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69192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提花布料通常可分为机织大提花和针织大提花两大类,其中机组织大提花多以一种织为基础(地组织),而以另一种或数种不同组织在其上显现花纹图案,可利用不同颜色的经纬纱,使织物呈现彩色的大花纹,也可配用不同的纤维种类、纱线支数和不同的经纬密,制成各种风格的提花织物。机织大提花是通过经线和纬线的交织而成,交织时纬线在布面上是从左到右连续引纬后与经线进行交织、经线在布面上是从前到后连续与纬线进行交织,如果利用不同颜色或不同材料的经纬纱、使织物呈现不同颜色的大花纹,制织大花纹的经线和纬线在地组织上也会出现,纬线从左到右、经线从前到后以连续的方法出现。由于地组织和花组织的色彩不能独立呈现,大提花的层次感不够、美感不够。市场上很需要一种大花纹在整个布面上很突出、很干净的风格,而且大花纹上的纱线颜色不会出现在地组织的纱线上,但由于机织织物原有经纬是连续交织、这个不可改变的基础特点,以致至今生产上还没能实现上述生产需求。因此,提供一种能提升大提花布料花纹的层次感和美感的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生产方法,来实现提升大提花布料花纹的层次感和美感的目的,让大花纹在整个布面上更突出、更干净、更具有时尚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织轴前准备;s2.大提花织造;s3.拉幅整平布面、剪浮长;

s4.染色、后整理;

步骤s1所述的织轴前准备,具体包括的工序为整经、上浆、穿综筘,以及准备好要上大提花织机的织轴;

步骤s2所述的大提花织造,织造时、大提花位置的纱线要分别与面层和底层交织,大提花以外的地织物为单层或双层或三层的组织,大提花纱线的浮长在3个以上,浮长可以但不限于设计在布料的底层;

步骤s3中所述的剪浮长:拉幅整平布面、用剪毛机剪掉浮长比较长的纱线,剪后的纱线尾巴留长范围在0.1~0.5cm。

在成品布中:大提花位置不同颜色或不同材料的经纬纱的重量,占整块布料的占比在1-15%范围内.

一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生产方法生产的成品布具有以下特征:大提花经线或纬纱中必须有间断式的经线或纬线。纬线的间断式是指同一根纬线从左到右整个门幅上有连续有断续、而不是从左到右都存在,经线的间断式是指同一根经线从前到后有连续有断续、不是以连续的方法出现;根据机织布料的织造特点,织造时形成大提花的经线或纬线必须是连续的,但成品时就变成间断式不连续;织在大提花的位置纱线,可以但不限于是1~8种(8色);织造大提花胚布时,大提花的纱线要分别与面层和底层交织;大提花纱线的浮长在3个以上,浮长可以但不限于设计在布料的底层。

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工艺新颖巧妙,不用新设备,生产过程低碳环保,有很大的市场应用价值,本发明方法生产出来的大提花产品成品,花型的层次感和美感能得到很大提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成品中纬线方向连续深色原点部分是浮长比较长的纬线纱线,为步骤s3中所述的剪浮长部分;浅色x形点部分地组织,浅色x形点和不连续深色原点交织部分为大提花组织;

图2为经线方向连续深色原点部分是浮长比较长的经线纱线,为步骤s3中所述的剪浮长部分:浅色x形点为地组织,浅色x形点和不连续深色原点交织部分为大提花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一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生产方法,以纬线方向出现浮长比较长的纱线为例,说明利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生产一种大提花纬线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方法:经线选用一种纱线:40s纯棉纱,纬线选用两种纱线:地组织部分选用100s纯棉纱,大提花部分选用40s红色纱。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1.织轴前准备;s2.大提花织造;s3.拉幅整平布面、剪浮长;s4.染色、后整理。

其中:步骤s1所述的织轴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整经、上浆、穿综筘工序,准备好要上大提花织机的织轴。

步骤s2中所述的大提花织造,织造时、大提花位置的纱线要分别与面层和底层交织,大提花以外的地织物为双层组织;大提花纱线的纬线浮长使用62个,浮长设计在布料的底层。

步骤s3中所述的剪浮长:织好坯布后,拉幅整平布面、用剪毛机剪掉浮长比较长的纱线,剪后的纱线尾巴留长大约0.1cm,由于大提花位置的纱线分别与面层和底层进行了交织,经纬纱线交织牢度与地组织比较接近,正常外力情况下、剪后留在织物上的纱线不会轻易被拆拨出来。

步骤s4中所述的染色、后整理,用正常的染整工艺生产。上述步骤完成后得到一种大提花纬线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在成品布中:大提花位置不同颜色的纬纱的重量,占整块布料的占比在15%左右;大提花纬纱中同一根纬线从左到右整个门幅上有连续有断续、而不是从左到右都存在。织在大提花的位置纱线,地组织1种、大提花1种,共2种。

本发明这个实施例生产的这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花型的层次感和美感能得到很大提升,大提花位置的纱线交织牢度好、提花质量也相应提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生产方法,以经线方向出现浮长比较长的纱线为例,说明利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生产一种大提花经线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的方法:

经线选用8种纱线:地组织部分选用40s纯棉纱,大提花部分选用7种不同颜色的60s色纱。纬线选用一种纱线:40s纯棉纱。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1.织轴前准备;s2.大提花织造;s3.拉幅整平布面、剪浮长;s4.染色、后整理。

其中:步骤s1所述的织轴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整经、上浆、穿综筘工序,准备好要上大提花织机的织轴。

步骤s2中所述的大提花织造,织造时、大提花位置的纱线要分别与面层和底层交织,大提花以外的地织物为双层组织;大提花纱线的经线浮长使用62个,浮长设计在布料的面层。

步骤s3中所述的剪浮长:织好坯布后,拉幅整平布面、用剪毛机剪掉浮长比较长的纱线,剪后的纱线尾巴留长大约0.5cm,由于大提花位置的纱线分别与面层和底层进行了交织,经纬纱线交织牢度与地组织比较接近,正常外力情况下、剪后留在织物上的纱线不会轻易被拆拨出来。

步骤s4中所述的染色、后整理,用正常的染整工艺生产。

上述步骤完成后得到一种大提花经线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在成品布中:大提花位置不同颜色的经线的重量,占整块布料的占比在1%左右;大提花经线中同一根经线从前到后整个长度方向上有连续有断续、而不是从前到后都存在。织在大提花的位置纱线,地组织1种、大提花7种,共8种。

本发明这个实施例生产的这种大提花纱线不连续的机织成品布,花型的层次感和美感能得到很大提升,大提花位置的纱线交织牢度好、提花质量也相应提升。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