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小切口锯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8346发布日期:2020-01-03 13:4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高性能小切口锯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锯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小切口锯链。



背景技术:

链锯也称油锯,是以汽油机为动力的手提锯,主要用于伐木和造材,其工作原理是靠锯链上交错的l形刀片横向运动来进行剪切动作。刀片在锯链上是左右交错布置,左右交错的刀片的外切面之间的距离是切割的最大缝隙。在切割的时候,左右交错的刀片的上切面需要将缝隙所在的木材给切断,左右交错的刀片的上切面在缝隙的宽度范围内会存在重叠。

但是,锯链左右交错的刀片的外切面之间的距离大小影响缝隙的宽度大小,外切面之间的距离大,使得切割缝隙的宽度增大,切出的材料较多,造成大的浪费,缝隙的宽度增大后,左右交错的刀片的上切面的宽度增大,切割面增大,造成阻力增大,切割效率下降,需要的动力增大。

现有的锯链的刀片的外切面和上切面之间为圆角过渡,因此刀片的前端为线式切入,切入时的阻力较大,在切割的时候,会加剧锯链的弹跳,增加扶持的难度,给稳定性带来影响。

由于外出使用的需要,链锯的发展需要携带锂电池并作为动力,因此需要考虑能量使用率的优化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锯链宽度大,切出的缝隙宽度大,切割时阻力大,切割效率降低,需要较大动力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性能小切口锯链,左右交错的刀片的外切刃之间的距离小,从而减小切出的缝隙的宽度,减小刀片的刀刃与材料间的切割接触长度,从而减小切割时的阻力,提高切割效率,也减小切割时的动力需要。

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的锯链刀片采用线式切入,切入时的阻力大,切入瞬间容易出现锯链弹跳,影响切割稳定性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性能小切口锯链,刀片的刀刃前端形成尖点,采用点式切入,缩小切入时的接触面,减小切入时的阻力,同时改善切割时的弹跳现象,提高切割稳定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性能小切口锯链,包括左右交错布置的呈对称状的刀片,连接用的链片,传动用的传动片及铰接刀片、链片和传动片的链轴;刀片具有连接基部、外切部和上切部,外切部通过倾斜部与连接基部相连接并偏离连接基部所在平面,连接基部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轴孔,外切部的外侧面为与连接基部外侧面相倾斜的外切面;外切面的前端为外切刃,上切部的上侧面为倾斜的上切面,上切面具有上切刃,上切刃与外切刃相交形成尖点,尖点为外切刃的最前端,尖点也为上切刃的最前端;左右交错的两刀片的尖点之间垂直两连接轴孔连线的距离为锯链的最大宽度,该最大宽度小于5.8mm。

外切部的外侧面为相对基部外侧面倾斜的外切面,外切刃处于外切面的前端,左右交错的两刀片的外切刃处于锯链的两侧位置,上切部的上侧面为倾斜的上切面,上切刃处于上切面的前端,上切刃和外切刃相交形成一个尖点,该尖点相对外切刃和上切刃而言均是最前端,因此刀片在切割的时候是以点式的方式切入,这种点式切入可以减小切入时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切入时的阻力,每一刀片切入时不会产生大的弹跳现象,从而改善锯链在切割时的弹跳现象,提高切割稳定性;现有的锯链其刀片多是圆角过渡,因此是线接触切入,切入阻力大,切割效率较低,切入时需要较大的动力,本技术方案中,尖点为首先切入点,左右交错的两刀片的尖点之间垂直两连接轴孔连线的距离为锯链的最大宽度,现有的锯链最小宽度多在6mm以上,本技术方案的最大宽度小于5.8mm,因此切割的缝隙宽度小,切除的木材少,减少木材浪费;本技术方案中,外切面相对基部外侧面倾斜,在切入的时候,外切面不会出现面接触的移动方式,而是以线接触的移动方式进行切割,同时这个倾斜会使得外切面与木材的切割面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使得被切割下来的木材与原木材相分离,不会夹住刀片,减小锯链的移动阻力,上切面为倾斜,该倾斜主要是相对锯链的长度方向而言,即上切面相对两连接轴孔连线是倾斜的,这样在切割的时候,上切面只有前端的上切刃与木材切缝的底部相接触,不会整个上切面与木材切缝的底部相接触,同样可以减小刀片切割移动时的阻力;锯链的宽度小,也就是上切部的宽度小,这样在切断木材的时候,上切部会比较接近木材纤维的轴线,从而避免上切刃切断木材纤维;宽度减小后,切缝缩小,锯切速度增加,相比常规锯链科技节能20%,进而可以匹配锂电池作为动力使用。

进一步优选,上切面与外切面平面相交,所述的尖点处于相交线的端部,该相交线与连接基部外侧面相倾斜,该相交线与两连接轴孔的连线相倾斜。上切面与外切面之间为平面相交,也就是说上切面与外切面在相交部位形成一条相交线,不是面过渡,这样便于控制切入的位置,精确控制木材切缝的想对面位置;由于外切面和上切面的倾斜,相交线与基部外侧面倾斜,也与两连接轴孔的连线相倾斜,这样相交线离开切缝的侧面和底面并产生一个间隙,该间隙可以使得锯链在切缝内有轻微的转动,以调整切割时的握持动态变化,不会出现锯链卡滞的现象。

