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木材仿古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7730发布日期:2018-12-19 06:4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木材仿古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木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木材仿古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很多人为了提高装修的层次感都会采用木料进行装修,但是红木价格较高,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了,因此使用其他仿古木料用以替代红木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在木料进行仿古做旧时需要将其浸泡于仿古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并使其渗透入木料的内壁,但是在将木料取出时会带出大量的浸泡液,进而造成浪费,因此设计一种可自动的将浸泡的木料送出,并在送出时可对其进行刮擦,进而较少带出浸泡液的量,进而降低成本的一种新木材仿古加工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木材仿古加工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新木材仿古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推送装置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仿古浸泡液补充装置,其中,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上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上下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丝杠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空腔内转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上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四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配合连接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四空腔左右两侧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丝杠的下端延伸出所述第三滑块的下端开口外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空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左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内的第一转动轴,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右边部分为光杆而左边部分设置有丝杠齿牙结构,所述第五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部分齿牙结构螺纹配合连接、与右侧光杆部分滑动配合连接且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五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可滑动的社会自有第六滑块,所述第六滑块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六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七滑块,所述第七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六滑块的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六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八滑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古浸泡液补充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五空腔下侧内壁内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的左端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流管,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导通于所述第一空腔靠近上端开口左侧内壁,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涡轮扇叶,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周侧弧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第一转动槽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转动槽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转动槽内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及所述齿环的上端之间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槽的左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流管相连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滑槽内的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四滑槽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四滑槽的右侧内壁及所述第二滑槽的左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转动槽,所述第三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及所述第三滑动块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漂浮块,所述第三滑槽右侧内壁的下端及所述第一导流管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内固定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第三滑槽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流管,其中,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空腔靠近上端开口的左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毛刷块,所述第一毛刷块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五滑块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毛刷块相配合的第二毛刷块,所述第一毛刷块及所述第二毛刷块可在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木板上升时将所述木板左右两侧面的仿古浸泡液刷落进而可减少仿古浸泡液的损耗。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可对所述第一开腔内的仿古浸泡液进行加热保温进而使其可保持熔融状态。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八滑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滑块的下侧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七滑块的右侧端面上设置有可与设置于所述第八滑块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自动的将浸泡的木料送出,并在将木料送出时可对沾附于木料表面的胶状浸泡液进行刮落,进而可减少浸泡液的浪费,同时,本装置对木料进行浸泡时可对腔内的浸泡液的液面进行自动的调整,进而保障所浸泡木料可完全浸泡入液面以下,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值得推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新木材仿古加工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新木材仿古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推送装置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仿古浸泡液补充装置,其中,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21,所述第一空腔21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22,所述第二空腔22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丝杠23,所述第一丝杠23的上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22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空腔2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杠23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53,所述第一滑块5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腔21内上下滑动的第二滑块29,所述第二空腔22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40,所述第一丝杠23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空腔40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空腔40内转动的第三滑块51,所述第三滑块51内设置有第四空腔47,所述第四空腔47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丝杠48,所述第二丝杠48的上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47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四空腔47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杠48螺纹配合连接的第四滑块90,所述第四滑块90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46,所述第四空腔47左右两侧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凹槽46相配合的第一凸块52,所述第二丝杠48的下端延伸出所述第三滑块51的下端开口外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空腔40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45,所述第一锥齿轮45的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4,所述第二锥齿轮44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40左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42上,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26,所述第一电机42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26内的第一转动轴25,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25的右边部分为光杆而左边部分设置有丝杠齿牙结构,所述第五空腔2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25的左端部分齿牙结构螺纹配合连接、与右侧光杆部分滑动配合连接且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21内的第五滑块27,所述第五滑块27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滑块29相配合的第一贯穿孔31,所述第五空腔26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35,所述第六空腔35内可滑动的社会自有第六滑块28,所述第六滑块28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六空腔35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七滑块37,所述第七滑块37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六滑块28的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弹簧20,所述第六空腔35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七空腔80,所述第七空腔80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八滑块38。

有益地,所述仿古浸泡液补充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五空腔26下侧内壁内的第一开腔24,所述第一开腔24的左端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流管35,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管35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导通于所述第一空腔21靠近上端开口左侧内壁,所述第一导流管35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69,所述第一转动槽69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块72,所述第一转动块72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73,所述第一通孔7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涡轮扇叶74,所述第一转动块72的周侧弧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环71,所述第一转动槽69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槽76,所述第一转动轴25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转动槽76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转动槽76内转动的第一齿轮78,所述第一齿轮78的下端及所述齿环71的上端之间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齿轮75,所述第二转动槽76的左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流管35相连通的第一滑槽69,所述第一滑槽69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67,所述第一滑槽69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槽68,所述第一滑动块6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滑槽68内的第二滑动块65,所述第一滑槽69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滑槽55,所述第三滑槽55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槽57,所述第四滑槽57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块62,所述第三滑动块6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滑槽55内的第四滑动块58,所述第四滑动块58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四滑槽57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6,所述第四滑槽57的右侧内壁及所述第二滑槽68的左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转动槽59,所述第三转动槽59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滑动块65及所述第三滑动块62相啮合的第三齿轮61,所述第三滑槽55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漂浮块50,所述第三滑槽55右侧内壁的下端及所述第一导流管35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流管60,所述第二导流管70内固定设置有控制阀门70,所述第三滑槽55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流管36,其中,所述第三导流管36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空腔21靠近上端开口的左端。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21右侧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毛刷块33,所述第一毛刷块33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五滑块27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毛刷块33相配合的第二毛刷块32,所述第一毛刷块33及所述第二毛刷块32可在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21内的木板34上升时将所述木板34左右两侧面的仿古浸泡液刷落进而可减少仿古浸泡液的损耗。

