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压盖及具有其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2803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机压盖及具有其的洗衣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洗衣设备,尤其是一种洗衣机压盖及安装有该压盖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洗衣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尤其是波轮洗衣机。现有的波轮洗衣机在洗涤易漂浮的衣物或者大件衣物时,多在洗涤桶上方设置压盖。

申请号为20112044545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洗衣机洗涤板,包括可弹性弯曲形变的圆盘形本体,圆盘形本体上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圆盘形本体的正面布还设有若干外凸的洗涤块。此实用新型的洗涤板虽然在洗涤时能与漂浮的衣服接触发生摩擦,提高了波轮洗衣机洗涤羽绒服等易漂浮的衣物的洗净比,但是,洗涤过程中进水会先经过盖板再进入洗涤桶内,设置盖板会引起进水溅水,部分溅出来的水甚至可能溅出洗衣机外,给客户增添了麻烦,用户体验差;同时洗涤块设多了虽然提高了摩擦也同时磨损了衣物,设少了又起不到效果;而且,本发明所提到的洗涤块只起到增大上层衣物摩擦的作用,并不能使得此处衣物进行翻转等,不仅损伤衣物,还不能达到均匀洗涤的效果。

申请号为20112020086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洗涤羽绒类衣物的波轮式洗衣机,包括箱体、设在箱体下方的底座、设在箱体上方的控制座,所述箱体内悬吊有盛水桶,盛水桶内安装有洗涤脱水桶,洗涤脱水桶内安装有波轮,盛水桶底部安装有连接到波轮的电机,所述洗涤脱水桶上设置有插板或卡口结构,插板或卡口结构上安装有洗涤板。此实用新型在平衡环与衣物之间设置洗涤板,洗涤羽绒服时,虽然洗涤板压住羽绒服使羽绒服能够充分润湿,洗涤板上的洗涤结构能够提高羽绒服最难洗涤的上表面的洗涤效果,但是洗涤结构提高上表面洗涤效果的同时增加了对衣物的磨损,且此磨损相对集中,不设置洗涤结构又达不到提高洗涤效果的目的;同时,洗涤过程中进水会先经过盖板再进入洗涤桶内,设置盖板会引起进水溅水,部分溅出来的水甚至可能溅出洗衣机外,给客户增添了麻烦,用户体验差。不仅如此,本发明中设置的洗涤结构只起到增大上层衣物摩擦的作用,并不能使得此处衣物进行翻转等,不仅损伤衣物,还不能达到均匀洗涤的效果。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压盖及安装有该压盖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洗衣机压盖的洗衣机。

为了实现第一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压盖,所述压盖表面设置多个外凸的导向筋,该导向筋自与压盖同轴的某一开始圆周开始,向压盖边缘离心、渐开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各导向筋自同一圆周开始向压盖边缘离心、渐开延伸,优选的,所述导向筋均匀周向分布在压盖表面,更优选的,各导向筋尺寸、形状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还设有一中心通孔,所述导向筋开始的圆周为中心通孔的边缘或者离开中心通孔边缘一定距离的圆周,优选的,所述开始的圆周到压盖中心轴的距离小于其到压盖边缘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筋圆滑成型,其与压盖接触的边缘与压盖表面平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筋的顶端至少部分与压盖表面平行,或者所述导向筋顶端的高度随着导向筋的延伸缓慢增加,优选的,所述导向筋顶端的粗糙度大于其两侧的粗糙度。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上还设置由格栅组成的防溅水区域,所述格栅由若干彼此相邻的透水孔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整体呈环形分布在压盖上,所述导向筋设置在所述格栅内侧的压盖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格栅沿压盖中心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每相邻的两透水孔共用一格栅筋,该格栅筋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角度为a的夹角,优选的,该格栅筋顶部和/或底部的横截面为以该夹角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筋设置在压盖下表面,所述格栅筋的夹角设置在压盖上表面,两者不在压盖的同一平面;或者,所述压盖的上、下表面均设置导向筋和格栅筋的夹角。

为了实现第二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配置有上述的洗衣机压盖,该洗衣机压盖表面设置多个外凸的导向筋,该导向筋自与压盖同轴的某一圆周开始,向压盖边缘离心、渐开延伸。

