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面料、服装及一种整理液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9750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面料、服装及一种整理液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具体涉及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同时涉及一种面料、一种服装以及一种整理液。



背景技术:

天然棉型织物在干燥状态下质地柔软,吸湿性好,穿着舒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在运动过程中或高温天气条件下,其散热、导湿性不好,汗水及热量来不及导出,人体与织物产生较长时间的粘着效应,易产生严重的闷热感,影响人体的舒适性和运动机能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着服饰的功能性、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使舒适的棉型织物具备一定的导热、导湿及散热性能,从而使其具备一定的抗热抗汗等运动属性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一个热点。

目前,棉型织物的导湿或散热功能一般是通过整理面料的表面实现的,具体为使面料内外层的吸热及亲水能力呈梯度性差异变化,即织物从内到外层吸热逐渐变弱,亲水性逐渐变强。当人体温度过高时,这时候借由热传导,织物内层吸取皮肤大量的热并向温度高的四周及织物外层扩散;同时,当人体产生汗液时,内外表面的毛细差动使内表面纱线在吸收汗液后快速地导到外层,水分蒸发快干并带走部分热量,大大地减少汗液在人体皮肤上的停留时间,使织物达到舒适干爽凉快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上述面料内外层的吸热及亲水能力呈梯度性差异变化的特点,通常采用涂层的方式对面料上与皮肤接触的面进行不连续拒水涂层。通过涂层加工制得的织物具有导湿及散热的性能,但是涂层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漏斗或预先设置的网版将涂层用浆料涂在织物上,这个涂层过程可控性很低,无法准确控制浆料在织物各个位置的用量,导致导湿散热性能不理想。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人们对运动服装的舒适度要求,急需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可控性强的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使得制备的棉型织物具有良好的导湿导热及散热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涂层方式的可控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面料、服装及整理液。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待喷料棉型织物;

制备具有弱亲水性的喷料整理液;

制备作为喷料模板的电子色稿;

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制得具有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的棉型织物。

优选的,所述喷料整理液包括弱亲水性的凉感硅油、保湿剂、防菌剂以及ph调节剂。

优选的,所述凉感硅油的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100g/l且小于等于300g/l。

优选的,所述电子色稿包括黑色区域以及白色区域;所述黑色区域与所述白色区域相间不连续分布;所述黑色区域为整理液施加区域,所述白色区域为整理液未施加区域;所述整理液施加区域占所述电子色稿面积的百分比的范围为50%至100%。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制得具有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的棉型织物的步骤中,所述喷料整理液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每平方米喷洒量的范围为0.1ml至30ml。

优选的,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与皮肤接触的面为反面,则与所述反面相反的面为正面;

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具体为,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织物的反面。

优选的,所述数码喷料装置包括:

送布部,用于传送所述待喷料织物;

软件控制部,用于制备形成电子色稿,并将所述电子色稿发送给硬件控制部;

硬件控制部,用于接收所述软件控制部发送的电子色稿,并控制喷料部的启动;

喷料部,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色稿对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进行喷料。

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平铺在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送布部上;

通过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软件控制部将制备的所述作为喷料模板的电子色稿发送给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硬件控制部;

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喷料部将制备的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

优选的,所述软件控制部包括打印软件,所述通过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软件控制部将制备的所述作为喷料模板的电子色稿发送给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硬件控制部具体为,通过所述打印软件将制备的所述作为喷料模板的电子色稿发送给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硬件控制部。

优选的,所述喷料单元包括喷头,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喷料单元将制备的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具体为,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所述喷头将制备的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制得具有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的棉型织物的步骤还包括:

对喷洒了所述喷料整理液的棉型织物进行焙烘;

接着对进行了所述焙烘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涂层,制得具有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的棉型织物。

优选的,所述对喷洒了所述喷料整理液的棉型织物进行焙烘具体为,通过定型机或者焙烘机进行焙烘。

优选的,所述焙烘的温度范围为大于等于110℃且小于等于180℃;时间范围为大于等于2min且小于等于5min。

优选的,所述接着对进行了所述焙烘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涂层具体为,通过泡沫机在进行了所述焙烘后的棉型织物的正面涂一层亲水性柔软剂。

优选的,所述亲水柔软剂包括聚氨酯类亲水整理剂、有机硅亲水整理剂、聚酯-聚醚嵌段共聚亲水整理剂、水溶性高聚物以及天然含有极性基团的亲水性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亲水柔软剂的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30g/l且小于等于200g/l。

优选的,所述提供待喷料棉型织物的步骤包括;

提供原棉型织物;

对所述棉型织物进行前处理,得到待喷料织物。

优选的,所述提供原棉型织物包括提供色织织物或者提供净色织物;

对于提供所述色织织物的步骤,还包括对所述色织织物进行染纱和织造;

对于提供所述净色织物的步骤,还包括织物染色。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原棉型织物进行前处理,得到待喷料织物的步骤中,所述前处理包括煮练、烧毛、酶洗和/或丝光。

