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纱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0657发布日期:2018-06-17 13:5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纱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服装消费者崇尚回归自然的潮流,对休闲、舒适、绿色、环保和安全等越来越重视。人们新的着装理念,为针织面料拓展市场建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国际贸易中安全、环保的新贸易规则对针织面料环保、安全的高度重视,为针织面料及毛衫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但是科学技术、功能性及环保性纤维材料在针织面料上的广泛应用,使得针织面料及毛衫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成为可能。因此,针织面料企业要能够游刃有余于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之中,就一定要重视生态生产,即新时期人们的着装需求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产品的影响,切实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学及时进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针织面料的高质化、时尚化、生态化,从而有广阔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国内使用的纱线主要以单色为主,不论是否经过染色,少数产品采用多色纤维混纺纱,但其纤维颜色种类较少,形成的视觉风格也较为单调。当前行业内普遍采用后续的染整加工来改善产品的视觉效果,而这些加工工艺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在织物表面形成绚丽的色彩效果,同时保有较好的舒适性以及较强的抗皱性的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纱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纱针织面料,采用两种不同粗细有色涤纶和一种有色粘胶混合,选用两种涤纶规格:一种涤纶规格为2.22dtex×38mm,颜色分别为红、黄、兰,其比例为1.5%、0.5%和2.5%;另一种涤纶规格为4.44dtex×38mm,颜色分别为红、黄、兰,其比例为1.5%、0.5%和2.5%;有色粘胶短纤维规格为1.33dtex×38mm,比例为91%。

织物组织为单面平纹,横密:59.8纵行/10cm;纵密:40.7横列/10cm;针号:12G,在电脑横机上编织;采用40S/2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股线,并纱捻度为340捻/米;克重:220克/平方米。

其工艺流程如下: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纱→并线→倒筒→织片→套口→平车→手缝→水洗→烘干→整烫→包装→入库。

涡流纺股线纺纱工艺设计:张力100mN、卷绕比1.000、喂入比0.98,纺纱速度360m/min、纺锭规格1.0;纱线支数:40英支涡流纺单纱,再合股40S/2粘/涤七彩涡流纺混纺混色纱线。

本项目将采用涡流纺技术,以有色粘胶与2种规格的有色涤纶(各红、黄、兰三色)为原料,共7种颜色,生产出毛羽少、强力高、混色效果好的40S/2粘/涤(R/T)七色涡流纺混纺混色纱线,并用以开发出具有毛羽少、强力高、混色均匀等特点的高档针织面料。这种独具特色的七色混纺纱线,可在织物表面形成绚丽的色彩效果,同时保有较好的舒适性以及较强的抗皱性。由于采用有色纤维为原料,整个生产流程中无需染色,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该针织面料可用于制作夏季T恤、衬衫以及床单等产品。通过合理地选取原料的纤维配比,运用涡流纺技术制成纱线,旨在令纱线及织物具备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保证织物的舒适性与抗皱性。由于粘胶纤维染色后色泽鲜艳、色牢度好,且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吸湿性与抗静电性,项目选择91%的彩色粘胶纤维,为了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其余采用9%的彩色涤纶纤维混纺。彩色纤维保证了纱线与织物的视觉效果,较高的粘胶纤维比例为织物提供了较好的舒适性,而该比例涤纶纤维使得织物具有较强的抗皱性能。

(1)原料选择及混比的创新:充分实现其色彩效果,同时减少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考虑应用需求,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采用两种不同粗细有色涤纶和一种有色粘胶混合,选用两种涤纶规格:一种涤纶规格为2.22dtex×38mm,颜色分别为红、黄、兰,其比例为1.5%、0.5%和2.5%;另一种涤纶规格为4.44dtex×38mm,颜色分别为红、黄、兰,其比例为1.5%、0.5%和2.5%;有色粘胶短纤维规格为1.33dtex×38mm,比例为91%。

(2)纺纱方法的创新,以涡流纺技术,使布面光洁毛羽少、耐磨性好、抗起毛球性佳、色泽鲜艳、吸湿快干。

(3)纺纱工艺的优化,通过合理选择纱线捻度,减少纱线的起毛;合理的编织工艺条件,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断头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纱针织面料,其采用的织物组织为单面平纹,横密:59.8纵行/10cm;纵密:40.7横列/10cm。针号:12G,在电脑横机上编织。采用40S/2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股线,并纱捻度为340捻/米。克重:220克/平方米。甲醛含量小于20mg/kg;产品的耐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摩擦牢度干摩擦均在4-5级;耐摩擦牢度湿摩擦4级。

本产品既具有独特的色彩风格,还兼备手感舒适、悬垂性好、色牢度好、抗皱性好等特点,同时能够极大的减少染整排污,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产品工艺流程:

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纱→并线→倒筒→织片→套口→平车→手缝→水洗→烘干→整烫→包装→入库。

(1)七色粘胶/涤纶涡流纺纱线的设计

采用两种不同粗细有色涤纶和一种有色粘胶混合,选用两种涤纶规格:一种涤纶规格为2.22dtex×38mm,颜色分别为红、黄、兰,其比例为1.5%、0.5%和2.5%;另一种涤纶规格为4.44dtex×38mm,颜色分别为红、黄、兰,其比例为1.5%、0.5%和2.5%;有色粘胶短纤维规格为1.33dtex×38mm,比例为91%,整个生产流程中无需染色,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纺纱工艺设计

纱线工艺的设计思路是根据纤维的特点来确定的,扬其长,避其短,设计出符合纤维本体特征和自身规律,而且既能使其优点最大化,又能使其缺点最小化的优质新型纱线。最终,因为涡流纺具有布面光洁毛羽少、耐磨性好、抗起毛球性佳、色泽鲜艳、吸湿快干等优良性能,决定使用涡流纺的纺纱方法。涡流纺纺纱工艺设计:张力100mN、卷绕比1.000、喂入比0.98,纺纱速度360m/min、纺锭规格1.0。纱线支数:40英支涡流纺单纱,再合股40S/2粘/涤七彩涡流纺混纺混色纱线。

横机工艺

在面料织造时,针对纤维存在的问题,先对纱线进行润滑及上蜡处理,以提高纱线的顺滑度,避免在织造过程中因纱线打结造成断纱,从而导致面料出现破洞等瑕疵。

质量水平

经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权威检测:根据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FZ/T73005-2012《低含毛混纺及防毛针织品》、GB/T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一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规定,符合FZ/T73005-2012标准规定的一等品和GB18401-2010标准规定的B类要求。具体如下:

本产品耐洗色牢度:4-5级(技术要求3级);耐水色牢度:4-5级(技术要求3级);耐酸汗渍色牢度:4-5级(技术要求3级);耐碱汗渍色牢度:4-5级(技术要求3级)。耐摩擦牢度:干摩擦:4-5级(技术要求3级);湿摩擦:4级(技术要求2-3级);甲醛含量小于20mg/kg(技术要求75mg/k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