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缝纫机是适用于缝纫工厂或其他工业部门中大量生产用的缝制工件的缝纫机,目前,很多工业缝纫机中都采用了自动抬压脚机构,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现有的缝纫机的自动抬压脚机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申请号:201310113929.0;授权公告号:CN103215758B],其包括以下部件:机壳,机壳包括一个立柱部,立柱部内设有一空腔;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在立柱部的空腔内,直线驱动器包括一根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的牵引杆,牵引杆沿大致竖直的方向向上延伸;后杠杆,其后端与牵引杆的端部相连接,后杠杆的前端包括两个销孔,其中第一前销孔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上,后杠杆后端到第一前销孔的距离大于第二前销孔到第一前销孔的距离;前杠杆,包括三个销孔,第一销孔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上;第二销孔与压脚升降板相铰接;拉杆,拉杆的后端与后杠杆的第二前销孔相铰接,拉杆的前端与前杠杆的第三销孔相铰接。
该种结构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式电磁铁,来实现压脚的自动抬压;但是该种结构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直线式电磁铁是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牵引杆也是沿竖直方向布置,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直线式电磁铁和牵引杆占据的安装空间大;而且由于后杠杆的数量只有一个,直线式电磁铁需要驱动的行程较长,工作时,需要的瞬间吸力较大,这就需要使用较大规格的直线式电磁铁,较大规格的直线式电磁铁占据的空间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直线驱动器需要驱动的行程短,缩小直线驱动器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包括直线驱动器、传动组件和压脚组件,所述直线驱动器包括一根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的牵引杆,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后杠杆,所述第一后杠杆位于直线驱动器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抬压脚装置还包括第二后杠杆和连杆,所述直线驱动器和牵引杆沿水平方向横向设置,所述牵引杆与第二后杠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的下端与第二后杠杆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连杆的上端与第一后杠杆的一端相连。
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的直线驱动器、传动组件、第二后杠杆和连杆均位于缝纫机机头的空腔中,直线驱动器是通过牵引杆、第二后杠杆、连杆、第一后杠杆和传动组件实现压脚组件中压脚的抬压,第一后杠杆和第二后杠杆均利用杠杆原理,通过第一后杠杆和第二后杠杆两个杠杆,相对于仅仅使用一个杠杆,可以使直线驱动器需要驱动的行程更短,工作时需要的瞬间吸力更小,从而可以有效的缩小直线驱动器的体积,使直线式驱动器可以沿水平方向横向布置,从而合理利用缝纫机机头内空腔的宽度,减少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占据的空间,方便安装,且规格较小的直线驱动器成本也较低。
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第二后杠杆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依次相连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牵引杆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与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板位于第三连接板的一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与缝纫机的机壳相铰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使直线驱动器需要驱动的行程更短,工作时需要的瞬间吸力更小,从而可以有效的缩小直线驱动器的体积,方便安装,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设置,合理利用空间,使直线驱动器能够更好的通过第二后杠杆与连杆相连,提高传动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该种角度的设置使第二后杠杆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杠杆原理,从而提高第二后杠杆的省力效果,可以使直线驱动器需要驱动的行程更短,方便安装。
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相垂直。该种结构,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缝纫机机头内部的空间,使第二后杠杆具有更好的传动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分别位于第三连接板的两侧。该种结构,结构紧凑,可以将第二后杠杆制得更小,第二后杠杆占据的空间小,安装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位于第三连接板的同一侧。该种结构,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空间。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第二后杠杆包括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五连接板与牵引杆相连,所述第六连接板与连杆相连,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之间具有夹角。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的连接处与缝纫机的机壳相铰接,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使直线驱动器需要驱动的行程更短,工作时需要的瞬间吸力更小,从而可以有效的缩小直线驱动器的体积,方便安装,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该种角度的设置使第二后杠杆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杠杆原理,从而提高第二后杠杆的省力效果,可以使直线驱动器需要驱动的行程更短,方便安装。
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连杆包括杆体、位于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后杠杆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后杠杆相铰接。杆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后杠杆和第二后杠杆直接相铰接,使连杆与第一后杠杆和第二后杠杆的连接方便,安装方便。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连杆包括杆体、第一球铰和第二球铰,所述第一球铰和第二球铰分别固连在杆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球铰与第一后杠杆相铰接,所述第二球铰与第二后杠杆相铰接。第一球铰和第二球铰是可以转动的,通过第一球铰和第二球铰使连杆分别与第一后杠杆和第二后杠杆相铰接,第一球铰和第二球铰可以进行自动调整,提高连杆的传递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内置式抬压脚装置中,所述直线驱动器为直线电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通过第一后杠杆和第二后杠杆两个杠杆,第一后杠杆和第二后杠杆均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使直线驱动器需要驱动的行程更短,工作时需要的瞬间吸力更小,方便安装。
2、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可以使用较小规格的直线驱动器,较小规格的直线式电磁铁体积较小,占据的空间较小,从而使直线式电磁铁可以沿水平方向横向布置,合理利用缝纫机机头内空腔的宽度,减少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占据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线驱动器;11、牵引杆;2、传动组件;21、第一后杠杆;3、压脚组件;4、第二后杠杆;41、第一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3、第三连接板;44、第四连接板;45、第五连接板;46、第六连接板;5、连杆;51、杆体;52、第一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4、第一球铰;55、第二球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包括直线驱动器1、传动组件2、压脚组件3、第二后杠杆4和连杆5,本内置式抬压脚装置的直线驱动器1、传动组件2、第二后杠杆4和连杆5位于机头内的空腔中。
直线驱动器1为直线电磁铁,直线驱动器1包括一根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的牵引杆11,直线驱动器1和牵引杆11沿水平方向横向设置。传动组件2包括第一后杠杆21,第一后杠杆21位于直线驱动器1的上方。
第二后杠杆4包括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和第四连接板44,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和第四连接板44依次相连,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和第四连接板44整体冲压成型,是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板41与牵引杆11相连,第四连接板44与连杆5相连,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之间具有夹角,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在实际生产中,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直角,第二连接板42和第四连接板44相平行,第二连接板42和第四连接板44分别位于第三连接板43的两侧,第二连接板42与第三连接板43相垂直,第四连接板44与第三连接板43相垂直。
连杆5包括杆体51、位于两端的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第一连接部52与第一后杠杆相连,第二连接部53与第二后杠杆4相铰接。
使用时,直线驱动器1驱动牵引杆11伸出,使第二后杠杆4绕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连接处的铰接点转动,使第三连接板43和第四连接板44下移,通过连杆5使第一后杠杆21绕铰接点转动,从而通过传动组件2将压脚组件3中压脚抬起。直线驱动器1驱动牵引杆11缩回时,压脚组件3中压脚在弹簧的作用下下移。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42和第四连接板44位于第三连接板43的同一侧。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后杠杆4包括第五连接板45和第六连接板46,第五连接板45和第六连接板46相连,第五连接板45与牵引杆11相连,第六连接板46与连杆5相连,第五连接板45和第六连接板46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五连接板45和第六连接板46之间具有夹角,本实施例中,第五连接板45和第六连接板46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在实际生产中,第五连接板45和第六连接板46之间的夹角可以为直角。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三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杆5包括杆体51、第一球铰54和第二球铰55,第一球铰54和第二球铰55分别固连在杆体51的两端,第一球铰54与第一后杠杆21相铰接,第二球铰55与第二后杠杆4相铰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直线驱动器1、牵引杆11、传动组件2、第一后杠杆21、压脚组件3、第二后杠杆4、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第四连接板44、第五连接板45、第六连接板46、连杆5、杆体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第一球铰54、第二球铰5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