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料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7174发布日期:2018-09-08 02:4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布料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布料生产的过程中,布料经常会沾染上油污或者是其他污渍,布料沾染上油污或者其他污渍的时候会对后续的工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经常要对布料进行清洗处理,现在的布料清洗基本为工人用冲洗枪对布料进行冲洗,需要多名工人同时操作,效率低下,而且采用冲洗枪进行单面水流直冲,会使面料因水流冲击而产生拉伸或变形,影响布料的纤维结构和布料的美观性。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机械式的清洗装置,但基本上的清洗装置都只具备清洗功能,清洗完毕后又需要去烘干,效率低下,影响工作效率且步骤较为繁琐,较为费时,其中也有一些清洗装置中带有烘干装置,但烘干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烘干功能且烘干效果好的纺织布料清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布料清洗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设于第一容纳腔内的清洗机构及设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部件、与烘干部件相配合的第一升降装置、设于烘干部件上方的导向辊、分别设于第二容纳腔侧壁的风干部件、与风干装置相配合的第二升降装置及设于第二容纳腔顶部的加热件。通过设置的烘干部件对布料进行第一次烘干,烘干部件可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实现上下运动,使得布料的烘干面积更为全面;在烘干部件运作的过程中,风干装置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上下运动对布料进行风干,实现第二次烘干,最后当布料传送至导向辊的时候通过加热件,加热件会对布料实现第三次烘干,通过设置的三次烘干步骤,使得布料的烘干效果更好;且烘干部件为辊体,与布料之间的距离较近,可近距离的对布料进行烘干操作,烘干效果好;其次,由于烘干部件可在第一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在布料传送的过程中,将有大部分的布料有两次与烘干部件对应的机会,进而大部分的布料均可在烘干部件的下进行两次烘干,在不改变传送速度的情况下,烘干速度快,烘干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设于驱动件左右两侧的传动件、与传动件相配合的传动带及升降组件;设置的第一驱动件为主件,传动件为辅件,第一驱动件通过传动带的传动带动传动件进行转动,实现单驱动件的驱动,减小了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齿件、与第一齿件相配合的第二齿件和第三齿件、设于第二齿件和第三齿件上的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及与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相配合的升降板,所述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呈扇形;通过设置的第一齿件带动第二齿件和第三齿件进行转动,从而第二齿件和第三齿件带动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进行转动,其中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在装配后的朝向是相同的,且转动的速率和角度也相同,从而当第一推动板转动至与接触的位置时,将推动升降板上移;当转动到一定角度时,第一推动板不再与升降板进行推动配合,此时第二推动板将转动至与升降板配合的位置,第二推动板将推动升降板向下移动,如此反复实现升降板的上下移动;通过将推动板设置为扇形,保证推动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存在一定的时间内未与升降板接触,从而实现上述的两个推动板配合驱动升降板上下运动的操作;且扇形结构可减小推动板与升降板的接触距离,防止因接触运行的距离过长使得升降组件在运行时出现卡死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动板上设有第一凸齿,所述第二推动板上设有第二凸齿,所述升降板上设有第三凸齿;通过第一齿件和第二齿件带动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进行转动,当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转动到一定角度的时候,第一推动板或第二推动板会将凸台顶起或下推,通过推动板和升降板上的凸齿啮合带动升降板进行上下运动,通过凸齿之间的啮合使得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向升降板传递力和运动,且设置的凸齿使得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向升降板传递力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脱开的现象,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动件,滑动件内设有穿设于第一齿件和滑动件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凸台;当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时,可将凸台向上顶或向下推,实现升降板的上下运动,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可实现第一齿件与升降板的连接,防止升降板处于悬空状态,且防止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出现脱开的现象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设于第二驱动件上的转动杆、与转动杆螺纹连接的连接座及设于连接座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风干部件相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且设置转动杆与连接座之间为螺纹连接,使得第二驱动件在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时,从而连接座可实现上下运动,且通过连接座上设置的连接杆带动风干部件进行升降运动,设置的第二升降装置可实现风干部件的上下移动,从而增大风干部件对布料的风干面积,使得风干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下方设有分隔板、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及用于排出液体的排水口,所述分隔板为倾斜放置;通过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实现布料的进料和出料,且布料通过挤压辊时被挤压出的水分会通过倾斜放置的分隔板流动至排水口从而排出箱体外,防止液体在箱体内部积留。