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提花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324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提花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提花经编机。



背景技术:

用于将一组或者多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完成这种编织的机器称为经编机。经编机主要包括编织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以及传动机构。提花经编机是将电子提花机与经编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电子提花机上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提花线,提花线上设有提花针,提花针勾住编织机构的纱线,通过提花针的上下移动,控制纱线的张力,利用纱线的张力变化,在成圈时形成提花纹路。如在申请公布号CN 102041632A,名称为“一种可自动清除棉絮的经编机”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清除棉絮的经编机,它主要包括机架、主轴、底梳主轴、针床、梳栉、能编制各种底纹提花的提花机构,所述的提花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龙头、转动轴以及提花线。在申请号为CN200520114702.9,名称为“多梳节带电子贾卡经编机”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多梳节带电子贾卡经编机,包括主要由机体、吊架、主轴、针床、机头和梳栉构成的多梳栉经编机构;还包括能编织各种底纹提花的贾卡提花机构,所述的贾卡提花机构主要构件包括龙头、转动轴、贾卡针和提花线;在主轴装上主轴皮带轮连接皮带经转动轴与贾卡提花机构的龙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其同步运转;在贾卡提花机构的龙头上装有贾卡针,在贾卡针上挂有提花线连接提花梳栉上的提花针,提花针控制纬线片梳栉上的纬线片编织各种底纹提花,结构特点为还包括一个主控制台,主控制台用于发出信号及控制协调龙头、机头工作,龙头采用电子控制龙头,机头采用机头控制梳节装置;所述的电子控制龙头由所需个数的信号主板连接而成,信号主板包括线路板和所需个数的电磁阀与匹配数目的钢针以及接近开关和另一接近开关组成,电磁阀磁连接钢针,移位梳上的提花针通过通丝与钢针的联接,信号主板内的接近开关和另一接近开关对主控制台发出的输入进信号主板中地信号做出是否产生磁力的判断并将经判断的信号送至电磁阀,电磁阀根据信号做出产生的磁力,以吸住钢针使钢针向上运动,或不产生磁力,放弃钢针,让钢针做自由向下运动;所述的机头控制梳节装置由伺服电机、转轴及钢索组成,转轴与伺服电机联接,钢索一端连接由伺服电机控制转动的转轴,钢索另一端连接梳节的头部。

上述提花经编机中,当较多的提花针工作时,提花线较为密集可能相互干扰,影响经编机的正常提花动作,使得生产效率难以提高,而且不易对经纱张力进行精确控制。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能够更好地对提花线、提花针进行导向和控制的高速提花经编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提花经编机,包括经编装置和设置在经编装置上方的提花机构,提花机构包括提花线、提花针以及提花线传动机构,提花线的上端与提花线传动机构连接,提花线的下端与提花针连接,提花针对应经编装置的经纱设置,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导向杆以及安装块,第一导向板上设有从第一导向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板上设有从第二导向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对应第一导向孔设置,导向杆以能够沿第一导向孔上下移动的方式穿设在第一导向孔中,提花针以能够沿第二导向孔上下移动的方式配设在第二导向孔中,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提花线连接,导向杆的下端穿过第一导向孔并装设于安装块上,提花针的上端装设在安装块上,下端穿过第二导向孔,安装块位于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在安装块与第一导向板之间设有复位弹性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装块上设有轴孔、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轴孔从安装块轴向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沿所述安装块的径向设置,第一锁定孔与轴孔连通并贯穿至所述安装块的外壁,第二锁定孔与轴孔连通并贯穿至所述安装块的外壁,第一锁定孔中配设有第一锁定螺钉,第二锁定孔中配设有第二锁定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形成用于连接所述提花线的挂圈,所述提花针的下端形成用于挂置所述经纱的挂钩,所述复位弹性部件为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下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顶在安装块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提花针以不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线转动的方式配设在第二导向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提花针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导向孔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导向杆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导向孔的横截面呈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轴孔包括第一轴孔段和第二轴孔段,第一轴孔段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二轴孔段的横截面呈与所述提花针的横截面对应的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均匀水平方向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衔接板,衔接板沿竖直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导向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孔排成多个横列,每个横列包括多个等间距共线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孔,多个横列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孔错位设置,且所有所述第一导向孔均错开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横列为四列,设为第一横列、第二横列、第三横列以及第四横列,第一横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第二横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第三横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第四横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错开设置,第二横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中心向第一横列做垂线并形成第一垂足,第三横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中心向第一横列做垂线并形成第二垂足,第四横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中心向第一横列做垂线并形成第三垂足,第一垂足、第二垂足以及第三垂足均位于第一横列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经编装置包括编织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以及传动机构,送经机构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经纱的经轴,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经纱的导纱机构,所述经纱位于经轴与导纱机构的位置为从导纱机构向经轴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所述提花针勾设于倾斜段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导向杆以及安装块对提花针的上下移动进行引导,使得提花针的上下移动不会受到提花线偏移的干扰,能够更好地作用在经纱上,实现经纱张力的稳定控制,提升经编织物的提花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易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在多提花针的提花经编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方向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机构的局部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向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向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杆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提花针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经编装置 11-编织机构

