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及其单板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2653发布日期:2019-09-21 01:5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及其单板编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竹束单板编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及其单板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重组竹以及高性能竹纤维复合材料是具有我国资源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重组竹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非常优异,已被广泛用于户外地板,如港珠澳大桥项目人工岛观景平台铺设的3万平方米竹地板就是高耐候户外重组竹。

重组竹用竹束单元在整张化过程中通常采用绗缝机设备,现有的普通的竹束绗缝机存在容易断针断线、整张化效率低等缺点,同时竹束整张化单板的松紧度调整不方便,不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竹束单元的高效整张化加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该编织机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进行编制和拨料,编制过程中不易断针断线,且编写整张化单板的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面安装有进料机构、编织机构、传动机构和用于感应到竹束单板每次进料后触发传动机构动作的机械感应触发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编织机构设置在机架的顶端,所述机械感应触发机构安装在进料机构的尾部,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机架的内侧位置,所述传动机构驱动进料机构和编织机构传动;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架、拨料杆架、料槽翻盖、翻盖轴和料槽,所述料槽设置在机架上,料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料架固定在机架的顶端一侧,所述进料架上设置有用于竹束单板进料的进料轮,所述料槽的侧部设置有翻盖轴,所述翻盖轴转动连接在机架的顶端,在所述翻盖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与料槽位置相对应的的料槽翻盖,且所述拨料杆架活动连接在机架内部并连接在中间轴上;沿进料方向的最后一个料槽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竹束单板进料的机械感应触发机构;

所述编织机构包括夹线器、绕线线轴、绕线叉和引线架,所述引线架活动连接在机架的侧端用于通过编制竹束纤维单板的线体,所述机架上面靠近翻盖背侧的位置均匀分布设置有多组绕线线轴,所述绕线线轴的上面靠近每个料槽翻盖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夹线器,所述机架的上面设置有用于线体交叉完成编制的线叉安装在绕线线轴上;所述夹线器的外侧套接有用于调节调整夹线器的松紧程度的压簧;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离合器、离合销挡块、锥齿轮、脚踏板、大齿轮、小齿轮、绕线连杆、离合拉杆传轴和中间轴,所述离合器固定在机架的内侧,所述离合器的主轴通过过渡皮带轮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离合器的主轴一侧通过锥齿轮通过偏心杆与中间轴)连接,中间轴沿进料方向水平布设在机架的内侧,所述中间轴上连接有拨料杆架,机架的内侧靠近离合器的位置还转动连接有与离合器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的过渡轮,所述离合器的主轴上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啮合连接有大齿轮,大齿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大齿轮的轮盘外侧转动连接有绕线连杆,绕线连杆与绕线线轴转动连接控制绕线线轴旋转,所述离合拉杆传轴与中间轴连接,

所述离合器上设置有离合销,所述离合销与离合销挡块相配合用于控制离合器的工作,所述离合销挡块上设置有卡头,所述卡头(依次通过连接离合器拉杆传轴和连杆与第二尾槽拨块连接,所述卡头的另一侧顶压连接有脚踏板;脚踏板设置在机架靠近电机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收卷机,所述收卷机设置在机架的编织出料口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机械感应触发机构包括用于竹束单板进料后压紧竹束单板的压紧装置、用于进料后感应竹束单板是否送至进料的感应装置和拨块联动装置;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尾槽压紧板和设置在尾槽压紧板背侧的转动连接座,尾槽压紧板设置在进料后的竹束单板的尾端上方,待竹束单板进料到位后尾槽压紧板向下压紧板材,防止其在惯性阻挡作用下返回;所述转动连接座上设置有复位弹簧,转动连接座与尾槽压紧板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尾槽感应板和尾槽挡板、转板和旋转轴;所述尾槽感应板滑动安装在最后一个料槽的后端,感应板挡板垂直于竹束单板设置,所述尾槽感应板的上方设置有转板,尾槽感应板的后方设置有尾槽挡板,在所述转板固定在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与竹束单板的进料方向垂直,穿设在最后一个料槽的后侧壁上;

