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6647发布日期:2019-05-15 22:4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染色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色泽的加工过程,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ph值和所需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布匹染色之前一般都要进行前处理,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布匹上的杂质,使得布匹表面更加洁净且增加布匹的柔软性。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节能、环保、节省成本的工艺越来越获得生产者的青睐。在纺织领域,纱线在进行染色前浆染前,必须要进行预处理,主要如漂白、精练,以提高纱线的光泽度。而传统预处理工艺需使用较高的温度(一般为105-110℃)、且预处理后上染率较差,导致后续染纱步骤会浪费较多的染料,较高的温度耗费了能量,多余的染料给污水的处理也带来负担。

目前,为增加纱线的上染率,会采用一些阳离子改性方法,该方法虽然能在染色的深度上有所帮助,但是会降低染色后的牢度,尤其是干摩擦牢度和湿摩擦牢度,且并未改善预处理步骤高温耗能的问题。另外,阳离子改性步骤与纱线的其余预处理步骤鉴于工艺条件的不同,为避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常是分开进行的,即先进行阳离子改性后,干燥纱线,再进行其余预处理步骤。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进一步浪费了原料试剂、水、能源等,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能少、成本低的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退浆:将10-20份聚乙烯醇、3-5份螯合分散剂、3-5份柔软剂和1-3份减磨剂进行混合得到浆液,采用喷射溢流染色机间歇式退浆的方式对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2)精练:将退浆后的纱线通过冲减入缸的方式投放到煮炼缸内,并加入20-40份氢氧化钠、1-5份表面活性剂、0.5-2.5份苛性物、3-4份硅酸钠、2-4份接枝改性剂、8-10份环氧铵盐,进行连续煮练,煮练温度为30-50℃,煮练时间为4-8h;

(3)碱减量处理:采用轧烘碱连续减量的工艺进行碱减量处理,采用常压溢流减量机,浸轧烧碱液18%,渗透剂1.5g/l,轧液率为35-45%,常压溢流减量机辊筒烘燥温度为100-120℃,烘燥时间为20-30min,然后进入无张力平洗机内,采用热水和冷水轮流间隔冲洗,再用醋酸中和,水洗;

(4)漂白:选用漂白液,且漂白液含过氧化氢1.5-2.5g/l,用烧碱调节漂白液的ph值到9.5-10.5,加入1-2份稳定剂及3-5份湿润剂,在室温下浸轧漂液,在70-90℃温度下进行汽蒸,汽蒸时间为45-60min,然后水洗出布,在温度为150℃下的拉幅机上进行超慢烘干;

(5)低温等离子处理:将烘干得到纱线进行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处理工艺条件为:压强20-40pa,功率100-150w,时间2-6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枝改性剂为季铰盐类高分子复合物,分子量为7000-10000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红油或肥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染色之前采用接枝改性剂对纱线进行表面处理,在纱线纤维上,增加了上色官能团,让纱线能够更有效的在后续染色过程中与染料分子结合反应,提高上染率,减少染料的浪费,且纱线的色牢度也能够显著提升,同时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中处于激发态的高能粒子的物理刻蚀和化学反应,从而有效改善、提高纱线的吸湿或润湿性,还可以有效去除或削弱鳞片层的定向摩擦效应,提高纱线的防缩绒性,明显改善了纱线的毛效,提高染料及助剂的均匀吸附和扩散,使纱线的上染率和匀染性得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退浆:将10份聚乙烯醇、3份螯合分散剂、3份柔软剂和1份减磨剂进行混合得到浆液,采用喷射溢流染色机间歇式退浆的方式对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2)精练:将退浆后的纱线通过冲减入缸的方式投放到煮炼缸内,并加入20份氢氧化钠、1份红油、0.5份苛性物、3份硅酸钠、2份接枝改性剂、8份环氧铵盐,进行连续煮练,煮练温度为30℃,煮练时间为4h;

(3)碱减量处理:采用轧烘碱连续减量的工艺进行碱减量处理,采用常压溢流减量机,浸轧烧碱液18%,渗透剂1.5g/l,轧液率为35%,常压溢流减量机辊筒烘燥温度为100℃,烘燥时间为20min,然后进入无张力平洗机内,采用热水和冷水轮流间隔冲洗,再用醋酸中和,水洗;

(4)漂白:选用漂白液,且漂白液含过氧化氢1.5g/l,用烧碱调节漂白液的ph值到9.5,加入1份稳定剂及3份湿润剂,在室温下浸轧漂液,在70℃温度下进行汽蒸,汽蒸时间为45min,然后水洗出布,在温度为150℃下的拉幅机上进行超慢烘干;

(5)低温等离子处理:将烘干得到纱线进行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处理工艺条件为:压强20pa,功率100w,时间2min。

实施例2

一种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退浆:将12份聚乙烯醇、3.5份螯合分散剂、3.5份柔软剂和1.5份减磨剂进行混合得到浆液,采用喷射溢流染色机间歇式退浆的方式对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2)精练:将退浆后的纱线通过冲减入缸的方式投放到煮炼缸内,并加入25份氢氧化钠、2份肥皂、1份苛性物、3.2份硅酸钠、2.5份接枝改性剂、8.5份环氧铵盐,进行连续煮练,煮练温度为35℃,煮练时间为5h;

(3)碱减量处理:采用轧烘碱连续减量的工艺进行碱减量处理,采用常压溢流减量机,浸轧烧碱液18%,渗透剂1.5g/l,轧液率为38%,常压溢流减量机辊筒烘燥温度为105℃,烘燥时间为22min,然后进入无张力平洗机内,采用热水和冷水轮流间隔冲洗,再用醋酸中和,水洗;

