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43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布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布料。



背景技术:

提花布是布料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提花布是一种有织纹图案的棉织物或化纤混纺织物,有白织和有色织之分。白织坯布和部分色织坯布须经练漂或染色。提花布在织造时用经纬组织结构变化、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沉浮构成不同的图案,形成花案,纱支精细,针线密度高。提花布花色别致、立体感强,但是提花布还存在透气性差、吸水性差、不防静电等缺点,对客户的感官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透气性差、吸水性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布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布料,包括基布层和阻燃层,基布层上设有阻燃层,阻燃层涂覆有防水涂层,防水涂层涂覆有防霉涂层,防霉涂层上设有吸水层;基布层上均设有第一透气通道和第二透气通道,第一透气通道依次穿过阻燃层、防水涂层、防霉涂层和吸水层,第二透气通道依次穿过阻燃层、防水涂层、防霉涂层和吸水层,第一透气通道与第二透气通道交叉;吸水层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之间相互连通,吸水层上还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上设有导流通道,弧形槽通过导流通道与凹槽连通;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由涤纶纱、导电纱、夜光纱织成,涤纶纱由涤纶单丝捻合而成,导电纱和夜光纱缠绕在涤纶纱上,纬纱为氯纶纱,氯纶纱上设有吸水薄膜,吸水薄膜缠绕在氯纶纱上,氯纶纱由氯纶单丝捻合而成,氯纶单丝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为圆形,氯纶单丝上设有两个圆形空腔和两个方形空腔。

作为优选,阻燃层为聚酰亚胺纤维编织而成的阻燃层;防水涂层为防水剂制成的防水涂层,防霉涂层为防霉剂制成的防霉涂层。

作为优选,导电纱由腈纶铜络合纤维捻合而成。

作为优选,涤纶单丝的的单丝纤度为0.6dtex-1.1dtex,中空度为20%-23%。

作为优选,氯纶单丝的的单丝纤度为0.8dtex-1.2dtex,中空度为23%-26%。

作为优选,基布层上设有图案层,图案层包括三角形图案和圆形图案,三角形图案与圆形图案之间设有空腔,图案层还包括橡胶块,橡胶块均匀环绕设置在圆形图案周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阻燃层能降低提花布发生燃烧的可能性;防水涂层防止水和其他液体进入到基布层,从而保证基布层不会受到水污染,提升了提花布的使用寿命;防霉涂层防止霉菌滋生,提升提花布的抗菌效果。第一透气通道和第二透气通道提升提花布的透气效果;吸水层提升提花布的吸湿效果;导电纱能释放静电,从而避免静电对人体造成伤害和不适感,通过缠绕在氯纶纱上的吸水薄膜将渗入进来的水分吸收干净,从而使基布层保持干燥状态,提升提花的吸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经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纬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氯纶单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图案层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吸水层、101—凹槽、102—导流通道、103—弧形槽、2—防霉涂层、3—防水涂层、4—阻燃层、5—基布层、51—经纱、511—涤纶纱、512—导电纱、513—夜光纱、52—纬纱、521—氯纶纱、5211—氯纶单丝、52111—圆形空腔、52112—方形空腔、522—吸水薄膜、6—图案层、601—圆形图案、602—三角形图案、603—橡胶块、7—第一透气通道、8—第二透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布料,如图1-6所示,包括基布层5和阻燃层4,基布层5上设有阻燃层4,阻燃层4涂覆有防水涂层3,防水涂层3涂覆有防霉涂层2,防霉涂层2上设有吸水层1;阻燃层4为聚酰亚胺纤维编织而成的阻燃层4;防水涂层3为防水剂制成的防水涂层3,防霉涂层2为防霉剂制成的防霉涂层2。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耐高低温特性、阻燃性,不熔滴,离火自熄以及极佳的隔温性,因此通过阻燃层4能降低提花布发生燃烧的可能性;通过防水涂层3防止水和其他液体进入到基布层5,从而保证基布层不会受到水污染,提升了提花布的使用寿命;通过防霉涂层2防止霉菌滋生,提升提花布的抗菌效果,提升提花布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基布层5上均设有第一透气通道7和第二透气通道8,第一透气通道7依次穿过阻燃层4、防水涂层3、防霉涂层2和吸水层1,第二透气通道8依次穿过阻燃层4、防水涂层3、防霉涂层2和吸水层1,第一透气通道7与第二透气通道8交叉;第一透气通道7和第二透气通道8增大了基布层5的透气效果,并且由于第一透气通道7和第二透气通道8交叉连通,空气的流通性更好,更适于基布层5的透气,提升提花布的透气效果。

吸水层1上设有四个凹槽101,凹槽101之间相互连通,吸水层1上还设有弧形槽103,弧形槽103上设有导流通道102,弧形槽103通过导流通道102与凹槽101连通;当汗水从吸水层1中渗入时,汗水流入到凹槽101中,凹槽101的汗水通过导流通道102流入到弧形槽103中,弧形槽103更容易将水分锁住,避免汗水渗入到里层,从而提升提花布的吸湿效果。

基布层5由经纱51和纬纱52编织而成,经纱51由涤纶纱511、导电纱512、夜光纱513织成,导电纱512由腈纶铜络合纤维捻合而成。涤纶纱511由涤纶单丝捻合而成,涤纶单丝的的单丝纤度为0.6dtex,中空度为20%,导电纱512和夜光纱513缠绕在涤纶纱511上,腈纶铜络合纤维制成的导电纱512能将提花布上的静电释放,避免静电对人体造成伤害和不适感,夜光纱513在夜晚会发光,提升提花布的观赏性,并且在夜晚找寻提花布时,带夜光的提花布更容易被找到。纬纱52为氯纶纱521,氯纶纱521上设有吸水薄膜522,吸水薄膜522缠绕在氯纶纱521上,氯纶纱521由氯纶单丝5211捻合而成,氯纶单丝5211的的单丝纤度为0.8dtex,中空度为23%,氯纶单丝521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为圆形,氯纶单丝5211上设有两个圆形空腔52111和两个方形空腔52112。通过缠绕在氯纶纱521上的吸水薄膜522将渗入进来的水分吸收干净,从而使基布层5保持干燥状态,提升提花的吸湿效果;氯纶单丝5211上的两个圆形空腔52111和两个方形空腔52112能降低纬纱52的重量,从而降低提花布的重量,使提花布更轻。

基布层5上设有图案层6,图案层6包括三角形图案602和圆形图案601,三角形图案602与圆形图案601之间设有空腔,图案层6还包括橡胶块603,橡胶块603均匀环绕设置在圆形图案601周围。三角形图案602和圆形图案601能提升提花布的质感,并且橡胶块603弹性好,在提花布与人体接触时,圆形的橡胶块603与人体皮肤贴近,橡胶块603能带来舒适的弹性,提高人体皮肤的舒适度。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涤纶单丝的的单丝纤度为0.8dtex,中空度为22%。氯纶单丝5211的的单丝纤度为1.0dtex,中空度为25%。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涤纶单丝的的单丝纤度为1.1dtex,中空度为23%。氯纶单丝5211的的单丝纤度为1.2dtex,中空度为26%。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