所述拨块触发装置包括第一尾槽拔块、第二尾槽拨块)和第三尾槽拔块,第一尾槽拔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第二尾槽拨块转动安装在最后一个料槽的后侧部,第三尾槽拔块安装在翻盖轴上,所述第一尾槽拔块与第二尾槽拨块的一端活动搭接,所述第三尾槽拔块的一端向下顶压在第二尾槽拨块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尾槽拨块活动连接有另一端与机架侧端连接的用于第二尾槽拨块复位的拨块弹簧。

优选地,沿进料方向,第一个料槽和最后一个料槽的侧部安装有用于裁剪竹束单片两端的裁剪刀,裁剪刀与中间轴连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方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机检查:开机前应先检查各处紧固件是否松动,离合器的传动皮带和过渡轮的传动链条松紧度,给离合器、绕线线轴、锥齿轮、大齿轮、小齿轮、绕线连杆和离合拉杆传轴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然后让空机运转2-3min;

S2、准备工作:在机架上布置多个线棍,且调整线辊之间的间距,然后将线分别引入引线架的螺丝孔中,然后引入绕线线轴,同时调整引线架上的夹线器的压簧;选择竹束单板,准备开机送料;

S3、编织:开启编织机,使进料机构工作,将竹束单元送料至机架上面由于惯性的作用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尾槽夹紧板夹紧竹束单元,防止竹束单元后退;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旋转,使第一尾槽拨块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与第二尾槽拨块分离,由于拨块弹簧的拉动作用,第二尾槽拨块通过拉杆迅速往下拉动使离合拉杆传轴旋转,在离合拉杆传轴的旋转作用下卡头与离合销挡块分离,离合销挡块拉起,离合销插入离合器销爪盘,离合器旋转,此时锥齿轮和小齿轮运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旋转,所述大齿轮旋转通过绕线连杆传动至绕线线轴从而控制绕线线轴旋转;锥齿轮传动给偏心杆使中间轴,中间轴旋转拉动拨料杆架运动实现竹束单板的出料;其中绕线线轴的出线架旋转180度,绕线线轴向正方向转一周完成绕线,将一根竹束单元固定,拨料杆架将固定的竹束单元推出,使刚刚绕线固定的竹束单元与编织完成的竹束单元紧密相邻,产生致密拨紧效果,竹束单元依次送入进料口,完成绕线和拨料动作,在致密压紧的同时,将固定的竹束单元依次向前推进,形成整张化的竹束单板,竹束单板编织至预定长度时,停止机器运转,且将每道线进行打结,并剪断;

S4、收卷烘干:将编织完成后的整张化的竹束单板卷好,堆放整齐后烘干至含水率降低至8%~12%,则完成整张化的竹束单板的编织制备过程。

上述的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的单板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线棍上缠绕有编织线,所述编织线为棉线、纺织纱线、热熔胶线或玻璃纤维。

上述的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的单板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竹束单元的厚度在0.5mm-6.0mm之间。

上述的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的单板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竹束单板的长度范围预设在1.5m-2.6m之间。通常以户外重组地板和结构材的常规标准尺寸1.32m、1.64m、1.94m、2.14m、2.54m为常用规格尺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机架上面进料机构、编织机构、机械感应触发机构和机架的内侧的传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作用使得竹束单板的编织能进行单板整张化处理;同时利用拨料杆架推出绕线固定的竹束单元与编织完成的竹束单元紧密相邻,进而使得竹束整张化单板的编织松紧度可调节,便于不同厚薄的竹束单元编织成竹束单板的使用,也可以通过穿插放入不同颜色的竹束单元完成不同图案的竹束单板的编织加工。

2、本发明通过自动可控编织的方法将疏解碾压好的规格化的竹束单板整张化规格尺寸的竹束整体单板,不仅能方便后续竹束的碳化、干燥、浸渍胶黏剂、二次干燥、层积铺装等工序,大大简化了工序,无需反复将竹束打捆承重再拆包等环节,形成连续化的生产线,而且最重要的是能降低重组竹板材的密度到0.8g/cm3~1.08g/cm3,节约材料、胶黏剂和加工能耗成本的同时保证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对于拓展重竹组在建筑结构材方面的应用、制造性能可控、结构可设计的高性能竹束纤维复合材料也奠定了最重要的生产单元基础。

