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装置及包括此的洗衣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3055发布日期:2018-08-04 16:1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干燥机,尤其涉及一种洗衣干燥机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洗衣干燥机是一种执行洗涤、漂洗、脱水及干燥行程而洗涤洗涤物的装置。

洗衣干燥机根据方式而分为:波轮方式,当附有小翼的旋转翼在洗涤槽的下部旋转时产生的水流冲击洗涤物而进行洗涤;搅拌方式,附有翼部的大搅拌翼在洗涤槽的中央有规律地反转方向而形成水流并进行洗涤;滚筒方式,将洗涤物投入滚筒内,并使滚筒旋转而利用落差引起的冲击及洗剂的清洗力进行洗涤。

滚筒方式的洗衣干燥机包括:机壳;桶部,设置于机壳内部且用于装填洗涤水;滚筒,在桶部可选择地设置,且收容洗涤物;驱动装置,使滚筒旋转;供水装置,向桶部供应洗涤水;排水装置,当洗涤结束时将洗涤水从滚筒排出到机壳外部,并且包括在洗涤行程后干燥洗涤物的干燥装置。

通常,洗衣干燥机的干燥装置将被加热装置加热的热空气供应至滚筒内部而加热洗涤物,从而使洗涤物的水分蒸发,并使蒸发的水分冷凝而排出,从而进行洗涤物的干燥。

这种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管,用于向滚筒的内部供应热风,内置有加热装置,一端与送风扇的排出口连接,另一端以与滚筒的内部连通的方式连接;冷凝管,用于在将产生于滚筒内部的湿空气引导至送风扇侧的过程中使水分冷凝而排出,一端以与滚筒的内部连通的方式连接,另一端与送风扇的吸入口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干燥装置的洗衣干燥机,该干燥装置将在滚筒产生的湿空气顺利地排出而提高干燥能量的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干燥装置的洗衣干燥机,该干燥装置将在滚筒产生的湿空气充分干燥,从而当排出到外部时排出与外部空气类似的湿度条件的空气。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干燥装置包括:机壳,包括使外部空气流入的流入口;滚筒,布置于所述机壳的内侧并收容干燥物;冷凝管,构成为将从滚筒的内部流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排气口,与所述冷凝管连通以将从所述冷凝管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排出;干燥管,连接于所述冷凝管、所述流入口及所述滚筒,以将从所述冷凝管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与通过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外部空气加热之后供应至向所述滚筒的内部。

并且,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流路,与所述干燥管连通;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分离地配备,并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并且,所述冷凝管还包括:分隔件,布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之间以分离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

并且,所述冷凝管配备为包括中孔的管形状,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分别配备于所述中孔内侧的被所述分隔件划分的空间。

并且,对于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空气所通过的截面积而言,所述分隔件以所述第二流路的截面积大于或至少等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截面积的方式使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分离。

并且,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截面积比为2:8。

并且,还包括:辅助冷凝管,将所述冷凝管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以引导从所述冷凝管向所述排气口流入的空气,并使从所述冷凝管流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冷凝。

并且,还包括:送风扇,布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干燥管之间,使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干燥管上的空气循环,并使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外部空气流入所述干燥管。

并且,所述冷凝管还包括:冷凝水喷嘴,使冷凝水流入所述冷凝管内侧,以使通过所述冷凝管的空气冷凝,所述冷凝水喷嘴布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