有益地,所述第一开腔24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加热板30,所述加热板30可对所述第一开腔24内的仿古浸泡液进行加热保温进而使其可保持熔融状态。

有益地,所述第七空腔80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39,所述第八滑块38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39内的第一导滑块41,所述第一导滑块41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39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43。

有益地,所述第八滑块38的下侧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七滑块37的右侧端面上设置有可与设置于所述第八滑块38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

初始状态时,第二滑块29的下侧端面与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及第一贯穿孔31的下侧内壁相抵接,此时第一滑块53在22内最大限度下降,第八滑块38的上端面与第二滑块29的下端面相抵接并最大限度缩回第七空腔80内,第四滑块90的下侧端面与第四空腔47的下侧内壁相抵接,同时第五滑块27的左侧端面与第一空腔21的左侧内壁相抵接,同时,漂浮块50的下侧端面与第三滑槽55的下侧内壁相抵接,第三滑动块62的下侧端面与第四滑槽57的下侧内壁相抵,第二滑动块65的上侧端面与第二滑槽68的上侧内壁相抵。

通过本装置对木料进行仿古做旧时,使用人员将木料放置于第一空腔21内的第二滑块29的上侧端面上,浸泡一定时间之后,第一电机42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25带动第五滑块27向左侧移动并通过第二毛刷块32及第一毛刷块33将木料的上端夹持住,当第五滑块27最大限度右移时随即脱离与第一转动轴25丝杆部分的啮合滑入光杆部分并在第一转动轴25继续正向转动时第五滑块27不发生移动,同时第一电机42通过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44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45带动第二丝杠48转动,进而带动第四滑块90在第四空腔47内竖直上升,并在第五滑块27最大限度上移时第四滑块90在第四空腔47内最大限度上移,此时第一电机42继续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45带动第二丝杠48转动,此时第四滑块90最大限度上升而当第二丝杠48继续转动时第四滑块90无法继续上升,因此,此时第四滑块90相对于第二丝杠48固定配合连接,相对于第三滑块51固定配合连接,因此在第二丝杠48转动时可带动第三滑块51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凸块52可加强第四滑块90与第三滑块51之间的连接强度,此时第一丝杠23转动,进而通过第一滑块53带动第二滑块29上升,进而推动第一空腔21内的木板34上升,在此过程中,第二毛刷块32及第一毛刷块33可将木板34左右两侧端面上沾附的过多的仿古浸泡液进行刮落,在将木板34送出后第一电机42反转,进而通过第二锥齿轮44及第一锥齿轮45反转,此时,本装置中由于第四滑块90与第四空腔47内壁之间的摩擦大于第一滑块53及第二滑块29在第一空腔21中的摩擦,因此,在第一锥齿轮45转动时先带动摩擦小的第一丝杠2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29回复到初始状态,当第二滑块29的下侧端面推挤第八滑块38缩回第七空腔80内时,第八滑块38推动第七滑块37向左侧移动,进而对第五滑块27施加一个向左侧的力,此时第一电机42继续反转,进而通过第八滑块38带动第四滑块90在第四空腔47内竖直下降,同时在第一压力弹簧20弹力的作用下第五滑块27逐渐啮合入第一转动轴25丝杠部分并在第一转动轴25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五滑块27恢复至初始状态,在第一转动轴25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一齿轮78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75带动第一转动块72转动,进而可将带动第一空腔21及第一开腔24之间的仿古浸泡液进行流通,同时若在木料放入第一空腔21时第一空腔21中的仿古浸泡液压面高于第三导流管36的上端开口时,仿古浸泡液通过第三导流管36进入到第三滑槽55内并带动漂浮块50上浮,进而推动第四滑动块58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三齿轮61带动第二滑动块65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滑动块67下降并将第一滑槽69的下端进行封闭,此时仿古浸泡液无法再进入到第一空腔21内,而当第二滑块29将木料送出时,涡轮扇叶74可将第一导流管35内的仿古浸泡液抽回第一开腔24内,同时控制阀门70开启,第三滑槽55内的仿古浸泡液也可被抽回第一开腔24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自动的将浸泡的木料送出,并在将木料送出时可对沾附于木料表面的胶状浸泡液进行刮落,进而可减少浸泡液的浪费,同时,本装置对木料进行浸泡时可对腔内的浸泡液的液面进行自动的调整,进而保障所浸泡木料可完全浸泡入液面以下,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值得推荐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