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2476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过添纱编织来编织一侧编织物部和另一侧编织物部连接成筒状的筒状编织物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使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进行添纱编织的情况。添纱编织,是向横编机的编织针供给主纱线和添纱线,以主纱线和添纱线位于筒状编织物的表侧和里侧的方式编织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作为这些主纱线和添纱线,通常使用性质不同的编织纱线,例如,颜色、弹性不同的编织纱线。

要进行上述添纱编织,主要可以举出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横编机的滑架带动两个导纱器,从先行的一方的导纱器供给主纱线,从后行的另一方的导纱器供给添纱线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第二种方法,是使横编机的滑架带动具备两个供纱口的一个导纱器(添纱导纱器),从该一个导纱器供给主纱线和添纱线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此,在具备两个供纱口的添纱导纱器中,还有旋转式(参照专利文献2的第15图)和非旋转式(参照专利文献2的14图)的两种。

在添纱编织由一方的针床编织的一侧编织物部和由另一方的针床编织的另一侧编织物部连接成筒状的筒状编织物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先行于添纱线地供给主纱线。在此,如在专利文献1、2中也记载的那样,在由横编机进行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在筒状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的某一方的端部,主纱线和添纱线交叉,在其交叉的位置添纱线露出于筒状编织物的表侧。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在一侧编织物部的编织和另一侧编织物部的编织切换时,在主纱线和添纱线交叉的部位将编织即将切换前的最后的线圈做成扭转线圈。例如,在将一侧编织物部(另一侧编织物部)编织了1段量之后,在将另一侧编织物部(一侧编织物部)编织一段量时主纱线和添纱线交叉的情况下,将一侧编织物部(另一侧编织物部)的终端线圈做成扭转线圈。通过将该终端线圈做成扭转线圈,能抑制添纱线露出于筒状编织物的表侧,能够使筒状编织物的外观提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39710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9926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因为在主纱线和添纱线交叉的一侧形成了扭转线圈,在主纱线和添纱线不交叉的一侧不形成扭转线圈,所以筒状编织物中的一侧编织物部和另一侧编织物部的左右的分界的外表有一些不同。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能够将使用添纱编织而编织的筒状编织物中的一侧编织物部和另一侧编织物部的左右的分界的外观做成相同。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通过添纱编织来编织由一方的针床编织的一侧编织物部和由另一方的针床编织的另一侧编织物部连接成筒状的筒状编织物,在上述一侧编织物部的编织和上述另一侧编织物部的编织切换时,将添纱编织的主纱线和添纱线交叉的交叉侧的端部线圈做成扭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将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作为第一方向侧,将另一端侧作为第二方向侧时,将处于上述一侧编织物部的上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的第一线圈与处于上述另一侧编织物部的上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的第三线圈相比配置在上述第一方向侧,并且将处于上述另一侧编织物部的上述第二方向侧的端部的第二线圈与处于上述一侧编织物部的上述第二方向侧的端部的第四线圈相比配置在上述第二方向侧,然后,

当增加上述筒状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线圈横列数量时,将由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上述第三线圈构成的一端侧线圈纵行列做成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替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将由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上述第四线圈构成的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做成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替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并且将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第二线圈之中的处于上述交叉侧的线圈做成扭转线圈。

作为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能够举出如下的方式:当将n作为2以上的自然数时,在编织上述一端侧线圈纵行列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第n+1个上述第三线圈前,使第n个上述第三线圈向与编织了第n个上述第三线圈的针床相向的针床的空针移动,在编织上述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第n+1个上述第四线圈前,使第n个上述第四线圈向与编织了第n个上述第四线圈的针床相向的针床的空针移动,第n个上述第三线圈的移动在供给上述主纱线和上述添纱线的导纱器向上述第二方向侧移动的编织之后进行,第n个上述第四线圈的移动在上述导纱器向上述第一方向侧移动的编织之后进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不仅能抑制与专利文献1的结构同样地在一侧编织物部和另一侧编织物部的左右的分界之中的主纱线和添纱线交叉的一侧添纱线露出于筒状编织物的外侧,也能使一侧编织物部和另一侧编织物部的左右的分界的外表整齐。能使上述左右的分界的外表整齐,是因为如实施方式所示在两分界形成之字状的编织组织。