并且,冷凝水不向所述第一流路内侧供应。

并且,在所述第二流路配备有多个向所述第二流路内侧突出的突出肋,以使所述冷凝水扩散。

并且,所述辅助冷凝管包括:辅助冷凝水喷嘴,使冷凝水流入所述辅助冷凝管内侧,以冷凝通过所述辅助冷凝管的空气。

并且,还包括:流入风扇,布置在与所述排气口相邻的一侧而使外部空气流入所述排气口侧,以使通过所述排气口的空气在所述机壳内部与外部空气混合。

并且,还包括:排气风扇,布置在与所述排气口相邻的一侧,以使通过所述排气口的空气迅速向所述机壳外侧排出。

并且,所述流入风扇布置在所述机壳的后侧面。

并且,在所述机壳的后侧面布置有多个排气狭缝,以使外部空气与通过所述排气口的空气混合而形成的混合空气向所述机壳外部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洗衣干燥机包括:机壳;滚筒,可旋转地布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第一冷凝管,构成为使从所述滚筒的内部流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冷凝;第二冷凝管,构成为使从所述第一冷凝管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冷凝,并与所述第一冷凝管连接以使冷凝的空气向所述机壳外侧排出;干燥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管和所述滚筒,以将从所述第一冷凝管流入的空气加热之后供应至所述滚筒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冷凝管包括:第一流路,与所述干燥管连通;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分离地配备,并与所述第二冷凝管连通。

并且,所述第一冷凝管配备为包括中孔的管形状,并且所述第一流路和所第二流路分别配备于借助布置在所述中孔内侧的分隔件形成的空间。

并且,对于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空气所通过的截面积而言,所述分隔件以所述第二流路的截面积大于或至少等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截面积的方式使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分离。

并且,所述冷凝管还包括:冷凝水喷嘴,为了使通过所述冷凝管的空气冷凝而使冷凝水向所述冷凝管内侧流入,所述冷凝水喷嘴布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

并且,在所述机壳的一侧包括使外部空气向所述机壳内侧流入的流入口,在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干燥管之间布置有作为使通过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外部空气流入所述干燥管的通道的流入流路,所述干燥管将从所述第一流路流入的空气与通过所述流入口流入的空气加热之后供应至所述滚筒内部。

并且,流入所述第一冷凝管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流路而向所述干燥管流入,并与通过所述流入口而流入的外部空气一起被加热之后供应至所述滚筒内部,流入所述第一冷凝管的空气的其他部分通过所述第二流路而向所述第二干燥管流入,并向所述机壳外侧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洗衣干燥机包括:机壳,包括使外部空气流入的流入口;滚筒,可旋转地布置所述机壳内部;冷凝管,使从所述滚筒的内部流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流路,使通过所述冷凝管的空气的一部分再次流入滚筒;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分离地配备,且在一端包括排气口以使流入所述冷凝管的空气的另一部分向所述机壳外侧排出;干燥管,布置于所述第一流路、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滚筒之间,以加热流入所述第一流路的空气与通过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外部空气而向所述滚筒的内部供应;流入风扇,与所述排气口相邻地布置,以使从所述第二流路排出的空气与外部空气混合后向所述机壳外侧排出。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干燥装置及包括此的洗衣干燥机能够将产生于滚筒的湿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向外部排出并使外部空气流入,从而能够提高将用于干燥干燥物的空气加热所需的能量效率。

并且,通过将排出的湿空气充分冷凝,并在排出时使外部空气与排出的空气混合而能够防止在洗衣干燥机内部由于湿空气而产生的结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侧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部分构成的背面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冷凝管的背面立体图。

图5是将图4中示出的一部分从另一侧面放大而示出的图。

图6是针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冷凝管去除冷凝管的一部分以示出第二流路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冷凝管的针对示出有第二流路的冷凝管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冷凝管的针对示出有第一流路的冷凝管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内的空气与冷凝水的流动的示意性的侧剖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第二流路内的空气与冷凝水的流动的示意性的背面剖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第二流路内的空气与冷凝水的流动的示意性的背面剖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机壳的后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后机壳的正视图。

图14是示出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内排出的空气与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的示意性的侧剖面图。

图15是示出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内排出的空气以及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的示意性的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与附图所示的构成仅仅是所公开发明的优选的一例,从提出本申请的时间点有可能存在可以替代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与附图的各种变形例。