12-经纱 121-倾斜段

13-经轴 14-导纱机构

15-目板 16-机架

20-提花机构 21-提花线

22-提花针 221-挂钩

31-第一导向板 32-第二导向板

33-衔接板 34-第一导向孔

341-第一横列 342-第二横列

343-第三横列 344-第四横列

35-第一导向孔 40-导向杆

41-挂圈 50-安装块

51-轴孔 511-第一轴孔段

512-第二轴孔段 52-第一锁定孔

53-第二锁定孔 54-第一锁定螺钉

55-第二锁定螺钉 6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7,一种高速提花经编机,包括机架16、经编装置10和设置在经编装置10上方的提花机构20,通过机架16将经编装置10与提花机构20连成一体。经编装置包括编织机构11、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以及传动机构,这些结构均可以采用经编机中的常规机构,具体结构这里不再详述。提花机构20包括提花线21、提花针22以及提花线传动机构,提花线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提花线21向上移动,借助提花线21带动提花针21向上移动,提花线传动机构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介绍,如在CN200520114702.9专利申请中介绍了相应的传动机构。提花线21的上端与提花线传动机构连接,提花线21的下端与提花针22连接,提花针22对应经编装置10的经纱12设置。在行业内,提花线也称为通丝,在本实用新型中,其长度在1米至1.5米,提花机构20的宽度在2.5米以上,提花机构20的动程在10mm至20mm,提花针工作针数在1150至1280针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设置在经编装置10与提花机构20之间的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机构也可以用在其它类型的提花经编机中,用于使得提花针在提花线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稳定动作。该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板31、第二导向板32、导向杆40以及安装块50,第一导向板31和第二导向板32固定在机架16上,所述第一导向板3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3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板31和第二导向板32平行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31与所述第二导向板32之间的衔接板53,衔接板53沿竖直方向设置,导向杆40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板31、第二导向板32以及衔接板53构成导向盒。第一导向板31上设有从第一导向板31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第一导向孔34,第二导向板32上设有从第二导向板32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第二导向孔35,第二导向孔35对应第一导向孔34设置,具体是同轴设置。导向杆40以能够沿第一导向孔34上下移动的方式穿设在第一导向孔34中,提花针22以能够沿第二导向孔35上下移动的方式配设在第二导向孔35中,导向杆40的上端与所述提花线21连接,导向杆40的下端穿过第一导向孔34并装设于安装块50上,提花针22的上端装设在安装块50上,下端穿过第二导向孔35并勾住经纱13,安装块50位于第一导向板31与第二导向板32之间,在安装块50与第一导向板31之间设有复位弹性部件,通过提花线传动机构将提花针22向上提起,并压缩复位弹性部件,在提花动作完成后,复位弹性部件回位并带动提花针22向下运动,实现提花针22的回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装块50上设有轴孔51、第一锁定孔52以及第二锁定孔53,轴孔515从安装块50轴向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第一锁定孔52和第二锁定孔53沿所述安装块50的径向设置,第一锁定孔52与轴孔51连通并贯穿至所述安装块50的外壁,第二锁定孔53与轴孔51连通并贯穿至所述安装块50的外壁,第一锁定孔52中配设有第一锁定螺钉54,第二锁定孔53中配设有第二锁定螺钉5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杆40的上端形成用于连接所述提花线21的挂圈41,提花线21的下端绑定在挂圈41上,所述提花针22的下端形成用于挂置所述经纱12的挂钩221,所述复位弹性部件为套设在所述导向杆40上的复位弹簧60,复位弹簧60的一端抵顶在所述第一导向板31的下端,复位弹簧60的另一端抵顶在安装块50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提花针22以不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导向孔35的轴线转动的方式配设在第二导向孔35