优选的,所述烧毛包括单面烧毛或双面烧毛。

优选的,所述酶洗步骤的酶洗液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0.5g/l且小于等于3g/l。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棉型织物进行前处理,得到待喷料织物的步骤还包括,对经过所述前处理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

优选的,所述对经过所述前处理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所述待喷料织物的步骤还包括,对经过所述染色处理后的棉型织物进行定型上浆,得到所述待喷料织物。

优选的,所述定型上浆所采用的浆料包括交联剂以及防渗化剂。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的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5g/l且小于等于20g/l;所述防渗化剂的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0g/l且小于等于300g/l。

优选的,所述防渗化剂包括天然糊料海藻酸钠和/或合成丙烯酸类糊料。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面料,采用如上述所述的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制造而成。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装,采用如上述所述的面料制成。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整理液,包括凉感硅油、保湿剂、防菌剂以及ph调节剂;

其中,所述凉感硅油占所述整理液容量的百分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30%;

所述保湿剂占所述整理液容量的百分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20%;

所述ph调节剂占所述整理液容量的百分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1%;

所述防菌剂占所述整理液容量的百分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通过预先制备喷料整理液以及电子色稿,并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棉型织物上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使制得的棉型织物从内到外吸热性逐渐变弱,亲水性逐渐增强,具有良好的导湿导热及散热的性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所制备的电子色稿样式可变,可操作性强,与现有技术中仅能均匀涂层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电子色稿的样式实现不同的喷料效果,不需要分别制作喷料模板,可控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的一种电子色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考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提供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提供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01:提供待喷料棉型织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供待喷料棉型织物的步骤包括:

提供原棉型织物;

对所述棉型织物进行前处理,得到待喷料织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供原棉型织物包括提供色织织物或者提供净色织物;若提供的所述原棉型织物为色织织物,则在进行所述前处理之前,所述提供原棉型织物的步骤包括染纱和织造;若提供的所述原棉型织物为净色织物,则在进行所述前处理之前,所述提供原棉型织物的步骤包括织物染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原棉型织物进行前处理,得到待喷料织物的步骤中,当所述原棉型织物为净色织物时,所述前处理包括煮练,通过所述煮练可以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当所述原棉型织物为色织织物时,通常在所述染纱过程中对织物的纱线进行煮练处理,所以在前处理阶段可以省略此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处理还包括烧毛、酶洗和/或丝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烧毛包括单面烧毛或双面烧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酶洗步骤的酶洗液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0.5g/l且小于等于3g/l;所述酶洗步骤可以在所述煮练之前或者之后进行,经过所述酶洗后的织物能够达到更加光洁的效果,并且能够在织物接触皮肤时使人体产生凉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棉型织物进行前处理,得到待喷料织物的步骤还包括,对经过所述前处理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所述待喷料织物;所述染色处理根据上述提供原棉型织物步骤中的原棉型织物的不同可以分为:

染色,相应的,所述原棉型织物为色织织物;

荧光加白,相应的,所述原棉型织物为净色织物。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所述染色处理后的织物不能过固化剂,因为本申请主要通过改变织物表面亲疏水性以达到导热导湿及散热的性能,而所述固化剂对织物的亲疏水性有较大影响;另外,所述固化剂对织物的手感也有重要影响,过固化剂的织物往往手感较硬,影响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经过所述前处理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所述待喷料织物的步骤还包括,对经过所述染色处理后的棉型织物进行定型上浆,得到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即:对经过所述染色处理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所述定型上浆,得到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型上浆所采用的浆料包括交联剂以及防渗化剂;所述交联剂的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5g/l且小于等于20g/l;所述防渗化剂的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0g/l且小于等于300g/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渗化剂包括天然糊料海藻酸钠和/或合成丙烯酸类糊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型上浆的步骤能够控制在后续数码喷料过程中喷洒在所述待喷料织物反面的整理液向所述待喷料织物正面的渗透,并且能够提供柔软剂与纤维反应的交联环境。

步骤s102:制备具有弱亲水性的喷料整理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料整理液包括弱亲水性的凉感硅油、保湿剂、防菌剂以及ph调节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凉感硅油可以被其它具有反应基团的能与纤维反应的有机硅柔软剂替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弱亲水性的凉感硅油选用关东佳和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d6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凉感硅油的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100g/l且小于等于300g/l。

步骤s103:制备作为喷料模板的电子色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色稿包括黑色区域以及白色区域;所述黑色区域与所述白色区域相间不连续分布;所述黑色区域为整理液施加区域,所述白色区域为整理液未施加区域;所述整理液施加区域占所述电子色稿面积的百分比的范围为50%至100%。

请参考图2所示,图2为制备的一种电子色稿的示意图,图中黑色区域为所述整理液施加区域,白色区域为所述整理液未施加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色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不同形状,且所述整理液施加区域与所述整理液未施加区域的排列分布也可以有不同方案,并不限制于图2所示内容。