另外,在本说明书的各个图中所示的相同的参照编号或符号表示实质上执行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或者构成要素。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使用的术语,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和/或限定所公开的发明。单数的表述只要在上下文中没有明确表示不同含义,则包括复数的表述。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或者“具有”等术语仅仅是为了指定说明书上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存在,而并不预先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者追加可能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如“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使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并不限定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仅用于从其他构成要素区别一个构成要素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所谓“和/或”的术语包括多个相关记载项目的组合或者多个相关记载项目中的某项目。

并且,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上侧”、“上方”、“下侧”、“下方”是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上下方向,即将图1的洗衣干燥机的机壳的上方记载为上侧,其下方记载为下侧。

并且,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前方”、“后方”、“前表面侧”、“后表面侧”为,将图1中的洗衣干燥机的门所处的一侧记载为前方,将其相反侧记载为后方。

并且,以图1的洗衣干燥机方向为基准,将前方侧的左侧记载为“左侧面”,将右侧记载为“右侧面”。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干燥装置能够应用于干燥干燥物的所有设备。但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限定于洗衣干燥机而对干燥装置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侧剖面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洗衣干燥机1包括:机壳10,形成外观;桶部20,布置于机壳10的内部;滚筒30,可旋转地布置于桶部20内部;驱动马达40,驱动滚筒30。

在机壳10的前面部配备有投入口11以能够向滚筒30的内部投入洗涤物。投入口11借助设置于机壳10的前面部的门12而开闭。

在桶部2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向桶部20供应洗涤水的供水管50。供水管50的一侧与供水阀56连接,供水管50的另一侧与洗剂盒52连接。

洗剂盒52通过连接管54与桶部20连接。通过供水管50供应的水经过洗剂盒52而与洗剂一同向桶部20的内部供应。

桶部20被缓冲器70支撑。缓冲器70连接机壳10的内侧底面与桶部20的外表面。

滚筒30包括:圆筒部31;前面板32,布置于圆筒部31的前方;后面板33,布置于圆筒部31的后方。在前面板32形成有用于使洗涤物出入的开口,在后面板33连接有用于传递驱动马达40的动力的轴90。

在滚筒30的周围形成有用于洗涤水的流通的多个通孔34,在滚筒30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升降器35,以在滚筒30旋转时能够实现洗涤物的上升及下降。

滚筒30和驱动马达40通过轴90连接,根据轴90与驱动马达40的连接形态,可以分为:直接驱动型,轴90与驱动马达40直接连接而使滚筒30旋转;以及间接驱动型,在驱动马达40与轴90之间连接皮带轮(pulley)91而驱动滚筒3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1可以配备为间接驱动型,但不限于此,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也可以应用于直接驱动型。

轴90的一端连接于滚筒30的后面板33,轴90的另一端向桶部20的后侧部21的外侧延伸。轴90的另一端可以插入于皮带轮91以从驱动马达40得到驱动力。并且,在驱动马达40的旋转轴可以形成有马达皮带轮41。在马达皮带轮41与皮带轮100之间配备有驱动带92,因此轴90可以借助驱动带92而得到驱动。

驱动马达40布置于桶部20的下侧部的一侧,从而驱动带92可以沿着桶部20的上下方向而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并驱动轴90。

在桶部20的后侧部21设置有轴承壳体70以可旋转地支撑轴90。轴承壳体70可以由铝合金构成,并且可在将桶部20注塑成型时嵌入于桶部20的后侧部21。

在桶部20的下部配备有:排水泵80,用于将桶部20内部的水向机壳10的外部排出;连接软管82,连接桶部20与排水泵80以使桶部20内部的水能够流入排水泵80;排水软管84,将借助排水泵80抽吸的水引导至机壳10的外部。并且,排水泵80可以将在后述的冷凝管100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对此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机壳10的前面上部配备有控制板及印刷电路板组装体(未示出)以使用户能够控制洗衣干燥机1的动作。

在桶部20的后侧安装有将桶部20内部的空气干燥后再次向桶部20的内部供应的干燥装置100。具体地说,干燥装置100可以使滚筒30内部的空气通过桶部20流入,然后将流入的空气冷凝,并将其干燥后再次通过桶部20向滚筒30供应。

