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压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0304发布日期:2019-03-20 00:3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内压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安装于缝纫机车头的内压脚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在机针从缝制物中拔出时能藉以压住缝制物的内压脚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不使用送料齿带动布料移动的缝纫机,为防止布料与机针之间的摩擦,致使布料与机针一起升起并产生跳针,通常都会装设有一内压脚装置。

一般内压脚装置在机针下降时,一旦内压脚底部与布料相接触,则内压脚将不会再随着机针继续下降,并藉由弹力维持压住布料的状态,并且,在贯穿布料的机针开始上升时,同样藉由弹力使内压脚呈现一下压状态,让布料能够受到内压脚的压持,直至机针上升至完成勾线或离开布料后,内压脚再随着机针进行上升行程,以便移动布料,然而,为因应各种布料或迭层数产生的厚度差异,内压脚除了需具有所述周期性的上下运动,还需具有可调整上下行程高度位置的功能。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已知缝纫机的内压脚装置10具有一内压脚11、一内压脚摇动构件12、一内压脚连杆构件13、一引导构件14、一内压脚移动构件15、一抬升构件16,其中,所述内压脚连杆构件13配置于所述内压脚11及内压脚移动构件15之间,并由两个串接的连杆131、132所构成,而所述引导构件14的上端部可旋动地装设在一缝纫机的车头(图未示),并在下端部形成有一垂直方向的长孔141,其中,所述两连杆131、132之间的结合部133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长孔141中。

所述内压脚移动构件15则连接于所述引导构件14以及一驱动构件17之间,而所述抬升构件16具有一转动轴161以及一内压脚抬升件162,所述转动轴161通过一伞齿轮组163而组装于所述驱动构件17,并具有一抬升凸轮164,而内压脚抬升件162枢转连接于所述缝纫机,并具有一抵触于所述抬升凸轮164的接触滚轮165。

所述驱动构件17在0~180度的范围内进行转动,此时,虽然所述抬升凸轮164的维持部会接触于所述接触滚轮165,但是所述内压脚抬升件162并不会转动,同时,所述驱动构件17带动所述内压脚移动构件15进行移动,驱使所述引导构件14的长孔141带动所述结合部133水平移动,并改变所述两连杆131、132的排列夹角,从而能调整所述内压脚11的下位置的高度位置。

此外,所述驱动构件17在180~360度的范围内进行转动时,所述抬升凸轮164的变化部会接触于所述接触滚轮165,使得所述内压脚抬升件162能进行转动,进而使所述内压脚抬升件162的一端带动所述内压脚11上升至退避位置。

然而,所述内压脚装置10必须由引导构件14再结合直列排设的两连杆131、132所构成的连杆构件,始能达成调整内压脚11的下位置的高度位置,并且,还必须通过抬升构件16来将所述内压脚11移动至退避位置,惟额外的导引构件以及抬升构件16的结构组成除造成所述内压脚装置10整体体积增加之外,特殊态样的引导构件14以及抬升构件16的结构组成亦会造成制作上的成本增加,因此,实有改良前述缺失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被镀物进行电镀作业时,操作者能依照被镀物的电镀状况(例如:被镀物产生异状),快速地将夹持机构与被镀物同时从电镀液中取出,进而降低被镀物损坏的机率。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内压脚机构的机构设计,以达到缩减整个机构体积目的,并且,简化构件数量,以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压脚机构,组装于一缝纫机本体,并具有一能够用以压住缝纫物的内压脚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内压脚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组装一摇摆组件,并经由一移动组件而连接一驱动源,而所述摆动组件组装于一设于所述缝纫机本体的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组件与移动组件之间设有一凸轮组件,所述凸轮组件具有一连接于所述驱动源的主动凸轮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摇摆组件的从动滚轮,所述主动凸轮通过所述移动组件能由一没有抵触于所述从动滚轮的预备接触位置转动至一接触于所述从动滚轮的接触位置,使得所述摇摆组件与连杆组件共同带动所述内压脚由一压住缝纫物的抵压位置移动至一分离于缝纫物的预备抵压位置。

此外,所述摇摆组件连接一复归组件,所述复归组件能对所述摇摆组件形成一复归作用力,使得所述主动凸轮位于所述预备接触位置时,所述摇摆组件通过所述复归作用力带动所述内压脚移动至所述抵压位置,进而所述内压脚能持续位于所述抵压位置。