3、通过竹束单板编织整张化,重组竹板材的密度和性能均匀性显著提高,并方便竹束单板与木质单板的层积复合、竹束单板表层的功能化处理和竹束单元异色艺术编织如浅碳、深碳和不碳化的竹束单元可设计编织,另外,与缝纫等整张化工艺技术相比较,竹束自动编织整张化技术的效率更高,同时避免缝纫断线断针的技术难题;同时,编织的松紧度和间距可调、编织的适用性范围更广,适用于厚度为0.5~6mm的竹束单元编织。

4、本发明的设计了机械感应触发机构,完全通过机械传动,传动方式稳定,本发明的编织机除电动机外无需其他电子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特点。并且本发明的自动竹束单板编织机是一种侧向进料的竹束编织设备,空间利用率更高,对生产厂房的空间布局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压紧装置和感应装置以正视角度观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尾槽拔块、第二尾槽拨块和第三尾槽拨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进料架;12-拨料杆架;13-料槽翻盖;14-翻盖轴;16-料槽;21-夹线器;22-线轴;23-绕线叉;24-引线架;31-离合器;32-离合销挡块;33-锥齿轮;34-脚踏板;35-过渡皮带轮;36-小齿轮;37-绕线连杆;38-离合拉杆传轴;39-中间轴;310-大齿轮;311-离合销;312-卡头;313-爪盘;314-偏心杆;315-主轴;316-电动机;5-裁剪刀;6-编织线;71-尾槽压紧板;72-转动连接座;73-复位弹簧;74-尾槽感应板;75-尾槽挡板;76-转板;77-旋转轴;78-第一尾槽拔块;79-第二尾槽拨块;710-第三尾槽拔块;711-拨块弹簧;8-竹束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面安装有进料机构、编织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编织机构设置在机架1的顶端,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传动机构机架1的内侧位置,所述传动机构驱动进料机构和编织机构传动;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架11、拨料杆架12、料槽翻盖13、翻盖轴14和料槽16,所述料槽16活动设置在机架1上,料槽16的数量为多个,当竹束单板,所述进料架11固定在机架1的顶端右侧,所述进料架11上固定安装有上下布设的用于进料的进料胶轮和进料铁轮,通过进料胶轮和进料铁轮将竹束单板送入多个料槽16,所述料槽16的侧部设置有翻盖轴14,所述翻盖轴14转动安装在机架1的顶端,具体可通过两个旋转支座将翻盖轴14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中间,在所述翻盖轴14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多个位于料槽16前侧面的料槽翻盖13,且所述拨料杆架12活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拨料杆架12与翻盖轴14连接;沿进料方向的最后一个料槽16上设置有机械感应触发机构,所述机械感应触发机构用于感应竹束单板进料,并触发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实现编织、拨料、再进料等动作。

所述机械感应触发机构包括用于竹束单板进料后压紧竹束单板的压紧装置、用于进料后感应竹束单板是否送至进料的感应装置和拨块联动装置;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尾槽压紧板71和设置在尾槽压紧板71背侧的转动连接座72,尾槽压紧板71设置在进料后的竹束单板的尾端上方,待竹束单板进料到位后尾槽压紧板71向下压紧板材,防止其在惯性阻挡作用下返回;所述转动连接座上设置有复位弹簧73,转动连接座72与尾槽压紧板71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尾槽感应板74和尾槽挡板75、转板76和旋转轴77;所述尾槽感应板74滑动安装在最后一个料槽16的后端,感应板挡板74垂直于竹束单板设置,所述尾槽感应板74的上方设置有转板76,尾槽感应板74的后方设置有尾槽挡板75,在所述转板76固定在旋转轴77上,所述旋转轴77与竹束单板的进料方向垂直,穿设在最后一个料槽16的后侧壁上;

所述拨块触发装置包括第一尾槽拔块78、第二尾槽拨块79和第三尾槽拔块710,第一尾槽拔块78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轴77上,所述第二尾槽拨块79转动安装在最后一个料槽18的后侧部,第三尾槽拔块710安装在翻盖轴14上,所述第一尾槽拔块78与第二尾槽拨块79的一端活动搭接,所述第三尾槽拔块710的一端向下顶压在第二尾槽拨块79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尾槽拨块79活动连接有另一端与机架1侧端连接的用于第二尾槽拨块79复位的拨块弹簧711。

