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圆织机门圈用滚轮组件及塑料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589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塑料圆织机门圈用滚轮组件及塑料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机械,特别是一种塑料圆织机门圈用滚轮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圆织机,在上门圈和下门圈组成的门圈组件上设置滚轮组件,多组滚轮组件围成一周,从而形成供梭船运行的跑道。由于塑料圆织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而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和轴承,如果粉尘在轴承内堆积,就会导致轴承堵死,影响梭船正常运行,也会影响塑编袋的编织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门圈用滚轮组件,防尘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塑料圆织机门圈用滚轮组件,包括转轴和滚轮,转轴连接在门圈组件上,滚轮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滚轮包括胶体和钢套,胶体设在钢套外周,钢套与轴承配合,钢套的上端高出胶体,转轴上位于滚轮上方固定有防尘盖,防尘盖内设有第一防尘垫,钢套的上端伸入防尘盖内并抵在第一防尘垫上。

进一步的,所述钢套内设有第二防尘垫,第二防尘垫位于轴承上方,第二防尘垫与第一防尘垫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外周位于滚轮的上端套有上轴套,上轴套伸入钢套将轴承的内圈上端轴向定位,防尘盖固定在上轴套外周,第二防尘垫与上轴套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盖的内周侧面与钢套的外周侧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防尘盖的下端面高于胶体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的下端内设有第三防尘垫,转轴上设有支撑第三防尘垫避免掉落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上端面设有凸筋,固定件通过凸筋接触并支撑第三防尘垫。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外径小于钢套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外周位于滚轮的下端套有下轴套,下轴套伸入钢套将轴承的内圈下端轴向定位,固定件固定在下轴套外周,第三防尘垫与下轴套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塑料圆织机,包括机架和门圈组件,门圈组件安装在机架上,门圈组件上设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采用上述的塑料圆织机门圈用滚轮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门圈组件上位于滚轮组件的外侧设有对滚轮进行防护的护套,护套与转轴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防尘盖盖住滚轮的上端,防止粉尘直接落入轴承间隙,而在防尘盖内设置第一防尘垫,并通过钢套抵住,利用第一防尘垫进一步阻挡随意飘散的粉尘进入轴承间隙,同时钢套的上端伸入防尘盖内,会形成迷宫式的通道,粉尘需要先向上运动越过钢套的上端才能向下进入轴承间隙,而粉尘一旦进入防尘盖内,由于防尘盖内空气不流通,就会很容易失去动力。自然无法进入钢套内,更不会进入轴承间隙,从而实现非常好的防尘效果。此外,利用钢套抵住第一防尘垫,钢套的厚度较小,与第一防尘垫的接触面积小,钢套旋转时也不会受固定不动的第一防尘垫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圆织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I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门圈用滚轮组件,包括转轴4和滚轮5,转轴4连接在门圈组件上,滚轮5通过轴承6与转轴4连接,滚轮5包括胶体51和钢套52,胶体51设在钢套52外周,钢套52与轴承6配合,钢套52的上端高出胶体51,转轴4上位于滚轮5上方固定有防尘盖7,防尘盖7内设有第一防尘垫71,钢套52的上端伸入防尘盖7内并抵在第一防尘垫71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盖7盖住滚轮5的上端,防止粉尘直接落入轴承6间隙,而在防尘盖7内设置第一防尘垫71,并通过钢套52抵住,利用第一防尘垫71进一步阻挡随意飘散的粉尘进入轴承6间隙,同时钢套52的上端伸入防尘盖7内,会形成迷宫式的通道,粉尘需要先向上运动越过钢套52的上端才能向下进入轴承6间隙,而粉尘一旦进入防尘盖7内,由于防尘盖7内空气不流通,就会很容易失去动力。自然无法进入钢套52内,更不会进入轴承6间隙,从而实现非常好的防尘效果。此外,利用钢套52抵住第一防尘垫71,钢套52的厚度较小,与第一防尘垫71的接触面积小,钢套52旋转时也不会受固定不动的第一防尘垫71影响,确保滚轮5的正常功能不受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钢套52内设有第二防尘垫53,第二防尘垫53位于轴承6上方,第二防尘垫53与第一防尘垫7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50。由于滚轮5旋转会产生热量,所以钢套52内部的气压上升,在第一间隙50内的空气就会产生透过第一防尘垫71向外流动的趋势,进一步阻止粉尘进入钢套52,从而提高防尘效果,另外,由于第二防尘垫53随滚轮5旋转,而第一防尘垫71固定不动,所以两者不接触,第二防尘垫53旋转运动不受影响。

本实施例中,转轴4的外周位于滚轮5的上端套有上轴套41,上轴套41伸入钢套52将轴承6的内圈上端轴向定位,防尘盖7固定在上轴套41外周,上轴套41可以提高阻尼系数,有利于防尘盖7固定,同时简化转轴4结构,转轴4可以直接采用直径不变的光轴,第二防尘垫53与上轴套41间隙配合,旋转时不受影响。

为了避免防尘盖7影响滚轮5旋转,防尘盖7的内周侧面与钢套52的外周侧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70,防尘盖7的下端面高于胶体51的上端面。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的提高防尘效果,即在钢套52的下端内设有第三防尘垫54,转轴4上设有支撑第三防尘垫54避免掉落的固定件8。由于粉尘向上运动的机率较小,所以通过第三防尘垫54的简单防护即可实现轴承6下端的防尘。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8不旋转,为了减少与第三防尘垫54的接触面积,固定件8的上端面设有凸筋81,固定件8通过凸筋81接触并支撑第三防尘垫54。凸筋81可以采用环形结构,也可以分段设置。由于固定件8只需要托住第三防尘垫54即可,因此可以控制固定件8与滚轮5的间距避免对滚轮5旋转产生影响。而为了避免固定件8与滚轮5接触,固定件8的外径小于钢套52的内径。可以理解的,固定件8也可以是转动设在转轴4上。

与上轴套41类似的,转轴4的外周位于滚轮5的下端套有下轴套42,下轴套42伸入钢套52将轴承6的内圈下端轴向定位,固定件8固定在下轴套42外周,第三防尘垫54与下轴套42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中,钢套52内设有两个轴承6,两个轴承6的内圈之间通过隔套43定位,轴承6的外圈则通过设在钢套52内的轴用挡圈55进行轴向定位。

此外,为了提高防尘盖7的固定效果,可以在防尘盖7的侧面打螺孔01,紧固螺钉与螺孔01配合拧紧后锁在转轴4或上轴套41上。固定件8也同样可以在侧面设置螺孔01进行强化固定。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机架1和门圈组件,门圈组件安装在机架1上,门圈组件一般包括上门圈2和下门圈3,转轴4两端分别与上门圈2和下门圈3连接固定,门圈组件上设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塑料圆织机门圈用滚轮组件。滚轮5防尘效果好,使用寿命提高,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中,门圈组件上位于滚轮组件的外侧设有对滚轮5进行防护的护套9,护套9与转轴4固定连接。护套9可以采用卡扣方式与转轴4连接。设置护套9可以避免塑料丝缠绕到滚轮组件上,同时也减少粉尘落到滚轮组件上。

本实施例中,转轴4上设有两个滚轮5、三个轴套,相对在上的滚轮而言,位于其上的轴套就是上轴套,位于两个滚轮之间的轴套就是下轴套,相对在下的滚轮而言,位于两个滚轮之间的轴套就是上轴套,位于其下的轴套就是下轴套。滚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减。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