以下,对干燥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部分构成的背面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冷凝管的背面立体图,图5是将图4中示出的一部分从另一侧面放大而示出的图。

如图2及图3所示,干燥装置100包括:冷凝管200,将通过桶部20从滚筒30流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干燥管300,对从冷凝管200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送风扇400,布置在冷凝管200与干燥管300之间,并形成空气的流动而使流入冷凝管200的空气可通过干燥管300流入桶部20内部。在干燥管300可以内置有用于加热其内部的空气的加热器310。

现有的干燥装置以如下方式干燥滚筒内的干燥物:将从滚筒流入冷凝管的空气通过冷凝水冷凝后在干燥管进行加热,并将得到加热的空气再次供应至滚筒,从而使滚筒内部的空气循环。

在这种循环式干燥装置中,向滚筒供应的空气吸收存在于干燥物的水分而流入冷凝管,但是由于在冷凝管使产生于滚筒的湿空气冷凝的效率不高,从而导致湿空气持续循环,因此存在干燥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干燥装置100可以构成为,将循环的湿空气的一部分向干燥装置100的外侧排出,并从外部接收与排出的量相当的量的空气而向滚筒30供应。

为了使滚筒30排出循环的湿空气的一部分并向滚筒30的内部供应不潮湿的外部空气而进行干燥,可以降低向滚筒30的内侧供应的空气的水分含量而将干燥物有效地干燥。

为此,在流入湿空气的冷凝管200的内侧分别划分而配备有:第一流路210,使湿空气的一部分再次流入滚筒30;第二流路220,使湿空气的另一部分向干燥装置100的外侧排出,从而可以将湿空气的一部分排出。

即,从滚筒30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第一流路210而再次供应至滚筒30,空气的另一部分可以沿着第二流路220而向干燥装置100的外侧排出。

并且,在供应至滚筒30的空气所循环的第一流路210与干燥管300之间配备有使外部空气流入的流入口410以及使流入的空气流入干燥管300的流入流路420,从而能够使循环的湿空气与从外部流入的外部空气混合而向滚筒30供应。

具体地说,冷凝管200的一端与桶部20的后侧部21的一侧连通,另一端可以与包括送风扇400的送风扇壳体430连通。并且,冷凝管200的一侧可以连接于用于连接排气口260与冷凝管200的辅助冷凝管250,以使流入冷凝管200的空气的一部分被排出。

冷凝管200可以形成为包括中孔的管形状。从桶部20流入的空气可以通过冷凝管200的中孔而向干燥管300移动或向辅助冷凝管250移动,并且可以通过排气口260而向干燥装置100外侧排出。

在冷凝管200的中孔之间可以布置有分离流路的分隔件230,以使空气能够如上所述地向两个方向流动。分隔件230可以在中孔内侧配备成沿着冷凝管200所延伸的方向而延伸的板形状。

中孔空间随着分隔件230而被分隔成2个空间,第一流路210和第二流路220可以分别配备于被分隔件230划分的空间。

如图2所示,第一流路210可以构成为,一端与桶部20连通,另一端与送风扇400侧连通。流入第一流路210的空气借助送风扇400而被移送至与送风扇400连通的干燥管300,从而可以在被加热后再次供应至桶部20。

第一流路210和第二流路220被分隔件230分离,第一流路210与桶部20、送风扇400及干燥管300连通,而不与连接于排气口260的辅助冷凝管250连通。

因此,流入第一流路210的空气不向机壳10外部排出,而在循环后再次供应至桶部20,从而最终再次流入滚筒30而能够将干燥物干燥。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二流路220可以构成为,与送风扇400及干燥管300隔绝(参考图6),且一侧与辅助冷凝管250连通。辅助冷凝管250包括与冷凝管200的第二流路220连通的一侧,并且可以包括具有排气口260的另一侧。

