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棕榈藤材编织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0613发布日期:2018-11-07 07:1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艺美术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棕榈藤材编织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棕榈藤,棕榈科藤类植物,藤茎是制作家具及工艺品的理想材料。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宝库中的多用途植物资源,原藤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林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中国的棕榈藤资源极其匮乏,加工业所需的原材料90%(每年约4万吨)以上依赖从东南亚进口。随着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保证本国藤资源的供应而限制出口,如何增加自有资源储备,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棕榈藤业界人士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我国使用藤家具的历史悠久,且制品精美适用,因此产品畅销国际市场。在我国,已有多种藤类植物被开发利用,其中白藤、黄藤、单叶省藤等已栽培成功。在海南,人工种植棕榈藤,不仅有利于生态的保护,而且顺应了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现在,当地农民大量种植棕榈藤,并初步取得了经济效益,棕榈藤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家中宝。棕榈藤在加工成编织品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耐候抗打击性差,力学性能下降快,制备得到的编织工艺品不到一年就发生形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强棕榈藤材编织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对棕榈藤材进行物理化学改性,耐候抗打击性强,能够显著提高编织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增强棕榈藤材编织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割得到的棕榈藤机械去皮后晾晒2-3天,使用漂白剂搅拌漂白除去表面残余皮质,搅拌速度为200-240转/分钟,漂白温度为60-70℃,漂白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置于蒸汽下进行热处理,蒸汽压力为0.25-0.30mpa,蒸汽温度为100-110℃,处理时间为1.5-2.0小时;

(2)将热处理后的棕榈藤材用清水冲洗2-3遍,然后进行烘干处理,控制干燥温度为60-70℃,干燥至含水量在10-12%之间,而后置于含胶剂中进行真空浸渍处理,然后在0-5℃下冷藏7-10小时,冷藏后取出藤材,表面擦洗干净后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烘箱升温至60-70℃,烘干至含水量在2-4%之间即可,所述含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大豆粉40-50份、氢氧化钙溶液10-12份、硅油4-6份、尿素2-4份、磷酸三甲酯3-5份、硫酸钠1-2份、醋酸溶液6-8份、氧化硅0.5-0.7份、氧化镁0.3-0.5份、氧化钙0.2-0.4份、水400-45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漂白剂为质量浓度为2.0-2.2%的过氧化氢溶液与磷石膏按照质量比为4-5: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真空浸渍处理中真空度为0.04-0.06mpa。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含胶剂的制备方法为:在50-60℃水浴加热下,将大豆粉溶于水中,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和尿素,静置18-20小时形成胶体溶液,将磷酸三甲酯、硅油加入到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在80-90℃下加热回流2-3小时,与剩余成分一同加入到胶体溶液中,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浸渍处理温度为30-35℃,浸渍时间为15-20分钟。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氢氧化钙溶液摩尔浓度为0.12-0.15摩尔/升,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20-30%。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棕榈藤材力学性能下降快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棕榈藤材编织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首先对棕榈藤进行漂白处理,漂白剂中以过氧化氢为主,同时添加了磷石膏,能够在达到漂白目的的同时维持纤维素的稳定性,然后进行蒸汽加压蒸煮,能够除去引起棕榈藤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多聚木糖,提高藤材的韧性,进一步使用含胶剂进行改性处理,本发明不仅使藤材强度增强,稳定性增强,同时还使藤材保有良好的韧性,具有能优化劣质藤材,能延长藤材使用年限,拓宽藤材使用范围,提高藤产品附加值,生产易控制,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及处理后的藤材可广泛应用于家具、室内装饰等行业,应用前景广阔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增强棕榈藤材编织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割得到的棕榈藤机械去皮后晾晒2天,使用漂白剂搅拌漂白除去表面残余皮质,搅拌速度为200转/分钟,漂白温度为60℃,漂白时间为20分钟,然后置于蒸汽下进行热处理,蒸汽压力为0.25mpa,蒸汽温度为100℃,处理时间为1.5小时;

