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推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73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的推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耐久性以及组装性优良的缝纫机的推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家庭用的缝纫机中,推压件安装于推压柱,用推升杆使推压柱和推压件一起上下移动而进行缝制的准备。并且,在该推升装置的构造中,在板厚较厚的金属材料借助冲压加工等而被弯曲加工的台座上,装配有关于推压件的上下移动的部件,该台座被装配于缝纫机主体内的既定位置。

作为公开有这种一般的结构的文献,存在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推升杆经由销轴装配于构成缝纫机主体的缝纫机框架上。在此,将推升杆装配到缝纫机框架上的销轴大多为一端水平地被固定。推升杆借助e形环等挡圈或者阶梯螺纹件(段ねじ)而旋转自如地装配在销轴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5110号公报。

如上所述,装配推升杆的销轴是一端固接于缝纫机框架的构造,是所谓的悬臂梁构造。另外,装配有推压件的推压柱借助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始终被朝向轴向下方弹性施力。

推升杆是对像这样地将推压件装配于下端的推压柱克服弹性部件的弹性施力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操作的部件。对推压柱弹性施力的弹性部件一般具有非常强的弹性力。因此,推升杆始终受到弹性部件的强力的弹性施力并克服弹性部件的弹性施力而动作,因此,较大的工作负荷与弯曲力矩一起作用于枢轴支承推升杆的销轴。

因此,会产生下述工作不良:由于对推升杆进行操作,销轴相对于缝纫机框架的固接状态产生不良而推升杆的装配状态会从适当的位置倾动,推压件未上升到既定的高度等。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技术课题或目的)在于,使推升杆的摆动动作时的耐久性提高并且在制造中使组装变得非常容易。

因此,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锐意研究,结果通过令第一技术方案为下述缝纫机的推升装置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具备:推升台座,装配固定于缝纫机主体;推压柱,能够上下滑动地配设于该推升台座,在下端装配布料的推压件;弹性部件,装配于该推压柱,始终向下方施力;推升杆,克服该弹性部件而将前述推压柱向上方进行移动操作;两个轴承部,形成于前述推升台座,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前述推升杆;在该轴承部的一方上设置对推升杆装配时的姿势进行对合的引导部。

令第二技术方案为下述缝纫机的推升装置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具备:推升台座,装配固定于缝纫机主体;推压柱,能够上下滑动地配设于该推升台座,在下端装配有推压件;弹性部件,装配于该推压柱,始终向下方施力;推升杆,克服该弹性部件而将前述推压柱向上方进行移动操作;轴承部,形成于前述推升台座,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前述推升杆;包括:在前述推升杆的主体部的两侧面作为旋转轴而形成的摆动轴部、在支承前述摆动轴部的前述轴承部上形成的枢轴支承孔、与一方的前述轴承部的枢轴支承孔连通而向前述轴承部的上表面开口的插入槽、与另一方的前述轴承部的插入槽连续地形成而用于对推升杆的插入相位进行对合的引导部,将前述推升杆的摆动轴部借助前述引导部对插入相位进行对合,且经由前述轴承部的插入槽而装配于前述枢轴支承孔,能够转动地保持前述推升杆。

令第三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述缝纫机推升装置而解决上述课题:前述引导部形成有与前述轴承部的插入槽连续地形成的引导槽和与该引导槽连续的引导孔。

在第一技术方案以及第二技术方案中,具备两个轴承部,所述两个轴承部形成于推升台座并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前述推升杆,在该轴承部的一方设置有对推升杆装配时的姿势进行对合的引导部,从而能够非常简单地进行推升杆向推升台座的装配。另外,在推升杆的装配结束之后,不需要防脱件等部件,能减少部件数量。

另外,虽然在推升杆的摆动操作时受到在推升台座上装配的弹性部件的弹性施力,但推升杆的两摆动轴部能由两轴承部均等地支承弹性部件的弹性施力,能够成为耐久性优良的部件。

进一步地,推升杆构成为设置于主体部的两侧的摆动轴部由形成于推升台座的两个轴承部支承,因此成为两端支承梁的构造,切实地将推升杆保持在推升台座而提高可操作性、耐久性。

在技术方案3中,前述引导部形成有与前述轴承部的插入槽连续地形成的引导槽和与该引导槽连续的引导孔,从而能令由推升杆与轴承部形成的装配构造成为最简单的构造,能够减轻组装作业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装配于缝纫机的状态的简略立体图,图1b是图1a的(α)部放大图,图1c是从图1b仅取出推升台座和推升杆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1d是图1c的y1-y1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2a是推升台座的放大立体图,图2b是切除图2a的一部分的y2-y2箭头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2c是图2b的y3箭头方向视图,图2d是推升杆的放大立体图,图2e是图2d的y4箭头方向视图。

