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色光控制精确、表面平整度好,降低了生产用水和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的TR四面弹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社会发展,消费者对于消费品质及消费多元化,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棉纤维已经不能够满足此类消费者需求,混纺纤维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广大消费者所接收和喜爱,作为纺织品中高档的色织面料,由于其所涉及的工序及功能整理较多,因此对于颜色及纱线的品质要求也较高。
传统涤纶纱线染色由于:生产流程长,劳动强度相对高,染色质量较差,毛羽较多,颜色不准,层差较大及强力较差等问题及生产效率低,因此影响到了色织产品的开发及生产。
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依赖和高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传统的染色方法以水为介质,染色后用水洗,耗水量大,使用的化学品多,治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染色工艺耗水量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染色后色牢度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色光控制精确、表面平整度好,降低了生产用水和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的TR四面弹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TR四面弹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纺纱、经编、切割、修补、上浆定形、预剪成卷、印染、气蒸、水洗、拉幅、检验、开毛、起绒、烫剪、裁剪,原料为TR四面弹复合面料;所述印染所用的染料配方为:活性嫩黄K-6G 2.8-3.2g/L、分散红SF-2G 2.8-3.9g/L、分散棕2BL 1.1-1.3g/L、TF-2增稠剂0.45-0.56g/L、匀染剂0.12-0.25g/L与染色助剂5-10g/L。
作为优选,所述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20-30份聚甲基丙烯酸酯、30-40份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15-20份氨基硅烷类偶联剂、1-5份平平加0、3-6份有机硅改性的纳米氧化铈与120-150份水。在本技术方案中,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加入可以提高染色效率,提高了染料在染色中的吸尽率和固色率,节省了染料的使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铟溶于二甘醇得到反应体系,然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搅拌1-3h后在2-2.5h内升温至140-160℃,反应1-3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体积比1:2的乙醇与乙酸甲酯混合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基核纳米氧化铟;然后将基核纳米氧化氯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含有聚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浓氨水,85-95℃下搅拌反应1-1.5h,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焙烧后粉碎得到聚苯胺包覆纳米氧化铟。
作为优选,有机硅改性的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纳米氧化铈颗粒、质量浓度30-50%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及酸溶液按照1g:25-30mL:10-12mL的料液比混合,控制温度120-135℃下搅拌混合30-50min,过滤,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130-150℃下真空干燥30-60min得初级改性氧化铈颗粒;
(2)将初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与化学剪切液按照1g:15-30mL的料液比混合,加热至120-150℃,水热反应30-45min,冷却,水洗,得次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
(3)次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与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1g:20-30g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加热至180-220℃保持3小时,冷却,过滤,水洗,真空干燥后得改性纳米无机化合物颗粒。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将纳米氧化铈颗粒与质量浓度30-50%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及酸溶液混合,同时辅以搅拌,以扩大纳米无机化合物颗粒与液体的接触面,使得纳米氧化铈颗粒分散均匀,质量浓度30-50%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及酸溶液的特定溶剂组合体系,能够使得纳米氧化铈颗粒能在体系中分散更均匀,有效避免纳米氧化铈颗粒团聚。
步骤(1)先将纳米氧化铈颗粒分散均匀,这样利于步骤(2)的剪切,将步骤(1)分散均匀的纳米氧化铈颗粒与本发明特定的化学剪切液水热反应,能有效切断纳米氧化铈颗粒,获得长度较均一(长度大约在100-150nm)左右的均一化纳米氧化铈颗粒;纳米氧化铈颗粒彼此分开并将其表面高反应活性暴露出来,从而实现选择性功能化。与表面活性剂类似,具有两亲性,协助纳米氧化铈颗粒分散,从而大大提高染料助剂在染料中的均匀分散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酸溶液为质量浓度70%的浓硝酸与质量浓度98%的浓硫酸按照1-2:1的体积比的混合物;所述化学剪切液为浓度0.5-0.8moL/L的钼酸钠溶液与浓度0.3-0.5moL/L的硅钼酸溶液按照1:1的体积比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染色助剂的配制方法为:在50-60份水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硅烷类偶联剂与平平加0搅拌30-45min后再加入余量的水和其余组分,在55-75Khz的频率下超声震荡15-30min。
