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印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910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印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印染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衣物的美观越来越看重。为了满足各式各样颜色、图案的布料的生产,出现了布料印染工艺,通过印染后得到的布料具有各式各样的颜色和图案,有效提升衣物或其他布制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的美观度。

但传统的印染工艺在对布料印染之后,均为直接将布料烘干后直接送入至布车内,布料堆叠杂乱,难以对布料进行整理,工人工作量极大,效率低下。且进行染液更换时的热交换效率差,需要对新加入染池的液体进行升温,电能消耗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避免布料杂乱的纺织印染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印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烧毛:准备好需要印染的坯布,去除坯布上的杂质和灰尘对原布检验、翻布、缝头,之后将缝制好的胚布送入至烧毛机中进行烧毛处理,去除胚布的毛边、毛球;

(2)印染:对清洗后的布料进行沥干处理,投入至染池内,对布料进行印染操作;

(3)叠布:经过染色后的布料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后,经过叠布设备进行开幅和堆叠操作。

本发明通过在染色后直接通过叠布设备对布料进行堆叠操作,避免布料以杂乱的状态进入布车,极大程度的降低工人的工作量,布料整理快速,工作效率高;换热操作中,可通过换热器将废水所携带的热度基本能够传递至清水内,对清水进行升温,使得清水在注入至染缸内时基本可达到80℃的温度,无需对清水再进行过多的升温,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的,印染过程中,需对染液进行加热处理:

a:将染液以1-3℃/min的速度进行升温至50-60℃;

b:将染液以0.5-1.3℃/min的速度进行升温至70-80℃;

c:将染液以0.8-1.5℃/min的速度进行降温至40-50℃;

d:将染液以1-3℃/min的速度再次升温至80-90℃。

采用分段升温的操作,有效提升印染效果;且升温的过程中采用了一次降温操作,从而使得染液与布料之前的附着力相较传统的持续升温的情况而言,提升了至少3倍以上,从而有效降低布料后期的脱色率,延长布料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染液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高锰酸钾溶液150份,冰醋酸50-60份,聚乙烯醇30-40份,木屑20-30份,紫草液8.5份,红药水7.5份。

进一步的,所述叠布设备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主动滚动件、用于驱动该主动滚动件转动的驱动件及可滚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导布件;所述支架上设有一可来回移动的波浪出布装置和用于驱动该波浪出布装置来回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波浪出布装置包括移动底板、可转动的设于该移动底板上的第一带布件及第二带布件;所述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之间具有供布料穿过的间距。本发明中驱动结构可驱动波浪出布装置在支架上来回移动,使得布料在出布的过程中,随着波浪出布装置一同进行前后移动,使得布料呈波浪状出布,从而布料即可在地面上进行自动化的平整堆叠,从而保持布料始终保持平整,无需人工进行整平即可直接送入至布车中,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通过偏心连杆部件的设置,使得驱动轮在转动时即可直接驱动移动底板发生水平移动,从而仅需使用电机驱动驱动轮转动,即可实现移动底板的来回移动,实现布料的波浪形下布,保证布料在下布的过程中自动实现堆叠,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加工成本低;布料在下布时是由间距中穿下的,从而当波浪出布装置在来回移动时,能够保持布料始终跟随波浪出布装置一同移动,实现波浪形下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通过第二传动件与所述主动滚动件传动配合;从而仅设置一个驱动件驱动主动滚动件转动即可直接带动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发生转动,不仅第一带布件、第二带布件以及主动滚动件之间的转动同步率高,而且能耗更小,实现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之间设有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件为链条,所述链条一端与所述导布件相连,另一端连接一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链条对应于所述从动轮的位置具有一弯曲段,使得链条均位于所述从动轮的同一侧;由于链条在驱动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还需要在链条上进行移动,通过从动轮的设置,使得链条呈s状设置,使得其与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之间的配合效果较好,即使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在链条上移动,两者之间也不易相互脱离,实现良好的传动效果。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轮和与所述驱动轮相配合的偏心连杆部件,该偏心连杆部件与所述移动底板相连;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主动滚动件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连接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驱动轮上的偏心轴和一端与该偏心轴活动配合的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底板相连;由于偏心轴设置在偏心位置上,从而在驱动轮转动时,偏心轴即可绕驱动轮的圆心发生转动,使得连杆发生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底板上设有可与所述连杆相配合以调节所述移动底板在所述支架上的位置的调节结构;使得移动底板的初始位置可以进行调整,适应于不同位置的布料下料。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移动底板上端的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可拆卸连接的连接轴;由于连杆的长度和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当连杆的前端与不同位置上的连接孔相连时,即可将移动底板向前推出或向内拉近,实现对于移动底板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移动底板的运动轨迹发生偏移的位移限制结构;防止移动底板在支架上发生前后移动时,偏离出所述支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限制结构包括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分布的齿轨和与所述齿轨相配合的齿轮;所述齿轨下表面设有凸齿,所述齿轮活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底板上;通过齿轮与齿轨之间的啮合,实现良好的限位作用,移动底板始终沿着齿轨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底板上部可滚动地连接两滚轮,两滚轮可于所述齿轨上表面来回移动;增强对运动轨道的限位效果,降低偏移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染色后直接通过叠布设备对布料进行堆叠操作,布料整理快速,工作效率高;具有换热操作,注入染池的水经过换热后已具有一定温度,无需进行过多的升温,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叠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叠布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清洗设备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清洗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震荡去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调位板与导流板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纺织印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烧毛:准备好需要印染的坯布,去除坯布上的杂质和灰尘对原布检验、翻布、缝头,原布检验、翻布、缝头的具体操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之后将缝制好的胚布送入至烧毛机中进行烧毛处理,去除胚布的毛边、毛球;通过布料清洗设备对布料进行清洗操作,去除布料上的布毛;(2)印染:对清洗后的布料进行沥干处理,投入至染池内,对布料进行印染操作;具体的,所述染液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高锰酸钾溶液150份,冰醋酸50份,乙酸30份,木屑20份,紫甘蓝8.5份,红药水7.5份;印染过程中,需对染液进行加热处理:a:将染液以1℃/min的速度进行升温至55℃;b:将染液以0.5℃/min的速度进行升温至80℃;c:将染液以0.8℃/min的速度进行降温至40℃;d:将染液以1℃/min的速度再次升温至80℃,之后再等待20min,将布料由染池中取出,完成对布料的印染。