当竹束单板进入料槽时,带有进料惯性,先碰触尾槽压紧板71,再撞击尾槽感应板74,尾槽感应板74向撞击方向运动,拨动转板76转动,尾槽挡板75能同时阻挡尾槽感应板74和转板75的转动惯性,转板75转动带动旋转轴76转动,旋转轴76转动带动第一尾槽拔块78转动,则第二尾槽拨块79与第一尾槽拔块78分离,拨块弹簧711可使第二尾槽拨块79复位。

所述编织机构包括夹线器21、绕线线轴22、绕线叉23和引线架24,所述引线架24活动连接在机架1的侧端用于通过编制竹束纤维单板的线体,所述机架1上面靠近翻盖13背侧的位置均匀分布设置有多组绕线线轴22,所述绕线线轴22的上面靠近每个料槽翻盖13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夹线器21,,所述机架1的上面设置有用于线体交叉完成编制的线叉23安装在绕线线轴22上;所述夹线器21的外侧套接有用于调节调整夹线器21的松紧程度的压簧;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离合器31、离合销挡块32、锥齿轮33、脚踏板34、大齿轮310、小齿轮36、绕线连杆37、离合拉杆传轴38和中间轴39,所述离合器31固定在机架1的内侧,所述离合器31的主轴315通过过渡皮带轮35和过渡齿轮与电动机316连接,所述过渡齿轮包括齿条连接的主轮和被动轮,所述过渡皮带轮35和主轮同轴,被动轮和离合器31的主轴315同轴;所述离合器31的主轴315一侧通过锥齿轮33和偏心杆314与中间轴39连接,将主轴315的旋转传递给中间轴39的旋转,中间轴39沿进料方向水平布设在机架1的内侧,中间轴39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中间轴39上连接有拨料杆架12,所述离合器31的主轴上连接有小齿轮36,所述小齿轮36啮合连接有大齿轮310,大齿轮310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大齿轮310的轮盘外侧转动连接有绕线连杆37,绕线连杆37与绕线线轴22转动连接控制绕线线轴22旋转,所述离合拉杆传轴38与中间轴39连接;所述离合器上设置有离合销311,所述离合销311和离合销挡块32相配合用于控制离合器的工作,具体离合销挡块32阻挡离合销311插入离合器的爪盘313,所述离合销挡块32上设置有卡头312,所述卡头312依次通过连接离合器拉杆传轴38和连杆与第二尾槽拨块79传动连接,离合拉杆传轴38水平设置,与第二尾槽拨块79连接的连杆向下拉动第二尾槽拨块79,所述卡头312的另一侧传动连接有脚踏板34;脚踏板34设置在机架1靠近电机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34与卡头312之间通过连杆传动和复位弹簧连接传动连接,实现踩踏脚踏板34控制卡头312与离合销挡块32的分离。这种情况是在机械感应触发机构失灵的情况下使用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锥齿轮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锥齿轮33啮合,其中一个锥齿轮33与离合器主轴固定连接,另一个与偏心杆314固定连接,偏心杆314与中间轴39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为爪盘式离合器。

电动机316经过引渡皮带轮和过渡齿轮减速后,传动离合器的主轴315,主轴两端分别有齿轮和锥齿轮,齿轮带动绕线叉进行编织,主轴315一圈,线叉转180度。齿轮带动拨料杆做往复运动,主轴315一圈,拨料杆架做一次推片推动竹束单板进入编织叉线中,周而复始,整个编织过程即完成。

上述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一个行程编织的过程为:将竹束单元送料至机架1上的料槽16,由于惯性的作用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尾槽夹紧板20夹紧竹束单元,防止竹束单元后退;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旋转,使第一尾槽拨块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与第二尾槽拨块79分离,由于拨块弹簧18的拉动作用,第二尾槽拨块79通过拉杆43迅速往下拉动使离合拉杆传轴38旋转,在离合拉杆传轴38的旋转作用下卡头312与离合销挡块32分离,离合销挡块32拉起,离合销311插入离合器销爪盘50,离合器旋转,此时锥齿轮33和小齿轮36运转,小齿轮36带动大齿轮310旋转,所述大齿轮310旋转通过绕线连杆37传动至绕线线轴22从而控制绕线线轴22旋转;锥齿轮33传动给偏心杆314使中间轴39,中间轴39旋转拉动拨料杆架12运动实现竹束单板的出料;其中绕线线轴22的出线架旋转180度,绕线线轴22向正方向转一周完成绕线,将一根竹束单元固定,拨料杆架12将固定的竹束单元推出,使刚刚绕线固定的竹束单元与编织完成的竹束单元紧密相邻,产生致密拨紧效果,竹束单元依次送入进料口,完成绕线和拨料动作,在致密压紧的同时,将固定的竹束单元依次向前推进,形成整张化的竹束单板,竹束单板编织至预定长度时,停止机器运转,且将每道线进行打结,并剪断。

