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弧面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856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电动弧面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弧面刨。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手工去除树皮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纯手工,就是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比方说铲刀,刮刀等去除树皮,这些没有马达驱动,属于纯手工,效率极低,劳动强度大。另外一种手工去除树皮的办法是用普通刨销平面的木工电刨,去除树皮,这种去树皮的办法减轻了劳动强度,效率相对原始的纯手工大大的提高。但是,其存在一个缺点,就是用平面去刨销圆柱面,其包覆面小,工作效率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供一种电动弧面刨。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弧面刨,包括机壳,机壳上方安装有手把,机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手把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启停的按钮,在机壳内还设置有刀轴本体,机壳一侧设置有电机罩,机壳另一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一侧还设置有皮带罩;

所述刀轴本体位于驱动电机的前端;

所述机壳底部后端设置有后底板,前端设置有前底板;所述前底板上方连接有旋钮,用于调节前底板高度;

所述刀轴本体中间设置为弧形凹面,所述刀轴本体上还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刀片,所述刀片通过刀轴压板与刀轴本体相固定;

刀片和刀轴压板的弧度与弧形凹面相同。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端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刀轴本体的联动轴端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皮带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皮带位于皮带罩与端盖之间形成的腔室内。

进一步,所述旋钮下方设置有刻度盘。

进一步,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具有与弧形凹面相同弧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的电动弧面刨,在原有平面电刨的基础上衍生出一款专门用于圆弧面刨销的手持式电刨,主要用与去除原木表面的树皮等,使刨销效率比用平面电刨提高1.5~2.5倍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安全可靠,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弧面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弧面刨的刀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刨树皮刀具的刨皮宽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弧面刨刨皮宽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弧面刨,包括机壳1,机壳1上方安装有手把2,机壳1内安装有驱动电机3,手把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3启停的按钮4,在机壳1内还设置有刀轴本体5,机壳1一侧设置有电机罩6,机壳1另一侧设置有端盖7,所述端盖7一侧还设置有皮带罩8,端盖7将驱动电机3和刀轴本体5限定在机壳1内;

所述刀轴本体5位于驱动电机3的前端;

所述机壳1底部后端设置有后底板9,前端设置有前底板10;所述前底板10上方连接有旋钮12,用于调节前底板10高度;

所述刀轴本体5中间设置为弧形凹面11,所述刀轴本体5上还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刀片13,所述刀片13通过刀轴压板14与刀轴本体5相固定;

刀片13和刀轴压板14的弧度与弧形凹面11相同。

该弧形凹面11与树皮表面相贴合,从而能够一次性刨掉大量树皮,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普通树皮刨所能刨掉的尺寸,普通树皮刨为平面刀片13,按照2mm切削深度算,其在400mm直径圆木上切削宽度仅为56.43mm,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电动弧面刨采用弧面半径为250mm的刀轴和刀具,在400mm直径的圆木上,按照2mm 切削深度算,切削宽度可达122.77mm,可见,在刨树皮效率上明显优于传统树皮刨。

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端部设置有主动轮15,所述刀轴本体5 的联动轴端部设置有从动轮16;所述主动轮15和从动轮16通过皮带18相连接。

所述皮带18位于皮带罩8与端盖7之间形成的腔室内。

所述旋钮12下方设置有刻度盘17,从而可以详细调节所要切削树皮的深度。

所述前底板10和后底板9具有与弧形凹面11相同弧面,使圆木与整体的树皮刨相贴合,保证了切削宽度和稳定性。

本申请的电动弧面刨,在原有平面电刨的基础上衍生出一款专门用于圆弧面刨销的手持式电刨,主要用与去除原木表面的树皮等,使刨销效率比用平面电刨提高1.5~2.5倍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安全可靠,使用简便。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