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艾绒的防紫外线纺织物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431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艾绒的防紫外线纺织物制作方法,属于纺织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中,紫外线 (ultraviolet rays 简称 UV) 分为长波紫外线 (UV-A,320 ~ 400nm)、中波紫外线 (UV-B,280 ~ 320nm) 和短波紫外线 (UV-C,200 ~ 280nm)。紫外线在日光中约占 6%,其中 UV-A 的比例较大,UV-B 比例较小,紫外线对纺织品有不良影响,其不仅能使纺织品褪色,也可使蚕丝,尼龙和纤维素等纤维脆化,强力下降。紫外线辐射到织物上,部分在表面被反射,部分被织物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织物。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的透过率 + 反射率 + 吸收率= 100%,因此,提高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就可以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在纤维、纱线或织物上添加能吸收紫外线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达到防紫外线辐射的目的。由于防紫外线整理织物以制作夏天服装为多,因此会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

为此必须对抗紫外线整理剂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以及致畸试验等一系列安全检测,以确保产品对人类安全,对环境友好。

目前纺织品上应用的抗紫外辐射剂除了无机氧化物外,主要有 :(1) 金属离子螯合物,为无机化合物,不能与纤维发生反应,只适用于可形成螯合物的染色纤维,主要是提高染色的耐光牢度 ;(2) 水杨酸酯类化合物,如水杨酸苯酯、水杨酸 -4- 叔基苯酯等,能吸收 280 ~ 330nm 波长的紫外线,但这类化合物由于熔点较低,易升华,吸收系数较低,并在强烈光照下会引起色变现象,故应用较少 ;(3)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如 2,4- 二羟基二苯甲酮、2,2′ - 二羟 基 -4,4′ - 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 羟基 -4- 甲氧基 -5- 磺基二苯甲酮、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等。由于这类化合物具有共轭结构和氢键,吸收紫外线后能转化成热能、荧光、磷光,同时产生氢键成互变异构,此结构能够接受光能而不导致链的断裂,且能使光能转变成热能,从而消耗吸收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很稳定的,又具有多个羟基,对纤维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是棉纤维良好的抗紫外线整理剂,但价格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艾绒的防紫外线纺织物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艾绒的防紫外线纺织物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配料,配料包括艾绒30-50重量份,黏胶纤维5-8重量份,千年健3-5重量份,紫苏5-8重量份,灵芝2-3重量份,苏叶4-6重量份;

步骤S2,制作提取液,将艾绒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自然晾干60-80min,捡去杂质,放入挤压机中,挤压30-50min,将挤压后的艾绒颗粒按重量份之间的比例加入重量为艾绒颗粒2倍的水,超声波提取后过滤,形成滤液,然后将黏胶纤维放入挤压机中,挤压30-50min,在挤压后的黏胶纤维加入2倍于黏胶纤维重量份的水,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艾绒滤液,形成混合溶液,将千年健、紫苏、灵芝以及苏叶打碎,球磨成粉,加入混合溶液中,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搅拌1-2h,形成初步提取液,在初步提取液中再加入PH调节剂,调整 pH 值在 4-5 之间,形成提取液;

步骤S3,处理纺织品,将提取液倒入染缸中,将纺织物浸入染缸中,在环境温度为50-60°的环境下,静置30-50min,然后将纺织物取出,运输至烘干仓,在环境温度为50-70°的环境下,烘干1-2h,最后通过热轧机将纺织物热轧成型。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艾绒为一种粗颗粒艾绒。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挤压后的艾绒颗粒直径不超过0.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碳酸钾、碳酸钠、 柠檬酸钠、 柠檬酸钾、以及碳酸氢三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千年健磨成粉后的细度为85-110目,紫苏磨成粉后的细度为70-80目,苏叶磨成粉后的细度为80-100 目,灵芝磨成粉后的细度为90-120目。

进一步地,配料包括艾绒30重量份,黏胶纤维8重量份,千年健3重量份,紫苏8重量份,灵芝2重量份,苏叶6重量份。

进一步地,配料包括艾绒50重量份,黏胶纤维8重量份,千年健5重量份,紫苏8重量份,灵芝3重量份,苏叶6重量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艾绒的防紫外线纺织物制作方法,采用本方法形成的产品,充分利用了艾绒的抗菌、抗真菌等药物作用,产品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和促进血液循环,对皮肤有保健作用。而且,艾绒与纺织物结合紧密,不易挥发,抗洗涤,药效长久,同时赋予织物抗紫外线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艾绒的防紫外线纺织物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配料,配料包括艾绒30-50重量份,黏胶纤维5-8重量份,千年健3-5重量份,紫苏5-8重量份,灵芝2-3重量份,苏叶4-6重量份;