竹束单元在进料轮与进料胶轮的转动向前推进,经过机架上方设置的多个料槽,推动尾槽压紧板,由于惯性,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尾槽压紧板防止竹束单元后退,竹束单元推动感应挡板旋转,使第一尾槽拨块与第二尾槽拨分离,由于第二尾槽拨块上的拨块弹簧的拉动作用,迅速往后拉动离合拉杆传轴,将离合销挡块卡头与离合销挡块分离,离合销挡块拉起,离合器销插入离合器爪盘中,离合器旋转,此时离合器主轴同时带动两边设置的齿轮及锥齿轮运转。齿轮旋转带动线轴做圆周运动,并可完成绕线。线轴运行方式为主轴运行一周,线轴向正方向转一周,主轴再运行一周,线轴再向正方向转一周,主轴第三、四次旋转后,线轴为反方向旋转,即进二退二工作方式。锥齿轮33转动,使偏心杆314驱动中间轴39工作,拉动拨料杆架12和裁剪刀5。拨料杆架后端安装有滑块,推动翻盖轴14上的翻盖打开。拨料杆架12将竹片推出,离合器31复位,料槽翻盖13关闭,线轴22旋转180度,即一个行程编织步骤完成。

采用上述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编织竹束单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机检查:开机前应先检查各处紧固件是否松动,离合器31的传动皮带和过渡轮35的传动链条松紧度,给离合器31、绕线线轴22、锥齿轮33、大齿轮310、小齿轮36、绕线连杆37和离合拉杆传轴38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然后让空机运转2-3min;

S2、准备工作:在机架1上布置多个线棍,且调整线辊之间的间距,然后将线分别引入引线架24的螺丝孔中,然后引入绕线线轴22,同时调整引线架24上的夹线器21的压簧;选择竹束单板,准备开机送料;

S3、编织:开启编织机,使进料机构工作,将竹束单元送料至机架1上面由于惯性的作用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尾槽夹紧板20夹紧竹束单元,防止竹束单元后退;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旋转,使第一尾槽拨块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与第二尾槽拨块79分离,由于拨块弹簧18的拉动作用,第二尾槽拨块79通过拉杆43迅速往下拉动使离合拉杆传轴38旋转,在离合拉杆传轴38的旋转作用下卡头312与离合销挡块32分离,离合销挡块32拉起,离合销311插入离合器销爪盘50,离合器旋转,此时锥齿轮33和小齿轮36运转,小齿轮36带动大齿轮310旋转,所述大齿轮310旋转通过绕线连杆37传动至绕线线轴22从而控制绕线线轴22旋转;锥齿轮33传动给偏心杆314使中间轴39,中间轴39旋转拉动拨料杆架12运动实现竹束单板的出料;其中绕线线轴22的出线架旋转180度,绕线线轴22向正方向转一周完成绕线,将一根竹束单元固定,拨料杆架12将固定的竹束单元推出,使刚刚绕线固定的竹束单元与编织完成的竹束单元紧密相邻,产生致密拨紧效果,竹束单元依次送入进料口,完成绕线和拨料动作,在致密压紧的同时,将固定的竹束单元依次向前推进,形成整张化的竹束单板,竹束单板编织至预定长度时,停止机器运转,且将每道线进行打结,并剪断;

S4、收卷烘干:将编织完成后的整张化的竹束单板卷好,堆放整齐后烘干至含水率降低至8%~12%,则完成整张化的竹束单板的编织制备过程。

本实施例中,在S2中,所述线棍上缠绕有编织线,所述编织线为棉线、纺织纱线、热熔胶线或玻璃纤维。

本实施例中,所述竹束单元的厚度在0.5mm-6.0mm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竹束单板的长度范围预设在1.5m-2.6m之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的单板编织方法,利用实施例中公开的单板编制机,单板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机检查:开机前应先检查各处紧固件是否松动,离合器31的传动皮带和过渡轮35的传动链条松紧度,给离合器31、绕线线轴22、锥齿轮33、大齿轮310、小齿轮36、绕线连杆37和离合拉杆传轴38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然后让空机运转2-3min;

