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芯组框连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3850发布日期:2022-12-02 23:3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芯组框连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芯组框连线。


背景技术:

2.门芯板组件的组装过程需要多个步骤,在各设备不改变的情况下,要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对设备之间的衔接进行科学配置。常用的门芯板组装装置功能单一,需要人工配合转移到不同的设备进行加工,操作不便,且生产流程较长,间接降低了加工的效率,其次,各个设备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造成一些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而另一些设备的闲置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且由人工搬运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有必要对这种门芯生产线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功能单一、加工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芯组框连线用于克服上述缺陷。
4.一种门芯组框连线,包括原料堆放架、数控双端铣齿机、龙门上料机构、智能数控下料机以及工位分解线,所述原料堆放架设置于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的侧端,且所述原料堆放架靠近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的进料端设置,所述龙门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和原料堆放架之间,所述龙门上料机构用于将原料堆放架上的物料输送至数控双端铣齿机进行铣齿加工,所述智能数控下料机设置于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的出料端,所述工位分解线设置于所述智能数控下料机的出料端。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与智能数控下料机之间还设置有自动喷胶指接机构,所述自动喷胶指接机构的进料端与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的出料端衔接,所述自动喷胶指接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智能数控下料机的进料端衔接。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位分解线上设有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和第二靠挡推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靠挡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的中部,所述第二靠挡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的末端。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位分解线中部的第一检测靠挡机构,所述第一检测靠挡机构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的正上方。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靠挡推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一侧端的第一码架组框区,所述第一码架组框区对应第一检测靠挡机构设置。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靠挡推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推料机构,所述第一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的另一侧端,且所述第一推料机构与所述第一码架组框区呈对立设置。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靠挡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位分解线末端的第二检测靠挡机构,所述第二检测靠挡机构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的正上方。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靠挡推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一侧端的第
二码架组框区,所述第二码架组框区对应第二检测靠挡机构设置,所述第二码架组框区与第一码架组框区均处于工位分解线的同一侧。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靠挡推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推料机构,所述第二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的另一侧端,且所述第二推料机构与所述第二码架组框区呈对立设置。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和第二推料机构均包括推料气缸和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受控于所述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板略高于所述工位分解线的上表面。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物料堆垛放置在原料堆放架上,由龙门上料机构将原料堆放架上的物料输送至数控双端铣齿机的指定位置上,数控双端铣齿机中的梳齿装置内部机构对物料进行靠齐压紧,双端梳齿系统工作,工作完毕后,物料移动至自动喷胶指接机构进行喷胶、指接,再进入智能数控下料机进行裁切,同时根据指令选择对物料进行贴码,结束后经工位分解输送至靠挡推料区域,由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和第二靠挡推料装置将物料推至第一码架组框区或第二码架组框区上,由人工进行拼装出料,本实用新型集多功能于一体,既能大幅提升物料的加工效率,又能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中:1-原料堆放架;2-数控双端铣齿机;3-龙门上料机构;4-自动喷胶指接机构;5-智能数控下料机;6-工位分解线;7-第一推料机构;8-第一检测靠挡机构;9-第一码架组框区;10-第二推料机构;11-第二检测靠挡机构;12-第二码架组框区。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9.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一侧端”、“另一侧端”、“之间”、“靠近”、“进料端”、“出料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芯组框连线,包括原料堆放架1、数控双端铣齿机2、龙门上料机构3、智能数控下料机5以及工位分解线6,所述原料堆放架1设置于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2的侧端,且所述原料堆放架1靠近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2的进料端设置,所述龙门上料机构3设置于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2和原料堆放架1之间,所述龙门上料机构3用于将原料堆放架1上的物料输送至数控双端铣齿机2进行铣齿加工,所述智能数控下料机5
设置于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2的出料端,所述工位分解线6设置于所述智能数控下料机5的出料端;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2与智能数控下料机5之间还设置有自动喷胶指接机构4,所述自动喷胶指接机构4的进料端与所述数控双端铣齿机2的出料端衔接,所述自动喷胶指接机构4的出料端与所述智能数控下料机5的进料端衔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物料堆垛放置在原料堆放架1上,由龙门上料机构3将原料堆放架1上的物料输送至数控双端铣齿机2的指定位置上,数控双端铣齿机2中的梳齿装置内部机构对物料进行靠齐压紧,双端梳齿系统工作,工作完毕后,物料移动至自动喷胶指接机构4进行喷胶、指接,再进入智能数控下料机5进行裁切,同时根据指令选择对物料进行贴码,结束后经工位分解线6输送至靠挡推料区域,由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和第二靠挡推料装置将物料推出,由人工进行拼装出料,本实用新型集多功能于一体,既能大幅提升物料的加工效率,又能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工位分解线6上设有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和第二靠挡推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靠挡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的中部,所述第二靠挡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的末端,在出料时,可有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和第二靠挡推料装置选择对物料进行靠挡、推料作业,以便于将物料推送至码架组框区由人工进行拼装出料,可操作性强,且不存在互相干涉的现象,提高加工效率。
22.具体地,所述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位分解线6中部的第一检测靠挡机构8,所述第一检测靠挡机构8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靠挡推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一侧端的第一码架组框区9,所述第一码架组框区9对应第一检测靠挡机构8设置;所述第一靠挡推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推料机构7,所述第一推料机构7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的另一侧端,且所述第一推料机构7与所述第一码架组框区9呈对立设置。
23.具体地,所述第二靠挡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位分解线6末端的第二检测靠挡机构11,所述第二检测靠挡机构11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靠挡推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一侧端的第二码架组框区12,所述第二码架组框区12对应第二检测靠挡机构11设置,所述第二码架组框区12与第一码架组框区9均处于工位分解线6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靠挡推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推料机构10,所述第二推料机构10设置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的另一侧端,且所述第二推料机构10与所述第二码架组框区12呈对立设置。
24.具体地,所述第一推料机构7和第二推料机构10均包括推料气缸和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受控于所述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板略高于所述工位分解线6的上表面。
25.当物料沿着工位分解线6移动至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当第一检测靠挡机构8检测到物料时则下降对物料进行靠挡,同时第一推料机构7将物料推送至第一码架组框区9供人工拼装,同理,在第一当第一靠挡推料装置处于不能收料状态时,则由第二靠挡推料装置进行靠挡下料,即当第二检测靠挡机构11检测到物料时则下降对物料进行靠挡,同时第二推料机构10动作将物料推送至第二码架组框区12供人工拼装。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