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具有一移动连杆,所述移动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并在远离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组装一连接于所述驱动源的偏心轮,而所述偏心轮与主动凸轮相互连接。

再者,所述摇摆组件具有相互组装的一第一杆件以及一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经由一摆动轴而连接于所述上轴,而所述第二杆件在所述内压脚位于所述抵压位置时,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通过所述复归作用力而抵触于一形成于所述缝纫机本体的凹槽,并且,所述第二杆件于抵触于所述凹槽的一端连接所述从动滚轮,并在远离于所述从动滚轮的一端组装所述连杆组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摇摆组件与移动组件之间设有凸轮组件,使得内压脚机构在缩减整体体积的情况下,依然能让内压脚在预备抵压位置与抵压位置之间来回移动,除此之外,主动凸轮通过移动组件而移动至接触位置时,内压脚受到摇摆组件与连杆组件带动而能立即由抵压位置移动至预备抵压位置,并且,当主动凸轮通过移动组件而移动至预备接触位置时,复归组件通过复归作用力而拉动摇摆组件,使得内压脚能立即由预备抵压位置移动至抵压位置,藉以取代前述的已知缝纫机的内压脚装置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为已知内压脚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内压脚机构安装于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内压脚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内压脚机构的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内压脚抵顶缝纫物的示意图;

图7为主动凸轮在0~180度范围内进行转动而带动内压脚的示意图;

图8为主动凸轮在180~360度范围内进行转动而带动内压脚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内压脚装置;11-内压脚;12-内压脚摇动构件;13-内压脚连杆构件;131、132-连杆;133-结合部;14-引导构件;141-长孔;15-内压脚移动构件;16-抬升构件;161-转动轴;162-内压脚抬升件;163-伞齿轮组;164-抬升凸轮;165-接触滚轮;17-驱动构件;20-内压脚机构;21-摇摆组件;211-摆动轴;212-摆臂连杆;213-调整臂;213a-沟槽;214-偏心凸轮;215-第一杆件;216-第二杆件;217-调节杆件;217a-挂勾部;218-支轴;22-连杆组件;221-第一连接件;221a-第一组接部;221b-第二组接部;221c-第三组接部;222-第二连接件;23-内压脚;24-移动组件;241-移动连杆;242-偏心轮;25-传动组件;251-传动轴;252-驱动源;26-凸轮组件;261-主动凸轮;261a-抵靠部;262-从动滚轮;27-复归组件;271-挂勾件;272-弹簧;273-复归作用力;30-缝纫机本体;31-车头;32-上轴;33-曲柄轴连杆;34-针棒;35-凹槽;40-缝纫物;p1-预备接触位置;p2-抵压位置;p3-接触位置;p4-预备抵压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本发明内压脚机构20配合一缝纫机本体30使用,缝纫机本体30具有一车头31以及一底座(图未示),内压脚机构20组装于车头31内部,并在内部具有一能进行转动的上轴32,上轴32通过一曲柄轴连杆33而连接一组装于车头31的针棒34,使得上轴32通过曲柄轴连杆33而带动针棒34朝向所述底座进行垂直移动,如图所示,车头31前侧设有一凹槽35。

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内压脚23机构20主要由一摇摆组件21、一连杆组件22、一内压脚23、一移动组件24、一传动组件25、一凸轮组件26以及一复归组件27所构成,如图所示,摇摆组件21具有一摆动轴211,该摆动轴211一端组装一摆臂连杆212,并在远离于摆臂连杆212的一端组装一调整臂213,摆臂连杆212经由一组装于上轴32的偏心凸轮214而连接于上轴32,使得上轴32进行转动时,所述摆动轴211通过偏心凸轮214与摆臂连杆212而能进行往复摆动,而调整臂213形成一外观呈现弧曲状的沟槽213a用来改变调整臂213的摆动半径,沟槽213a组装一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杆件215,其中,第一杆件215于远离于沟槽213a的一端可自由旋转地连接一第二杆件216的中央区段,而第二杆件216一端连接于连杆组件22,并在远离连杆组件22的一端连接一调节杆件217的一端,如图所示,调节杆件217的中央区域通过一支轴218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缝纫机的车头31,而调节杆件217另一端形成一挂勾部217a来安装复归组件27。

请参阅图5所示,连杆组件22主要由一第一连接件221以及一第二连接件222所构成,第一连接件221具有一第一组接部221a、一第二组接部221b以及一第三组接部221c,其中,第一组接部221a连接于摇摆组件21的第二杆件216,而第二组接部221b则与移动组件24相互连接,第三组接部221c连接于第二连接件222,而第二连接件222于远离于第三组接部221c的一端连接于内压脚23,如图所示,内压脚23平行设置于针棒34。