(2)将热处理后的棕榈藤材用清水冲洗2遍,然后进行烘干处理,控制干燥温度为60℃,干燥至含水量在10-12%之间,而后置于含胶剂中进行真空浸渍处理,然后在0℃下冷藏7小时,冷藏后取出藤材,表面擦洗干净后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烘箱升温至60℃,烘干至含水量在2-4%之间即可,所述含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大豆粉40份、氢氧化钙溶液10份、硅油4份、尿素2份、磷酸三甲酯3份、硫酸钠1份、醋酸溶液6份、氧化硅0.5份、氧化镁0.3份、氧化钙0.2份、水40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漂白剂为质量浓度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与磷石膏按照质量比为4: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真空浸渍处理中真空度为0.04mpa。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含胶剂的制备方法为:在50℃水浴加热下,将大豆粉溶于水中,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和尿素,静置18小时形成胶体溶液,将磷酸三甲酯、硅油加入到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在80℃下加热回流2小时,与剩余成分一同加入到胶体溶液中,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浸渍处理温度为30℃,浸渍时间为15分钟。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氢氧化钙溶液摩尔浓度为0.12摩尔/升,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20%。

实施例2

一种增强棕榈藤材编织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割得到的棕榈藤机械去皮后晾晒2天,使用漂白剂搅拌漂白除去表面残余皮质,搅拌速度为220转/分钟,漂白温度为65℃,漂白时间为25分钟,然后置于蒸汽下进行热处理,蒸汽压力为0.28mpa,蒸汽温度为105℃,处理时间为1.8小时;

(2)将热处理后的棕榈藤材用清水冲洗2遍,然后进行烘干处理,控制干燥温度为65℃,干燥至含水量在10-12%之间,而后置于含胶剂中进行真空浸渍处理,然后在3℃下冷藏8小时,冷藏后取出藤材,表面擦洗干净后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烘箱升温至65℃,烘干至含水量在2-4%之间即可,所述含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大豆粉45份、氢氧化钙溶液11份、硅油5份、尿素3份、磷酸三甲酯4份、硫酸钠1.5份、醋酸溶液7份、氧化硅0.6份、氧化镁0.4份、氧化钙0.3份、水43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漂白剂为质量浓度为2.1%的过氧化氢溶液与磷石膏按照质量比为4.5: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真空浸渍处理中真空度为0.05mpa。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含胶剂的制备方法为:在55℃水浴加热下,将大豆粉溶于水中,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和尿素,静置19小时形成胶体溶液,将磷酸三甲酯、硅油加入到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在85℃下加热回流2.5小时,与剩余成分一同加入到胶体溶液中,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浸渍处理温度为33℃,浸渍时间为18分钟。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氢氧化钙溶液摩尔浓度为0.13摩尔/升,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25%。

实施例3

一种增强棕榈藤材编织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割得到的棕榈藤机械去皮后晾晒3天,使用漂白剂搅拌漂白除去表面残余皮质,搅拌速度为240转/分钟,漂白温度为70℃,漂白时间为30分钟,然后置于蒸汽下进行热处理,蒸汽压力为0.30mpa,蒸汽温度为110℃,处理时间为2.0小时;

(2)将热处理后的棕榈藤材用清水冲洗3遍,然后进行烘干处理,控制干燥温度为70℃,干燥至含水量在10-12%之间,而后置于含胶剂中进行真空浸渍处理,然后在5℃下冷藏10小时,冷藏后取出藤材,表面擦洗干净后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烘箱升温至70℃,烘干至含水量在2-4%之间即可,所述含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大豆粉50份、氢氧化钙溶液12份、硅油6份、尿素4份、磷酸三甲酯5份、硫酸钠2份、醋酸溶液8份、氧化硅0.7份、氧化镁0.5份、氧化钙0.4份、水45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漂白剂为质量浓度为2.2%的过氧化氢溶液与磷石膏按照质量比为5: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真空浸渍处理中真空度为0.06mpa。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含胶剂的制备方法为:在60℃水浴加热下,将大豆粉溶于水中,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和尿素,静置20小时形成胶体溶液,将磷酸三甲酯、硅油加入到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在90℃下加热回流3小时,与剩余成分一同加入到胶体溶液中,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浸渍处理温度为35℃,浸渍时间为20分钟。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氢氧化钙溶液摩尔浓度为0.15摩尔/升,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30%。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漂白剂中磷石膏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步骤(1)中蒸汽处理步骤,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步骤(2)中冷藏处理过程,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省略含胶剂中大豆粉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省略含胶剂中磷酸三甲酯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实验

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的方法制备对棕榈藤材进行处理,同时以在100℃下蒸煮处理30分钟,在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的处理方式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到对棕榈藤的加工处理中,然后进行人为加湿加热处理(湿度为98%、温度问45-50℃),参照gb/t15780-1995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保持试验中各组无关变量一致,测定试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经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处理后,增强改性后的棕榈藤材,其密度、尺寸稳定性、强度、韧性等物理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并且抗流失性好;可应用于家具、室内装饰等行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