图3a是表示欲将推升杆的一侧的摆动轴部装配在一方侧的轴承部的状态的要部的图,图3b是表示欲将推升杆另一侧的摆动轴部装配于另一方侧的轴承部的状态的要部的图,图3c是分成三个阶段表示将推升杆的一侧的摆动轴部插入一方侧的轴承部的过程的要部的图,图3d是分成三个阶段表示将推升杆的另一侧的摆动轴部插入另一方侧的轴承部的过程的要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主要包括推升台座a、推压柱4、弹性部件6以及推升杆b(参照图1a至图1c)。推升台座a是用于使推压件的推升机构单一部件化的框体状的部件。推升台座a装配固定于缝纫机主体9(参照图1a)。

推升台座a呈大致框体形状,主要包括顶部11、底部12以及侧壁部13。在推升台座a的顶部11与底部12形成有滑动支承孔11a、滑动支承孔12a,在两滑动支承孔11a、滑动支承孔12a中能够上下移动地插通推压柱4。

在该推压柱4上,固接有操作部件5(参照图1a、图1b)。操作部件5是抵接于推升杆b的凸轮面而借助推升杆b的转动动作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部件,操作部件5借助挡圈等固接部件固接于推压柱的轴向中间位置。在推升台座a的顶部11与固接于推压柱4的操作部件5之间装配有弹性部件6。该弹性部件6具体地使用螺旋弹簧。

作为弹性部件6的压缩螺旋弹簧始终对前述操作部件5施加弹性施力,从而朝向下方对推压柱4弹性施力。推压柱4的下端从推升台座a的底部12朝向下方突出,在其下端装卸自如地装配有推压件。

轴承部2枢轴支承推升杆b的摆动轴部81,轴承部3枢轴支承摆动轴部82(参照图1c、图1d)。由此,推升杆b形成两端支承梁类型的结构(参照图1c),前述推升杆b成为在稳定的状态下装配于推升台座a的结构。进而,即使在摆动操作推升杆b而使推压柱4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也能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轴承部2在底部12上形成大致立起板状的轴承框架21,在该轴承框架21上形成枢轴支承孔22以及插入槽23,插入槽23和枢轴支承孔22以连通的方式连续形成。另外,插入槽23位于比枢轴支承孔22靠上方的位置,与轴承框架21的外部连通(参照图1c、图2a)。

另外,另一方的轴承部3在构成推升台座a的侧壁部13的一部分处形成(参照图2a至图2c)。轴承部3包括引导部31、枢轴支承孔32和插入槽33,这些沿着上下方向连续并且连通。轴承部3的枢轴支承孔32与前述轴承部2的枢轴支承孔22为相同形状并且配置于相同轴心上。

并且,在枢轴支承孔32的上方形成插入槽33,在该插入槽33的上端形成引导部31。该引导部31由引导槽311与引导孔312构成(参照图2b、图2c)。引导槽311与插入槽33作为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一个槽而被一体化。

前述轴承部2的插入槽23以及前述轴承部3的引导槽311、插入槽33的槽宽度是全部相同的槽宽尺寸w。另外,枢轴支承孔22、枢轴支承孔32以及引导孔312的内径全部相同,为内径da。前述槽宽尺寸w比内径da更小。

另外,该内径da比前述推升杆b的摆动轴部81以及摆动轴部82各自的直径db稍大地形成。具体而言,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的直径db是在枢轴支承孔22、枢轴支承孔32内圆滑地转动自如的程度。

另外,插入槽23、插入槽33以及引导槽311的槽宽尺寸w比前述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的最小尺寸s稍大,比前述直径db更小。即,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在成为其最小尺寸s的径向与插入槽23、插入槽33以及引导槽311的槽宽方向不一致时,摆动轴部81不能插入到插入槽23中,仅在两者一致时摆动轴部81能够插入到插入槽23中。

插入槽23、引导槽311以及插入槽33的槽宽尺寸w、摆动轴部81以及摆动轴部82的直径db、最小尺寸s、枢轴支承孔22、枢轴支承孔33以及引导孔312的直径da的大小关系如下:s<w<db<da。

推升杆b包括杆主体部7与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参照图2d至图2e)。杆主体部7包括操作凸轮部71与杆部72。操作凸轮部71具有将推压柱4保持在高位置的高位置面71b和将推压柱4维持在低位置的低位置面71a。高位置面71b和低位置面71a处于具有既定的角度而彼此邻接的位置关系。

