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7208发布日期:2018-10-09 23:18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纺织品的热湿舒适性的要求日益提升,希望夏季面料具有吸湿凉爽、吸湿透气、导湿快干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能。一般而言,轻薄型面料适于夏季穿着,但轻薄型单面纬编面料具有一定的卷边性,且面料尺寸稳定性不如双面纬编面料,而双面纬编面料,一般平凡米克重均在150g/m2以上,质量重,穿着舒适感又不如单面纬编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质量轻,导湿快干性能好的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由60sdty聚酯仿棉长丝、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和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交织而成,所述60sdty聚酯仿棉长丝、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和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56.5%:35.5%:8.0%。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包括具有正面和反面的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均布有若干个纵向凹槽和若干个横向凹槽以及凸起于若干个纵向凹槽和若干个横向凹槽分割形成的方格内的凸显方块,所述面料本体的反面均布有若干个隐形方格。

进一步的,所述面料本体为罗纹型排针配置的集圈线圈与成圈线圈编织的罗纹型复合组织。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凹槽由一纵行反面线圈圈弧连接而成,所述横向凹槽由一横列单面纬平针正面线圈连接而成,所述凸显方块由罗纹型排针配置的连续4个纵行和连续5个横列双面纬编织物经单面编织的正面线圈串套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凸显方块采用60sdty聚酯仿棉长丝和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交替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隐形方格包括由细纱经单面编织的连续4个成圈线圈纵行和连续5个成圈线圈横列组成的一个完全组织点和在一个完全组织点内由粗砂经双面成圈编织的正面线圈形成的线圈组织点。

进一步的,所述粗纱为60sdty聚酯仿棉长丝,所述细纱为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的平方米克重为120-130g/m2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还提供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方案是: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

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的编织方法为:

采用2个针道的针筒针和1个针道的针盘针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圆纬机进行编织;其中,构成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4纵行×11横列,其中:4纵行由2针道4枚针筒针和一针道4枚针盘针间隔排列而成,11横列由针筒周围11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其中,

1个完全组织的4枚针筒针排列方式为abbb,4枚针盘针的排列方式为aaaa,a表示高踵针,b表示低踵针;

1个完全组织的11路成圈系统穿纱方式为:第1路穿60sdty聚酯仿棉长丝,第3、6、8、10路穿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第2、4、5、7、9、11路穿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

1个完全组织的11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3路针筒针a对应成圈、针筒针b对应不工作、针盘针a对应成圈;第2、4路针筒针a、针盘针a对应不工作、针筒针b对应成圈;第5、9、11路针筒针a、针筒针b对应成圈,针盘针a对应不工作;第6、8、10路针筒针a对应集圈,针筒针b对应不工作、针盘针a对应成圈;

表1为1个完全组织的三角和穿纱配置图

其中:穿纱配置对应为:1表示60sdty聚酯仿棉长丝,2表示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3表示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

三角配置符号说明:“▽”表示针盘针成圈,“δ”表示针筒针成圈,“∩”表示针筒针集圈,“—”表示针盘针或针筒针不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后整理工序包括:将卷装毛坯退卷→缝头→去油精练→热水洗→冷水洗→脱水→剖幅→预定型→染色→还原洗→酸洗→热水洗→冷水洗→脱水→成定型→打卷→成品检验检测;其中,

去油精练工艺:按照浴比为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放入织物进行循环运行,从染色机的附加缸依次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0.5~0.6%的去油剂和占面料重量比0.5%的浴中柔软剂,启动染色机,使缸内溶液温度按照3.0℃/分的速率,升温到90℃并保温20分钟;再以2.0℃/分的速度降温到80℃;溢流水洗到60℃排水;

热水洗工艺:按照浴比为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加入冷水,控制染色机内水溶液和织物以3.0℃/分的速度加热到60℃并保温10分钟后排液;

预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加入浸轧液,浸轧液采用清水,控制轧余率为75~80%,上述定型机采用10节烘箱的台湾力根针织定型机,控制第一到第十节烘箱的温度分别是160℃、170℃、180℃、180℃、180℃、180℃、180℃、180℃、180℃、170℃,控制烘箱风机转速为1300转/分,控制车速为23~25米/分,控制冷却风机转速为1500转/分;