所述各导向筋自同一圆周开始向压盖边缘离心、渐开延伸,优选的,所述导向筋均匀周向分布在压盖表面,更优选的,各导向筋尺寸、形状均相同。所述压盖还设有一中心通孔,所述导向筋开始的圆周为中心通孔的边缘或者离开中心通孔边缘一定距离的圆周,优选的,所述开始的圆周到压盖中心轴的距离小于其到压盖边缘的距离。所述导向筋圆滑成型,其与压盖接触的边缘与压盖表面平滑过渡。所述导向筋的顶端至少部分与压盖表面平行,或者所述导向筋顶端的高度随着导向筋的延伸缓慢增加,优选的,所述导向筋顶端的粗糙度大于其两侧的粗糙度。所述压盖上还设置由格栅组成的防溅水区域,所述格栅由若干彼此相邻的透水孔组成。所述格栅整体呈环形分布在压盖上,所述导向筋设置在所述格栅内侧的压盖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格栅沿压盖中心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格栅每相邻的两透水孔共用一格栅筋,该格栅筋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角度为a的夹角,优选的,该格栅筋顶部和/或底部的横截面为以该夹角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所述导向筋设置在压盖下表面,所述格栅筋的夹角设置在压盖上表面,两者不在压盖的同一平面;或者,所述压盖的上、下表面均设置导向筋和格栅筋的夹角。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洗衣机压盖表面设置外凸的自某一圆周开始离心、渐开延伸的导向筋,增加衣物与盖板之间的摩擦,同时使得漂浮的衣物在盖板下方可实现翻转,避免了只针对漂浮衣服与压盖接触的局部的清洗,提高了衣物的洗净效果和均匀度。

2、均匀设置的导向筋提高了衣物的洗净效果和均匀度。

3、本发明的洗衣机压盖还设置了防溅水格栅,明显减少进水溅水的同时不影响洗衣机的正常进水,使洗衣机运行顺畅,不会因为使用了压盖而产生进水溅水进而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

4、本发明共用的格栅筋的顶部形成角度为a的夹角,进一步减少了进水的阻挡,进一步减小了溅水发生的可能性,且倾斜的接触面改变了溅水反射的方向,使得溅水分散且溅水距离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溅水压盖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5是图2的d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防溅水压盖的立体图。

其中:1、压盖;2、格栅;21、格栅筋;22、夹角;3、导向筋;4、中心通孔;5、安装缺口;6、安装辅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洗衣机压盖1,所述压盖1表面设置多个外凸的导向筋3,该导向筋3自与压盖1同轴的某一开始圆周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渐开延伸。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洗衣机压盖1一般用于波轮洗衣机,主要用于波轮洗衣机洗涤易漂浮衣物时。一般情况下,所述洗衣机的洗涤脱水桶上设置有插板或者卡口结构,所述洗衣机压盖1可拆卸的安装在插板或者卡口结构上。所述防溅水压盖1可以是整体为可弹性弯曲形变的结构,也可以为至少部分可弹性弯曲形变的结构,这样更有利于所述防溅水压盖1的安装;所述防溅水压盖1也可以不包括可弹性弯曲形变的结构,在其边缘设置安装缺口5或者其他结构来辅助安装。

该导向筋3自与压盖1同轴的某一圆周上的一点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渐开延伸,因为在洗衣机洗涤脱水桶旋转时,压盖1跟着洗涤脱水桶一起旋转,设置在压盖1安装方向下表面上外凸的导向筋3对于压盖1下的水流增强离心作用,同时对于漂浮至压盖1下的衣物也产生摩擦和离心作用,渐开延伸为衣物向外翻转提供动力,使得衣物容易翻转。所述导向筋3可以自同一圆周开始延伸,也可以不自同一圆周开始延伸。所述导向筋3都按顺时针方向离心、溅开延伸,或者都按逆时针方向离心、溅开延伸。所述各导向筋3可以形状尺寸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导向筋3靠近压盖1中心设置,若所述压盖1上设置中心通孔4,则所述导向筋3自中心通孔4边缘开始延伸或者离开中心通孔4边缘一定距离开始延伸;若所述压盖1上不设置中心通孔4,则所述导向筋3尽量靠近压盖1中心开始向外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各导向筋3自同一圆周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渐开延伸,优选的,所述导向筋3均匀周向分布在压盖1表面,更优选的,各导向筋3尺寸、形状均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各导向筋3自同一圆周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溅开延伸,使得导向筋3的作用集中,更容易达到翻转衣物、增大摩擦从而提高了衣物的洗净效果和均匀度。优选的实施例中,各导向筋3尺寸、形状均相同,使得导向筋3的作用集中而均匀,更容易翻转衣物,提高了衣物的洗净效果和均匀度。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1还设有一中心通孔4,所述导向筋3开始的圆周为中心通孔4的边缘或者离开中心通孔4边缘一定距离的圆周,优选的,所述开始的圆周到压盖1中心轴的距离小于其到压盖1边缘的距离。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盖1还设有一中心通孔4,所述中心通孔4适合压盖1安装或者拆卸时的拿握,所述中心通孔4还增加了进水区域。一般情况下,所述导向筋3开始的圆周需要靠近压盖1中心设置,因为衣物更容易在中心区域集中不动,所以当压盖1设置了中心通孔4的时候,所述导向筋3开始的圆周为中心通孔4的边缘或者离开中心通孔4边缘一定距离的圆周。该距离一般情况下较小。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始的圆周到压盖1中心轴的距离小于其到压盖1边缘的距离,使得导向筋3设置在压盖1的中心区域。因为漂浮的衣物更容易聚集在压盖1中心处不动,所以导向筋3靠近中心设置起到的效果更明显。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筋3圆滑成型,其与压盖1接触的边缘与压盖1表面平滑过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筋3圆滑成型,是为了避免导向筋3上意外成型的凸起、尖锐的毛刺、尖锐的毛边或者导向筋3尖锐的边缘等对衣物造成的伤害。所述导向筋3与压盖1接触的边缘与压盖1表面平滑过渡是为了降低导向筋3与压盖1接触的边缘的粗糙度,防止因为此处摩擦力大损伤衣物或者将衣物缠绕在导向筋3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筋3的顶端至少部分与压盖1表面平行,或者所述导向筋3顶端的高度随着导向筋3的延伸缓慢增加,优选的,所述导向筋3顶端的粗糙度大于其两侧的粗糙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筋3的顶端至少部分与压盖1表面平行,或者所述导向筋3顶端的高度随着导向筋3的延伸缓慢增加,这样设置是因为压盖1是设置在洗涤脱水桶的上方的,又是随着洗涤脱水桶旋转的,因此压盖1对于水和衣物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中间,越往边缘作用越小,因此不能设置为洗涤脱水桶波轮的那种中间高、向边缘渐低的模式。若导向筋3顶端的高度自压盖1中心到压盖1边缘逐渐缓慢降低,则会大大降低压盖1的作用,同时漂浮的衣物可能会包裹围绕导向筋3的中心部分,使得衣物翻转更加困难。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筋3顶端的粗糙度大于其两侧的粗糙度,顶端的粗糙度大是为了增加摩擦进而翻转衣物,两侧的粗糙度低是为了防止衣物缠绕导向筋3,达到反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1上还设置由格栅2组成的防溅水区域,所述格栅2由若干彼此相邻的透水孔组成。