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提花针22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导向孔35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导向杆40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导向孔34的横截面呈圆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轴孔51包括第一轴孔段511和第二轴孔段512,第一轴孔段511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二轴孔段512的横截面呈与所述提花针22的横截面对应的矩形。在安装时,将导向插入至第一轴孔段511中并转动至合适位置,并通过第一锁定螺钉54将导向杆40顶紧在第一轴孔段511中,将提花针22插置到第二轴孔段512中,并通过第二锁定螺钉55将提花针22顶紧在第二轴孔段512中。采用这种结构,提花针22相对于第二导向板32无法转动,只能上下移动,保证了提花针22能够准确地动作在经纱13上,而导向杆40可以相对第一导向孔34转动,从而实现导向杆40上挂圈41位置调整,使得提花线21能够以倾斜或者竖直的各种方式进行布设,避免提花线相互干扰,同时导向杆40的横截面为圆形,能够引导复位弹簧60在导向杆40上顺畅滑动,减少复位弹簧60在导向杆40的刮擦,实现提花针的顺利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导向孔3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排成多个横列,每个横列包括多个等间距共线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孔34,多个横列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孔34错位设置,且所有所述第一导向孔34均错开设置。在实施例中,所述横列为四列,设为第一横列341、第二横列342、第三横列343以及第四横列344,第一横列341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附图4中,从左边起第一个第一导向孔34)、第二横列342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附图4中,从左边起第一个第一导向孔34)、第三横列343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附图4中,从左边起第一个第一导向孔34)以及第四横列344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附图4中,从左边起第一个第一导向孔34)错开设置,第二横列342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的中心向第一横列341做垂线并形成第一垂足,第三横列343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的中心向第一横列341做垂线并形成第二垂足,第四横列344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的中心向第一横列341做垂线并形成第三垂足,第一垂足、第二垂足以及第三垂足均位于第一横列341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附图4中,从左边起第一个第一导向孔34)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导向孔34(附图4中,从左边起第二个第一导向孔34)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横列342、第三横列343以及第四横列344上所有的第一导向孔34在第一横列341上的垂足均不会重叠且不会与第一横列341上的任一个第一导向孔34重叠。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使得提花线21可以进行纵横交错密集布设,且各提花线21不会相互干扰。

上述重点介绍了第一导向板31中第一导向孔33的排布,第二导向板32中第二导向孔35的排布与第一导向孔34一一对应,也即第一导向孔33对应设有一个同轴设置的第二导向孔35。

本实用新型中,送经机构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经纱12的经轴13,为了使得提花针22能够更好的勾住经纱13,同时不影响经纱13向编织机构11输送,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经纱12的导纱机构14,所述经纱12位于经轴13与导纱机构14的位置为从导纱机构14向经轴3向下倾斜的倾斜段121,所述提花针22的挂钩221开口向上,倾斜段121挂置在挂钩221上,在实施例中,经轴13设置整个经编机的后部,导纱机构14设置经编机的前部,通过提花针22向上拉动经纱13实现提花。

为了更好地引导提花线21,在机架16上还设有水平方向的目板15,目板15沿水平方向布设,目板15上对应提花线21设有导孔,提花线21从导孔中穿过并进入对应的第一导向孔34中。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