进一步优选,外切部和上切部一体结构,上切面与外切面相交是采用冷拔成型,冷拔成型用多级冷拔模,第一级冷拔模的模孔处,上切面与外切面之间为圆角过渡,中间级冷拔模的模孔处,上切面与外切面之间也为圆角过渡,只是圆角的半径逐渐减小,最后一级冷拔模的模孔处,上切面与外切面之间平面相交。由于刀片的尺寸小,因此上切部和外切部采用冷拔成型,成型表面质量好,冷拔的时候经过多级冷拔模,从圆角过渡逐渐转变成平面相交,使得刀片在成型过程中有足够的变形适应性,避免出现刀片内部缺陷和表面缺陷。

进一步优选,上切部的厚度为变化状,上切部的厚度从边缘向着外切部方向逐渐增大,上切部的边缘为倾斜面;上切面的宽度为变化结构,从切入起始,宽度逐渐减小;外切部为等厚结构,上切部的下表面与外切部的内侧面垂直相交,上切面与外切面为锐角相交。外切部与连接基部相连,外切部的作用力方向是要横向切断木材纤维,因此其受力比较大,外切部等厚,上切部厚度逐渐减小,上切部下表面与外切部内侧面垂直,上切面与外切面为锐角,这样上切部连接外切部的部位厚度大,从而增加该部位的强度,受力更加合理,而且该部位厚度大,在上切部与外切部成型中有足够的余量参与冷拔变形。

进一步优选,刀片的前端经倾斜的圆柱状铣刀铣出后刀面,上切部的后刀面和上切部的后刀面处于同一个圆柱面,并在上切部形成直线状上切刃,在外切部形成弧线状的外切刃。刀片前端具有后刀面,后刀面是由圆柱状的铣刀加工而成,这样后刀面也呈圆柱状,这个圆柱状的后刀面可以对木削进行导向,从而快速与刀片分离并排出,避免对刀片产生阻碍。

进一步优选,刀片的尖点与连接基部外侧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25mm以内,外切面与上切面的相交线与连接基部外侧面之间呈至少2°的倾斜,上切面相对两连接轴孔的连线呈至少6°的倾斜。

进一步优选,刀片上与外切部同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部,限位凸部与外切部的外切刃之间形成凹状的退削槽,限位凸部前端呈弧形状,限位凸部相对连接基部倾斜,倾斜的方向朝向外切部的方向,限位凸部的顶部低于上切刃并形成切入深度。

进一步优选,传动片呈三角形结构,其中一个角部位置形成传动卡口,传动卡口具有两相互垂直的直边及连接用的1/4圆弧边,传动卡口所在两侧的三角形的侧边之间的夹角为82°;传动片上设置有两个传动轴孔,两传动轴孔与链轴的中间部位相铰接。

进一步优选,链轴包括中间部位和两端部位,中间部位的外径大于两端部位的外径,中间部位的外表具有淬火层,淬火层的硬度为59-63hrc,淬火层厚度为0.30-0.50mm,其中,中间部位与传动片的传动轴孔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3-0.05mm。链轴的中间部位与传动片的传动轴孔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小,将该配合间隙控制在0.03-0.05mm,从而减小链轴与传动片之间的活动间隙,避免传动片产生冲击,减小锯链工作中的弹跳。

进一步优选,链轴、链片、传动片和刀片装配时经过自动翻转装置,自动翻转装置内设置有翻转通道,翻转通道的出口相对入口正好经过180°翻转,翻转通道的横截面正好容纳链轴、传动片和一侧的链片或者刀片。由于锯链的宽度较小,因此刀片、链片和传动片尺寸均较小,工人手动装配难度比较大,装配效率较低,因此采用自动上料的自动装配方式,通过自动翻转装置,可以实现装配过程中的180°翻转,这样,一侧的链片或者刀片装配后,翻转180°进行另一侧的链片或者刀片的装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切刃和外切刃相交形成一个尖点,该尖点相对外切刃和上切刃而言均是最前端,因此刀片在切割的时候是以点式的方式切入,这种点式切入可以减小切入时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切入时的阻力,每一刀片切入时不会产生大的弹跳现象,从而改善锯链在切割时的弹跳现象,提高切割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链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传动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4所示刀片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4所示刀片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刀片的冷拔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自动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片,2、传动片,3、链轴,4、链片,5、加强部,6、链轴孔,7、弹孔,8、传动卡口,9、夹角,10、连接轴孔,11、限位凸部,12、退削槽,13、尖点,14、外切刃,15、上切面,16、相交线,17、后刀面,18、圆角,19、α角,20、自动翻转装置,21、左半部,22、右半部,23、容纳槽,24、链轴槽,25、入口,26、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高性能小切口锯链,包括左右交错布置的呈对称状的刀片1,连接用的链片4,传动用的传动片2及铰接刀片、链片和传动片的链轴3。锯链的整体宽度为5.77mm,其中链片的厚度为1.00mm,传动片的厚度为1.27mm,链轴两端锚固后的长度小于5.00mm。

