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挤塑木用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5623发布日期:2021-06-08 11:4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挤塑木用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共挤塑木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挤塑木用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2.共挤塑木材料—新一代加强型复合产品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第二代塑木共挤塑木,应运而生。它是采用行业内最先进的挤出成型技术生产而成,塑木表面均匀而牢固地包裹着共挤层,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共挤塑木,除了保留着传统塑木的防霉、防虫和其他物理性能优点外,还具有更强的耐磨、抗刮、抗污和耐候性能,更加美观耐用,共挤塑木的生产中会出现废料,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废料,避免造成能源浪费,需要对废料进行回收重新生产加工使用,这就需要使用到共挤塑木用环保设备;
3.现有的共挤塑木生产中废料重新加工需要分几个步骤用多个设备来进行加工,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挤塑木用环保设备,能通过一个电机驱动一个设备中的各个机构对废料进行加工成型,节约能源,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环保型。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挤塑木用环保设备,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破碎箱并设有电机,所述转轴上位于破碎箱内部的一端上分别穿设有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所述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的一侧分别啮合设有第三粉碎辊和第四粉碎辊,所述第三粉碎辊和第四粉碎辊之间穿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破碎箱内壁轴承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穿出破碎箱外部并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上位于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之间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穿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搅拌杆上方与破碎箱内壁轴承连接,所述破碎箱底部设有下料斗,所述搅拌杆伸入下料斗内部,所述搅拌杆上位于下料斗内部的一端上设有搅拌叶,所述下料斗底部连接挤出模具,所述搅拌杆底部设有螺旋叶。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出模具内设有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的一端与下料斗内部连通,所述螺旋叶位于下料斗与挤出通道之间连接处,所述挤出模具内部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挤出通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挤出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破碎箱底部设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破碎箱底部四周,所述挤出模具底部设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二支腿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挤出模具底部四周。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斗内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位于下
料斗的壁面内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破碎箱上方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设有两组且分布位于第一粉碎辊与第三粉碎辊之间和第二粉碎辊与第四粉碎辊之间,所述下料口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下料口之间通过合页铰接。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杆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搅拌杆与限位块之间轴承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均与破碎箱的内壁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破碎箱内设有固定槽,所述转轴伸入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半球块,所述半球块的球面与转轴之间活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设有电机、转轴、搅拌杆等,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粉碎辊、第二粉碎辊、第三粉碎辊和第四粉碎辊对废料进行破碎,同时第一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使得搅拌杆和搅拌叶对破碎后的废料进行搅拌均匀,继而通过底部的螺旋叶对其进行输送到挤出模具内对其进行挤出,实现通过一个电机驱动一个设备中的各个机构对废料进行加工成型,节约能源,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环保型;
14.2、本发明设有输水管、挤出通道等,使用本装置时,通过螺旋叶将物料输送到挤出模具内的挤出通道内进行挤压成型,再通过输水管中的循环凉水对成型的共挤塑木进行冷却成型,防止共挤塑木被挤出后由于未完全冷却而无法定型,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
17.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图;
18.图4为本发明中粉碎辊连接处的俯视图;
19.图5为本发明图4中c处放大图;
20.其中:1、破碎箱;2、电机;3、第二粉碎辊;4、下料口;5、盖板;6、转轴;7、第一粉碎辊;8、第一齿轮;9、下料斗;10、搅拌杆;11、搅拌叶;12、第一支腿;13、电热丝;14、螺旋叶;15、挤出模具;16、挤出通道;17、输水管;18、第二支腿;19、限位块;20、第一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2、穿孔;23、固定槽;24、半球块;25、第二齿轮;26、第三粉碎辊;27、第四粉碎辊;28、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挤塑木用环保设备,包括破碎箱1,所
述破碎箱1内部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一端穿出破碎箱1并设有电机2,所述转轴6上位于破碎箱1内部的一端上分别穿设有第一粉碎辊7和第二粉碎辊3,所述第一粉碎辊7和第二粉碎辊3的一侧分别啮合设有第三粉碎辊26和第四粉碎辊27,所述第三粉碎辊26和第四粉碎辊27之间穿设有转杆28,所述转杆28的一端与破碎箱1内壁轴承连接,所述转杆28的另一端穿出破碎箱1外部并套设有第二齿轮25,所述转轴6上套设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25相互啮合,所述转轴6上位于第一粉碎辊7和第二粉碎辊3之间设有穿孔22,所述穿孔22内穿设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上设有第二锥齿轮21,所述转轴6上穿设有第一锥齿轮20,所述第一锥齿轮20与第二锥齿轮21相互啮合,所述搅拌杆10上方与破碎箱1内壁轴承连接,所述破碎箱1底部设有下料斗9,所述搅拌杆10伸入下料斗9内部,所述搅拌杆10上位于下料斗9内部的一端上设有搅拌叶11,所述下料斗9底部连接挤出模具15,所述搅拌杆10底部设有螺旋叶14;
24.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启动电机2带动转轴6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粉碎辊7和第二粉碎辊3进行转动,同时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25啮合使得第二齿轮25带动转杆28及第三粉碎辊26和第四粉碎辊27进行转动,此时第一粉碎辊7和第三粉碎辊26啮合,第二粉碎辊3和第四粉碎辊27进行啮合对废料进行破碎,同时第一锥齿轮20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21进行转动,使得搅拌杆10和搅拌叶11对破碎后的废料进行搅拌均匀,继而通过底部的螺旋叶14对其进行输送到挤出模具15内对其进行挤出,实现通过一个电机2驱动一个设备中的各个机构对废料进行加工成型,节约能源,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环保型。
2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挤出模具15内设有挤出通道16,所述挤出通道16的一端与下料斗9内部连通,所述螺旋叶14位于下料斗9与挤出通道16之间连接处,所述挤出模具15内部设有输水管17,所述输水管17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挤出通道16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挤出通道16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26.使用本装置时,通过螺旋叶14将物料输送到挤出模具15内的挤出通道16内进行挤压成型,再通过输水管17中的循环凉水对成型的共挤塑木进行冷却成型,防止共挤塑木被挤出后由于未完全冷却而无法定型,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破碎箱1底部设有第一支腿12,所述第一支腿12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破碎箱1底部四周,所述挤出模具15底部设有第二支腿18,所述第二支腿18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挤出模具15底部四周;通过设置第一支腿12和第二支腿18分别对破碎箱1和挤出模具15进行支撑,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下料斗9内设有电热丝13,所述电热丝13位于下料斗9的壁面内部;通过再下料斗9内设置电热丝13对被破碎后的物料进行加热融化,方便挤出模具15对其进行挤压定型。
2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破碎箱1上方设有下料口4,所述下料口4设有两组且分布位于第一粉碎辊7与第三粉碎辊26之间和第二粉碎辊3与第四粉碎辊27之间,所述下料口4上方设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一端与下料口4之间通过合页铰接;通过设置下料口4和盖板5方便对装置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灰尘落入装置内降低共挤塑木的产品质量。
3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搅拌杆10上方设有限位块19,所述搅拌杆10与限位块19之间轴承连接,所述限位块19的两端均与破碎箱1的内壁连接;通过
设置限位块19可以防止废料从第一粉碎辊7和第二粉碎辊3之间漏下,进而造成粉碎不完全。
3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破碎箱1内设有固定槽23,所述转轴6伸入固定槽23内,所述固定槽23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半球块24,所述半球块24的球面与转轴6之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槽23和半球块24可以减小转轴6与破碎箱1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转轴6转动时对转轴6和破碎箱1之间的磨损。
3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