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蚕丝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021发布日期:2018-07-07 19:0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毛蚕丝混纺纱线染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毛蚕丝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羊毛和蚕丝同属蛋白质纤维,但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结构与性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毛蚕丝混纺纱线的染色性能既不同于纯羊毛的染色,也不同于纯蚕丝的染色,染色加工有一定特殊性,这就造成了毛蚕丝实际染色中存在以下弊端:

1.从蚕丝和羊毛的结构来看,它们都是天然蛋白质纤维,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等极性基团,都可以用酸性,金属络合,活性等染色,又由于它们的极性氨基酸含量,结晶度和取向度不同,在同浴染色时,吸收染料的性能(如上染速率,扩散速度和平衡上染率等)有很大差别,要想使它们色泽浓淡和色相一致难度较大,色牢度很难达到夹条的要求;

2.毛蚕丝混纺纱染色后需晾晒处理,晾晒处理时再对一些染色不彻底或没有达到标准的区域进行补染,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蚕丝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毛蚕丝混纺纱线,包括毛蚕丝混纺纱网格,所述毛蚕丝混纺纱网格呈矩形网格结构,矩形网格结构之间设置有毛蚕丝混纺纱线,所述毛蚕丝混纺纱线设置有两个,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十字交叉分布,毛蚕丝混纺纱线的端部设置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套接在毛蚕丝混纺纱网格的线体上,且毛蚕丝混纺纱线包括羊毛纤维以及蚕丝纤维,所述羊毛纤维与蚕丝纤维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羊毛纤维和蚕丝纤维交叉揉搓呈线体结构,且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的节点处设置有防磨垫,所述防磨垫呈半球体结构,防磨垫设置有两个,两个防磨垫关于毛蚕丝混纺纱线的节点对称分布,防磨垫的内部设置有浸料腔,所述浸料腔呈侧壁为曲面的圆台结构,且防磨垫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且浸料腔的底面设置有漏料口,所述漏料口与防磨垫的外壁设置的引导槽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漏料口呈矩形柱体结构,漏料口设置有四组,四组漏料口呈十字形排列在浸料腔的底面上,每组漏料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漏料口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在浸料腔的板面上。

优选的,所述套接环呈矩形环体结构,矩形环体结构与毛蚕丝混纺纱网格的交叉线体相配合,套接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毛蚕丝混纺纱线的端面上,横向的毛蚕丝混纺纱线的右端面设置有一个套接环,横向的毛蚕丝混纺纱线的左端面设置有两个套接环,两个套接环关于相邻的毛蚕丝混纺纱线的右端面的一个套接环对称分布,且纵向的毛蚕丝混纺纱线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套接环,纵向的毛蚕丝混纺纱线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个套接环。

一种毛蚕丝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羊毛纤维和蚕丝纤维揉搓成线体结构,然后将线体编制为网格结构;

步骤二:将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交叉分布,并在其上下两端粘接防磨垫;

步骤三:通过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端面处的套接环将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以及防磨垫固定在毛蚕丝混纺纱网格的网格线体上;

步骤四:采用棉用活性染料,在中性盐元明粉促染作用下摄氏度染色;

步骤五:采用两性离子匀染剂提高毛丝混纺产品的同色性,避开传统的酸性条件下毛上色远深于丝,或者碱性条件下毛受到损伤的缺点;

步骤六:固色后在氏摄度进行皂洗,提高水洗,磨擦,汗渍牢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棉用活性染料,在中性盐元明粉促染作用下98摄氏度染色,采用两性离子匀染剂提高毛丝混纺产品的同色性,避开了传统的酸性条件下毛上色远深于丝,或者碱性条件下毛受到损伤的缺点,固色后在98氏摄度进行皂洗,提高水洗,磨擦,汗渍牢度,以达到woolmark或iso的标准要求,同时适合做夹条;

