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平针与提花机构任意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974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丝袜平针与提花机构任意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领域,尤其与一种丝袜平针与提花机构任意转换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圆形针织机通过平针机构上的工作针在圆筒的槽内上下移动,从而使线圈织成袜胚,当需要在袜胚上编织花型时,通过提花机构变换织物组织产生各种花型,此编织形式广泛应用于丝袜行业。然而目前丝袜平针与提花机构的切换非常麻烦,丝袜平针与提花机构任意转换装置是现在市场从未有过的一个技术空白,此装置一直处于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丝袜平针与提花机构存在的切换麻烦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一机多用、丝袜编织效率高的丝袜平针与提花机构任意转换装置。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丝袜平针与提花机构任意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转换架箱体、转换架、基座、转换驱动机构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的基座上设置容纳所述的转换架箱体的导轨,所述的转换架箱体底部通过导轨配合实现在基座上滑移,转换架箱体通过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位移;所述的转换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的转换架在所述的转换架箱体上实现角度转换,所述的转换架上设有安装平针三角机构和提花三角机构的安装工位,平针三角机构和提花三角机构安装于转换架的安装工位上。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平针三角机构包括第一起针刀、第一集圈刀、第一退圈刀和第一刀座,所述的第一起针刀、第一集圈刀和第一退圈刀设置于第一刀座的前端,第一起针刀、第一集圈刀、第一退圈刀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刀组驱动机构驱动工作,第一刀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刀座后端,第一刀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全位活塞、第一三角活塞座、第一半位活塞座和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全位活塞通过弹簧与第一刀座连接,第一全位活塞与所述的第一三角活塞座连接,所述的第一三角活塞座通过弹簧与所述的第一半位活塞座上的半位活塞连接,第一半位活塞座与所述的第一气缸连接。平针三角机构主要作用于形成平针过针轨迹、变换织物组织、增加生产速度。所述的平针三角机构上设有喂纱装置,喂纱装置包括梭子、连接栓、第二气缸和挂抅挡片。梭子通过所述的连接栓串联并通过弹簧与所述的挂抅挡片连接张紧,挂抅挡片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气缸上,第二气缸的底部设置吹起嘴并设置于所述平针三角机构的第一刀座上。在平针三角进入工作时,通过增配喂纱装置增加产能和效能,增配喂纱装置与平针三角装置同时进入工作,实现出平针的最大化产能效果。所述的提花三角机构包括第二起针刀、第二集圈刀、第二退圈刀、压针刀和第二刀座。所述的第二起针刀、第二集圈刀和第二退圈刀设置于第二刀座的前端,压针刀通过螺钉设置在第二刀座的上端,第二起针刀、第二集圈刀、第二退圈刀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刀组驱动机构驱动工作,第二刀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刀座后端,第二刀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全位活塞、第二三角活塞座、第二半位活塞座和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二全位活塞通过弹簧与第二刀座连接,第二全位活塞与所述的第二三角活塞座连接,所述的第二三角活塞座通过弹簧与所述的第二半位活塞座上的半位活塞连接,第二半位活塞座与所述的第三气缸连接。提花三角起针装置主要作用于形成平针过针轨迹、变换织物组织产生各种花型。所述的转换架箱体的底部设置滑台,滑台与转换架箱体的底部配合固定。所述的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的导轨平行的平键槽,平键槽内设置滑块,滑块连接于所述的滑台的底部。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呈90度配合连接的小齿轮和大齿轮、旋转刀架和连接杆,所述的小齿轮与所述的转换驱动机构连接并置于所述的转换架箱体的内腔中,所述的大齿轮套装于所述的连接杆上,连接杆的顶部与所述的旋转刀架连接,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安装于所述的转换架箱体的内腔中,所述的旋转刀架连接于所述的转换架底部,通过转换驱动机构驱动带动小齿轮和大齿轮实现旋转刀架的旋转。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为线性电机,所述的转换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所述的小齿轮套装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并通过螺钉锁紧。