根据限定第n个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的移动的时机的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外观良好地编织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在线圈纵行方向交替地排列的一端侧线圈纵行列和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套衫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套衫的前后身大片的编织工序图。

图3(a)是表示前后身大片的右侧(在图1的纸面上是左侧)的分界的放大照片,(b)是表示前后身大片的左侧的分界的放大照片。

图4是实施方式2的套衫的前后身大片中的与领口相比为上方的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1中,基于图1~3说明使用2张针床横编机通过添纱编织来编织套衫的例子。另外,使用的横编机,即使是4张针床横编机也没关系。

图1所示的套衫100具有前后身大片50和左右的袖60。前后身大片50是通过前身大片51和后身大片52连接成筒状形成的筒状编织物,袖60是通过前袖部61和后袖部62连接成筒状形成的筒状编织物。在本例中,在通过添纱编织来编织套衫100时,将由粗线箭头表示的前身大片51(前袖部61)和后身大片52(后袖部62)的左右的分界的外表做成相同。在本例中,基于图2的编织工序图代表性地说明前后身大片50的编织。袖60的编织,只要与前后身大片50的编织同样地进行即可,其详细的说明省略。

图2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fb表示前针床,bb表示后针床。bb相对于fb可左右地位移,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进行线圈的移圈。画了剖面线的倒三角形符号以及空白的倒三角形符号,从横编机的正面观看分别是配置在里侧(bb侧)的后侧导纱器8以及配置在跟前侧(fb侧)的前侧导纱器9。在各编织工序中与编织动作有关的部分由粗线表示,并且在该工序中新编织的线圈全涂满地表示。图中所示的箭头表示线圈的移动方向。

在s0中,表示了前身大片51的线圈被卡定在fb的编织针b~i上,后身大片52的线圈被卡定在bb的编织针b~i上的状态。从此s0的状态使用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进行添纱编织。在本例中,将fb作为一方的针床,将bb作为另一方的针床,将前身大片51作为一侧编织物部,将后身大片52作为另一侧编织物部,将编织宽度方向的纸面左侧作为第一方向侧ls,将编织宽度方向的纸面右侧作为第二方向侧rs,一边从后侧导纱器8供给主纱线11a,从前侧导纱器9供给添纱线12a,一边顺时针地进行环绕编织。在此情况下,通过后侧导纱器8和前侧导纱器9的前后关系,在第二方向侧rs的端部主纱线11a和添纱线12a交叉。

在此,在逆时针地进行环绕编织的情况下,在纸面左侧端部主纱线11a和添纱线12a交叉。在该情况下,只要将bb作为一方的针床,将fb作为另一方的针床,将后身大片52作为一侧编织物部,将前身大片51作为另一侧编织物部,将编织宽度方向的纸面右侧rs作为第一方向侧,将编织宽度方向的纸面左侧ls作为第二方向侧,进行与图2同样的编织即可。另外,与图2的例示不同,在由前侧导纱器9供给主纱线11a,由后侧导纱器8供给添纱线12a的情况下,如果顺时针地进行环绕编织,则在纸面左侧端部产生交叉,如果逆时针地进行环绕编织,则在纸面右侧端部产生交叉。

在s1中,在被卡定在fb上的一侧编织物部51的线圈之中,使被卡定在编织针b上的第一方向侧ls的端部的线圈(第一线圈1)向fb的编织针a移动,与此同时,在被卡定在bb上的另一侧编织物部52的线圈之中,使被卡定在编织针i上的第二方向侧rs的端部的线圈(第二线圈2)向编织针j移动。通过此线圈的移动,第一线圈1在被卡定在bb上的另一侧编织物部52的线圈之中与处于第一方向侧ls的端部的第三线圈3(被卡定在编织针b上的线圈)相比被配置在第一方向侧ls。另外,第二线圈2在被卡定在fb上的一侧编织物部51的线圈之中与处于第二方向侧rs的端部的第四线圈4(被卡定在编织针i上)相比被配置在第二方向侧rs。从此s1的状态,如以下所示的那样,当增加筒状编织物50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线圈横列数量时,进行如下的编织:将由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三线圈3构成的一端侧线圈纵行列作为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替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将由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四线圈4构成的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作为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替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