S2、准备工作:将热熔胶线棍放在机架使用区的相应位置,使得竹束单板呈现致密的效果和美观性,用于重组竹表层,布置7道热熔胶线,中间相邻布线间距为30cm,靠近两端的布线距离竹束边部距离为10cm;将线分别引入引线架24上的螺丝孔中,然后引入线轴22,最后从小线管拉出并打结,调整夹线器21的压簧至较紧程度;选择取自竹材根部位置的一次帚化竹束,厚度为3.5mm~6.0mm,长度为2.1m,宽度为50mm,并适当调整进料口压簧与尾槽压紧板拉簧的松紧程度,准备开机送料。

S3、编织:开启编织机,使进料机构工作,将竹束单元送料至机架1上面由于惯性的作用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尾槽夹紧板20夹紧竹束单元,防止竹束单元后退;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旋转,使第一尾槽拨块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与第二尾槽拨块79分离,由于拨块弹簧18的拉动作用,第二尾槽拨块79通过拉杆43迅速往下拉动使离合拉杆传轴38旋转,在离合拉杆传轴38的旋转作用下卡头312与离合销挡块32分离,离合销挡块32拉起,离合销311插入离合器销爪盘50,离合器旋转,此时锥齿轮33和小齿轮36运转,小齿轮36带动大齿轮310旋转,所述大齿轮310旋转通过绕线连杆37传动至绕线线轴22从而控制绕线线轴22旋转;锥齿轮33传动给偏心杆314使中间轴39,中间轴39旋转拉动拨料杆架12运动实现竹束单板的出料;其中绕线线轴22的出线架旋转180度,绕线线轴22向正方向转一周完成绕线,将一根竹束单元固定,拨料杆架12将固定的竹束单元推出,使刚刚绕线固定的竹束单元与编织完成的竹束单元紧密相邻,产生致密拨紧效果,竹束单元依次送入进料口,完成绕线和拨料动作,在致密压紧的同时,将固定的竹束单元依次向前推进,形成整张化的竹束单板,竹束单板编织至预定长度2.5m时,停止机器运转,且将每道线进行打结,并剪断;

S4、收卷烘干:收卷机机构自动将整张化的竹束单板卷好,堆放整齐送入干燥窑烘干至含水率8%-12%。

编织加工完成的竹束单元物理性能经测试为:竹束单板的透光率为5%~10%,刚度为120MPa~155MPa,含水率8%-12%的竹束单板的密度为0.55g/cm3~0.78g/cm3

实施例3,

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的单板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机检查:开机前应先检查各处紧固件是否松动,离合器31的传动皮带和过渡轮35的传动链条松紧度,给离合器31、绕线线轴22、锥齿轮33、大齿轮310、小齿轮36、绕线连杆37和离合拉杆传轴38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然后让空机运转2-3min;

S2、准备工作:将棉线棍放机架使用区的相应位置,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用于重组竹芯层,竹束单板布置4道线,中间相邻布线间距为60cm,靠近两端的布线距离竹束边部距离为15cm;将线分别引入引线架24上的螺丝孔中,然后引入线轴22,最后从小线管拉出并打结,线回抽,适当调整夹线器21的压簧松紧程度;选择取自竹材稍部位置的两次帚化竹束,厚度为0.5mm~1.5mm,长度为1.5m,宽度为30mm,并适当调整进料口压簧与尾槽压紧板拉簧的松紧程度,准备开机送料。