换热处理:将染池内的印染废水向外排出,将清水冲入至染池内,清洗与废水通过换热器实现换热操作;(3)叠布:经过染色后的布料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后,经过叠布设备进行开幅和堆叠操作;上述烧毛机、换热器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烘干设备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烘干机。

如图1-2所示,所述叠布设备包括支架1、设于所述支架上的主动滚动件31、用于驱动该主动滚动件转动的驱动件32及可滚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导布件4;所述主动滚动件31和导布件4均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滚筒或滚轴;所述驱动件32为电机,驱动件设置在支架上方,其驱动轴连接有一齿轮箱,齿轮箱与主动滚动件相连,从而使得驱动件可驱动主动滚动件31转动;所述支架1上设有一波浪出布装置5,该波浪出布装置5于支架上来回移动,实现布料呈波浪状下布;还设有一驱动结构6,该驱动结构6用于驱动该波浪出布装置来回移动的;具体的,所述波浪出布装置5包括移动底板51、可转动的设于该移动底板上的第一带布件52及第二带布件53,所述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之间具有供布料穿过的间距;第一带布件52及第二带布件53为滚筒,且第二带布件53外表面上间隔分布有多个齿,以增大其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所述驱动结构6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轮61和与所述驱动轮相配合的偏心连杆部件62,该偏心连杆部件62与所述移动底板51相连;具体的,所述偏心连接部件62包括设于所述驱动轮上的偏心轴621和一端与该偏心轴活动配合的连杆622,该连杆622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底板51相连;所述偏心轴621固设在偏离驱动轮圆心的位置上;当驱动轮转动时,连杆即可来回移动,带动移动底板来回移动,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61与所述主动滚动件31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通过第二传动件8与所述主动滚动件31传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件7为链条,链条一端套在主动滚动件31上,另一端套在驱动轮61上,主动滚动件31和驱动轮61对应连接链条的位置上设有齿,通过齿与链条相啮合,使得主动滚动件31转动时,通过链条带动驱动轮61转动;所述第二传动件8为链条,所述链条一端与所述驱动轮61相连,另一端连接一传动齿轮9,该传动齿轮9固设在所述支架最右端位置上;所述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底部穿入至链条内,即为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的上下两侧分别具有一链条;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对应链条的位置设有齿,所述驱动轮61对应链条的位置也设有齿,通过齿与链条的啮合,使得驱动轮61转动时,通过链条带动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之间设有一从动轮54,所述链条对应于所述从动轮54的位置具有一弯曲段81,使得链条均位于所述从动轮54的同一侧;具体的,位于第一带布件52上侧部的链条,向下绕过从动轮54下部之后,再继续绕至第二带布件53上部,即可形成所述弯曲段81,从而使得链条与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之间的配合更为牢固,当第一带布件52和第二带布件53跟随移动底板进行前后移动时,其与链条之间不会脱开。