在上述方案中,一般情况下压盖1设置在洗涤脱水桶上方,洗衣机进水先经过压盖1后,再进入洗涤脱水桶内,导致进水在经过压盖1时不可避免的产生飞溅,进而引起一些不好的后果,所以所述防溅水压盖1上设置由格栅2组成的防溅水区域,防止或者减小溅水,避免溅水带来的危害。该防溅水格栅2由若干个彼此相邻的透水孔组成,每两个彼此相邻的透水孔之间包括一共用的格栅筋,所述格栅筋的厚度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小。一般的,所述格栅筋垂直于压盖中心轴的最大横截面小于等于透水孔的垂直透水面积的五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2整体呈环形分布在压盖1上,所述导向筋3设置在所述格栅2内侧的压盖1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格栅2沿压盖1中心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格栅2整体呈环形分布在压盖1上,所述格栅2整体与压盖1同轴,因为洗涤脱水桶是旋转的,防溅水压盖1的哪一部分旋转到进水的位置不确定,为了保证防溅水和进水效果,设置环形格栅2,使得不管防溅水压盖1被洗涤脱水桶旋转到什么角度,都一样起到防溅水和方便进水的作用。所述导向筋3设置在所述格栅2内侧的压盖表面上,是因为所述导向筋3设置在中心区域所起到的作用最大,所述格栅2作为进水和防溅水的结构设置在导向筋3的外侧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所述格栅2的每一格均为进水通孔既保证了进水,又使格栅2简单易成型。此外,当防溅水压盖1的压盖1相对较薄时,格栅2相对于多个通水孔的结构更容易进水且强度更高。优选实施例是所述格栅2覆盖进水区域,避免格栅2区域太大而降低压盖1的其他效果或者细小衣物被吸附在格栅2内。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格栅2沿压盖1中心轴的周向均匀分布,避免不均匀分布造成的防溅水效果不同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此外,所述格栅2整体呈多边形分布在压盖1上,优选的,所述格栅2整体呈正多边形分布在压盖1上,更优选的,所述格栅2均匀分布在压盖1上。所述导向筋3设置在所述格栅2内侧的压盖1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2每相邻的两透水孔共用一格栅筋21,该格栅筋21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角度为a的夹角22,优选的,该格栅筋21顶部和/或底部的横截面为以该夹角22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更优选的,所述夹角22的角度0°≤a≤45°。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格栅2每相邻的两透水孔共用一格栅筋21,该格栅筋21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角度为a的夹角22,这样设置后的格栅筋21与进水接触的部位由面变成了线,减小了对进水的妨碍,更进一步的降低了溅水的可能行,同时倾斜的接触面大大增加了溅水方向,使得溅水分散且溅水距离缩短。除此以外,将夹角22设置在顶部或底部,是为了避免非进水方向上与衣物接触的另一面由于尖角对衣物造成损坏;两边都设置是为了在用户不能区分正反面的情况下,不会失去夹角22带来的有益效果。而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格栅筋21顶部和/或底部的横截面为以该夹角22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这样设置使得防溅水效果更均匀。夹角22在角度0°≤a≤45°的范围内,防溅水的效果最佳。此范围内的夹角22反射的水的方向在格栅2内或者溅出的角度小或者溅出的范围小不会溅出洗衣机,向溅水方向反射的角度小、溅出的距离短,大于45°的夹角22反射的水的方向不在格栅2内,且有可能反向反射,且反射角度大,防溅水效果不如在0°≤a≤45°范围内的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筋3设置在压盖1下表面,所述格栅筋21的夹角22设置在压盖1上表面,两者不在压盖1的同一平面;或者,所述压盖1的上、下表面均设置导向筋3和格栅筋21的夹角22。