并且,在辅助冷凝管250的另一侧布置有追加的辅助排气口260',从而能够将流入第二流路220的空气直接向机壳10外侧排出,从而能够顺利地将空气排出。

但是,辅助排气口260'是可以根据需要而选择性地形成的构成,并不是必须布置在干燥装置100的构成。

流入第二流路220的空气并不沿着干燥管300而再次向滚筒30的内部供应,而是能够沿着辅助冷凝管250向排气口260排出而向干燥装置100的外侧排出。

对于冷凝管200的中孔而言,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孔的截面积为基准,分隔件230可以将中孔的截面积分割而划分形成第一流路210和第二流路220的空间。此时,分隔件230可以布置成使第二流路220的截面积至少与第一流路210的截面积相同或者比第一流路210的截面积更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干燥装置100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将从滚筒30排出的湿空气的一部分向外部排出,并使后述的外部空气流入干燥装置100而降低循环的空气中的水分。在通过第一流路210而循环的湿空气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干燥装置100的干燥效率降低,因此使排出的空气量大于循环的空气量。

因此,分隔件230可以布置成使第二流路220的截面积较大,从而增加沿着第二流路220向外部排出的空气的量。优选地,分隔件230可以布置成将第一流路210和第二流路220的截面积以2:8的比例划分。

外部空气通过流入口410而向干燥装置100流入相当于通过第二流路220排出的空气的量,从而能够使在滚筒30循环的空气的量维持为恒定,在下文中对流入外部空气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随着第二流路220的截面积变大,排出的空气的量变多,从而使从外部流入的空气的量也增加,并降低被包含于循环的空气中的水分的量,从而可以提高干燥装置100的干燥效率。

第一流路210和第二流路220配备于冷凝管200的中孔内侧空间,并且第一流路210及第二流路220可以与冷凝管200构成为一体型。

并且,分隔件230也配备于冷凝管200的中孔内侧空间,并且第一流路210、第二流路220及分隔件230可以形成为一体。其可以通过注塑而形成为一体,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成型方法而形成为一体。但是,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形成冷凝管200的方法而多样地形成。

即,在冷凝管200通过组装而构成的情况下,第一流路210及第二流路220也可以通过组装而构成,分隔件230也可以配备为组装于冷凝管200的构成。

冷凝管200布置在桶部20的后侧部21而有可能限制布置在桶部后侧部21的轴90、皮带轮91及驱动带92等构成的驱动。

为了防止这样的限制,冷凝管200以后侧部21的左右为基准而布置在两侧的一侧,从冷凝管200延伸的辅助冷凝管250以后侧部21的上下为基准而布置在两侧的一侧,从而能够确保皮带轮91能够被驱动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冷凝管200布置成在后侧部21的右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状,辅助冷凝管250可以布置成在冷凝管200的上侧部分叉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形状。据此,排气口260可以布置在后侧部21的左侧的上侧。

以下,对第一流路210和第二流路220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针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冷凝管去除冷凝管的一部分以示出第二流路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冷凝管的针对示出有第二流路的冷凝管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冷凝管的针对示出有第一流路的冷凝管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如图6及图7所示,第二流路220可以配备为,使从桶部20流入冷凝管200的第二流路220的空气沿着与第二流路220连通的辅助冷凝管250而流入排气口260,从而向干燥装置100外侧排出。

第二流路220实质上除了冷凝管200还可以延伸至沿着辅助冷凝管250而延伸至排气口260的区间。因此,第二流路220狭义上可以视为在冷凝管200内部借助通过分隔件230划分的区间形成的流路,广义上可以视为包括从冷凝管200向排气口260排出的冷凝管200内的流路及配备于辅助冷凝管250内部的流路的概念。

辅助冷凝管250(也可以将冷凝管200定义为第一冷凝管,并将辅助冷凝管250定义为第二冷凝管)的一侧配备成与第二流路220的一侧连通,另一侧可以包括排气口260。

