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手工平毯机及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9663发布日期:2018-11-14 02:57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仿手工平毯机及运行方法,特别涉及到绒毯(尤其是藏毯)的加工方法,属于轻工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绒毯的加工领域,尤其是手工绒毯的加工领域,加工效率和质量一直是相悖的,传统的机械加工虽然效率高,但是基本丧失了手工加工时的艺术性,成品的绒毯带有一股浓浓的工业气息,与绒毯本身的自然美大相径庭;如果采用人工加工,虽然能保证绒毯的自然美和艺术性,但是在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人工加工远远无法满足,藏毯加工是我国的特色产业,声扬海内外,已经成为全球商品,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有图案设计、手工编织和后期处理等,在生产工艺方面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是一种典型的工艺类产品。目前该产品的加工采用集中设计、分散手工编织、集中处理和销售等过程。根据用户的要求,设计人员进行图案的设计,然后分散到各乡镇由当地农民进行编制,然后集中进行平毯等后期加工处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的后期加工处理过程基本采用机械化处理手段完成。但是由于机械处理的原因,藏毯的手工艺术因素损失殆尽,大大影响了产品艺术性,特别是在平毯过程中,由于目前采用滚筒式平毯切削刀进行加工,得到的产品表面非常平整,没有了手工藏毯那种层次感,所以对于产品的艺术效果有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种兼顾生产效率和成品工艺的一种仿手工平毯机,该设计方法,主要是对于藏毯加工过程中的平毯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针对藏毯机械处理后缺乏人工平毯的效果。最终的目的是结合实际加工过程,开发一套仿手工加工的平毯机,模拟手工加工方法,实现平毯过程中的手工加工的工艺性,同时配合现代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操作方法上设定多个模式,不仅能使平毯机自动运转,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选择不同的程序模式,达到预想的加工目的。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绒毯加工技术中工业成产效率和成品艺术性相悖的问题,给出一种仿手工平毯机及运行方法。这种仿手工平毯机及操作方法既能确保绒毯加工的效率,相较于传统的手工加工节省了人力物力,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又能保留人工加工时的工艺,兼顾了生产效率和成品工艺,配合现代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操作方法上设定多个模式,不仅能使平毯机自动运转,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选择不同的程序模式,达到预想的加工目的。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仿手工平毯机及运行方法,属于轻工纺织领域。其包括仿手工平毯机和仿手工平毯机的操作方法两部分,其由紧固螺母、立柱、端盖挡板、横梁、护刀盘、螺旋刀、定位套筒、调整螺栓、调整螺母、电机、螺栓、螺母、垫圈、套筒、底座、支架、机架、托辊支架螺母、机架螺栓、轴承盖螺钉、轴承盖、罩盖螺钉、罩盖、弹簧垫、弹簧、直刀片固定螺钉、直刀架、刀架轴、直刀片、立柱紧定螺钉、皮带轮紧定螺钉、主动皮带轮、挡油盘、轴承、挡圈、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紧定螺钉、被动皮带轮紧定螺钉、被动皮带轮、中间轴弹簧垫圈、中间轴、中间轴弹性垫圈、被动齿轮轴挡圈、被动轴承、托辊和传送皮带组成。其中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通过被动皮带轮将动力传送到主动齿轮上带动螺旋刀旋转,螺旋刀下方是直刀片和托辊,绒毯通过螺旋刀和托辊之间,从而通过直刀片和螺旋刀的剪切达到修剪绒毯的目的。该设计方法,主要是对于藏毯加工过程中的平毯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针对藏毯机械处理后缺乏人工平毯的效果。最终的目的是结合实际加工过程,开发一套仿手工加工的平毯机,模拟手工加工方法,实现平毯过程中的手工加工的工艺性,同时配合现代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操作方法上设定多个模式,不仅能使平毯机自动运转,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选择不同的程序模式,达到预想的加工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刀具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动力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承细节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紧固螺母1、立柱2、端盖挡板3、横梁4、护刀盘5、螺旋刀6、定位套筒7、调整螺栓8、调整螺母9、电机10、螺栓11、螺母12、垫圈13、套筒14、底座15、支架16、机架17、托辊支架螺母18、机架螺栓19、托辊45、传送皮带46。

其中机架和支架通过托辊支架螺母和机架螺栓连接在一起,两个支架之间安装有托辊,托辊上方是传送皮带,用于输送绒毯进入修剪区,左边支架上安装有底座,立柱安装在底座上,立柱跟横梁间为间隙配合,横梁可绕立柱旋转,通过紧固螺母调整高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横梁下方是螺旋刀,横梁中间设有定位套筒,定位套筒下端跟直刀片连接在一起,内部有弹簧,用以给直刀片施加反向的力,使螺旋刀跟直刀片始终受力,螺旋刀的高低可以通过套筒上的调整螺栓调整螺母进行调整,螺旋刀最左端设有护刀盘,护刀盘的目的在于防止螺旋刀高速旋转时发生打刀,横梁右端是整套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传动系统在内的所有动力部分零部件都安装在横梁右端,动力系统主要带动螺旋刀旋转,立柱和横梁之间是活动链接,横梁和安装在横梁上的所有零部件都可以绕立柱进行水平旋转,动力部分的设计在图3的介绍中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的刀具部分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弹簧垫24、弹簧25、直刀片固定螺钉26、直刀架27、刀架轴28、直刀片29、立柱紧定螺钉30。