杆部72是从前述操作凸轮部71连续地形成的部位。高位置面71b与低位置面71a形成的角度成为杆部72的操作角度(参照图2d、图2e)。

摆动轴部81被设置于前述推升台座a的轴承部2枢轴支承,摆动轴部82被轴承部3枢轴支承(参照图1c、图1d)。并且,装配于推升台座a的推升杆b的操作凸轮部71在抵接于操作部件5的状态下装配,所述操作部件5固接于前述推压柱4(参照图1b)。

推升杆b以摆动轴部81、82为摆动中心使摆动轴部8摆动操作,从而使抵接于推升杆b的操作凸轮部71的操作部件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固定于该操作部件5的推压柱4在上下方向上动作(参照图1b)。

在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上,在其轴的外周的一部分上分别形成有平坦部83、83(参照图2d、图2e、图3)。借助该平坦部83、83,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成为大致“d”字形状(参照图2d)。另外,摆动轴部81的平坦部83与摆动轴部82的平坦部83存在于各自轴周向的相同位置。

在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中,与各自的平坦部83正交的径向的尺寸成为最小尺寸部分,该部分成为前述的最小尺寸s。另外,不包含前述平坦部83的径向部成为直径db(参照图2e)。并且,将推升杆b插入引导槽311时的相位称为插入相位。并且,将摆动轴部82的最小尺寸s成为水平的径向而形成能够插入引导槽311的状态这一情况称为将推升杆b的插入相位与引导槽311对合。

接着,基于图3说明将推升杆b组装到推升台座a的工序。图3a是表示欲将推升杆b的一侧的摆动轴部81插入一方侧的轴承部2的状态的要部的图。另外,图3b是表示欲将推升杆b另一侧的摆动轴部82插入另一方侧的轴承部3状态的要部的图。

图3c是分成三个阶段表示将推升杆b的一侧的摆动轴部81插入一方侧的轴承部2的过程的图。另外,图3d是分成三个阶段表示将推升杆b的另一侧的摆动轴部82插入另一方侧的轴承部3的过程的图。

首先,将推升杆b的摆动轴部82插入到轴承部3的引导部31的引导孔312(参照图3b)。轴承部3的引导部31构成为存在于比轴承部2的插入槽23的上端更高的位置,所以推升杆b的摆动轴部82向引导孔312的插入能在不与其他部位干涉的情况下容易地插入。

接着,以推升杆b的摆动轴部82的平坦部83成为垂直面的方式令其转动,对插入相位相近对合,使摆动轴部82的成为最小尺寸s的径向与引导部31的引导槽311的槽宽方向一致而能够插入(参照图3d)。摆动轴部82能够在引导槽311移动,将推升杆b沿着引导槽311推压下降。

若以该状态将推升杆b推压下降,则摆动轴部82从引导槽311到达插入槽33,同时摆动轴部81到达轴承部2的插入槽23。并且,摆动轴部81在插入槽23中移动至下方而到达枢轴支承孔22,摆动轴部82在插入槽33中移动到下方而到达枢轴支承孔32。

如前所述,前述摆动轴部82的成为最小尺寸s的径向设定为与引导部31的引导槽311的槽宽方向一致而能够插入,从而摆动轴部81也变为成为其最小尺寸s的径向能够插入到轴承部2的插入槽23中的状态。因此,仅通过使推升杆b以该状态向下方移动,摆动轴部81能够到达枢轴支承孔22,摆动轴部82能够到达枢轴支承孔32。

接着,若在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分别被枢轴支承孔22、枢轴支承孔32枢轴支承的状态下使推升杆b的杆部72摆动,则因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的直径db比插入槽23、插入槽33的槽宽尺寸w更大,所以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不会向插入槽23、插入槽33侧反向返回。

进一步地,推升杆b将令装配于推压柱4的操作部件5上下移动的杆部72的操作范围设定为与前述插入相位不同,从而在杆部72操作时,摆动轴部81、摆动轴部82不会从枢轴支承孔22、枢轴支承孔32脱离,推升杆b能实现稳定的摆动动作。

附图标记说明

a推升台座;2轴承部;21轴承框架;22枢轴支承孔;23插入槽;3轴承部;31引导部;311引导槽;312引导孔;32枢轴支承孔;33插入槽;4推压柱;6弹性部件;b推升杆;7杆主体部;81摆动轴部;82摆动轴部;83平坦部;9缝纫机主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