染色工艺:按照浴比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加入冷水,放入织物进行循环运行,从染色机的附加缸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0.5~0.6%的冰醋酸,运转5分钟后测试溶液的ph值,将溶液的ph值控制在4.0~4.5之间,再朝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0.5%的高温分散剂、占面料重量比0.3%的高温匀染剂和占面料重量比0.5%的浴中柔软剂,再朝缸内注入充分溶解后的分散染料,分散染料配方为:占面料重量比0.8~0.9%的分散橙、占面料重量比4.5~5.0%的分散红玉和占面料重量比0.01~0.011%的分散深蓝;运转5分钟后,以3.0℃/分钟升温至80℃,保温5分钟;以1.5℃/分钟升温至110℃,保温5分钟;以1.0℃/分钟升温至130℃,保温50分钟之后;以2.0~2.5℃/分钟降温至80℃取样对色,溢流洗至60℃以下排液;

还原洗工艺:按照浴比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加入冷水,从染色机的附加缸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2.0%的片碱,循环5分钟后再逐渐注入溶解好的占面料重量比4.0%的保险粉,以2.5~3.0℃/分钟的速度升温到80℃,保温20分钟后排液;

酸洗工艺:按浴比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加入冷水,从染色机的附加缸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0.5g/l的醋酸,循环10分钟排液进行冷洗;

热水洗:按浴比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加入冷水,控制染色机内水溶液和织物以3.0℃/分的速度加热到60℃并保温10分钟后排液;

成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成品定型,通过定型机进行成品定型,朝定型机内加入浸轧液,浸轧液配方为:15g/l的吸湿排汗整理助剂和3g/l的渗透剂,控制轧余率为75~80%,上述定型机采用8节烘箱的门富士定型机,控制第一到第八节烘箱的温度分别是120℃、130℃、140℃、140℃、140℃、140℃、140℃、130℃,控制烘箱风机转速为1200转/分,控制车速为15~18米/分,控制冷却风机转速为1500转/分。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具有双面外观效果,选用罗纹型排针配置的成圈、集圈与浮线单面编织结构设计,使织物表层形成由纵、横方向狭窄凹槽和内置凸出方块的凹凸方格效应,织物内层在细纱编织的平整线圈表面分布有粗纱编织的点状结构形成的隐形方格效应;

(2)本发明单导的组织结构,实现面料单向导湿和快干功能,织物表层形成由纵、横方向狭窄凹槽,构成组织结构的毛细效应,形成结构单向导湿;织物内层优选异截面聚酯长丝编织,结合后整理过程中使用吸湿排汗助剂,构成织物导湿快干功能;该面料在上二下二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圆纬机上即可编织,后整理工艺流程短,制备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横向凹槽;2-纵向凹槽;3-凸显方块;4-完全组织点;5-线圈组织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由60sdty聚酯仿棉长丝、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和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交织而成,所述60sdty聚酯仿棉长丝、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和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56.5%:35.5%:8.0%,运用上述原料和用纱重量比进行编织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每平方米克重低于150g/m2,且面料的两侧均具有方格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包括具有正面和反面的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均布有若干个纵向凹槽2和若干个横向凹槽1以及凸起于若干个纵向凹槽2和若干个横向凹槽1分割形成的方格内的凸显方块3,所述面料本体的反面均布有若干个隐形方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料本体为罗纹型排针配置的集圈线圈与成圈线圈编织的罗纹型复合组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凹槽2由一纵行反面线圈圈弧连接而成,所述横向凹槽1由一横列单面纬平针正面线圈连接而成,所述凸显方块3由罗纹型排针配置的连续4个纵行和连续5个横列双面纬编织物经单面编织的正面线圈串套而成,形成凹凸方格效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显方块3采用60sdty聚酯仿棉长丝和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交替编织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隐形方格包括由细纱经单面编织的连续4个成圈线圈纵行和连续5个成圈线圈横列组成的一个完全组织点4以及在一个完全组织点4内由粗砂经双面成圈编织的正面线圈形成的线圈组织点5,一个完全组织点4即一个隐形方格,线圈组织点5分布在每个隐形方格内,形成隐形方格外观效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粗纱为60sdty聚酯仿棉长丝,所述细纱为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的平方米克重为120-130g/m2

实施例2: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

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的编织方法为:

选用60sdty聚酯仿棉长丝、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和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为原料,在筒径33英寸、机号28g、总针数2880枚、成圈系统数55路,采用2个针道的针筒针和1个针道的针盘针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圆纬机进行编织;其中,构成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4纵行×11横列,其中:2个针道表示针踵踵位高低位置,4纵行由2针道4枚针筒针和一针道4枚针盘针间隔排列而成,11横列由针筒周围11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其中,

1个完全组织的4枚针筒针排列方式为abbb,4枚针盘针的排列方式为aaaa,a表示高踵针,b表示低踵针;

