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面料双面印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63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双面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 染人" 来" 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而现有的印染装置不能达到双面印染的效果,印染之后不能直接烘干,印染之后布料不能很好的放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面印染同时在印染的同时能够达到烘干的效果的一种纺织面料双面印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纺织面料双面印染装置,包括支架,与支架活动连接的横梁,依次设置在横梁下部的送料支架,印染支架和接料支架;所述的横梁的底部设置有印染料仓,印染料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印染辊,印染料仓的一侧设置有烘烤灯,所述的送料支架上设置有送料辊,印染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印染辊,接料支架上设置有接料辊,接料辊与接料支架通过接料旋转轴相连接,接料旋转轴与电机相连接。

所述的印染料仓与第二印染辊之间设置有海绵块,海绵块设置在印染料仓的底部。

所述的第二印染辊通过第二印染旋转辊与横梁上设置的支撑杆相连接。

所述的烘烤灯与横梁通过设置在横梁底部设置的伸缩支撑杆相连接。

所述的接料旋转轴通过皮带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印染辊外部套装有海绵,第一印染辊内盛装有染料,第一印染辊上开设有染料出料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纺织面料双面印染装置,横梁可以沿着支架纵向移动,这样就可以调整第二印染辊和第一印染辊的距离,待加工的布料放置在第二印染辊和第一印染辊之间,达到布料双面印染的效果,烘烤灯与横梁通过设置在横梁底部设置的伸缩支撑杆相连接,这样可以方便调节烘烤灯与染过后的布料之间的距离,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面料双面印染装置,包括支架1,与支架1活动连接的横梁2,依次设置在横梁2下部的送料支架3,印染支架4和接料支架5;所述的横梁2的底部设置有印染料仓6,印染料仓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印染辊7,印染料仓6的一侧设置有烘烤灯8,所述的送料支架3上设置有送料辊9,印染支架4上设置有第一印染辊10,接料支架5上设置有接料辊11,接料辊11与接料支架5通过接料旋转轴12相连接,接料旋转轴12与电机13相连接。

所述的印染料仓6与第二印染辊7之间设置有海绵块14,海绵块14设置在印染料仓6的底部。所述的第二印染辊7通过第二印染旋转辊15与横梁2上设置的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的烘烤灯8与横梁2通过设置在横梁2底部设置的伸缩支撑杆16相连接。所述的接料旋转轴12通过皮带与电机13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印染辊10外部套装有海绵17,第一印染辊10内盛装有染料,第一印染辊10上开设有染料出料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将需要染的布料卷在送料辊9上,送料辊9与送料支架3通过送料旋转轴相连接,然后需要工人将布料拉出来,布料从第二印染辊7与第一印染辊10外部套装的海绵之间通过,拉动布料带动第二印染辊7与第一印染辊10滚动,第二印染辊7的上部连接有印染料仓6,印染料仓6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块,印染料仓6的底部的出料孔会使染料流出,海绵块吸收染料,第二印染辊7滚动会粘有染料,第一印染辊10内盛装有染料,第一印染辊10上开设有染料出料孔,第一印染辊10外部套装有海绵17,海绵17吸收染料,第一印染辊10与印染支架4通过印染旋转轴相连接,这样布料滑动的时候,就达到了给布料双面染料的效果。布料最后收在接料辊11上,接料旋转轴12通过皮带与电机13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机13带动接料辊11转动,第二印染辊7与接料辊1之间设置有烘烤灯8,可以对染过的布料烘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