依据文物器型的尺寸大小不同,浸渍时间在72小时到14天。

实施例2

将青霉胺溶于水中,配置成30~100mmol/l的水溶液,于20~60℃条件下,将木质文物浸渍于脱色剂溶液中,检测浸渍溶液电导率变化,浸渍溶液电导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直至平稳,此时浸渍结束,重新更换浸渍溶液继续浸渍脱色,如此浸渍三到五次。依据文物器型的尺寸大小不同,浸渍时间在72小时到14天。

实施例3

将麦芽酚溶于水中,配置成30~100mmol/l的水溶液,于20~60℃条件下,将木质文物浸渍于脱色剂溶液中,检测浸渍溶液电导率变化,浸渍溶液电导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直至平稳,此时浸渍结束,重新更换浸渍溶液继续浸渍脱色,如此浸渍三到五次。依据文物器型的尺寸大小不同,浸渍时间在72小时到14天。

实施例4

将1-羟基吡啶酮和青霉胺按照摩尔比为1:3~3:1混合并溶于水中,配置成30~100mmol/l的水溶液,于20~60℃条件下,将木质文物浸渍于脱色剂溶液中,检测浸渍溶液电导率变化,浸渍溶液电导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直至平稳,此时浸渍结束,重新更换浸渍溶液继续浸渍脱色,如此浸渍三到五次。依据文物器型的尺寸大小不同,浸渍时间在72小时到14天。

实施例5

将1-羟基吡啶酮和麦芽酚按照摩尔比为1:2~2:1混合并溶于水中,配置成30~100mmol/l的水溶液,于20~60℃条件下,将木质文物浸渍于脱色剂溶液中,检测浸渍溶液电导率变化,浸渍溶液电导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直至平稳,此时浸渍结束,重新更换浸渍溶液继续浸渍脱色,如此浸渍三到五次。依据文物器型的尺寸大小不同,浸渍时间在72小时到14天。

实施例6

将青霉胺和麦芽酚按照摩尔比为1:3~3:1混合并溶于水中,配置成30~100mmol/l的水溶液,于20~60℃条件下,将木质文物浸渍于脱色剂溶液中,检测浸渍溶液电导率变化,浸渍溶液电导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直至平稳,此时浸渍结束,重新更换浸渍溶液继续浸渍脱色,如此浸渍三到五次。依据文物器型的尺寸大小不同,浸渍时间在72小时到14天。

实施例7

将1-羟基吡啶酮、青霉胺和麦芽酚三者按照摩尔比为1:3:2混合并溶于水中,配置成30~100mmol/l的水溶液,于20~60℃条件下,将木质文物浸渍于脱色剂溶液中,检测浸渍溶液电导率变化,浸渍溶液电导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直至平稳,此时浸渍结束,重新更换浸渍溶液继续浸渍脱色,如此浸渍三到五次。依据文物器型的尺寸大小不同,浸渍时间在72小时到14天。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