在s2中,使两导纱器9、8向第二方向侧rs移动并在bb的编织针b~h上编织线圈,与卡定第二线圈2的编织针j相比使两导纱器9、8停止在第二方向侧rs。bb的编织针b的线圈是在s1的第三线圈3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二个第三线圈3,从bb侧观看时是正面线圈。

在s2中,进而使编织在bb的编织针b上的第三线圈3向fb的编织针(空针)b移动。此第三线圈3的移动,是为了当在s2的第三线圈3的线圈纵行方向编织新的第三线圈3(第三个第三线圈3)时,从bb侧观看将该新的第三线圈3作为反面线圈。

在s3中,使两导纱器9、8向第一方向侧ls移动,在bb的编织针j上编织线圈(第二线圈2),并且在fb的编织针i~a上编织线圈。bb的编织针j的线圈,是在s2的第二线圈2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二个二线圈2。此第二线圈2,因为在s2中使两导纱器9、8向第二方向侧rs移动,在使其移动到通过编织针j的位置之后,在s3中在使两导纱器9、8向第一方向侧ls移动时由bb的编织针j进行编织,所以成为扭转线圈。另外,在s3中编织在fb的编织针i上的线圈是在s2的第四线圈4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二个四线圈4,编织在fb的编织针b上的线圈是在s2的第三线圈3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三个第三线圈3。第三线圈3从bb侧观看是反面线圈,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是正面线圈。

在s3中,进而使编织在fb的编织针i上的第四线圈4向bb的编织针(空针)i移动。此第四线圈4的移动,是为了当在s3的第四线圈4的线圈纵行方向编织新的第四线圈4(第三个第四线圈4)时,从fb侧观看将该新的第四线圈4作为反面线圈。

在s4中,使两导纱器9、8向第二方向侧rs移动,在bb的编织针c~i上编织线圈,与卡定第二线圈2的编织针j相比使两导纱器9、8停止在第二方向侧rs上。编织在bb的编织针i上的线圈是在s3的第四线圈4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三个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成为反面线圈。在此s4中,进而使编织在fb的编织针b上的第三线圈3向bb的编织针(空针)b移动。此第三线圈3的移动,是为了将在此第三线圈3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四个第三线圈3从bb侧观看作为正面线圈。

在s5中,使两导纱器9、8向第一方向侧ls移动,在bb的编织针j上编织线圈(第二线圈2),并且在fb的编织针h~c、a上编织线圈。第二线圈2成为扭转线圈。在此s5中,进而使编织在bb的编织针i上的第四线圈4向fb的编织针(空针)i移动。此第四线圈4的移动是为了将在此第四线圈4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四个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作为正面线圈。

s5结束了时的线圈的配置状态与s1相同。以后,反复进行s2~s5。s3的第一线圈1是没有被扭转的线圈,在其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s5的第一线圈1,在编织时没有被扭转,但在第二s2中当使第三线圈3移动时,由与进行了移圈的线圈连接的沉降弧的移动扭转。另一方面,s3的第二线圈2是扭转线圈,在其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s5的第二线圈2,在编织时是扭转线圈,但在第二s3中当使第四线圈4移动时成为没有被扭转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那样的导纱器8、9的前后关系和旋转方向的添纱编织中,第一线圈1仅由非扭转线圈构成,第二线圈2仅由扭转线圈构成,其结果,通过使第三线圈3和第四线圈4在fb-bb之间移动,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交替地成为扭转线圈和非扭转线圈。