链片(参见图2)上设置有两个链轴孔6,链轴孔的两端设置有倒角,链片上两链轴孔之间设置有冲压外凸的长条状加强部5,链轴孔两端的倒角不同,与加强部同一侧的倒角为齿状倒角,另一侧为圆角倒角,齿状倒角在链轴孔的端部按照圆周方向均布凸齿,链片与链轴配合后,链轴的端部墩粗成铆头,墩粗部位与齿状倒角相配合形成固定铆接。

传动片(参见图3)呈三角形结构,其中一个角部位置(图2中为下角)形成传动卡口8,传动卡口具有两相互垂直的直边及连接用的1/4圆弧边,传动卡口的开口朝向右侧(图2中的右侧),传动卡口的两直边分别为水平直边和竖向直边,传动卡口所在两侧的三角形的侧边之间形成夹角9,夹角的角度为82°。传动片上设置有两个传动轴孔,传动卡口的侧边位置设置有弹孔7,弹孔偏向左侧的传动轴孔。传动片套置于链轴上。

链轴包括中间部位和两端部位,中间部位的外径大于两端部位的外径,中间部位的外表具有淬火层,淬火层的硬度为59-63hrc,淬火层厚度为0.30-0.50mm,其中,中间部位与传动片的传动轴孔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3-0.05mm。链轴、链片、传动片和刀片装配时经过自动翻转装置20(参见图8),自动翻转装置内设置有翻转通道,翻转通道的出口26相对入口25正好经过180°翻转,翻转通道的横截面正好容纳链轴、传动片和一侧的链片或者刀片。自动翻转装置包括两固定的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左半部和右半部均呈螺旋状,左半部和右半部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右半部和左半部相对的面为对合面,右半部的对合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链轴的端部相配合的链轴槽24,左半部的对合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容纳传动片、及链片或刀片容纳槽23,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与链轴端部相配合的凹槽,容纳槽可以容纳重叠的传动片、链片或刀片,传动片和链片或刀片均与链轴配合,入口处,容纳槽在上,链轴槽在下,出口处,链轴槽在上,容纳槽在下,正好与入口呈180°翻转。此时链轴呈竖向布置,传动片套置与链轴的中间部位,传动片的下表面搁置于右半部的对合面上,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转配好传动片、一侧的链片或刀片的半成品锯链从自动翻转装置的入口经过180°翻转后从出口处离开。

刀片(参见图3图4图5)具有连接基部、外切部和上切部,连接基部的厚度为1.00mm,外切部通过倾斜部与连接基部相连接并偏离连接基部所在平面,连接基部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轴孔10,连接轴孔的一端为圆角倒角,连接轴孔的另一端为齿状倒角,连接轴孔与链轴的两端相配合。外切部的外侧面为与基部外侧面相倾斜的外切面。外切面的前端为外切刃14,上切部的上侧面为倾斜的上切面15,上切面具有上切刃,上切刃与外切刃相交形成尖点13,尖点为外切刃的最前端,尖点也为上切刃的最前端。左右交错的两刀片的尖点之间的距离为锯链的最大宽度,该最大宽度为5.77mm。上切面与外切面平面相交,并在相交部位形成相交线16,所述的尖点处于相交线的端部,该相交线与基部外侧面相倾斜,该相交线与两连接轴孔的连线相倾斜。上切部的厚度为变化状,上切部的厚度从边缘向着外切部方向逐渐增大,上切部的边缘为倾斜面。上切面的宽度为变化结构,从切入起始,宽度逐渐减小。外切部为等厚结构,上切部的下表面与外切部的内侧面相交形成α角19,α角为90°,上切面与外切面为锐角相交(参见图6)。刀片的尖点与连接基部外侧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25mm以内,外切面与上切面相交线与连接基部外侧面之间呈至少2°的倾斜,上切面相对两连接轴孔的连线呈至少6°的倾斜。刀片的前端经倾斜的圆柱状铣刀铣出后刀面17,上切部的后刀面和上切部的后刀面处于同一个圆柱面,并在上切部形成直线状上切刃,在外切部形成弧线状的外切刃。刀片上与外切部同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部11,限位凸部与外切部的外切刃之间形成凹状的退削槽12,限位凸部前端呈弧形状,限位凸部相对连接基部倾斜,倾斜的方向朝向外切部的方向,限位凸部的顶部低于上切刃并形成切入深度。

外切部和上切部一体结构,上切面与外切面相交是采用冷拔成型(参见图7),冷拔成型用多级冷拔模,第一级冷拔模的模孔处,上切面与外切面之间为圆角18过渡,中间级冷拔模的模孔处,上切面与外切面之间也为圆角过渡,只是圆角的半径逐渐减小,最后一级冷拔模的模孔处,上切面与外切面之间平面相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