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烫台的拉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2583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用于烫台的拉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现布条自动折叠的拉筒,特别是属于一种用于烫台的拉筒。



背景技术:

烫台是衣服生产企业必须用到的一种装置,裁剪好的布料在进行缝制前必须经过烫台熨烫处理,在熨烫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对布条的折叠,而且处理的布条多种多样、宽窄不一,在进行熨烫前需要将布条进行折叠处理,现有的折叠方法是将布条穿入相应型号的拉筒中,利用拉筒的造型实现对布条的折叠,一边在拉筒的出口处拉动折叠后的布条,一边对拉出的布条进行熨烫。但是不同型号的拉筒只能处理折叠固定宽度的布条,因此为了处理更多的布条,烫台处需要预备多种型号的拉筒,以方便运用。但是不停更换拉筒,无疑对工作效率是一种拖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烫台的拉筒,目的解决传统烫台处拉筒只能适用固定尺寸的布条,折叠、熨烫效率低下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定型件,其中定型件包括后板和前板,所述后板上、下边沿向外翻形成与所述前板边沿相连接的结构,所述后板与前板之间预留空隙,形成用于布料通过的送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后板均为半剖式的分体结构,所述后板的两部分一端通过第一销钉转动连接,所述前板的两部分通过第二销钉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销钉、第二销钉的转动轴线相重合,所述前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后板的另一端延伸成尾板,其中尾板与所述后板的两部分对应形成半剖式结构,所述尾板的两部分存在重合区域,所述重合区域尾板的一部分上设置以第一销钉轴线为中心的弧形轨迹槽,所述重合区域尾板的另一部分设置与所述弧形轨迹槽配合的滑动钉,所述滑动钉部分伸出弧形轨迹槽,其中滑动钉与所述弧形轨迹槽滑动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板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定型凸起,所述后板、前板的两部分沿剖线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钉上端螺纹连接有帽体,所述帽体外径大于弧形轨迹槽的宽度,所述帽体与弧形轨迹槽之间设有圆柱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滑动钉上。

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多种宽度的布条折叠,在烫台处使用时不必频繁更换拉筒,可以提高布条的折叠效率,有利于工厂的自动化生产。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尾板两部分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弧形轨迹槽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定型件100,其中定型件100包括后板101和前板102,所述后板101上、下边沿向外翻形成与所述前板102边沿相连接的结构,后板101两边沿向外翻转后,一方面形成与所述前板102的连接处,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布条的定型空腔,当然该定型空腔可以根据布条的折叠工艺进行弯折,并不一致,所述后板101与前板102之间预留空隙,形成用于布料通过的送料槽103,送料槽103一端作为布料折叠后的出口,另一端作为布料的进口,所述出口处后板101与前板102平齐,进口端前板102短于后板101,形成依靠后板101导向布料的结构,所述前板102、后板101均为半剖式的分体结构,所述后板101的两部分一端通过第一销钉104转动连接,所述前板102的两部分通过第二销钉10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销钉104、第二销钉105的转动轴线相重合,所述前板10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需要适用不同宽度的布条时,扩张后板101两部分之间的角度,此时前板102跟随后板101同步扩张,进而实现进口处的宽度的变化,另外虽然说出口的宽度会相应的变窄,但是进口端的宽度调节比出口端的变化速度要迅速得多,出口端的小范围变化可近似忽略不计,所述后板101的另一端延伸成尾板106,其中尾板106与所述后板101的两部分对应形成半剖式结构,所述尾板106的两部分存在重合区域,所述重合区域尾板106的一部分上设置以第一销钉104轴线为中心的弧形轨迹槽107,所述重合区域尾板106的另一部分设置与所述弧形轨迹槽107配合的滑动钉108,所述滑动钉108部分伸出弧形轨迹槽107,其中滑动钉108与所述弧形轨迹槽107滑动配合,当需要调节后板101两部分之间的角度时,尾板106处的弧形轨迹槽107和滑动钉108相对移动,起到导向和稳定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后板101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定型凸起109,该定型凸起109适用于“M”形布条折叠工艺,所述后板101、前板102的两部分沿剖线部分重叠,该部分重叠可以实现在后板101和前板102进行调节时仍然能够保持一部分相接,避免调节时出现错位的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钉108上端螺纹连接有帽体110,所述帽体110外径大于弧形轨迹槽107的宽度,所述帽体110与弧形轨迹槽107之间设有圆柱弹簧111,所述弹簧套接在滑动钉108上,可利用帽体110压紧圆柱弹簧111进而固定前板102、后板101两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使用时定型不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多种宽度的布条折叠,在烫台处使用时不必频繁更换拉筒,可以提高布条的折叠效率,有利于工厂的自动化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