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导布辊、设于第一导布辊下端的第二导布辊、用于清洗布料的喷头及设于第一容纳腔顶端的检修口;通过设置的第一导布辊和第二导布辊对布料进行导向,实现布料的传动,且当布料通过喷头时对布料进行喷水清洗,通过设置的检修口可对装置进行检修,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一挤压辊和与第一挤压辊相配合的第二挤压辊;当布料通过设置的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时,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会对布料进行挤压脱水,减小布料的水分,使后面的工序更为顺利且提高了烘干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挤压辊对布料进行挤压脱水,其次通过设置的烘干机构和风干机构对布料进行更全面的烘干,且通过设置的升降装置对布料进行大面积的烘干使得布料的烘干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纺织布料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容纳腔2、第二容纳腔3、清洗机构4及烘干机构5;所述第一容纳腔2和第二容纳腔3设于箱体1内,其中清洗机构4设于第一容纳腔2内,烘干机构5设于第二容纳腔3内;所述烘干机构5包括第一挤压辊501、第二挤压辊502、烘干部件503、第一升降装置504、导向辊505、风干部件506、第二升降装置507及加热件508;所述第一挤压辊501、第二挤压辊502、导向辊505均为市面上购买的金属滚轴,所述烘干部件503为金属制成的筒体,所述烘干部件503设于第一挤压辊501的上方,所述风干部件506设于第二容纳腔3侧壁,风干部件506为风机;所述加热件508设于第二容纳腔3的顶部,所述加热件508为硅胶加热片,硅胶加热片是采用耐高温、高导热、绝缘性能佳、强度好的硅橡胶、耐高温的纤维增强材料以及金属发热膜电路集合而成的软性电加热膜元件;通过设置的第一挤压辊501和第二挤压辊502对布料进行挤压脱水,减小布料的水分使得后面的烘干工序更为方便和顺利,再通过设置的烘干部件503对布料进行第一次烘干,烘干部件503可通过第一升降装置504实现上下运动,使得布料的烘干面积更为全面;在烘干部件503运作的过程中,风干装置506通过第二升降装置507上下运动对布料进行风干,实现第二次烘干,最后当布料传送至导向辊505的时候通过加热件508,加热件508会对布料实现第三次烘干,通过设置的三次烘干步骤,使得布料的烘干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04包括第一驱动件5041、传动件5042、传动带5043及升降组件5044;所述传动件504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动带5043为皮带,同样设置为两个;两个传动件5042分别设于第一驱动件504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驱动件5041为电机,传动件5042为金属轴;两个传动件5042分别通过传动带5043与第一驱动件504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设置一个第一驱动件5041同时传动两个传动件5042进行转动,减小了动力源的投入,降低了能耗。

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组件5044包括第一齿件50441、第二齿件50442、第三齿件50443、第一推动板50444、第二推动板50445及升降板50446;所述第一齿件50441、第二齿件50442及第三齿件50443为齿轮,第一齿件50441固定套设在第一驱动件504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件50442、第三齿件50443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传动件上;所述第一推动板50444设于第一齿件50442上,第二推动板50445设于第二齿件50442上;第一驱动件启动时,第一齿件50441转动带动第二齿件50442和第三齿件50443进行转动,从而第二齿件50442和第三齿件50443带动第一推动板50444和第二推动板50445进行转动,其中第一推动板50444和第二推动板50445在装配后的朝向是相同的,且转动的速率和角度也相同,从而当第一推动板转动至与接触的位置时,将推动升降板上移;当转动到一定角度时,第一推动板不再与升降板进行推动配合,此时第二推动板将转动至与升降板配合的位置,第二推动板将推动升降板向下移动,如此反复实现升降板的上下移动;且将推动板设置为扇形,,保证推动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存在一定的时间内未与升降板接触,从而实现上述的两个推动板配合驱动升降板上下运动的操作;且可减小推动板与升降板50446的接触距离,防止因接触运行的距离过长使得升降组件5044在运行时出现卡死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动板50444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齿50447,所述第二推动板50445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第二凸齿50451,所述升降板50446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第三凸齿50452;通过凸齿之间的啮合使得第一推动板50444和第二推动板50445向升降板50446传递力和运动,且设置的凸齿使得第一推动板50444和第二推动板50445向升降板50446传递力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脱开的现象,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升降板50446上设有滑槽50448,滑槽50448上设有与滑槽50448滑动配合的滑动件50450,所述滑动件50450为金属块;滑动件50450内穿设有第一连接杆50451,该第一连接杆50451为金属杆,且穿出滑动件50450后固定穿设在第一齿件50441内;所述升降板5044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凸台50449,当第一推动板50444和第二推动板50445通过与凸台50449的配合实现对升降板50446上下运动的控制,接触面积较大,配合更为稳定;设置的第一连接杆50451可对升降板50446进行导向和定位,防止升降板50446处于悬空状态,且防止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出现脱开的现象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07包括第二驱动件5071、转动杆5072、连接座5073及第二连接杆5074;所述第二驱动件5071为电机,所述转动杆5072与第二驱动件5071的输出轴固连;所述转动杆5072为丝杆,所述连接座5073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杆5072穿设在该螺纹孔内;连接座5073上设有第二连接杆5074,其中第二连接杆5074与风干部件506相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5071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5071进行转动,且转动杆5071与连接座5073之间为螺纹连接,使得第二驱动件5071在驱动转动杆5072进行转动时,从而连接座5073可实现上下运动,且通过连接座5073上设置的第二连接杆5074带动风干部件506进行升降运动,实现风干部件506能够对布料进行大面积的风干,风干的效果更好。

所述第二容纳腔3下方设有不锈钢制成的分隔板301,所述第二容纳腔3的侧壁设有进料口302、出料口303及用于排出液体的排水口304,所述分隔板301为倾斜放置;设置的进料口302和出料口303可实现布料的进料和出料,且布料通过挤压辊时被挤压出的水分会通过倾斜放置的分隔板301流动至排水口304从而排出箱体1外,防止液体在箱体1内部积留。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机构4包括第一导布辊401、第二导布辊402、喷头403及检修口404;第一导布辊401、第二导布辊402均为金属滚轴,所述第二导布辊402设于第一导布辊401的下方,通过设置的第一导布辊401和第二导布辊402对布料进行导向,实现布料的传动,且当布料通过喷头403时对布料进行喷水清洗;检修口404为设置在箱体顶部的开口,且检修口404处铰接有金属盖板,可对检修口进行关闭,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可由检修口处进入至箱体内,对装置进行检修。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