优选的,所述移动底板51上设有可与所述连杆622相配合的调节结构10,该调节结构10可以调节所述移动底板在所述支架上的初始位置;具体的,所述调节结构10包括间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移动底板51上端的多个连接孔101,所述连杆622上设有一连接轴,该连接轴可与所述连接孔101可拆卸;具体的,该连接轴与连杆622之间可为过盈配合,实现两者在可拆卸的同时实现牢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1上设有位移限制结构,通过该位移限制结构的设置,可防止所述移动底板51的运动轨迹发生偏移;具体的,所述位移限制结构包括齿轨111和齿轮,所述齿轨111设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且沿支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齿轮通过一连接轴可转动的连接在移动底板51上,所述齿轨111的下表面设有凸齿112,齿轮与凸齿112相啮合,实现对移动底板移动轨道的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底板51上部通过连接轴连接有两滚轮113,且滚轮113可相对移动底板51滚动,当移动底板装配在支架上时,两滚轮113置于齿轨111上,当移动底板来回移动时,滚轮可在齿轨111上来回移动,进一步对移动底板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

具体操作原理如下:当驱动件启动时,驱动主动滚动件转动,主动滚动件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第一带布件和第二带布件转动,将布料向前输送,布料开始下布;同时,驱动轮转动使得连杆来回移动,推动移动底板来回移动,使得布料呈波浪形出料。

如图3-7所示,所述清洗设备包括清洗单元21和过滤单元22,所述清洗单元21用于对布料进行清洗去毛,所述过滤单元22则用于对布毛进行过滤操作;具体的,所述清洗单元21包括清洗室23、震荡去毛装置24、喷淋装置25以及导布件26和分丝件27;所述震荡去毛装置24设于所述清洗室23内,当对布料进行清洗时,清洗室内的水应当高于所述震荡去毛装置24上表面;如图3所示,所述震荡去毛装置24包括可滚动的内杆件241、套设于该内杆件外的外筒件242及用于驱动所述内杆件转动的驱动件243,所述驱动件243为市面上购买的电机,其与内杆件241相连,用于驱动内杆件241发生转动;优选的,所述内杆件241的外表面为异形结构设置,且具体为波纹状结构设置;所述外筒件242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外筒件242的直径大于内杆件241的直径,从而使得外筒件242与内杆件241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件242外表面上间隔分布有多个通孔421。

所述喷淋装置25设于该震荡去毛装置上方,具体的,所述喷淋装置25为喷淋管251和沿所述喷淋管25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于该喷淋管上的喷淋头252,所述喷淋管251连接送水管;喷淋管251为4个,两两对称的设置在清洗室上部,两喷淋管251之间具有供布料穿过的间隙;优选的,喷淋头252设于所述喷淋管251侧部的位置上,且喷淋头252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可更好的对布料进行冲洗;所述导布件26和分丝件27设于该喷淋装置上方,该导布件26为市面上直接采购的导布辊,所述分丝件27为市面上采购的分丝辊,分丝件27设于导布件26的对面一侧,导布件26和分丝件27之间具有间隙;分丝件27和导布件26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清洗室内壁上,且可相对内壁发生转动。

所述过滤单元22包括过滤筒28、设于过滤筒内的滤网29及回收利用装置210,所述过滤筒28分为第一腔室281和设于第一腔室281上方的第二腔室282,所述滤网29设于所述第一腔室281内;所述过滤筒28与所述清洗室23之间通过一导流装置211相连,该所述导流装置211为一导流板,清洗室侧壁上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的位置对应设于清洗室内的最高水位上,从而飘在水上的布毛均可直接从出水口上排出,并流至导流板上,通过导流板流至过滤室内,通过滤网进行过滤;为了方便将滤网上过滤的杂质进行排出,我们在所述第一腔室281的侧部设了一个排污口2811,当过滤完成后,通过毛刷将滤网上的布毛刮下,通过排污口向外排出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装置211上设有一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为设于所述导流板尾部的若干条形的缓冲通槽2111,且所述缓冲通槽2111的位置对应位于所述滤网29的上方,通过这些缓冲通槽2111可对流入所述过滤室内的水流进行缓冲,减小水流对滤网的冲击力;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缓冲通槽2111的宽度进行调整的调节结构;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位板2121、调节通孔2122、两调节轨道2123以及锁位部件;所述调位板2121可左右移动地设于所述导流板下方,所述调节通孔2122间隔均匀的分布于该调位板上,调节通孔2122为条状结构设置;所述两调节轨道2123均由所述导流板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所述调位板2121设于两调节轨道2123之间;该调位板2121可沿着调节轨道123进行左右移动;所述锁位部件设于该调节轨道和所述调位板之间,用于对所述调位板的位置进行定位;具体的,所述锁位部件包括滑槽2131、锁紧件2132以及定位孔2133,所述滑槽2131沿着所述调节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锁紧件2132为螺钉,所述定位孔2133为螺纹孔,设于所述调位板上,所述锁紧件2132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后穿入至所述定位孔2133内,当锁紧件旋紧并压紧在调节轨道上时,即可对调位板的位置进行定位。