(4)漂白:选用漂白液,且漂白液含过氧化氢1.8g/l,用烧碱调节漂白液的ph值到9.8,加入1.2份稳定剂及3.5份湿润剂,在室温下浸轧漂液,在75℃温度下进行汽蒸,汽蒸时间为50min,然后水洗出布,在温度为150℃下的拉幅机上进行超慢烘干;

(5)低温等离子处理:将烘干得到纱线进行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处理工艺条件为:压强25pa,功率110w,时间3min。

实施例3

一种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退浆:将15份聚乙烯醇、4份螯合分散剂、4份柔软剂和2份减磨剂进行混合得到浆液,采用喷射溢流染色机间歇式退浆的方式对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2)精练:将退浆后的纱线通过冲减入缸的方式投放到煮炼缸内,并加入30份氢氧化钠、3份红油、1.5份苛性物、3.5份硅酸钠、3份接枝改性剂、9份环氧铵盐,进行连续煮练,煮练温度为40℃,煮练时间为6h;

(3)碱减量处理:采用轧烘碱连续减量的工艺进行碱减量处理,采用常压溢流减量机,浸轧烧碱液18%,渗透剂1.5g/l,轧液率为35-45%,常压溢流减量机辊筒烘燥温度为110℃,烘燥时间为25min,然后进入无张力平洗机内,采用热水和冷水轮流间隔冲洗,再用醋酸中和,水洗;

(4)漂白:选用漂白液,且漂白液含过氧化氢2g/l,用烧碱调节漂白液的ph值到10,加入1.5份稳定剂及4份湿润剂,在室温下浸轧漂液,在80℃温度下进行汽蒸,汽蒸时间为52min,然后水洗出布,在温度为150℃下的拉幅机上进行超慢烘干;

(5)低温等离子处理:将烘干得到纱线进行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处理工艺条件为:压强30pa,功率130w,时间4min。

实施例4

一种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退浆:将18份聚乙烯醇、4.5份螯合分散剂、4.5份柔软剂和2.5份减磨剂进行混合得到浆液,采用喷射溢流染色机间歇式退浆的方式对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2)精练:将退浆后的纱线通过冲减入缸的方式投放到煮炼缸内,并加入35份氢氧化钠、4份肥皂、2份苛性物、3.8份硅酸钠、3.5份接枝改性剂、9.5份环氧铵盐,进行连续煮练,煮练温度为45℃,煮练时间为7h;

(3)碱减量处理:采用轧烘碱连续减量的工艺进行碱减量处理,采用常压溢流减量机,浸轧烧碱液18%,渗透剂1.5g/l,轧液率为45%,常压溢流减量机辊筒烘燥温度为115℃,烘燥时间为28min,然后进入无张力平洗机内,采用热水和冷水轮流间隔冲洗,再用醋酸中和,水洗;

(4)漂白:选用漂白液,且漂白液含过氧化氢2.2g/l,用烧碱调节漂白液的ph值到10.2,加入1.8份稳定剂及4.5份湿润剂,在室温下浸轧漂液,在85℃温度下进行汽蒸,汽蒸时间为55min,然后水洗出布,在温度为150℃下的拉幅机上进行超慢烘干;

(5)低温等离子处理:将烘干得到纱线进行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处理工艺条件为:压强35pa,功率140w,时间5min。

实施例5

一种纱线染色前的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退浆:将20份聚乙烯醇、5份螯合分散剂、5份柔软剂和3份减磨剂进行混合得到浆液,采用喷射溢流染色机间歇式退浆的方式对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2)精练:将退浆后的纱线通过冲减入缸的方式投放到煮炼缸内,并加入40份氢氧化钠、5份红油、2.5份苛性物、4份硅酸钠、4份接枝改性剂、10份环氧铵盐,进行连续煮练,煮练温度为50℃,煮练时间为8h;

(3)碱减量处理:采用轧烘碱连续减量的工艺进行碱减量处理,采用常压溢流减量机,浸轧烧碱液18%,渗透剂1.5g/l,轧液率为45%,常压溢流减量机辊筒烘燥温度为120℃,烘燥时间为30min,然后进入无张力平洗机内,采用热水和冷水轮流间隔冲洗,再用醋酸中和,水洗;

(4)漂白:选用漂白液,且漂白液含过氧化氢2.5g/l,用烧碱调节漂白液的ph值到10.5,加入2份稳定剂及5份湿润剂,在室温下浸轧漂液,在90℃温度下进行汽蒸,汽蒸时间为60min,然后水洗出布,在温度为150℃下的拉幅机上进行超慢烘干;

(5)低温等离子处理:将烘干得到纱线进行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处理工艺条件为:压强40pa,功率150w,时间6min。

所述接枝改性剂为分子量为7000-100000的季铰盐类高分子复合物。

本发明在染色之前采用接枝改性剂对纱线进行表面处理,在纱线纤维上,增加了上色官能团,让纱线能够更有效的在后续染色过程中与染料分子结合反应,提高上染率,减少染料的浪费,且纱线的色牢度也能够显著提升,同时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中处于激发态的高能粒子的物理刻蚀和化学反应,从而有效改善、提高纱线的吸湿或润湿性,还可以有效去除或削弱鳞片层的定向摩擦效应,提高纱线的防缩绒性,明显改善了纱线的毛效,提高染料及助剂的均匀吸附和扩散,使纱线的上染率和匀染性得到提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