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纱线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878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纱线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纱线加工一般包括整理及烘干步骤,然而其整理步骤所用的整理剂需要人工事先配置成一定比例的整理剂溶液,操作麻烦;其次其整理步骤没有加热部件,无法对整理剂溶液进行加热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配置整理剂及能够对整理剂进行加热处理的抗菌纱线加工系统。

一种抗菌纱线加工系统,包括第一原料容器、第二原料容器、混料容器、抗菌整理装置及烘干装置;所述第一原料容器和所述第二原料容器分别与所述混料容器连通,所述混料容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原料容器与所述第二原料容器中的原料混合以得到抗菌整理溶液,所述抗菌整理装置包括整理槽体、压辊及加热部件,所述整理槽体与所述混料容器连通,所述加热部件为螺旋形且与所述整理槽体连接以加热所述整理槽体中的抗菌整理溶液,所述压辊用于将纱线压入所述整理槽体的抗菌整理溶液中进行抗菌整理,所述烘干装置与所述整理槽体相邻设置且用于烘干抗菌整理后的纱线。

上述抗菌纱线加工系统,第一原料容器和第二原料容器用于储存抗菌整理剂及水,混料容器用于将第一原料容器与第二原料容器中的原料混合得到抗菌整理溶液并转移至整理槽体。螺旋形的加热部件加热整理槽体中的抗菌整理溶液且使其受热均匀,且通过压辊将纱线压入整理槽体的抗菌整理溶液中进行抗菌整理。然后通过烘干装置烘干抗菌整理后的纱线,得到加工处理后的抗菌纱线。该抗菌纱线加工系统不仅能够配置抗菌整理溶液,避免了人工配置抗菌整理溶液步骤繁琐的问题,而且能够对抗菌整理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件为加热丝,所述加热部件连接于所述整理槽体的内壁且沿所述整理槽体的内壁螺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整理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整理槽体中的抗菌整理溶液的液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整理装置还包括液位报警装置,所述液位报警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理槽体还设有溢出口,所述溢出口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整理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抗菌整理溶液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管路及第二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原料容器和所述混料容器,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原料容器和所述混料容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设于所述整理槽体与所述混料容器之间的管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泵为蠕动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超声波振子,所述超声波振子设于所述混料容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抗菌纱线加工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一实施方式的抗菌纱线加工系统100,包括第一原料容器110、第二原料容器120、混料容器130、抗菌整理装置140及烘干装置150。

第一原料容器110和第二原料容器120分别与混料容器130连通。混料容器130用于将第一原料容器110与第二原料容器120中的原料混合以得到抗菌整理溶液。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原料容器的数量也可为两个以上。

抗菌整理装置140包括整理槽体141、压辊142及加热部件143。整理槽体141与混料容器130连通。加热部件143为螺旋形且与整理槽体141连接以加热整理槽体141中的抗菌整理溶液。压辊142用于将纱线压入整理槽体141的抗菌整理溶液中进行抗菌整理。

烘干装置150与整理槽体141相邻设置且用于烘干抗菌整理后的纱线。

上述抗菌纱线加工系统100,第一原料容器110和第二原料容器120用于储存抗菌整理剂及水,混料容器120用于将第一原料容器110与第二原料容器120中的原料混合得到抗菌整理溶液并转移至整理槽体141。螺旋形的加热部件142加热整理槽体141中的抗菌整理溶液且使其受热均匀,且通过压辊142将纱线压入整理槽体141的抗菌整理溶液中进行抗菌整理。然后通过烘干装置150烘干抗菌整理后的纱线,得到加工处理后的抗菌纱线。该抗菌纱线加工系统100不仅能够自动配置抗菌整理溶液,避免了人工配置抗菌整理溶液步骤繁琐的问题,而且能够对抗菌整理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部件143为加热丝。加热部件143连接于整理槽体141的内壁且沿整理槽体141的内壁螺旋设置。如此可进一步提高整理槽体141中的抗菌整理溶液的受热均匀度,进而提高抗菌纱线的加工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菌整理装置140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144。液位检测装置144用于检测整理槽体141中的抗菌整理溶液的液位。如此可方便检测抗菌整理溶液的液位。

进一步地,抗菌整理装置140还包括液位报警装置(图未示)。液位报警装置与液位检测装置144连接。如此一旦抗菌整理溶液的液位太高或太低,可通过液位报警装置提醒。

进一步地,整理槽体141还设有溢出口(图未示),溢出口设有阀门145,阀门145与液位检测装置144连接。如此一旦抗菌整理溶液的液位太高,阀门145开启,使得溢出口打开,从而将多余的抗菌整理溶液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菌整理装置140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146。温度检测装置146用于检测抗菌整理溶液的温度。如此便于监测和控制抗菌整理溶液的温度。一旦温度过高,可关闭加热部件143使其降温。具体地,温度检测装置146与加热部件143连接,以将温度检测装置146获取的温度反馈给加热部件14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菌纱线加工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图未标)。第一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原料容器和混料容器,第二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原料容器和混料容器,第一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阀161,第二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阀162。通过该两个连接管路的流量阀可控制两个原料容器中的原料的流量,进而控制二者的混合比例,进而控制抗菌整理溶液的浓度。如此进一步提高了其配置抗菌整理溶液的便捷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料容器110用于储存抗菌整理剂,第二原料容器120用于储存水,抗菌整理剂及水在混料容器130中混合得到抗菌整理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菌纱线加工系统100还包括输送泵170。输送泵170设于整理槽体141与混料容器130之间的管路上。进一步地,输送泵170为蠕动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菌纱线加工系统100还包括超声波振子(图未示)。超声波振子设于混料容器130中。如此利用超声波震动使得原料在混料容器130中混合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