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1871发布日期:2018-11-24 13:2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制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儿童的纺织品的要求更高,儿童服装的安全,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儿童的皮肤较成年人较薄,皮肤外观平滑、细嫩、文理不清,且容易受伤,所以对纺织面料的舒适度和柔软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现有的纺织品抗菌性能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具有极好的抗菌性,质地轻薄柔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包括:竹炭纤维、涤纶、甲基纤维素、松香酸聚氧乙烯酯、大豆蛋白纤维、碱性果胶酶、麻纤维、棉纤维和酚醛树脂,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15-25份、涤纶13-19份、甲基纤维素9-16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4-23份、大豆蛋白纤维13-19份、碱性果胶酶9-16份、麻纤维6-15份、棉纤维1-9份和酚醛树脂20-28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15份、涤纶13份、甲基纤维素9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4份、大豆蛋白纤维13份、碱性果胶酶9份、麻纤维6份、棉纤维1份和酚醛树脂20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17份、涤纶14份、甲基纤维素10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5份、大豆蛋白纤维14份、碱性果胶酶10份、麻纤维7份、棉纤维2份和酚醛树脂21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18份、涤纶15份、甲基纤维素11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6份、大豆蛋白纤维15份、碱性果胶酶11份、麻纤维8份、棉纤维3份和酚醛树脂23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20份、涤纶16份、甲基纤维素12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7份、大豆蛋白纤维16份、碱性果胶酶13份、麻纤维9份、棉纤维5份和酚醛树脂25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22份、涤纶18份、甲基纤维素14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8份、大豆蛋白纤维17份、碱性果胶酶14份、麻纤维10份、棉纤维6份和酚醛树脂27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具有极好的抗菌性,质地轻薄柔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15份、涤纶13份、甲基纤维素9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4份、大豆蛋白纤维13份、碱性果胶酶9份、麻纤维6份、棉纤维1份和酚醛树脂20份。实施例2: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17份、涤纶14份、甲基纤维素10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5份、大豆蛋白纤维14份、碱性果胶酶10份、麻纤维7份、棉纤维2份和酚醛树脂21份。实施例3: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18份、涤纶15份、甲基纤维素11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6份、大豆蛋白纤维15份、碱性果胶酶11份、麻纤维8份、棉纤维3份和酚醛树脂23份。实施例4: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20份、涤纶16份、甲基纤维素12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7份、大豆蛋白纤维16份、碱性果胶酶13份、麻纤维9份、棉纤维5份和酚醛树脂25份。实施例5:所述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竹炭纤维22份、涤纶18份、甲基纤维素14份、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8份、大豆蛋白纤维17份、碱性果胶酶14份、麻纤维10份、棉纤维6份和酚醛树脂27份。测试例:对实施例1-5采用国家标准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震荡法》进行抗菌性定量测试,采用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洗涤方法,测试水洗30次后织物的抑菌率,测试结果见表1。表1:水洗30次后抑菌率测试表(%)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实施例1908992实施例2919289实施例3868785实施例4969490实施例5868891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儿童专用抗菌纺织制品,具有极好的抗菌性,质地轻薄柔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