步骤S2,制作提取液,将艾绒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自然晾干60-80min,捡去杂质,放入挤压机中,挤压30-50min,将挤压后的艾绒颗粒按重量份之间的比例加入重量为艾绒颗粒2倍的水,超声波提取后过滤,形成滤液,然后将黏胶纤维放入挤压机中,挤压30-50min,在挤压后的黏胶纤维加入2倍于黏胶纤维重量份的水,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艾绒滤液,形成混合溶液,将千年健、紫苏、灵芝以及苏叶打碎,球磨成粉,加入混合溶液中,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搅拌1-2h,形成初步提取液,在初步提取液中再加入PH调节剂,调整 pH 值在 4-5 之间,形成提取液;

步骤S3,处理纺织品,将提取液倒入染缸中,将纺织物浸入染缸中,在环境温度为50-60°的环境下,静置30-50min,然后将纺织物取出,运输至烘干仓,在环境温度为50-70°的环境下,烘干1-2h,最后通过热轧机将纺织物热轧成型。

在步骤S1中,所述艾绒为一种粗颗粒艾绒。

在步骤S2中,挤压后的艾绒颗粒直径不超过0.5毫米。

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碳酸钾、碳酸钠、 柠檬酸钠、 柠檬酸钾、以及碳酸氢三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在步骤S2中,千年健磨成粉后的细度为85-110目,紫苏磨成粉后的细度为70-80目,苏叶磨成粉后的细度为80-100 目,灵芝磨成粉后的细度为90-120目。

做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配料,配料包括艾绒30重量份,黏胶纤维8重量份,千年健3重量份,紫苏8重量份,灵芝2重量份,苏叶6重量份。

步骤S2,制作提取液,将艾绒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自然晾干60-80min,捡去杂质,放入挤压机中,挤压30-50min,将挤压后的艾绒颗粒按重量份之间的比例加入重量为艾绒颗粒2倍的水,超声波提取后过滤,形成滤液,然后将黏胶纤维放入挤压机中,挤压30-50min,在挤压后的黏胶纤维加入2倍于黏胶纤维重量份的水,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艾绒滤液,形成混合溶液,将千年健、紫苏、灵芝以及苏叶打碎,球磨成粉,加入混合溶液中,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搅拌1-2h,形成初步提取液,在初步提取液中再加入PH调节剂,调整 pH 值在 4-5 之间,形成提取液;

步骤S3,处理纺织品,将提取液倒入染缸中,将纺织物浸入染缸中,在环境温度为50-60°的环境下,静置30-50min,然后将纺织物取出,运输至烘干仓,在环境温度为50-70°的环境下,烘干1-2h,最后通过热轧机将纺织物热轧成型。

做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配料,配料包括艾绒50重量份,黏胶纤维8重量份,千年健5重量份,紫苏8重量份,灵芝3重量份,苏叶6重量份。

步骤S2,制作提取液,将艾绒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自然晾干60-80min,捡去杂质,放入挤压机中,挤压30-50min,将挤压后的艾绒颗粒按重量份之间的比例加入重量为艾绒颗粒2倍的水,超声波提取后过滤,形成滤液,然后将黏胶纤维放入挤压机中,挤压30-50min,在挤压后的黏胶纤维加入2倍于黏胶纤维重量份的水,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艾绒滤液,形成混合溶液,将千年健、紫苏、灵芝以及苏叶打碎,球磨成粉,加入混合溶液中,在环境温度为26-30°的环境下,搅拌1-2h,形成初步提取液,在初步提取液中再加入PH调节剂,调整 pH 值在 4-5 之间,形成提取液;

步骤S3,处理纺织品,将提取液倒入染缸中,将纺织物浸入染缸中,在环境温度为50-60°的环境下,静置30-50min,然后将纺织物取出,运输至烘干仓,在环境温度为50-70°的环境下,烘干1-2h,最后通过热轧机将纺织物热轧成型。

采用本方法形成的产品,充分利用了艾绒的抗菌、抗真菌等药物作用,产品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和促进血液循环,对皮肤有保健作用。而且,艾绒与纺织物结合紧密,不易挥发,抗洗涤,药效长久,同时赋予织物抗紫外线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