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靛蓝印花布,尤其涉及一种靛蓝多层次印花布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靛蓝印花,汉代已有这类印花技术,明清时曾在民间大量流行。有蓝地白花,也有白地蓝花,图案常取材于花卉、人物以及传说故事等,花形一般粗犷有力。然而,不管是蓝地白花,还是白地蓝花,靛蓝的颜色深浅相同,不具有层次感,显得单调朴素。并且,由于是同一颜色深浅,造成靛蓝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靛蓝多层次印花布的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靛蓝多层次印花布的制作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坯布,坯布的表面定义有需要靛蓝印刷的印刷区域,印刷区域分成复数个印刷子区域,每一印刷子区域均对应有一靛蓝颜色深度;
步骤S2,根据靛蓝颜色深度的不同,设置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印刷次数:同一靛蓝颜色深度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印刷次数相同,较深靛蓝颜色深度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印刷次数大于较浅靛蓝颜色深度的印刷子区域;以及,
步骤S3,根据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印刷次数,靛蓝印刷对应的印刷子区域,让其呈现对应的靛蓝颜色深度。
作为一种靛蓝多层次印花布的制作方法的优选方案,步骤S3中,包含有,
子步骤S31,根据每次靛蓝印刷过程中需靛蓝印刷的印刷子区域的分布,确定该次靛蓝印刷所用的印刷隔板,其中,印刷隔板上具有遮挡部分及非遮挡部分,遮挡部分对应于该次靛蓝印刷过程中未靛蓝印刷的印刷子区域,非遮挡部分对应于该次靛蓝印刷过程中需靛蓝印刷的印刷子区域;
子步骤S32,将该次靛蓝印刷所用的印刷隔板覆盖于坯布的印刷区域上;
子步骤S33,操作一次靛蓝印刷:对位于非遮挡部分的印刷子区域被靛蓝,而对位于遮挡部分的子区域未被靛蓝;以及,
子步骤S34,重复子步骤S31、子步骤S32和子步骤S33,直至成品完成。
作为一种靛蓝多层次印花布的制作方法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有,步骤S4,漂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至少在于:印刷方便,节约省料。印刷子区域采用不同次数的靛蓝印刷,使得多次数靛蓝印刷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颜色较深,少次数靛蓝印刷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颜色较浅,实现在同一印刷区域上的靛蓝色彩的层次变化,以此改变传统靛蓝印花布中色彩单调的不足,呈现出一种同是靛蓝但深浅不一的靛蓝印花布,赋予靛蓝印花布的层次感,增加靛蓝印花布的立体感,让靛蓝印花布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印刷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印刷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三印刷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靛蓝多层次印花的制作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S1,提供坯布,坯布的表面定义有需要靛蓝印刷的印刷区域,印刷区域分成复数个印刷子区域,每一印刷子区域均对应有一靛蓝颜色深度;
步骤S2,根据靛蓝颜色深度的不同,设置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印刷次数:同一靛蓝颜色深度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印刷次数相同,较深靛蓝颜色深度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印刷次数大于较浅靛蓝颜色深度的印刷子区域;以及,
步骤S3,根据各印刷子区域的靛蓝印刷次数,靛蓝印刷对应的印刷子区域,让其呈现对应的靛蓝颜色深度。
为了实现步骤S3,可作如下操作:
子步骤S31,根据每次靛蓝印刷过程中需靛蓝印刷的印刷子区域的分布,确定该次靛蓝印刷所用的印刷隔板,其中,印刷隔板上具有遮挡部分及非遮挡部分,遮挡部分对应于该次靛蓝印刷过程中未靛蓝印刷的印刷子区域,非遮挡部分对应于该次靛蓝印刷过程中需靛蓝印刷的印刷子区域;
子步骤S32,将该次靛蓝印刷所用的印刷隔板覆盖于坯布的印刷区域上;
子步骤S33,操作一次靛蓝印刷:对位于非遮挡部分的印刷子区域被靛蓝,而对位于遮挡部分的子区域未被靛蓝;以及,
子步骤S34,重复子步骤S31、子步骤S32和子步骤S33,直至成品完成。
用上述印花布所做的服装,被漂洗等后加工后,印花布的深浅层会同比例褪色,使得该服装具有现代靛蓝产品的粗矿、古旧风味,又具有传统靛蓝印花布的古色古香。整件服装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感。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现以举例的方式做简要的说明。
请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一坯布1。该坯布上有从左至右排列的第一印刷子区域21、第二印刷子区域22及第三印刷子区域23。该三个子区域构成印刷区域2。其中,第一印刷子区域21需要靛蓝的颜色最浅,第二印刷子区域22需要靛蓝的颜色次之,第三印刷子区域23需要靛蓝的颜色最深。
第一次靛蓝印刷,使用第一印刷隔板3。请参见图2,第一印刷隔板3上具有遮挡部分32及非遮挡部分31。其中,非遮挡部分31分别对应第一印刷子区域21、第二印刷子区域22及第三印刷子区域23。其余部分均为遮挡部分32。
第二次靛蓝印刷,使用第二印刷隔板4。请参见图3,第二印刷隔板4上具有遮挡部分42及非遮挡部分41。其中,非遮挡部分41分别对应第二印刷子区域22及第三印刷子区域23。其余部分均为遮挡部分42。
第三次靛蓝印刷,使用第三印刷隔板5。请参见图4,第三印刷隔板5上具有遮挡部分52及非遮挡部分51。其中,非遮挡部分51对应第三印刷子区域23。其余部分均为遮挡部分52。
经过三次靛蓝印刷后,第一印刷子区域21的靛蓝颜色最浅,第二印刷子区域22的靛蓝颜色次之,第三印刷子区域23的靛蓝颜色最深。
以上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