S3、编织:开启编织机,使进料机构工作,将竹束单元送料至机架1上面由于惯性的作用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尾槽夹紧板20夹紧竹束单元,防止竹束单元后退;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旋转,使第一尾槽拨块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与第二尾槽拨块79分离,由于拨块弹簧18的拉动作用,第二尾槽拨块79通过拉杆43迅速往下拉动使离合拉杆传轴38旋转,在离合拉杆传轴38的旋转作用下卡头312与离合销挡块32分离,离合销挡块32拉起,离合销311插入离合器销爪盘50,离合器旋转,此时锥齿轮33和小齿轮36运转,小齿轮36带动大齿轮310旋转,所述大齿轮310旋转通过绕线连杆37传动至绕线线轴22从而控制绕线线轴22旋转;锥齿轮33传动给偏心杆314使中间轴39,中间轴39旋转拉动拨料杆架12运动实现竹束单板的出料;其中绕线线轴22的出线架旋转180度,绕线线轴22向正方向转一周完成绕线,将一根竹束单元固定,拨料杆架12将固定的竹束单元推出,使刚刚绕线固定的竹束单元与编织完成的竹束单元紧密相邻,产生致密拨紧效果,竹束单元依次送入进料口,完成绕线和拨料动作,在致密压紧的同时,将固定的竹束单元依次向前推进,形成整张化的竹束单板,竹束单板编织至预定长度2.5m时,停止机器运转,且将每道线进行打结,并剪断;

S4、收卷烘干:收卷机机构自动将整张化的竹束单板卷好,堆放整齐送入干燥窑烘干至含水率8%-12%。

编织加工完成的竹束单元物理性能经测试为:竹束单板的透光率为22%~38%,刚度为40MPa~65MPa,含水率8%-12%的竹束单板的密度为0.55g/cm3~0.78g/cm3

实施例4,

一种竹束纤维整张化单板编织机的单板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机检查:开机前应先检查各处紧固件是否松动,离合器31的传动皮带和过渡轮35的传动链条松紧度,给离合器31、绕线线轴22、锥齿轮33、大齿轮310、小齿轮36、绕线连杆37和离合拉杆传轴38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然后让空机运转2-3min;

S2、准备工作:将热熔胶线棍放在机架使用区的相应位置,为使竹束单板呈现致密的效果和美观性用于重组竹表层,布置8道热熔胶线,中间相邻布线间距为25cm,靠近两端的布线距离竹束边部距离为13cm;将线分别引入引线架24上的螺丝孔中,然后引入线轴22,最后从小线管拉出并打结,线回抽,适当调整夹线器21的压簧松紧程度;选择取自竹材中间位置的两次帚化竹束,厚度为5.5mm~6.0mm,长度为1.8m,宽度为80mm,分为炭化与未炭化两种;并适当调整进料口压簧与尾槽压紧板拉簧的松紧程度,准备开机送料。

S3、编织:开启编织机,使进料机构工作,将竹束单元送料至机架1上面由于惯性的作用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尾槽夹紧板20夹紧竹束单元,防止竹束单元后退;竹束单元推动尾槽感应板21旋转,使第一尾槽拨块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与第二尾槽拨块79分离,由于拨块弹簧18的拉动作用,第二尾槽拨块79通过拉杆43迅速往下拉动使离合拉杆传轴38旋转,在离合拉杆传轴38的旋转作用下卡头312与离合销挡块32分离,离合销挡块32拉起,离合销311插入离合器销爪盘50,离合器旋转,此时锥齿轮33和小齿轮36运转,小齿轮36带动大齿轮310旋转,所述大齿轮310旋转通过绕线连杆37传动至绕线线轴22从而控制绕线线轴22旋转;锥齿轮33传动给偏心杆314使中间轴39,中间轴39旋转拉动拨料杆架12运动实现竹束单板的出料;其中绕线线轴22的出线架旋转180度,绕线线轴22向正方向转一周完成绕线,将一根竹束单元固定,拨料杆架12将固定的竹束单元推出,使刚刚绕线固定的竹束单元与编织完成的竹束单元紧密相邻,产生致密拨紧效果,竹束单元依次送入进料口,完成绕线和拨料动作,在致密压紧的同时,将固定的竹束单元依次向前推进,形成整张化的竹束单板,竹束单板编织至预定长度2.5m时,停止机器运转,且将每道线进行打结,并剪断;

S4、收卷烘干:收卷机机构自动将整张化的竹束单板卷好,堆放整齐送入干燥窑烘干至含水率8%-12%。

编织加工完成的黑白间隔条纹的竹束单板物理性能经测试为:竹束单板的透光率为2%~5%,刚度为100~135MPa,含水率8%-12%的竹束单板的密度为0.55g/cm3~0.78g/cm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