2.在毛蚕丝混纺纱线的节点处设置防磨垫,防磨垫内部的浸料腔可在晾晒时储存一部分染料,通过漏料口配合引导槽将染料输送到毛蚕丝混纺纱线上,避免毛蚕丝混纺纱线局部染色不彻底,且防磨垫对毛蚕丝混纺纱线的节点提供保护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后,毛蚕丝混纺纱线因磨损严重而断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磨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毛蚕丝混纺纱线示意图。

图中:毛蚕丝混纺纱网格1、毛蚕丝混纺纱线2、羊毛纤维21、蚕丝纤维22、防磨垫3、浸料腔4、入料口5、漏料口6、引导槽7、套接环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毛蚕丝混纺纱线,包括毛蚕丝混纺纱网格1,毛蚕丝混纺纱网格1呈矩形网格结构,矩形网格结构之间设置有毛蚕丝混纺纱线2,毛蚕丝混纺纱线2设置有两个,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2十字交叉分布,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端部设置有套接环8,套接环8套接在毛蚕丝混纺纱网格1的线体上,且毛蚕丝混纺纱线2包括羊毛纤维21以及蚕丝纤维22,羊毛纤维21与蚕丝纤维2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羊毛纤维21和蚕丝纤维22交叉揉搓呈线体结构,且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节点处设置有防磨垫3,防磨垫3呈半球体结构,防磨垫3设置有两个,两个防磨垫3关于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节点对称分布,防磨垫3的内部设置有浸料腔4,浸料腔4呈侧壁为曲面的圆台结构,且防磨垫3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5,且浸料腔4的底面设置有漏料口6,漏料口6与防磨垫3的外壁设置的引导槽7相贯通。

漏料口6呈矩形柱体结构,漏料口6设置有四组,四组漏料口6呈十字形排列在浸料腔4的底面上,每组漏料口6设置有多个,多个漏料口6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在浸料腔4的板面上。

套接环8呈矩形环体结构,矩形环体结构与毛蚕丝混纺纱网格1的交叉线体相配合,套接环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端面上,横向的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右端面设置有一个套接环8,横向的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左端面设置有两个套接环8,两个套接环8关于相邻的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右端面的一个套接环8对称分布,且纵向的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套接环8,纵向的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个套接环8。

一种毛蚕丝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羊毛纤维21和蚕丝纤维22揉搓成线体结构,然后将线体编制为网格结构;

步骤二:将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2交叉分布,并在其上下两端粘接防磨垫3;

步骤三:通过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2端面处的套接环8将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2以及防磨垫3固定在毛蚕丝混纺纱网格1的网格线体上;

步骤四:采用棉用活性染料,在中性盐元明粉促染作用下98摄氏度染色;

步骤五:采用两性离子匀染剂提高毛丝混纺产品的同色性,避开传统的酸性条件下毛上色远深于丝,或者碱性条件下毛受到损伤的缺点;

步骤六:固色后在98氏摄度进行皂洗,提高水洗,磨擦,汗渍牢度。

工作原理:将羊毛纤维21和蚕丝纤维22揉搓成线体结构,然后将线体编制为网格结构,将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2交叉分布,并在其上下两端粘接防磨垫3,通过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2端面处的套接环8将两个毛蚕丝混纺纱线2以及防磨垫3固定在毛蚕丝混纺纱网格1的网格线体上,有效的避免单根线体断开而造成的整块混纺纱出现破洞,采用棉用活性染料,在中性盐元明粉促染作用下98摄氏度染色,采用两性离子匀染剂提高毛丝混纺产品的同色性,避开传统的酸性条件下毛上色远深于丝,或者碱性条件下毛受到损伤的缺点,固色后在98氏摄度进行皂洗,提高水洗,磨擦,汗渍牢度,染色浸泡过程中,浸料腔4的内部灌满染料然后通过漏料口6将染料输送到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表面,有效的提到染色效率,解决染色时局部毛蚕丝混纺纱线2浸泡不彻底而造成的染色效果不佳,因为从染料池中打捞出的毛蚕丝混纺纱上的浸料腔4的内部依旧存有染料,防磨垫3对毛蚕丝混纺纱线2的节点提供保护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后,毛蚕丝混纺纱线2因磨损严重而断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