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净醛多功能实木复合地板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52576发布日期:2021-02-23 23:2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净醛多功能实木复合地板制作方法与流程
60份、水25份、丙二醇3-5份、纳米银离子3-5份、吡啶硫酮1-4份、纳米二氧化硅1-5份、纳米甲壳素1-5份、分散剂0.5-3份、色精或色浆1-5份。
[0012]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纳米抗菌净醛水性着色剂按重量份比包括:聚胺脂丙烯酸酯40-60份、水25份、丙二醇3-5份、纳米银离子3-5份、吡啶硫酮1-4份、纳米二氧化硅1-5份、纳米甲壳素1-5份、分散剂0.5-3份、色精或色浆1-5份。
[0013]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抗菌净醛面漆按重量份比包括:聚氨脂丙烯酸树脂40-70份、丙烯酸脂10-20份、光氧化剂3-5份、纳米银离子3-5份、吡啶硫酮3-5份、纳米二氧化硅1-4份、纳米甲壳素1-5份、分散剂1-5份。
[0014]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脂为乙、甲基氧化的丙烯酸脂。
[0015]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第一层和第二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量均控制在4-6克每平方厘米,第三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量控制在2-4克每平方厘米。
[0016]
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净醛多功能实木复合地板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抗菌净醛多功能实木复合地板制作方法,通过s1、选择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进行企口,s2、待步骤s1中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底面处理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进行翻面,s3、待步骤s2中涂布完着色剂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抹砂光底,然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s4、待步骤s3操作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一层抗菌净醛面漆,s5、待步骤s4操作完毕后,对企口面封抗菌蜡,从而得到成品,通过对实木地板表面涂布特制的水性剂、着色剂以及面漆,使得地板有很好的抗菌以及净醛效果,用料环保健康,保证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对涂布面进行多次砂光耐磨处理,使得地板表面光滑平整且耐磨,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以及美观性,同时该多功能实木复合地板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成本可控,可大范围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三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净醛多功能实木复合地板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0020]
实施例1
[0021]
s1、选择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进行企口,企口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底面采用120目砂带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底面涂布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所述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按重量份比包括:聚胺脂丙烯酸酯40份、水25份、丙二醇3份、纳米银离子3份、吡啶硫酮1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纳米甲壳素1份、分散剂0.5份、色精或色浆1份,涂布完毕后进行红外干燥,烘干完毕后对涂布面进行背漆,从而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底面处理完毕;
[0022]
s2、待步骤s1中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底面处理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进行翻面,对坯料面板采用240目砂带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底面涂布纳米抗
菌净醛水性着色剂,所述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按重量份比包括:聚胺脂丙烯酸酯40份、水25份、丙二醇3份、纳米银离子3份、吡啶硫酮1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纳米甲壳素1份、分散剂0.5份、色精或色浆1份,涂布完毕后进行红外干燥;
[0023]
s3、待步骤s2中涂布完着色剂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抹砂光底,然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干燥完毕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重复上述操作一遍,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抹耐磨底,然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干燥完毕进行砂光;
[0024]
s4、待步骤s3操作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一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二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三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抗菌净醛面漆按重量份比包括:聚氨脂丙烯酸树脂40份、丙烯酸脂20份、光氧化剂3份、纳米银离子3份、吡啶硫酮3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纳米甲壳素1份、分散剂1份,第一层和第二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量均控制在4克每平方厘米,第三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量控制在2克每平方厘米;
[0025]
s5、待步骤s4操作完毕后,对企口面封抗菌蜡,从而得到成品。
[0026]
实施例2
[0027]
s1、选择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进行企口,企口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底面采用120目砂带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底面涂布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所述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按重量份比包括:聚胺脂丙烯酸酯50份、水25份、丙二醇4份、纳米银离子4份、吡啶硫酮2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纳米甲壳素3份、分散剂2份、色精或色浆3份,涂布完毕后进行红外干燥,烘干完毕后对涂布面进行背漆,从而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底面处理完毕;
[0028]
s2、待步骤s1中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底面处理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进行翻面,对坯料面板采用240目砂带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底面涂布纳米抗菌净醛水性着色剂,所述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按重量份比包括:聚胺脂丙烯酸酯50份、水25份、丙二醇4份、纳米银离子4份、吡啶硫酮3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纳米甲壳素3份、分散剂2份、色精或色浆3份,涂布完毕后进行红外干燥;
[0029]
s3、待步骤s2中涂布完着色剂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抹砂光底,然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干燥完毕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重复上述操作一遍,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抹耐磨底,然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干燥完毕进行砂光;
[0030]
s4、待步骤s3操作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一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二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三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抗菌净醛面漆按重量份比包括:聚氨脂丙烯酸树脂50份、丙烯酸脂15份、光氧化剂4份、纳米银离子4份、吡啶硫酮4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纳米甲壳素3份、分散剂4份,第一层和第二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量均控制在5克每平方厘米,第三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量控制在3克每平方厘米;
[0031]
s5、待步骤s4操作完毕后,对企口面封抗菌蜡,从而得到成品。
[0032]
实施例3
[0033]
s1、选择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进行企口,企口完毕后,对实木
复合地板的底面采用120目砂带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底面涂布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所述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按重量份比包括:聚胺脂丙烯酸酯60份、水25份、丙二醇5份、纳米银离子5份、吡啶硫酮4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纳米甲壳素5份、分散剂3份、色精或色浆5份,涂布完毕后进行红外干燥,烘干完毕后对涂布面进行背漆,从而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底面处理完毕;
[0034]
s2、待步骤s1中实木复合地板坯料底面处理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进行翻面,对坯料面板采用240目砂带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底面涂布纳米抗菌净醛水性着色剂,所述纳米抗菌净醛水性剂按重量份比包括:聚胺脂丙烯酸酯60份、水25份、丙二醇5份、纳米银离子5份、吡啶硫酮4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纳米甲壳素5份、分散剂3份、色精或色浆5份,涂布完毕后进行红外干燥;
[0035]
s3、待步骤s2中涂布完着色剂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抹砂光底,然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干燥完毕进行砂光,砂光完毕后重复上述操作一遍,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抹耐磨底,然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干燥完毕进行砂光;
[0036]
s4、待步骤s3操作完毕后,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一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二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对实木复合地板坯料面板涂布第三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完毕后,采用uv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砂光,抗菌净醛面漆按重量份比包括:聚氨脂丙烯酸树脂70份、丙烯酸脂20份、光氧化剂5份、纳米银离子5份、吡啶硫酮5份、纳米二氧化硅4份、纳米甲壳素5份、分散剂5份,第一层和第二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量均控制在6克每平方厘米,第三层抗菌净醛面漆涂布量控制在4克每平方厘米;
[0037]
s5、待步骤s4操作完毕后,对企口面封抗菌蜡,从而得到成品。
[0038]
对比实验
[0039]
某实木地板生产厂家,选取普通生产批次和实施例1-3生产的实木复合地板对其进行抗菌净醛效果检测,经检测(见表格),实施例1-3生产的实木复合地板其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抗菌率均达99.9%,净醛率均大于80%,普通生产批次生产的实木复合地板其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抗菌率均低于60%,净醛率低于60%。
[0040][00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