作为优选,印染工艺为:印花--浸轧--烘干--汽蒸+油压(高温高压)--浸泡--皂洗--水洗--皂洗--水洗—预烘--烘干;工艺参数:浸轧:与印花机速度同步,浸轧率为80%--85%,速度10-12m/min;
烘干:温度:140-150℃,速度10-12m/min;
汽蒸+油压:温度120-130℃,时间浅色10-12m/min,深色:15-20m/min,压力0.3-0.5Mpa;油泵油压2-4Mpa;压缩空气压力正常0.3-0.5Mpa;
浸泡--皂洗--水洗--皂洗--水洗:速度10-15m/min,压力0.4-0.5Mpa,温度分别为40-50℃、70-80℃、50-60℃,皂洗毛刷转速350-400转/min;
预烘--烘干:预烘温度115-120℃,烘干145-150℃,速度30-40m/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针对常规混纺毛毯生产中的染色工艺做出了改进,通过对耐强碱、耐高盐度分散染料及耐高温活性染料的筛选、配合专用的匀染剂及固色剂,优化染色工艺,实现T/R织物的活性、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以提高染料利用率,本发明工艺高度整合、生产品质稳定、能耗低等特点,所生产的TR四面弹产品色光控制精确、表面平整度好、有效降低生产能耗和污染排放,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是场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所用试剂均可从市场购得。
本发明在混纺毛毯的常规生产工艺上做出的改进。
实施例1
一种TR四面弹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纺纱、经编、切割、修补、上浆定形、预剪成卷、印染、气蒸、水洗、拉幅、检验、开毛、起绒、烫剪、裁剪,原料为TR四面弹复合面料;所述印染所用的染料配方为:活性嫩黄K-6G 2.8g/L、分散红SF-2G 2.8g/L、分散棕2BL 1.1g/L、TF-2增稠剂0.45g/L、匀染剂0.12g/L与染色助剂5g/L。
所述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20份聚甲基丙烯酸酯、30份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15份氨基硅烷类偶联剂、1份平平加0、3份有机硅改性的纳米氧化铈与120份水。
所述的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铟溶于二甘醇得到反应体系,然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搅拌1h后在2h内升温至140℃,反应1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体积比1:2的乙醇与乙酸甲酯混合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基核纳米氧化铟;然后将基核纳米氧化氯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含有聚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浓氨水,85℃下搅拌反应1h,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焙烧后粉碎得到聚苯胺包覆纳米氧化铟。
有机硅改性的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纳米氧化铈颗粒、质量浓度30%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及酸溶液按照1g:25mL:10mL的料液比混合,控制温度120℃下搅拌混合30min,过滤,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130℃下真空干燥30min得初级改性氧化铈颗粒;
(2)将初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与化学剪切液按照1g:15mL的料液比混合,加热至120℃,水热反应30min,冷却,水洗,得次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
(3)次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与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1g:20g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加热至180℃保持3小时,冷却,过滤,水洗,真空干燥后得改性纳米无机化合物颗粒。
所述酸溶液为质量浓度70%的浓硝酸与质量浓度98%的浓硫酸按照1:1的体积比的混合物;所述化学剪切液为浓度0.5moL/L的钼酸钠溶液与浓度0.3moL/L的硅钼酸溶液按照1:1的体积比的混合物。
所述染色助剂的配制方法为:在50份水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硅烷类偶联剂与平平加0搅拌30min后再加入余量的水和其余组分,在55Khz的频率下超声震荡15min。
印染工艺为:印花--浸轧--烘干--汽蒸+油压(高温高压)--浸泡--皂洗--水洗--皂洗--水洗—预烘--烘干;工艺参数:浸轧:与印花机速度同步,浸轧率为80%,速度10m/min;
烘干:温度:140℃,速度10m/min;
汽蒸+油压:温度120℃,时间浅色10m/min,深色:15m/min,压力0.3Mpa;油泵油压2Mpa;压缩空气压力正常0.3Mpa;
浸泡--皂洗--水洗--皂洗--水洗:速度10m/min,压力0.4Mpa,温度分别为40℃、70℃、50℃,皂洗毛刷转速350转/min;
预烘--烘干:预烘温度115℃,烘干145℃,速度30m/min。
实施例2
一种TR四面弹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纺纱、经编、切割、修补、上浆定形、预剪成卷、印染、气蒸、水洗、拉幅、检验、开毛、起绒、烫剪、裁剪,原料为TR四面弹复合面料;所述印染所用的染料配方为:活性嫩黄K-6G 3g/L、分散红SF-2G 3.4g/L、分散棕2BL 1.2g/L、TF-2增稠剂0.51g/L、匀染剂0.18g/L与染色助剂7g/L。
所述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25份聚甲基丙烯酸酯、35份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18份氨基硅烷类偶联剂、2份平平加0、4份有机硅改性的纳米氧化铈与130份水。