如上所述,辅助冷凝管250起到将流入第二流路220的空气向排气口260排出的作用,并且可以将在冷凝管200冷凝的空气再次通过冷凝水而冷凝后向排气口260排出。在下文中对空气在冷凝管200及辅助冷凝管250冷凝管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辅助冷凝管250的内侧可以布置有在第二流路220上布置的过滤器270。从滚筒30流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可以包含由于干燥物而产生的线头等异物,为了避免将这些异物排出到外部气体,在第二流路220上可以布置过滤器而捕集异物。

在与过滤器270相邻的一侧可以布置有用于将被过滤器270捕集的异物清扫的过滤器洗涤装置271。过滤器洗涤装置271接收水而向过滤器270供应洗涤剂,从而洗涤过滤器270,并使在过滤器270上被捕集的异物能够与洗涤水一同被去除。

从辅助冷凝管250的下侧可以延伸有将过滤器洗涤水及后述的冷凝水向桶部20内侧排出的排出流路280。排出流路280的一端可以与桶部20连接而使残留于辅助冷凝管250的冷凝水及过滤器洗涤水沿着排出流路280而从辅助冷凝管250排出。流入桶部20的冷凝水及过滤器洗涤水可以与残留于桶部20的水一同通过排水泵80向机壳10外侧排出。

借助过滤器270去除异物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气口260而向干燥装置100外侧排出,被包含于空气中的异物被过滤器270捕集,并与从过滤器洗涤装置271供应的洗涤液一同沿着排出流路280流入桶部20内部,从而可以借助排水泵80被排出到机壳10外侧。

如图8所示,第一流路210可以配备为,从桶部20流入的空气沿着配备于冷凝管200内部的第一流路210而流入送风扇壳体430后,能够沿着干燥管300而再次向桶部20内侧供应。

即,第一流路210配备为,为了使从滚筒30排出的空气循环而再次向滚筒30供应,在流路中间不与排气口260连接,形成通过滚筒30-桶部20-冷凝管200-第一流路210-送风扇壳体430-干燥管300-桶部20-滚筒30连接的循环路径。

在上述循环路径中,使空气利用送风扇400的驱动所形成的气压差而循环。

在送风扇壳体430的一侧可以配备有使外部空气流入的流入口410。从滚筒30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流路220而向外部排出,因此在外部空气不流入的情况下,有可能减少向滚筒30循环的空气的量。

因此,为了确保向滚筒30供应的预定量的空气,在送风扇壳体430配备有流入口410,从而通过流入口410流入相当于通过第二流路240排出的空气的量的空气,外部空气与通过第一流路210循环的空气混合而向滚筒30供应,从而在干燥装置100被驱动的期间内持续地向滚筒30的内部供应预定量的空气。

据此,如上所述地循环的湿空气随着与外部空气混合而降低向滚筒30供应的空气中的湿气的量,从而可以提高干燥装置100的干燥性能。

通过流入口410流入的空气通过流入流路420(参考图2)而向送风扇壳体430内侧流入,并与通过第一流路210流入的湿空气混合而借助送风扇400流入干燥管300。

以下,对于空气在冷凝管200及辅助冷凝管250冷凝的过程以及空气在冷凝管200及辅助冷凝管250移动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内的空气与冷凝水的流动的示意性的侧剖面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第二流路内的空气与冷凝水的流动的示意性的背面剖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的第二流路内的空气与冷凝水的流动的示意性的背面剖面图。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第二流路220上可以配备有将流入冷凝管200的空气冷凝的冷凝水向第二流路220供应的冷凝水供应装置500。

冷凝水供应装置500可以包括:供水喷嘴501,从外侧接收冷凝水;冷凝水存储部502,将供应的冷凝水存储;供应孔503,将存储于存储部502的冷凝水供应到第二流路220上。

冷凝水供应装置500配备于第二流路220的内侧,并且可以布置在第二流路220的上侧部。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确保通过供应孔503向第二流路220供应的冷凝水下降的同时与空气相接的时间。

