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开孔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01216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开孔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带,尤其涉及一种开孔织带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制作通过拉绳收紧腰带的裤子时,通常先编织出一条无孔的腰带,然后在上面裁剪出两个孔洞,并用俗称鸡眼的金属环扣固定,俗称打鸡眼,然后将拉绳或绑绳穿插到腰带中。但对腰带进行裁剪开孔会破换织带的完整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拉扯用力都容易降低织带的使用寿命,同时鸡眼也容易脱落,另外打鸡眼的操作常需要人工进行,耗费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的一体开孔的织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开孔的织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一体编织出包括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上下层叠的织带,使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分别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连接,形成第一粘连位和第二粘连位,所述第一粘连位或第二粘连位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处,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不连接;在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上分别设有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

步骤s2:从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处向外拉开,从而将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反向拉开,使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转移至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粘连位和第二粘连位转移至织带的该两侧之间,然后压折固定。

本发明的一体开孔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可适用于腰带等产品,通过在织带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留有开孔,使织带在一体编织成形时就设有用于穿拉绳的开孔,无需对织带进行裁剪开孔,破坏织带的完整结构,无需打鸡眼这一加工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无需使用鸡眼,使织带整体更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均位于所述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分别位于所述织带的宽度方向上偏向两侧的位置上,并使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与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的距离相等。

可通过改变第一层折位与第二层折位的位置,灵活地调节开孔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在所述第一粘连位或第二粘连位上沿织带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两个开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体开孔的织带,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分别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连接,形成第一粘连位和第二粘连位,所述第一粘连位或第二粘连位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处,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不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上分别设有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用于将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反向拉开,使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转移至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粘连位和第二粘连位转移至织带的该两侧之间后压折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均位于所述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分别位于所述织带的宽度方向上偏向两侧的位置上,并使所述第一层折位和第二层折位与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织带和/或第二层织带的外侧设有防滑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部是用氨纶丝一体编织成的防滑条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织带被所述第一层折位分为第一左织带和第一右织带,所述第二层织带被所述第二层折位分为第二左织带和第二右织带;所述第一左织带和第二左织带编织有相同的第一花样,所述第一右织带和第二右织带编织有相同的第二花样。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在步骤s1中的织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在步骤s2中的织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在步骤s1中的织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a、4b、4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织带穿入拉绳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步骤s1中的织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本发明的织带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分别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连接,形成第一粘连位3和第二粘连位4,使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整体形成一中空套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粘连位3或第二粘连位4上设有开孔6,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粘连位3上设置开孔6,在开孔6处,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不连接,拉开即是一个孔洞。具体地,在梭织时,在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需要在两侧连接时,位于织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的经线交替走上下位置,使第一层织带的经线与第二层织带的纬线交织,第二层织带的经线与第一层织带的纬线交织,进而使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边缘锁合,形成第一粘连位和第二粘连位。在该开孔处,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不连接,梭织时,第一层织带的经线改为走中上位置,第二层织带的经线改为走中下位置,使第一层织带的经线与第二层织带的纬线不交织,第二层织带的经线与第一层织带的纬线不交织,进而使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边缘分离,形成开孔。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粘连位3上沿织带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两个开孔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其他数目的开孔。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上分别设有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该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的编织方式或花样可自由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均位于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第一层织带被所述第一层折位11分为第一左织带12和第一右织带13,所述第二层织带被所述第二层折位21分为第二左织带22和第二右织带23,所述第一左织带12和第二左织带22编织有相同的第一花样,将所述第一右织带13和第二右织带23编制有相同的第二花样。在织带的外侧还一体编织有防滑部,具体是织带一体编织时用氨纶丝编织形成的防滑条纹5,该条纹可以是横向、竖向或斜向的平行直线、波浪线或规则、不规则的各种花纹。该防滑部可以设置在第一左织带12、第一右织带13、第二左织带22或第二右织带23的任意一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在第一右织带13和第二右织带23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防滑条纹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如尼龙、锦纶等其他编织而成。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步骤s2中的织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图2中的织带由图1中的织带拉伸变形而来,具体方法是从所述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处向外拉开,从而将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反向拉开,使所述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转移至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粘连位3和第二粘连位4转移至织带该两侧之间,然后压折固定。变形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原来的第一左织带12与第二左织带22变成了位于上层的织带,其编织有相同的第一花样,原来的第一右织带13和第二右织带23变成了位于下层的织带,其编织有相同的第二花样,且设有氨纶丝防滑条纹5,该下层的织带可用于织带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一面,氨纶丝与人体皮肤间的贴合性较好,使织带具备防滑功能,且氨纶丝吸湿性能较好,在人体出汗时也能保持干爽,不会像使用硅胶防滑条时有黏腻感。所述第一粘连位3从织带的两侧变成位于织带的中部,第一粘连位3上的开孔6也变成位于织带的中部,从而形成可用于穿入拉绳7的开孔6。

