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针织机用翘翘板机构,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针织行业里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都是针织横机中的核心部件,它们均属于编织机构,安装在母板上,处于机头内,用于控制织针的走针轨迹以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编织动作,当导块进入工作时,针踵沿其外形或针道走针;当其退出工作时,针踵在其表面过,因此当导块不工作时,需尽量退出工作面,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针踵会与导块上表面摩擦,导致撞针与导块相互磨损,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针织机用翘翘板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针织机用翘翘板机构,包括翘翘板、中山导块导柱和翻针导块导柱,其特征是:所述翘翘板位于中山导块导柱和翻针导块导柱之间,所述中山导块导柱和翻针导块导柱的中部均设有槽口,所述翘翘板包括头部、连接部和尾部,所述头部、连接部和尾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头部和尾部的形状相同,所述头部和尾部分别位于中山导块导柱和翻针导块导柱的槽口内,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和头部的中心连线与轴孔和尾部的中心连线之间存在夹角a,所述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176~176.5度,所述轴孔与头部的中心距等于轴孔和尾部的中心距。
作为优选:所述夹角a为176.2度。
作为优选:所述中山导块导柱的下端设有中山导块,所述翻针导块导柱的下端设有翻针导块,所述中山导块导柱和翻针导块导柱的外侧设有导柱座,所述翻针导块导柱的上端与导柱座之间设有回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的外侧设有母板,所述母板的中间与导柱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柱座的上端和右端均设有紧定螺钉,上端的所述紧定螺钉位于回位弹簧的上方,所述紧定螺钉的上部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导柱座的上表面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头部和尾部的侧面光滑。
作为优选:所述翘翘板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夹角a的翘翘板,使得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不工作时针踵会与工作面存在一定的距离,能避免针踵与导块上表面的摩擦,从而避免撞针及导块磨损,有利于增加撞针及导块的使用寿命,减少成本,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用翘翘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翘翘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回位弹簧;2、翻针导块导柱;3、翘翘板;31、头部;32、连接部;33、尾部;4、轴孔;5、中山导块导柱;6、槽口;7、紧定螺钉;8、紧固螺母;9、母板;10、中山导块;11、沉头螺钉;12、翻针导块;13、导柱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用翘翘板机构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针织机用翘翘板机构,包括翘翘板3、中山导块导柱5和翻针导块导柱2,所述翘翘板3位于中山导块导柱5和翻针导块导柱2之间,所述中山导块导柱5和翻针导块导柱2的中部均设有槽口6,所述翘翘板3包括头部31、连接部32和尾部33,所述头部31、连接部32和尾部3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头部31和尾部33的形状相同,所述头部31和尾部33分别位于中山导块导柱5和翻针导块导柱2的槽口6内,所述连接部32的中心设有轴孔4,所述轴孔4和头部31的中心连线与轴孔4和尾部33的中心连线之间存在夹角a,所述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176~176.5度,所述轴孔4与头部31的中心距等于轴孔4和尾部33的中心距;所述夹角a为176.2度;所述中山导块导柱5的下端设有中山导块10,所述翻针导块导柱2的下端设有翻针导块12,所述中山导块导柱5和翻针导块导柱2的外侧设有导柱座13,所述翻针导块导柱2的上端与导柱座13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所述中山导块10和翻针导块12的外侧设有母板9,所述母板9的中间与导柱座13通过沉头螺钉11固定连接;所述导柱座13的上端和右端均设有紧定螺钉7,上端的所述紧定螺钉7位于回位弹簧1的上方,所述紧定螺钉7的上部设有紧固螺母8,所述紧固螺母8与导柱座13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头部31和尾部33的侧面光滑;所述翘翘板3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夹角a的翘翘板3,使得中山导块10和翻针导块12不工作时针踵会与工作面存在一定的距离,能避免针踵与导块上表面的摩擦,从而避免撞针及导块磨损,有利于增加撞针及导块的使用寿命,减少成本,节约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