在第二流路220的冷凝水供应装置500下侧可以布置有用于将从供应孔503供应的冷凝水在第二流路220上扩散的突出肋510。

下降的冷凝水可以沿着配备为多个的突出肋510而向第二流路220的左右侧扩散并下降。因此,冷凝水能够与通过第二流路220的空气相接的面积增加,并且可以使空气更多地得到冷凝。

突出肋510可以在形成第二流路220的一侧的分隔件230的一侧面突出形成。突出肋510沿着左右斜线方向延伸,从而可以构成为使冷凝水能够沿着斜线方向朝下侧下降。

沿着突出肋510而在第二流路220下降的冷凝水向冷凝管200下侧流入,并流入与桶部20连通的区间,从而能够向桶部20排出。

即,与空气热交换的冷凝水可以向连接桶部20与冷凝管200之间以使滚筒30内部的空气流入冷凝管200的连接管侧集中而流入桶部20内侧。流入桶部20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水泵80而向机壳10外侧排出。

供水喷嘴501向第二流路220外侧延伸突出,并与供水阀56直接连接,或者与从供水管50的一侧排出的冷凝水供应管(未示出)连接而与冷凝水供应管连接。

从供水喷嘴501供应的冷凝水被存储于存储冷凝水的冷凝水存储部502,然后可以通过控制部(未示出)的命令而向第二流路220上供应冷凝水。

供应孔503配备为从冷凝水存储部502的一侧连接的孔,并且可以配备多个。所述供应孔503可以向第二流路220下侧延伸而将冷凝水向第二流路220下侧供应,从而使冷凝水向第二流路220内侧下降。

但是,不同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冷凝水供应装置500包括并非简单的供应孔503的将冷凝水以喷雾形式喷射到第二流路220上的喷雾构成,从而能够向第二流路220供应冷凝水。

如上所述,冷凝水供应装置500可以布置在第二流路220上。因此,冷凝水与通过第二流路220的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而与通过第一流路210的空气不直接进行热交换。

在第一流路210上配备有冷凝水供应装置500的情况下,下降的冷凝水的一部分由于送风扇400而有可能一同流入干燥管300,从而可能使朝滚筒30循环的空气的水分含量增加而降低干燥效率。

即,通过第一流路210的空气不与冷凝水热交换而通过第一流路210。

但是,冷凝水沿着布置于分隔件230的突出肋510而向第二流路220下侧下降,此时分隔件230的温度因沿着突出肋510而下降的冷凝水而下降。

突出有突出肋510的分隔件230的反面将构成第一流路210,并由于从突出肋510传达的低温而使分隔件230的反面的温度也降低,并且通过第一流路210的空气可以与分隔件230的反面接触而间接地通过热交换而被冷凝。

因此,通过第一流路210和第二流路220的空气能够间接或直接地被冷凝水冷凝,从而可以减少所包含的水分含量。

在辅助冷凝管250上可以配备有用于使通过第二流路220的空气中的水分进一步冷凝的辅助冷凝水供应装置520。

辅助冷凝水供应装置520可以包括:辅助供水喷嘴521,从外侧接收冷凝水;辅助冷凝水存储部522,将供应的冷凝水存储;辅助供应孔503,将存储于辅助冷凝水存储部502的冷凝水供应到辅助冷凝管250上。

辅助冷凝水供应装置520可以布置在辅助冷凝管250的上部而使冷凝水下降。其目的在于,使通过辅助供应孔503而向辅助冷凝管250供应的冷凝水下降的同时与与空气相接的时间最大化。

如图11所示,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而言,在辅助冷凝管250的内侧可以布置有用于在辅助冷凝管250上扩散冷凝水的辅助突出肋540。

下降的冷凝水可以沿着配备为多个的辅助突出肋540而向辅助冷凝管250的左右侧扩散并下降。因此,冷凝水能够与通过辅助冷凝管250的空气相接的面积增加,并且可以使空气更多地得到冷凝。