步骤s104: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制得具有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的棉型织物。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4中,根据所述电子色稿,所述喷料整理液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每平方米喷洒量的范围为0.1ml至30ml。

在本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与皮肤接触的面为反面,则与所述反面相反的面为正面;

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具体为,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织物的反面。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4中所述的数码喷料装置可以通过印花机改装而成,包括:

送布部,用于传送所述待喷料织物;

软件控制部,用于制备形成电子色稿,并将所述电子色稿发送给硬件控制部;

硬件控制部,用于接收所述软件控制部发送的电子色稿,并控制喷料部的启动;

喷料部,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色稿对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进行喷料。

另外,所述数码喷料装置还可以包括烘干部以及落布部;

所述烘干部设置于所述落布部的上方,用于对进行了所述喷料的织物进行烘干或焙烘;所述落布部用于车装或卷装所述烘干后的织物。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上述数码喷料装置的结构,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平铺在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送布部的导带上;

通过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软件控制部将制备的所述作为喷料模板的电子色稿发送给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硬件控制部;

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喷料部将制备的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件控制部包括打印软件,所述通过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软件控制部将制备的所述作为喷料模板的电子色稿发送给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硬件控制部具体为,通过所述打印软件将制备的所述作为喷料模板的电子色稿发送给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硬件控制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料部包括喷头,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所述数码喷料装置的喷料部将制备的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具体为,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所述喷头将制备的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头包括电磁阀式喷头、加热起泡喷头或者压电式喷头,通常能用于数码印花或者纸张打印的喷头都适用于本申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制备的棉型织物的导湿导热及散热的性能更好,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所述待喷料棉型织物上,制得具有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的棉型织物的步骤还包括:

对喷洒了所述喷料整理液的棉型织物进行焙烘;

接着对进行了所述焙烘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涂层,制得具有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的棉型织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喷洒了所述喷料整理液的棉型织物进行焙烘具体为,通过定型机或者焙烘机对喷洒了所述喷料整理液的棉型织物进行焙烘;所述焙烘的温度范围为大于等于110℃且小于等于180℃;时间范围为大于等于2min且小于等于5min;经过所述焙烘,能够使所述凉感硅油固着在纤维表面或者形成一层弱亲水膜,使得所述棉型织物的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喷洒了所述喷料整理液的棉型织物进行焙烘之后,可以对经过所述焙烘后的棉型织物进行涂层,具体为通过泡沫机在进行了所述焙烘后的棉型织物的正面涂一层亲水性柔软剂;所述亲水柔软剂包括聚氨酯类亲水整理剂、有机硅亲水整理剂、聚酯-聚醚嵌段共聚亲水整理剂、水溶性高聚物以及天然含有极性基团的亲水性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亲水柔软剂的用量范围为大于等于30g/l且小于等于200g/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柔软剂选用广东佳和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728。

本申请通过预先制备喷料整理液以及电子色稿,并根据所述电子色稿,通过数码喷料装置将所述喷料整理液喷洒在棉型织物上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使制得的棉型织物从内到外吸热性逐渐变弱,亲水性逐渐增强,具有良好的导湿导热及散热的性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所制备的电子色稿样式可变,可操作性强,与现有技术中仅能均匀涂层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电子色稿的样式实现不同的喷料效果,不需要分别制作喷料模板,可控性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对棉型织物进行数码喷料使所述棉型面料的正反两面产生亲疏水性差异,方法简单易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在制备喷料整理液过程中不需添加增稠剂,使得制得的棉型织物手感柔软,舒适度高,并且所述喷料整理液由弱亲水性的凉感硅油制成,而不是常规的拒水剂,相较而言,在人体没有出汗的情况下,只要人体皮肤温度高于外界温度,通过所述凉感硅油的作用,既能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并且整个数码喷料过程,喷料整理液都被棉型织物吸收,基本无任何废液产生,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减少了废液、废料的处理成本;同时本申请提供的数码喷料方式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喷料方式,防止喷料整理液向于皮肤接触面的反面渗透,使得织物两面的亲疏水性差异更大,导湿导热及散热性能更好。

另外,为增大所述棉型织物正反两面的亲疏水性差异,本申请提供了通过泡沫定型在所述棉型织物与皮肤接触面的反面涂一层亲水柔软剂的方法,进而使得从棉型织物的反面到正面吸热性逐渐变弱,亲水性逐渐增强,使制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导湿导热及散热的性能。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另外提供一种面料,采用如上述棉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制造而成。

本申请另外提供一种服装,所述服装由上述面料制成。在服装加工过程中,具体可以根据人体出汗位置的不同设置面料的选用。

本申请另外提供一种整理液,包括凉感硅油、保湿剂、防菌剂以及ph调节剂;其中,所述凉感硅油占所述整理液容量的百分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30%;所述保湿剂占所述整理液容量的百分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20%;所述ph调节剂占所述整理液容量的百分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1%;所述防菌剂占所述整理液容量的百分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2%。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