另外,s2的第三线圈3从bb侧观看是正面线圈,在其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s3的第三线圈3从bb侧观看是反面线圈,由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三线圈3构成的一端侧线圈纵行列成为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替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另一方面,s3的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成为正面线圈,在其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s4的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成为反面线圈,由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四线圈4构成的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成为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替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

如上所述,通过反复进行s2~s5,一侧编织物部51和另一侧编织物部52的左右的分界成为图3(a)、(b)的照片所示的状态。朝向图3(a)的纸面上方连成之字状的线圈是第一线圈1,朝向图3(b)的纸面上方连成之字状的线圈,是第二线圈2。另外,在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的里侧以遍及纸面左右方向的方式能看见的编织纱线,是由处于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的附近的第三线圈3(第四线圈4)构成的一端侧线圈纵行列(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的编织纱线。如这些照片所示,由于在两编织物部51、52的左右的分界形成相同外表的之字状的编织组织,所以两分界的外观良好。

在此,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成为之字状,是因为将一端侧线圈纵行列(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做成了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替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如图2的编织工序图所示,在交替地编织反面线圈和正面线圈时,在fb和bb之间进行第三线圈3(第四线圈4)的移动,伴随其移动,在每次线圈纵行方向的段变化时,都将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在一侧编织物部51侧和另一侧编织物部52侧交替地拉伸。因此,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成为之字状。

另外,第三线圈3和第四线圈4的移圈的时机、实施方式的时机不被限定。即使不限定上述移圈的时机,通过将第三线圈3(第四线圈4)移圈,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也成为之字状,在一侧编织物部和另一侧编织物部的左右的分界形成相同的设计的编织组织。此外,在图2的编织工序图中,也可以将卡定在bb上的编织物部作为一侧编织物部,将卡定在fb上的编织物部作为另一侧编织物部地进行编织。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基于图4说明在一侧编织物部具备打开部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步骤。作为具备打开部的筒状编织物,在图1的套衫100的前后身大片50之中,可以举出与领口70相比为上方的部分、对襟毛衣等。在本例中,说明与图1的前后身大片50的领口70相比为上方的部分的编织。

在t0中,表示了在fb的编织针b、c、h、i上卡定了一侧编织物部51、在bb的编织针b~i上卡定了另一侧编织物部52的状态。在一侧编织物部51形成了编织物没有连接的打开部53。从此t0的状态,一边从后侧导纱器8供给主纱线11a、从前侧导纱器9供给添纱线12a一边进行c字状编织。在c字状编织中在两导纱器9、8进行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的情况下,主纱线11a和添纱线12a在第二方向侧rs(第一方向侧ls)交叉。

在t1中,在被卡定在fb上的一侧编织物部51的线圈之中,使被卡定在编织针b上的第一方向侧ls的端部的线圈(第一线圈1)向fb的编织针a移动,并且在被卡定在bb上的另一侧编织物部52的线圈之中,使被卡定在编织针i上的第二方向侧rs的端部的线圈(第二线圈2)向编织针j移动。在本例中,被卡定在bb的编织针b上的另一侧编织物部52的第一方向侧ls的端部线圈是第三线圈3,被卡定在fb的编织针i上的一侧编织物部51的第二方向侧rs的端部线圈是第四线圈4。

在t2中,使两导纱器9、8向第一方向侧ls移动,当在fb的编织针c、a上编织了线圈之后,使两导纱器9、8向第二方向侧rs移动,在bb的编织针b~h上编织线圈。两导纱器9、8与卡定第二线圈2的编织针j相比停止在第二方向侧rs。bb的编织针b的线圈是在s1的第三线圈3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二个第三线圈3。第三线圈3在从bb侧观看时成为正面线圈。在t2中,进而使编织在bb的编织针b上的第三线圈3向fb的编织针(空针)b移动。