1个完全组织的11路成圈系统穿纱方式为:第1路穿60sdty聚酯仿棉长丝,第3、6、8、10路穿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第2、4、5、7、9、11路穿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

1个完全组织的11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3路针筒针a对应成圈、针筒针b对应不工作、针盘针a对应成圈;第2、4路针筒针a、针盘针a对应不工作、针筒针b对应成圈;第5、9、11路针筒针a、针筒针b对应成圈,针盘针a对应不工作;第6、8、10路针筒针a对应集圈,针筒针b对应不工作、针盘针a对应成圈;

表1为1个完全组织的三角和穿纱配置图

其中:穿纱配置对应为:1表示60sdty聚酯仿棉长丝,2表示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3表示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

三角配置符号说明:“▽”表示针盘针成圈,“δ”表示针筒针成圈,“∩”表示针筒针集圈,“—”表示针盘针或针筒针不工作;

用纱比例:60sdty聚酯仿棉长丝:50d/24f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50d/24f异截面半消光聚酯长丝=56.5%:35.5%:8.0%;

毛坯织物横密:68线圈纵行/5cm,纵密:97线圈横列/5cm,平方米克重:93g/m2。

下机后的毛坯织物,进行后整理工序:将卷装毛坯退卷→缝头→去油精练→热水洗→冷水洗→脱水→剖幅→预定型→染色→还原洗→酸洗→热水洗→冷水洗→脱水→成定型→打卷→成品检验检测;其中,

去油精练工艺:按照浴比为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放入织物进行循环运行,从染色机的附加缸依次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0.5~0.6%的去油剂和占面料重量比0.5%的浴中柔软剂,启动染色机,使缸内溶液温度按照3.0℃/分的速率,升温到90℃并保温20分钟;再以2.0℃/分的速度降温到80℃;溢流水洗到60℃排水;

热水洗工艺:按照浴比为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加入冷水,控制染色机内水溶液和织物以3.0℃/分的速度加热到60℃并保温10分钟后排液;

预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加入浸轧液,浸轧液采用清水,控制轧余率为75~80%,上述定型机采用10节烘箱的台湾力根针织定型机,控制第一到第十节烘箱的温度分别是160℃、170℃、180℃、180℃、180℃、180℃、180℃、180℃、180℃、170℃,控制烘箱风机转速为1300转/分,控制车速为23~25米/分,控制冷却风机转速为1500转/分;

染色工艺:按照浴比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加入冷水,放入织物进行循环运行,从染色机的附加缸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0.5~0.6%的冰醋酸,运转5分钟后测试溶液的ph值,将溶液的ph值控制在4.0~4.5之间,再朝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0.5%的高温分散剂、占面料重量比0.3%的高温匀染剂和占面料重量比0.5%的浴中柔软剂,再朝缸内注入充分溶解后的分散染料,分散染料配方为:占面料重量比0.8~0.9%的分散橙、占面料重量比4.5~5.0%的分散红玉和占面料重量比0.01~0.011%的分散深蓝;运转5分钟后,以3.0℃/分钟升温至80℃,保温5分钟;以1.5℃/分钟升温至110℃,保温5分钟;以1.0℃/分钟升温至130℃,保温50分钟之后;以2.0~2.5℃/分钟降温至80℃取样对色,溢流洗至60℃以下排液;

还原洗工艺:按照浴比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加入冷水,从染色机的附加缸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2.0%的片碱,循环5分钟后再逐渐注入溶解好的占面料重量比4.0%的保险粉,以2.5~3.0℃/分钟的速度升温到80℃,保温20分钟后排液;

酸洗工艺:按浴比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加入冷水,从染色机的附加缸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0.5g/l的醋酸,循环10分钟排液进行冷洗;

热水洗:按浴比1:10~12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加入冷水,控制染色机内水溶液和织物以3.0℃/分的速度加热到60℃并保温10分钟后排液;

成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成品定型,添加15g/l的吸湿排汗整理助剂和3g/l的渗透剂,控制轧余率为75~80%,上述定型机采用8节烘箱的门富士定型机,控制第一到第八节烘箱的温度分别是120℃、130℃、140℃、140℃、140℃、140℃、140℃、130℃,控制烘箱风机转速为1200转/分,控制车速为15~18米/分,控制冷却风机转速为1500转/分,下机幅宽克重:按要求的成品幅宽克重进行生产控制,其它工序如常规工艺;制得的光坯布的门幅170cm,织物平方米克重125g/m2。

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在标准状态下静置48小时后,参照标准测试该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对应标准与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织物性能测试结果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