移动组件24设有一朝向第二组接部221b方向移动的移动连杆241以及一组装于移动连杆241一端的偏心轮242,而传动组件25具有一能进行转动的传动轴251以及一连接于传动轴251的驱动源252,其中,传动轴251连接于偏心轮242,并平行于上轴32,其中,驱动源25带动偏心轮242进行转动,使得移动连杆241带动第二组接部221b进行移动,进而改变第一连接件221的角度,如图所示,凸轮组件26具有一主动凸轮261以及一从动滚轮262,主动凸轮261固定连接于偏心轮242,使得主动凸轮261通过偏心轮242而连接于传动轴251,其中,主动凸轮261具有一能选择性接触于从动滚轮262的抵靠部261a(如图6所示),而第二杆件216远离于第一连接件221的一端连接于从动滚轮262,另外,复归组件27具有一安装固定于车头31的挂勾件271,而挂勾件271与调节杆件217的挂勾部217a之间设有一弹簧272。

请参阅图6所示,在针棒34进行缝制动作的期间,主动凸轮261的抵靠部261a没有抵触于凸轮组件26的从动滚轮262而使主动凸轮261位于一预备接触位置p1,此时,复归组件27的弹簧272对摇摆组件21的调节杆件217形成一复归作用力273,使得第二杆件216与调节杆件217两者共同以支轴218为轴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进而使连杆组件22带动内压脚23移动至一抵压位置p2,让内压脚23压住一缝纫物40,同时,第二杆件216于组装从动滚轮262的一端通过复归作用力273而抵触于缝纫机本体30的凹槽35的壁面,于此状态下,摇摆组件21的摆动轴211带动调整臂213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摆动,使得调整臂213依序经由第一杆件215、第二杆件216、第一连接件221与第二连接件222而带动内压脚23随着转动中的上轴32进行间歇性的上下运动,进而使内压脚23能适时的分离缝纫物40,致使能便于移动缝纫物40。

请参阅图7所示,在针棒34进行缝制动作期间遇到缝纫物40厚度变化而需要改变所述内压脚23的高度时,传动组件25的驱动源252带动传动组件25的传动轴251在0~180度的范围内进行转动,使得移动组件24的偏心轮242与凸轮组件26的主动凸轮261一起进行顺时针转动,此时,主动凸轮261的抵靠部261没有接触于从动滚轮262,同时,第二杆件216于组装从动滚轮262的一端依然通过复归作用力273而抵触于凹槽35的壁面,而移动组件24的移动连杆241朝向第一连接件221的第二组接部221b移动,使得第一连接件221以第一组接部221a为支点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改变第一连接件221的角度,使第二连接件222带动内压脚23提高抵压位置p2的高度位置,藉此,内压脚23能通过连杆组件22与移动组件24而改变抵压位置p2的高度位置,并且,当抵压位置p2的高度位置改变时,内压脚23垂直移动的距离大致维持不变。

请参阅图8所示,接下来,传动组件25的驱动源252带动传动组件25的传动轴251在180~360度的范围内进行转动,使得移动组件24的偏心轮242与主动凸轮261一起转动至抵靠部261a抵触于从动滚轮262,进而主动凸轮261由预备接触位置p1移动至一接触位置p3,让第二杆件216与调节杆件217两者共同以支轴218为轴心进行逆时针旋转,致使弹簧272延伸拉长,而连杆组件22再带动内压脚23移动至一分离于缝纫物40的预备抵压位置p4,此时,第二杆件216于组装从动滚轮262的一端没有抵触于凹槽35的壁面。

由前述内压脚23的动作可知,传动组件25的传动轴251同时带动移动组件24的偏心轮242与凸轮组件26的主动凸轮261移动至接触位置p3时,内压脚23受到摇摆组件21与连杆组件22能立即由抵压位置p2移动至预备抵压位置p4,并且,当主动凸轮261通过传动轴251而移动至预备接触位置p1时,复归组件27通过复归作用力273而拉动摇摆组件21,使得内压脚23能立即由预备抵压位置p4移动至抵压位置p2,藉以使传动组件25能兼具调整内压脚23在抵压位置p2的高度位置,以及带动内压脚23到达完全升起的预备抵压位置p4。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