所述的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铟溶于二甘醇得到反应体系,然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搅拌2h后在2h内升温至150℃,反应2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体积比1:2的乙醇与乙酸甲酯混合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基核纳米氧化铟;然后将基核纳米氧化氯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含有聚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浓氨水,90℃下搅拌反应1.5h,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焙烧后粉碎得到聚苯胺包覆纳米氧化铟。
有机硅改性的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纳米氧化铈颗粒、质量浓度40%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及酸溶液按照1g:28mL:11mL的料液比混合,控制温度130℃下搅拌混合40min,过滤,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140℃下真空干燥40min得初级改性氧化铈颗粒;
(2)将初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与化学剪切液按照1g:20mL的料液比混合,加热至130℃,水热反应40min,冷却,水洗,得次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
(3)次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与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1g:25g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加热至200℃保持3小时,冷却,过滤,水洗,真空干燥后得改性纳米无机化合物颗粒。
所述酸溶液为质量浓度70%的浓硝酸与质量浓度98%的浓硫酸按照1.5:1的体积比的混合物;所述化学剪切液为浓度0.6moL/L的钼酸钠溶液与浓度0.4moL/L的硅钼酸溶液按照1:1的体积比的混合物。
所述染色助剂的配制方法为:在55份水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硅烷类偶联剂与平平加0搅拌40min后再加入余量的水和其余组分,在60Khz的频率下超声震荡25min。
印染工艺为:印花--浸轧--烘干--汽蒸+油压(高温高压)--浸泡--皂洗--水洗--皂洗--水洗—预烘--烘干;工艺参数:浸轧:与印花机速度同步,浸轧率为82%,速度11m/min;
烘干:温度:145℃,速度11m/min;
汽蒸+油压:温度123℃,时间浅色11m/min,深色:17m/min,压力0.4Mpa;油泵油压3Mpa;压缩空气压力正常0.4Mpa;
浸泡--皂洗--水洗--皂洗--水洗:速度13m/min,压力0.45Mpa,温度分别为45℃、73℃、54℃,皂洗毛刷转速380转/min;
预烘--烘干:预烘温度118℃,烘干147℃,速度33m/min。
实施例3
一种TR四面弹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纺纱、经编、切割、修补、上浆定形、预剪成卷、印染、气蒸、水洗、拉幅、检验、开毛、起绒、烫剪、裁剪,原料为TR四面弹复合面料;所述印染所用的染料配方为:活性嫩黄K-6G 3.2g/L、分散红SF-2G 3.9g/L、分散棕2BL 1.3g/L、TF-2增稠剂0.56g/L、匀染剂0.25g/L与染色助剂10g/L。
所述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30份聚甲基丙烯酸酯、40份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20份氨基硅烷类偶联剂、5份平平加0、6份有机硅改性的纳米氧化铈与150份水。
所述的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铟溶于二甘醇得到反应体系,然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搅拌3h后在2.5h内升温至160℃,反应3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体积比1:2的乙醇与乙酸甲酯混合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基核纳米氧化铟;然后将基核纳米氧化氯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含有聚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浓氨水,95℃下搅拌反应1.5h,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焙烧后粉碎得到聚苯胺包覆纳米氧化铟。
有机硅改性的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纳米氧化铈颗粒、质量浓度50%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及酸溶液按照1g:30mL:12mL的料液比混合,控制温度135℃下搅拌混合50min,过滤,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150℃下真空干燥60min得初级改性氧化铈颗粒;
(2)将初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与化学剪切液按照1g:30mL的料液比混合,加热至150℃,水热反应45min,冷却,水洗,得次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
(3)次级改性纳米氧化铈颗粒与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1g:30g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加热至220℃保持3小时,冷却,过滤,水洗,真空干燥后得改性纳米无机化合物颗粒。
所述酸溶液为质量浓度70%的浓硝酸与质量浓度98%的浓硫酸按照2:1的体积比的混合物;所述化学剪切液为浓度0.8moL/L的钼酸钠溶液与浓度0.5moL/L的硅钼酸溶液按照1:1的体积比的混合物。
所述染色助剂的配制方法为:在60份水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硅烷类偶联剂与平平加0搅拌45min后再加入余量的水和其余组分,在75Khz的频率下超声震荡30min。
印染工艺为:印花--浸轧--烘干--汽蒸+油压(高温高压)--浸泡--皂洗--水洗--皂洗--水洗—预烘--烘干;工艺参数:浸轧:与印花机速度同步,浸轧率为85%,速度12m/min;
烘干:温度:150℃,速度12m/min;
汽蒸+油压:温度130℃,时间浅色12m/min,深色:20m/min,压力0.5Mpa;油泵油压4Mpa;压缩空气压力正常0.5Mpa;
浸泡--皂洗--水洗--皂洗--水洗:速度15m/min,压力0.5Mpa,温度分别为50℃、80℃、60℃,皂洗毛刷转速400转/min;
预烘--烘干:预烘温度120℃,烘干150℃,速度40m/min。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