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门芯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芯板自动挤压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的门芯板自动挤压设备,芯板填充原料的使用量得不到控制,从而造成原料浪费;门芯板挤压成型在传统的人工制造中,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工劳力,效率较低且门芯板的质量不高。
故现有的门芯板挤压设备在实际加工中存在门芯板原料浪费,浪费人工劳动力,加工效率低且门芯板质量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芯板自动挤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芯板自动挤压设备,包括:加料机、放置架、控制中心和挤压装置,加料机包括加料管、进料速度控制阀、计量传感器和储料箱,加料机与放置架连接,储料箱上设有原料输送泵,放置架还包括底座,挤压装置右侧面连接有用于摆放放置架的机架,在放置架左侧面设置有用于挤压门芯板的推进器,放置架通过底座连接于挤压装置的机架上,放置架上横向设有若干个隔板,相邻两个隔板间隔相同,控制中心还包括压力传感器;
加料管固定在移动台上,移动台周围设有若干个导向杆和固定在移动台底部侧面的导绳,导向杆之间通过导绳连接,导向杆上设有电机,电机与通过连接线与控制中心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隔板由上隔板与下隔板组成,所述下隔板的底部与其前端面分别与放置架的上表面、加料机的正面连接,所述下隔板顶部设有凹槽,所述上隔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形状尺寸相对应的凸块。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双向旋转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装置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底部均设有尺寸与数量相对应的滚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芯板自动挤压设备,从加料器原料用量的控制、门芯板自动挤压到状态监控,全部采用自动化,加入了推进设备,提升了门芯板的加工质量,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节省原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芯板自动挤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门芯板实施例1的加料管加料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加料机,101、加料管,1011、移动台,1012、导向杆,1013、导绳,1014、电机,102、进料速度控制阀,103、计量传感器,104、储料箱,2、放置架,3、控制中心,31、压力采集传感器,32、压力处理传感器,4、挤压装置,5、机架,6、推进器,7、隔板,71、上隔板,72、下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芯板自动挤压设备,包括加料机1、放置架2、控制中心3和挤压装置4,所述加料机1包括加料管101、进料速度控制阀102、计量传感器103和储料箱104,所述加料机1与放置架2连接,所述放置架2上设有底座,所述挤压装置4右侧面连接有用于摆放放置架2的机架5,挤压装置4上设有用于挤压门芯板的推进器6,所述放置架2通过底座连接于挤压装置4的机架5上,所述放置架上横向设有若干个隔板7,所述相邻两个隔板7间隔相同,隔板7由上隔板71与下隔板72组成,所述下隔板72的底部与其前端面分别与放置架2的上表面、加料机1的正面连接,所述下隔板72顶部设有凹槽,所述上隔板7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形状尺寸相对应的凸块;所述控制中心3还包括压力传感器8;所述加料管101固定在移动台1011上,移动台1011周围设有若干个导向杆1012和固定在移动台1011底部侧面的导绳1013,导向杆1012之间通过导绳1013连接,导向杆1012上设有电机1014,电机1014通过连接线与控制中心3连接。
使用时,将空心门芯板放置于相邻两个隔板7之间中,然后将71上隔板通过凹槽放置于对应下隔板72顶部,通过电机1014的正向与反向转动带动导绳1013移动,导绳1013拉动移动台1011将加料管101从储料箱104顶部一端依次移动至加料口,输送原料给门芯板,当原料填充完成后关闭进料速度控制阀102,进料速度控制阀102控制加料管101原料输送量,直至填充完成另一端门芯板,然后驱动电机1014带动导绳1013拉动移动台1011,将加料管101拉回初始位置;待加料完成后,通过底部滚轮转动将挤压装置4移动至压力采集传感器31,压力采集传感器31将信息传输给压力处理传感器32,待实际压力值达到预定压力时即启动推进器6,通过控制中心3控制推进器6的挤压时间,挤压完成后关闭推进器6,通过滚轮转动将挤压装置4运输回初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