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506发布日期:2018-06-22 23:25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



背景技术:

常见纺织品面料主要为棉布、麻布、丝绸、皮革和化纤等等。棉布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它吸湿性强、透气性佳,但是易缩、易皱。麻布是以大麻、亚麻或苎麻等各种麻类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其吸湿、导热性佳,但是外观较为粗糙、生硬。化纤是化学纤维的简称,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纺织品。

公告号为CN20629492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童装,包括层状结构的本体,其层状结构的本体依次包括竹纤维面料层、丙纶无纺布层、纯棉布层、聚乳酸面料层、聚乙烯醇膜层,由于该种童装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因此,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

但是,由于该种童装的层状结构的本体均为各种单一性能的面料层组成,虽然具有降解性能,但是,其拉伸强度、流变性能及防水性能相对较差,因此减小了由该种面料制成的童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其在具有面料降解性能的同时,比传统可生物降解面料具有更高的质量,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经线和/或纬线为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聚乳酸复合后的竹纤维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流变性能及防水性能等比单一的竹纤维或聚乳酸材料均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面料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当受到高温热化时,聚乳酸分子链中的C=O键易水解断裂,生成聚合物更低的小分子量的聚乳酸,聚乳酸由一定的结晶态逐渐转变为无定型形态,结晶度减小,自身强度不断下降;竹纤维因热解,其自身强度不断降低;从而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下降;竹纤维极易被土壤中的褐腐菌和白腐菌分解,从而,复合材料质量受损,水分进入复合材料,与聚乳酸分子链上的酯基反应,分子链不断断裂,造成复合材料被降解,进而使面料顺利被降解。

进一步的,在所述面料本体外设有抗起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料本体外设置抗起球层,从而避免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摩擦起球,影响面料的质感及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抗起球层为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性聚氨酯本身对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起球性能,但是,水性聚氨酯会使织物表面变得僵硬,影响织物的质量,而以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复合物,其可以改善单一水性聚氨酯对织物处理后织物的柔软度,并且,其分子链中亲水聚醚链的含量较大,复合物的稳定性提高,具有良好的耐起球性能。

进一步的,在所述抗起球层外设有抗菌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料本体外设置抗菌层,从而避免面料囤积于衣柜或储物间内,因通风不畅,被空气中的霉菌感染,造成面料发霉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为季鏻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丙烯腈纤维结构中引入季鏻盐抗菌官能团,当环境中的黑曲霉、黄曲霉、橘绿木霉或里氏木霉等霉菌接触到改性后的聚丙烯腈纤维结构时,季鏻盐官能团通过增加霉菌表面的疏水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胞内酯酶活性、抑制细菌某些结构蛋白和酶蛋白的合成,最终导致霉菌不能正常的生理代谢而死亡。季鏻盐抗菌官能团对霉菌的杀伤力较大,其对土壤中的腐朽菌等危害较小,因此,涂覆有季鏻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层的面料并不影响土壤中的腐朽菌对面料的降解。

进一步的,在所述抗菌层外设有抗静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料本体上设置抗静电层,从而避免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静电,影响其正常使用,或因静电吸附周围环境中的灰尘,影响面料干净整洁的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层为聚醚酯酰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醚酯酰胺具有良好的它物相容性,并且其表面电阻率较大,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进一步的,在所述面料本体的表面印有十字形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料表面印制十字形纹路,一方面可以使面料美观,避免面料表面太单调,另一方面,十字形象征着平安、健康,代表一种美好的祝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利用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丝交织制成面料,使该种面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从而,在对该种废弃面料进行处理时,可以将其填埋于土壤中,利用土壤中的腐朽菌对其进行降解,进而避免废弃面料长期堆积,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2.通过在面料本体的外层依次涂覆抗起球层、抗菌层和抗静电层,避免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摩擦起球或产生静电而影响其使用,或者因储存环境潮湿而发霉。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剖视图。

图中:1、面料本体;2、抗起球层;3、抗菌层;4、抗静电层;5、十字形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参照图1和图2,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为了能够加快面料被废弃后的降解速率,避免其长期堆积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用经线和纬线均为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丝。与聚乳酸复合后的竹纤维,其拉伸强度、流变性能及防水性能等均有所提高,从而能够提高面料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当受到高温热化时,聚乳酸分子链中的C=O键易水解断裂,生成聚合物更低的小分子量的聚乳酸,聚乳酸由一定的结晶态逐渐转变为无定型形态,结晶度减小,自身强度不断下降;竹纤维因热解,其自身强度不断降低;从而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下降;竹纤维极易被土壤中的褐腐菌和白腐菌分解,从而,复合材料质量受损,水分进入复合材料,与聚乳酸分子链上的酯基反应,分子链不断断裂,造成复合材料被降解。因此,在对由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制成的废弃面料进行处理时,可以将其填埋于土壤中,利用土壤中的腐朽菌对其进行降解,也可以通过高温加热的方法加快其降解,从而避免废弃面料长期堆积,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为了避免面料因摩擦起球,影响面料的质感及舒适度,在面料本体1外涂覆有抗起球层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用抗起球层2为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物层。水性聚氨酯本身对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起球性能,但是,水性聚氨酯会使织物表面变得僵硬,影响织物的质量,而以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复合物,其可以改善单一水性聚氨酯对织物处理后织物的柔软度,并且,其分子链中亲水聚醚链的含量较大,复合物的稳定性提高,具有良好的耐起球性能。

参照图1和图2,为了避免面料囤积于衣柜或储物间内,因通风不畅,被空气中的霉菌感染,造成面料发霉的情况,在抗起球层2外涂覆有抗菌层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用抗菌层3为季鏻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层。在聚丙烯腈纤维结构中引入季鏻盐抗菌官能团,当环境中的黑曲霉、黄曲霉、橘绿木霉或里氏木霉等霉菌接触到改性后的聚丙烯腈纤维结构时,季鏻盐官能团通过增加霉菌表面的疏水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胞内酯酶活性、抑制细菌某些结构蛋白和酶蛋白的合成,最终导致霉菌不能正常的生理代谢而死亡。季鏻盐抗菌官能团对霉菌的杀伤力较大,其对土壤中的腐朽菌等危害较小,因此,涂覆有季鏻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层的面料并不影响土壤中的腐朽菌对面料的降解。

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摩擦产生静电,从而影响其使用,或因静电吸附周围环境中的灰尘,影响面料的干净整洁。参照图1和图2,在抗菌层3外涂覆有抗静电层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用抗静电层4为聚醚酯酰胺层。聚醚酯酰胺表面电阻率较大,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参照图1和图2,在面料本体1的表面印有十字形纹路5。在面料表面印制十字形纹路5,一方面可以使面料美观,避免面料表面太单调,另一方面,十字形象征着平安、健康,代表一种美好的祝福。

工作原理:由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丝交织而成的面料,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从而,在对该种废弃面料进行处理时,可以将其填埋于土壤中,利用土壤中的腐朽菌对其进行降解,从而避免废弃面料长期堆积,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在面料本体1的外层依次涂覆有抗起球层2、抗菌层3和抗静电层4,从而,避免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摩擦起球或产生静电而影响其使用,或者因储存环境潮湿而发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