使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需要提花时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动退出平针三角机构,并通过转换驱动机构进入提花机构,从而实现平针与提花转换时。本发明本由外部电脑系统控制电机与电磁阀信号传递动作来保证编织动作,通过一连串系列动作实现平针与提花组织时的任意转换,本发明可一机多用,并且在平针三角上增加梭子来改变设备路数来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转换架箱体内部结构安装示意图。图3是平针三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提花三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与针筒装置安装的相对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转换架箱体1、转换架9、基座2、转换驱动机构3和直线驱动机构,基座2上设置容纳转换架箱体1的导轨21,转换架箱体1底部通过导轨21配合实现在基座2上滑移,转换架箱体1的底部设置滑台23,滑台23与转换架箱体1的底部配合固定。基座2上设有与导轨21平行的平键槽22,平键槽22内设置滑块,滑块连接于滑台23的底部。转换架箱体1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位移;作为优选,直线驱动机构为线性电机。转换驱动机构3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换架9在转换架箱体1上实现角度转换,传动机构包括呈90度配合连接的小齿轮10和大齿轮11、旋转刀架12和连接杆14,小齿轮10与转换驱动机构3连接并置于转换架箱体1的内腔中,大齿轮11套装于连接杆14上,连接杆14的顶部与旋转刀架12连接,连接杆14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3支撑安装于转换架箱体1的内腔中,旋转刀架12连接于转换架9底部,通过转换驱动机构3驱动带动小齿轮10和大齿轮11实现旋转刀架12的旋转。作为优选,转换驱动机构3为步进电机,小齿轮10套装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并通过螺钉锁紧。由步进电机带动小齿轮,小齿轮连接大齿轮旋转实转换,旋转中连接杆以上下轴承同心,连接杆定位保证旋转同时并能减小精度误差。小齿轮与大齿轮之间安装精度与间隙及其为重要,同心度与间隙都要保证在0.01丝以内,相对来说对加工和装配是重重之重的难点。转换架9上设有安装平针三角机构和提花三角机构的安装工位,平针三角机构和提花三角机构安装于转换架9的安装工位上。平针三角机构包括第一起针刀16、第一集圈刀15、第一退圈刀17和第一刀座4,第一起针刀16、第一集圈刀15和第一退圈刀17设置于第一刀座4的前端,第一起针刀16、第一集圈刀15、第一退圈刀17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刀组驱动机构驱动工作,第一刀组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刀座4后端,第一刀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全位活塞、第一三角活塞座18、第一半位活塞座19和第一气缸5,第一全位活塞通过弹簧与第一刀座4连接,第一全位活塞与第一三角活塞座18连接,第一三角活塞座18通过弹簧与第一半位活塞座19上的半位活塞连接,第一半位活塞座19与第一气缸5连接。平针三角机构主要作用于形成平针过针轨迹、变换织物组织、增加生产速度。平针三角机构上设有喂纱装置,喂纱装置包括梭子6、连接栓、第二气缸8和挂抅挡片7,梭子6通过连接栓串联并通过弹簧与挂抅挡片7连接张紧,挂抅挡片7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气缸8上,第二气缸8的底部设置吹起嘴并设置于所述平针三角机构的第一刀座4上。在平针三角进入工作时,通过增配喂纱装置增加产能和效能,增配喂纱装置与平针三角装置同时进入工作,实现出平针的最大化产能效果。提花三角机构包括第二起针刀161、第二集圈刀151、第二退圈刀171、压针刀201和第二刀座41。第二起针刀161、第二集圈刀151和第二退圈刀171设置于第二刀座41的前端,压针刀201通过螺钉设置在第二刀座41的上端,第二起针刀161、第二集圈刀151、第二退圈刀171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刀组驱动机构驱动工作,第二刀组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刀座41后端,第二刀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全位活塞、第二三角活塞座181、第二半位活塞座191和第三气缸51,第二全位活塞通过弹簧与第二刀座41连接,第二全位活塞与第二三角活塞座181连接,第二三角活塞座181通过弹簧与第二半位活塞座191上的半位活塞连接,第二半位活塞座191与第三气缸51连接。提花三角起针装置主要作用于形成平针过针轨迹、变换织物组织产生各种花型。本发明实现了一机多用,且在平针三角上增加梭子来改变设备路数来提高生产效率。在正常编织下,只要在电脑控制系统中编写好相应的动作代码后,编织时就能够实现出平针三角与提花三角的自由转换动和增配梭子的相应动作。丝袜平针与提花组织任意转换的动作主要是通过线性电机往后退出在通过转向刀架阀来转换平针三角与提花三角进入的位置,平针三角与提花三角转换进入状态后,线性电机在把三角送入相应生产位置。与此同时,本装置可生产平板机与提花机共同能生产的产品,且本装置可增加平针路数来提高生产效率。除此之外,针筒采用特殊合金钢,梭子采用自开模注塑加工配备进口陶瓷导线纱咀组成,核心三角部件均采用上钢五厂Cr12MoV热轧圆钢锻打以及国内最先进的真空热处技术生产加工而成,线性电机与双向转换气缸均采用SMC日本进口原件组合而成,线性电机精度在2丝以内,前后进出速度可达每秒90次工作状态,线性电机是现在市场在丝袜机上从未使用过的高端产品。轴承采用608轴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