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软毛巾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9484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柔软机织毛巾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毛巾类产品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机织物,通常由吸水性好的棉纤维织造而成,其表面覆盖毛圈,因而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暖性,手感柔软,是用量非常大的生活用织物。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织毛巾产品更加注重舒适化、健康、外观精致、功能化、特殊化和装饰性等,还可以应用柔软剂进行整理。各种新型纤维如超细纤维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各类柔软剂及其主要组分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柔软毛巾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机织毛巾柔

软度及手感差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柔软毛巾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分别纺制毛经纱和地经纱;将纺好的毛经纱和地经纱分别整经,卷绕在经轴上;分别对经过整经的毛经纱和地经纱上浆,上浆后的毛经纱和地经纱进行按照 3:3 的比分别穿入综丝和钢筘;然后采用毛巾织机进行织造,毛倍为5~6倍,要求毛圈整齐,得毛巾半成品;将得到的毛巾半成品浸轧热水;然后依次进行退浆、漂白、染色、柔软整理后处理,最后采用无张力松式烘干机在90~95℃的温度烘至回潮率为 6%~7%,即得。

所述的一种超柔软毛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柔软剂,是由十二烷基硫酸钠、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五钠、聚乙二醇酯和柠檬酸组成;所述的组成原料都选用固体原料。其制备方法是将固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固体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五钠、固体聚乙二醇酯按2:1:1 的质量比例混合,加热到 60℃,搅拌完全后加入柠檬酸进行调和,使混合物成微酸性,PH达到 6~7,用水浴冷却,直到混合物冷却成固态,既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毛巾有高柔软度和高舒适度的优点,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一种超柔软毛巾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分别纺制毛经纱和地经纱;将纺好的毛经纱和地经纱分别整经,卷绕在经轴上;分别对经过整经的毛经纱和地经纱上浆,上浆后的毛经纱和地经纱进行按照 3:3 的比分别穿入综丝和钢筘;然后采用毛巾织机进行织造,毛倍为5.0倍,要求毛圈整齐,得毛巾半成品;将得到的毛巾半成品浸轧热水;然后依次进行退浆、漂白、染色、柔软整理后处理,最后采用无张力松式烘干机在90℃的温度烘至回潮率为 6%,即得。

所述的一种超柔软毛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柔软剂,是由十二烷基硫酸钠、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五钠、聚乙二醇酯和柠檬酸组成;所述的组成原料都选用固体原料。其制备方法是将固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固体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五钠、固体聚乙二醇酯按2:1:1 的质量比例混合,加热到 60℃,搅拌完全后加入柠檬酸进行调和,使混合物成微酸性,PH达到 6,用水浴冷却,直到混合物冷却成固态,既得。

实例2

一种超柔软毛巾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分别纺制毛经纱和地经纱;将纺好的毛经纱和地经纱分别整经,卷绕在经轴上;分别对经过整经的毛经纱和地经纱上浆,上浆后的毛经纱和地经纱进行按照 3:3 的比分别穿入综丝和钢筘;然后采用毛巾织机进行织造,毛倍为6倍,要求毛圈整齐,得毛巾半成品;将得到的毛巾半成品浸轧热水;然后依次进行退浆、漂白、染色、柔软整理后处理,最后采用无张力松式烘干机在95℃的温度烘至回潮率为7%,即得。

所述的一种超柔软毛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柔软剂,是由十二烷基硫酸钠、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五钠、聚乙二醇酯和柠檬酸组成;所述的组成原料都选用固体原料。其制备方法是将固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固体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五钠、 固体聚乙二醇酯按2:1:1 的质量比例混合,加热到 60℃,搅拌完全后加入柠檬酸进行调和,使混合物成微酸性,PH达到7,用水浴冷却,直到混合物冷却成固态,既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