所述回收利用装置21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侧部的蓄水室101和抽水件,所述第二腔室282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蓄水室101相连通;所述送水管与所述蓄水室101相连通,所述抽水件设于该送水管上,该抽水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水泵,通过该抽水件可将蓄水件内的水抽至喷淋管内,再通过喷淋头喷出;通过回收利用装置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收集并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具体操作原理如下:布料穿过分丝件和导布件之间的间隙,再穿过两喷淋管之间,之后绕过震荡去毛装置,再穿过另外两个喷淋管之间,再穿过分丝件和导布件之间的间隙向外输送;清洗布料时,清洗室内的水加满至到出水口的位置,之后布料穿入,喷淋装置同时开启,对布料进行预冲洗;同时,内杆件发生转动,对清洗室内的水进行振荡,冲洗布料,使得布料上的布毛被冲打下来;布料继续向外输送,到达另外的两喷淋管位置时,喷淋管继续对布料进行冲洗,将布料上粘附的布毛进行冲洗;由于喷淋头在不断的喷淋,使得清洗室内的水不断满起,使得上层漂浮的布毛从出水口向外流出,流入至过滤室内,经过过滤之后再通过,送水管送回至喷淋管内,重新进行利用。

实施例2

一种印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烧毛:准备好需要印染的坯布,去除坯布上的杂质和灰尘对原布检验、翻布、缝头,原布检验、翻布、缝头的具体操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之后将缝制好的胚布送入至烧毛机中进行烧毛处理,去除胚布的毛边、毛球;通过布料清洗设备对布料进行清洗操作,去除布料上的布毛;(2)印染:对清洗后的布料进行沥干处理,投入至染池内,对布料进行印染操作;具体的,所述染液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高锰酸钾溶液160份,冰醋酸60份,乙酸40份,木屑30份,紫甘蓝8.5份,红药水7.5份;印染过程中,需对染液进行加热处理:a:将染液以2℃/min的速度进行升温至65℃;b:将染液以1.3℃/min的速度进行升温至85℃;c:将染液以1.5℃/min的速度进行降温至50℃;d:将染液以2℃/min的速度再次升温至90℃,之后再等待30min,将布料由染池中取出,完成对布料的印染。

换热处理:将染池内的印染废水向外排出,将清水冲入至染池内,清洗与废水通过换热器实现换热操作;(3)叠布:经过染色后的布料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后,经过叠布设备进行开幅和堆叠操作;上述烧毛机、换热器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烘干设备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烘干机。

本实施例中叠布设备、清洗设备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印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烧毛:准备好需要印染的坯布,去除坯布上的杂质和灰尘对原布检验、翻布、缝头,原布检验、翻布、缝头的具体操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之后将缝制好的胚布送入至烧毛机中进行烧毛处理,去除胚布的毛边、毛球;通过布料清洗设备对布料进行清洗操作,去除布料上的布毛;(2)印染:对清洗后的布料进行沥干处理,投入至染池内,对布料进行印染操作;具体的,所述染液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高锰酸钾溶液150份,冰醋酸50份,乙酸30份,木屑20份,紫甘蓝8.5份,红药水7.5份;印染过程中,需对染液进行加热处理:a:将染液以2℃/min的速度进行升温至60℃;b:将染液以0.5℃/min的速度进行升温至80℃;c:将染液以1.5℃/min的速度进行降温至40℃;d:将染液以2℃/min的速度再次升温至85℃,之后再等待30min,将布料由染池中取出,完成对布料的印染。

换热处理:将染池内的印染废水向外排出,将清水冲入至染池内,清洗与废水通过换热器实现换热操作;(3)叠布:经过染色后的布料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后,经过叠布设备进行开幅和堆叠操作;上述烧毛机、换热器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烘干设备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烘干机。

本实施例中叠布设备、清洗设备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