在t3中,使两导纱器9、8向第一方向侧ls移动,当在bb的编织针j上编织了线圈(第二线圈2)之后,在fb的编织针i、h上编织线圈。bb的编织针j的线圈是在t2的第二线圈2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二个第二线圈2,编织时成为扭转线圈。另外,fb的编织针i的线圈是在t2的第四线圈4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二个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是正面线圈。在t3中,进而使编织在fb的编织针i上的第四线圈4向bb的编织针(空针)i移动,使编织在bb的编织针j上的第二线圈2向fb的编织针(空针)j移动。第二线圈2的移动,即使不进行也没关系。但是,通过在t3中预先使第二线圈2向fb移动,能在接下来的t4中缩短连接fb的编织针h的线圈和编织针j的线圈(第二线圈2)的过渡纱线。

在t4中,使两导纱器9、8向第二方向侧rs移动,当在fb的编织针h、j上编织了线圈之后,使两导纱器9、8向第一方向侧ls移动,在bb的编织针i~c上编织线圈。编织在bb的编织针i上的线圈是在t3的第四线圈4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三个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成为反面线圈。在此t4中,进而使编织在bb的编织针i上的第四线圈4向fb的编织针(空针)i移动,使编织在fb的编织针j上的第二线圈2向bb的编织针j移动。在此,如果在t3中没有进行第二线圈2的移动,则在t4中不存在使第二线圈2移动的情况。

在t5中,与第一线圈1相比使第二方向侧rs的两导纱器9、8向第一方向侧ls移动,当在fb的编织针a上编织了线圈(第一线圈1)之后,使两导纱器9、8向第二方向侧rs移动,在fb的编织针b、c上编织线圈。编织针a的第一线圈1是扭转线圈,在编织时,编织针b的第三线圈3是线圈纵行方向的第三个第三线圈3,从bb侧观看是反面线圈。在此t5中,进而使fb的编织针b的第三线圈3向bb的编织针(空针)b移动。

以后,可以反复进行t2~t5的编织。在编织时,t2的第一线圈1成为没有被扭转的线圈,在其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t5的第一线圈1成为扭转线圈。t3的第二线圈2在编织时成为扭转线圈,在其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t4的第二线圈成为没有被扭转的线圈。在原来呈c字状地进行添纱编织的情况下,在一侧编织物部51和另一侧编织物部52的左右的分界的双方中,由于每隔一段地产生主纱线11a和添纱线12a的交叉,所以在本例的编织工序中,为了抑制该交叉,在上述左右的分界的双方中每隔一段地形成了扭转线圈。也就是说,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通过形成新的线圈进行移圈,交替地成为扭转线圈和非扭转线圈。

另外,t2的第三线圈3从bb侧观看成为正面线圈,t5的第三线圈3从bb侧观看成为反面线圈,由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三线圈3构成的一端侧线圈纵行列成为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互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t3的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成为正面线圈,t4的第四线圈4从fb侧观看成为反面线圈,由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四线圈4构成的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成为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替地排列的线圈纵行列。为了形成这些一端侧线圈纵行列和另一端侧线圈纵行列,通过使第三线圈3和第四线圈4在fb-bb之间移动,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在线圈纵行方向的段每次变化时都被向一侧编织物部51侧和另一侧编织物部52侧拉伸,在线圈纵行方向排列的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朝向线圈纵行方向连成之字状。因此,能在实施方式2的一侧编织物部51和另一侧编织物部52的左右的分界形成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之字状的编织组织,能使上述左右的分界的外表整齐。

符号的说明:

fb:前针床(一方的针床)

bb:后针床(另一方的针床)

ls:编织宽度方向的纸面左侧(第一方向侧)

rs:编织宽度方向的纸面右侧(第二方向侧)

1:第一线圈

2:第二线圈

3:第三线圈

4:第四线圈

8:后侧导纱器

9:前侧导纱器

100:套衫

50:前后身大片(筒状编织物)

51:前身大片(一侧编织物部)

52:后身大片(另一侧编织物部)

53:打开部

60:袖(筒状编织物)

61:前袖部

62:后袖部

70:领口

11a:主纱线

12a:添纱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