在辅助冷凝管250沿着辅助突出肋540下降的冷凝水流入辅助冷凝管250的下侧,并且可以向与桶部20连通的排出流路280流入而向桶部20排出。

如图9及图10所示,从桶部20流入的空气可以分为沿着第一流路210循环的循环空气A1以及沿着第二流路220向外部排出的排出空气A2。

流入桶部20的空气可以借助配备于冷凝管200上的分隔件230而分为循环空气A1和排出空气A2。

循环空气A1沿着第一流路210向上侧移动,并与从流入口410流入的外部空气A3混合而形成混合空气A4,混合空气A4可以借助送风扇400而流入干燥管300,然后被加热之后再次供应到桶部20的内部。排出空气A2可以沿着第二流路220向上侧移动,并且可以与从冷凝水供应装置500供应的冷凝水热交换而实现一次冷凝,并朝向辅助冷凝管250移动而与从辅助冷凝水供应装置520供应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而实现二次冷凝,并且可以通过排气口260向干燥装置100外侧排出。

以下,对于从排气口260排出的空气向机壳10外侧排出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机壳的后视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后机壳的正视图,图14是示出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内排出的空气与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的示意性的侧剖面图。

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后机壳10a可以布置有使外部空气流入机壳10内侧的流入风扇600。流入风扇600布置在与排气口260相邻的一侧而能够与从排气口260排出的空气混合。

但是,不限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流入风扇600可以布置在后机壳10a以外的构成。即,可以置于后机壳10a以外的从机壳10延伸的构成而布置在与排气口260相邻的位置,可以借助从排气口260侧延伸的构成而被放置并布置。

对于通过排气口260排出的湿空气而言,其空气利用通过冷凝管200和辅助冷凝管250的同时与冷凝水进行的热交换而被冷凝,但是湿空气中的水分没有被全部冷凝,可能使部分湿空气通过排气口260排出。

通过排气口260排出的空气被一次地向机壳10内侧排出之后,通过配备于后机壳10a的开口形状的多个狭缝18而向机壳10外侧排出,由于持续地从排气口260排出的部分湿空气而可能在机壳10的内侧产生结露现象。

在由于结露现象而在机壳10内侧产生水分的情况下,水分流入布置于机壳10内部的电连接的电气构成物(未示出)侧,从而可能产生导致洗衣干燥机的驱动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在与排气口260相邻的位置配备有使外部空气流入的流入风扇600,并使排出的空气与外部空气混合而降低空气的水分含量,从而能够防止结露现象。

在与后机壳10a的流入口410对应的一侧布置有覆盖流入口410的流入口格栅16,从而能够防止异物流入送风扇400,并且在与流入风扇600对应的一侧配备有流入风扇格栅610而能够防止异物流入流入风扇600。

在后机壳10a的部分空间可以配备有形成为开口形状的多个狭缝18以使向机壳10内部排出的空气能够向机壳10外部排出。狭缝18的大小、形状及布置位置能够多样地配备,而不限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从排气口260排出的空气与借助流入风扇600流入的外部空气混合而形成降低水分含量的混合空气,并且可以沿着多个狭缝18而向机壳10外侧排出。

具体地,流入风扇600可以配备为使外部空气向排气口260侧流入。因此,通过排气口260的空气可在排出后立即与外部空气混合而形成湿度低的混合空气,从而能够防止由于结露现象而在机壳10内侧形成湿气。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除了排气风扇700以外的构成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及干燥装置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5是示出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衣干燥机内排出的空气以及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的示意性的侧剖面图。

将空气排出到机壳10外侧的排气风扇700可以布置在与排气口260相邻的一侧。

如上所述,由于从排气口260排出的湿空气而可能产生在机壳10内侧发生结露现象的问题,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布置排气风扇700的目的在于将从排气口260排出的空气迅速地向机壳10外侧排出。

因此,从排气口260排出的空气能够迅速地向机壳10外侧排出,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湿空气而产生的结露现象。

以上,对于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说明。但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员都可以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要旨的情况下,进行多样的变更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