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相关技术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喷气织机引纬选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引纬选纬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电磁阀为气流进行换向。而从气泵中出来的气流温度较高,压力较大。气流作用于电磁阀的阀芯后,电磁阀内部的弹簧及线圈因气流的高温高压在短时间内发生损坏,对于不同的纬线而言,其需要多个电磁阀分别控制气流大小及气流是否导通。而电磁阀的损坏致使生产成本无法进一步降低。基于上述原因,如何设计一种新的引纬选纬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气织机引纬选纬装置。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便于不同纬纱的选纬和引纬。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气织机引纬选纬装置,包括:气源(1),气源(1)与主出气管道(2)相连通;所述主出气管道(2)分别与第一卸压阀(3)、第二卸压阀(4)、换向阀(5)、第四卸压阀(13)和常喷气管(10)相连通;所述换向阀(5)分别与第一主喷气管(6)和第二主喷气管(14)相连通;第一主喷气管(6)通过第五卸压阀(7)与第一出气管(8)相连通;第二主喷气管(14)通过第三卸压阀(12)与第二出气管(11)相连通;所述第四卸压阀(13)与第二出气管(11)相连通;所述常喷气管(10)通过卸压阀(9)与第一出气管(8)相连通;气源(1)产生的高压气体一路经第四卸压阀(13)卸压后成为低压气体从第二出气管(11)流出,另一路气体经卸压阀(9)后成为低压气体从第一出气管(8)流出;换向阀(5)控制第一出气管道(8)和第二出气管(11)的压力变化;主出气管道(2)内的超压气体从第一卸压阀(3)和第二卸压阀(4)流出。优选的,所述气源(1)为气泵。优选的,所述换向阀(5)为双向旋转阀。优选的,所述换向阀(5)的阀芯为陶瓷材质。优选的,所述换向阀(5)为旋转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卸压阀,使得不同的管道具有了不同的压力。不同的管道配合换向阀,使得第一出气管或第二出气管的出气得以控制,通过控制不同的出气管就可以对不同颜色的纬纱选择。换向阀为常见的旋转阀,所以其阀芯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压及耐油性,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依靠整体的新结构及卸压阀的存在,使得本装置可以获得预期压力的气流,同时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气源,2、主出气管道,3、第一卸压阀,4、第二卸压阀,5、换向阀,6、第一主喷气管,7、第五卸压阀,8、第一出气管,9、卸压阀,10、常喷气管,11、第二出气管,12、第三卸压阀,13、第四卸压阀,14、第二主喷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喷气织机引纬选纬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气源1,气源1与主出气管道2相连通;所述主出气管道2分别与第一卸压阀3、第二卸压阀4、换向阀5、第四卸压阀13和常喷气管10相连通;所述换向阀5分别与第一主喷气管6和第二主喷气管7相连通;第一主喷气管6通过第五卸压阀7与第一出气管8相连通;第二主喷气管14通过第三卸压阀12与第二出气管11相连通;所述第四卸压阀13与第二出气管11相连通;所述常喷气管10通过卸压阀9与第一出气管8相连通。所述气源1为气泵。所述换向阀5为双向旋转阀。所述换向阀5的阀芯为陶瓷材质。其中,所述第一卸压阀3为总安全阀。本发明的原理是:气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气泵产生的高压气体经过主出气管道2,在第一卸压阀3和第二卸压阀4卸压后的高压空气,一路进入换向阀5,在主机电气控制下,高压空气由第一主喷气管6或第二主喷气管14喷出,随后经过第五卸压阀7或第三卸压阀12进行二次降压,卸压后的气流进入第一出气管8或第二出气管11,进行引纬。因为有多个卸压阀的存在,所以气泵产生的高压气体经过第四卸压阀13卸压后的低压空气进入第二出气管11,以保持一直低气压。气泵产生的高压气体经过卸压阀9卸压后的低压空气进入第一出气管8,也保持一直低气压。当主机电气控制下需要第一出气管8引纬时,换向阀5的阀芯旋转把第一主喷气管6接通,同时关闭与第二主喷气管14的连通。当主机电气控制下需要第一主喷气管6引纬时,换向阀5的阀芯旋转把第一出气管8接通。当主机电气控制下需要第二出气管11引纬时,换向阀5的阀芯旋转把第二主喷气管14接通,同时关闭与第一主喷气管6的连通。完成选色的功能。简而言之,换向阀5的决定哪根主喷气管是否通气。在换向阀5不动作的情况下,第一出气管8和第二出气管11始终有低压气流的存在,所以十分方便的进行引纬。本发明中,若需要三喷及三喷以上时可以增加换向阀5的相应数量完成选纬功能,也可以通过更改换向阀5的型号,并修改相关的管道来完成。换向阀5的阀芯优选为陶瓷,具有耐油耐高温耐磨擦寿命长的优点。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