在上述方案中,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格栅筋21的夹角22和导向筋3不设在压盖1的同一平面内,导向筋3作用于易漂浮的衣物,夹角22作用于其上表面的进水,同时避免了夹角22对衣物的伤害。第二种情况是两种结构两边都设,防止用户分不清正反面而安装错误达不到效果。所述格栅筋21的顶部在所述压盖1的上表面,所述格栅筋21的底部在所述压盖1的下表面。

所述洗衣机压盖1的边缘还包括多个安装缺口5,优选的,靠近每个安装缺口5处设置安装辅助孔6。所述安装缺口5方便洗衣机压盖1的安装,安装辅助孔6使其安装更牢固、方便。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洗衣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洗衣机压盖1。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压盖1设置在波轮洗衣机上。

所述洗衣机压盖1,包括至少部分可弹性弯曲形变的压盖1,所述压盖1表面设置多个外凸的导向筋3,该导向筋3自与压盖1同轴的某一圆周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渐开延伸。

所述各导向筋3自同一圆周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渐开延伸,所述导向筋3均匀周向分布在压盖1表面,更优选的,各导向筋3尺寸、形状均相同。

所述压盖1还设有一中心通孔4,所述导向筋3开始的圆周为中心通孔4的边缘或者离开中心通孔4边缘一定距离的圆周,所述开始的圆周到压盖1中心轴的距离小于其到压盖1边缘的距离。

所述导向筋3圆滑成型,其与压盖1接触的边缘与压盖1表面平滑过渡

所述导向筋3的顶端至少部分与压盖1表面平行,所述导向筋3顶端的粗糙度大于其两侧的粗糙度。

所述压盖1上还设置由格栅2组成的防溅水区域,所述格栅2由若干彼此相邻的透水孔组成。

所述格栅2整体呈环形分布在压盖1上,所述导向筋3设置在所述格栅2内侧的压盖1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格栅2沿压盖1中心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格栅2每相邻的两透水孔共用一格栅筋21,该格栅筋21的顶部设置角度为a的夹角22,该格栅筋21顶部的横截面为以该夹角22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所述夹角22的角度0°≤a≤45°

所述导向筋3设置在压盖1下表面,所述格栅筋21的夹角22设置在压盖1上表面,两者不在压盖1的同一平面。

实施例二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压盖1设置在波轮洗衣机上。

所述洗衣机压盖1,包括至少部分可弹性弯曲形变的压盖1,所述压盖1表面设置多个外凸的导向筋3,该导向筋3自与压盖1同轴的某一圆周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渐开延伸。

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的是所述导向筋3开始的圆周为离开中心通孔4边缘一定距离的圆周,所述开始的圆周到压盖1中心轴的距离小于其到压盖1边缘的距离。

实施例三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压盖1设置在波轮洗衣机上。

所述洗衣机压盖1,包括至少部分可弹性弯曲形变的压盖1,所述压盖1表面设置多个外凸的导向筋3,该导向筋3自与压盖1同轴的某一圆周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渐开延伸。

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的是所述压盖1的上、下表面均设置导向筋3和格栅筋21的夹角22。

所述格栅2每相邻的两透水孔共用一格栅筋21,该格栅筋2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角度为a的夹角22,优选的,该格栅筋21顶部和底部的横截面为以该夹角22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

实施例四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的洗衣机压盖1设置在波轮洗衣机上。

所述洗衣机压盖1表面设置多个外凸的导向筋3,该导向筋3自与压盖1同轴的某一圆周开始,向压盖1边缘离心、渐开延伸。

与实施例一、二不同的是,所述导向筋3顶端的高度随着导向筋3的延伸缓慢增加,所述导向筋3顶端的粗糙度大于其两侧的粗糙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