其中直刀片用直刀片固定螺钉安装在直刀架上,在使用中如果直刀片需要更换,可以直接拧开直刀片固定螺钉进行更换,直刀架可以绕刀架轴在一定范围能旋转,直刀架后端开有凹槽,用以安装弹簧,弹簧被安装子定位套筒内,通过弹簧垫跟调整螺栓连接在一起,用以调整直刀片跟螺旋刀之间的压力,同时保证直刀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下运动,压力过小时,可能会在使绒毯发生夹毛甚至撕断的问题,压力过大,则会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加剧直刀片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在生产中如果发生绒毯被夹毛,可以通过调整螺栓将螺旋刀和直刀片分离开,待排除问题后再通过调整螺栓将二者重新接触,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直刀片和螺旋刀之间的作用力大小适应不同材质的绒毯。

图3为本发明的动力部分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皮带轮紧定螺钉31、主动皮带轮32、挡油盘33、轴承34、挡圈35、主动齿轮36、主动齿轮紧定螺钉37、被动皮带轮紧定螺钉38、被动皮带轮39、中间轴弹簧垫圈40、中间轴41、中间轴弹性垫圈42、被动齿轮轴挡圈43、被动轴承44。

其中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轮紧定螺钉固定,动力通过皮带传送到被动皮带轮上,被动皮带轮和主动齿轮安装在轴承上,被动皮带轮和主动齿轮在轴承上以同样的转速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主动齿轮紧定螺钉固定在轴承上,轴承右端设有中间轴,中间轴通过中间轴弹性垫圈和中间轴弹性挡圈安装在轴承上,轴承左端设有挡油盘,防止润滑油泄漏到绒毯上,轴承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被动齿轮通过被动齿轮轴挡圈安装在被动轴承上,,螺旋刀安装在被动轴承上,整个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将电机的扭矩放大后输送到螺旋刀上,使螺旋刀拥有足够的剪切力。

图4为本发明的轴承细节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轴承盖螺钉20、轴承盖21、罩盖螺钉22、罩盖23。

其中被动轴承左端设有轴承盖,轴承盖用轴承盖螺钉固定在轴承上,被动轴承左端外侧设有罩盖,用罩盖螺钉固定在被动轴承上,轴承盖和罩盖的设计目的在于防止被动轴承的润滑油泄漏到绒毯上,对绒毯造成污染。

图5为本发明专利的工作流程图。

其中仿手工平毯机的运行模式分为三种,即普通模式、精剪模式和粗剪模式,普通模式下电机的转速为默认转速,经过实验测试,对于普通的绒毯,在修剪时结合能耗和效率考量,伺服电机的转速在1300r/min为宜;精剪模式下,需要螺旋刀提高转速,同时使传送皮带降低转速,绒毯在该模式下能够得到比较精细的修剪,适合加工对工艺要求较高的产品,在该模式下能耗和效率的考量可以放到较低的层次,伺服电机的转速在2500r/min为宜,传送皮带电机的转速可以降到默认转速的1/2;粗剪模式下,效率为第一位,主要针对一些对工艺要求比较低的绒毯和第一次修剪的绒毯,在该模式下,为了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伺服电机的转速在800r/min为宜,传送皮带电机的转速可以提升到默认转速的1.5倍。

运行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半自动运行,一种是全自动运行,半自动运行方式下,工人在控制面板上选择所需的运行模式,在没有中断操作和更改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系统始终按照该模式运行;全自动模式下,图中数字标明的运行模式代表该运行程序的优先级,1级为最高,2级为默认,3级为最低,在选择全自动运行时,控制程序根据优先级首先运行粗剪模式,将绒毯上比较杂乱和比较长的绒毛进行粗略快速的第一次修剪,待工序完成后,工人将第一次修剪完的绒毯放置到托辊下,控制系统会自动运行普通模式,进行第二次修剪,主要将绒毯上的绒毛进行一次梳理,待工序完成后,工人将第二次修剪完的绒毯放置到托辊下,控制系统会自动运行精剪模式,进行第三次修剪,第三次修剪是对绒毯的一次精细修剪,该模式下的修剪过程较长,效率较低,但修剪质量极高,待第三次工序完成后,绒毯基本已经修剪完成,工人对绒毯进行检查,如果未达到要求,可在半自动运行方式下进行第四次修剪,第四次修剪依旧在精剪模式下完成,如此往复,直到达到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