本发明的织带可进一步包括拉绳7,以形成腰带或其他类似产品的成品。具体地,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的两端缝合连接,拉绳7通过一个开孔穿入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所形成的套管状空腔中,并从另一个开孔伸出。本发明的织带可以是弹性织带也可以是非弹性织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体开孔的织带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一体编织出包括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上下层叠的织带,使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分别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连接,形成第一粘连位3和第二粘连位4,使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整体形成一中空套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粘连位3或第二粘连位4上设有开孔6,所述开孔6处,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不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粘连位3上设置开孔6,在开孔6处,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不连接,即梭织时该处的线不缝合,形成一开口处,拉开即是一个孔洞。具体地,在梭织时,在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需要在两侧连接时,位于织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的经线交替走上下位置,使第一层织带的经线与第二层织带的纬线交织,第二层织带的经线与第一层织带的纬线交织,进而使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边缘锁合,形成第一粘连位和第二粘连位。在该开孔处,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不连接,梭织时,第一层织带的经线改为走中上位置,第二层织带的经线改为走中下位置,使第一层织带的经线与第二层织带的纬线不交织,第二层织带的经线与第一层织带的纬线不交织,进而使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边缘分离,形成开孔。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第一粘连位3上沿织带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两个开孔6。在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上分别设有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均位于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第一层织带被所述第一层折位11分为第一左织带12和第一右织带13,所述第二层织带被所述第二层折位21分为第二左织带22和第二右织带23,所述第一左织带12和第二左织带22编织有相同的第一花样,将所述第一右织带13和第二右织带23编织有相同的第二花样,该第一花样与第二花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还可以在编织中加入题花题字。在织带的外侧还一体编织有防滑部,具体是织带一体编织时用氨纶丝编织形成的防滑条纹5,该条纹可以是横向、竖向或斜向的平行直线、波浪线或规则、不规则的各种花纹。该防滑部可以设置在第一左织带12、第一右织带13、第二左织带22或第二右织带23的任意一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在第一右织带13和第二右织带23上。

步骤s2:从所述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处向外拉开,从而将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反向拉开,使所述第一层折位11和第二层折位21转移至织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粘连位3和第二粘连位4转移至织带的该两侧之间,然后压折固定。

变形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原来的第一左织带12与第二左织带22变成了位于上层的织带,其编织有相同的第一花样,原来的第一右织带13和第二右织带23变成了位于下层的织带,其编织有相同的第二花样,且设有氨纶丝防滑条纹5,该下层的织带可用于织带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一面,氨纶丝与人体皮肤间的贴合性较好,使织带具备防滑功能。所述第一粘连位3从织带的两侧变成位于织带的中部,第一粘连位3上的开孔6也变成位于织带的中部,从而形成可用于穿入拉绳7的开孔6。

本发明的织带可进一步穿入拉绳7,并将织带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缝合即可得到腰带或其他类似产品的成品。具体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将拉绳7穿入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所形成的套管状空腔中。具体地,用带钩的辅助工具勾住另一条作为拉绳7的窄条织带,并通过一个开孔穿入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所形成的套管状空腔中,然后从织带的一端伸出,再从织带的另一端进入套管状空腔,最后从另一个开孔伸出,从两个开孔处拉出一定长度的拉绳7以便用于打结。

步骤s4:将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的两端缝合。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在步骤s1中的织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仅有如下区别:所述第一层折位112和第二层折位212分别位于所述织带的宽度方向上偏向两侧的位置上,并使所述第一层折位112和第二层折位212与织带中部的距离相等,如此能保证织带反向拉开并压折固定后,重新形成的上层的织带与下层的织带的宽度相等。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层折位112偏左,第二层折位212偏右。将织带反向拉开并压折固定后,该第一粘连位32转移至织带的宽度方向上偏向一侧的位置上,而非实施例一中位于织带的中部。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织带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请参阅图4a、4b、4c,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织带穿入拉绳的步骤流程图。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层折位与第二层折位与织带中部的距离(或与织带两侧的距离,其效果相同),使重新压折后第一粘连位或第二粘连位转移至织带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从而调节开孔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体开孔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可适用于腰带等产品,通过在织带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留有开孔,使织带在一体编织成形时就设有用于穿拉绳的开孔,无需对织带进行裁剪开孔,破坏织带的完整结构,无需打鸡眼这一加工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无需使用鸡眼,使织带整体更美观;进一步地,可通过改变第一层折位与第二层折位的位置,灵活地调节开孔的位置。

本说明书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