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0227发布日期:2018-11-07 11:3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易进行圆形物、筒形物的缝制作业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将左右两张布料缝合时最适合将布料沿布料进给方向进给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

在本发明中,布料进给方向指机筒(cylinder)从底板下部延伸的方向。

在本发明中,前后指布料进给方向上的前后方向,左右指从正面(布料进给方向上的面前的底板侧)观察缝纫机时的左右方向。另外,上下指缝纫机的上下方向。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已知如下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其在缝纫机下部沿着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机筒的长度方向将进给齿连动杆(进给台)配置在机筒内部,将布料沿着机筒的延伸方向输送(参照专利文献1)。该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的进给齿连动杆由前进给齿连动杆(主进给台)与后进给齿连动杆(差动进给台)构成,这些前后的进给齿连动杆在机筒内左右排列设置。在前进给齿连动杆与后进给齿连动杆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前进给齿(主进给齿)、后进给齿(差动进给齿)。前进给齿与后进给齿以前进给齿位于后进给齿的后方的方式彼此前后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注册第3151578号公报(第6-8页,第一-5图)

这种送出臂型缝纫机例如用于进行男用短内裤、短裤的下档部的缝合,具体而言,将载置在机筒上的左右两张布料从各自的端缘以规定宽度上下重叠而缝合。缝合的左右两张布料在进给齿上左右排列而在布料进给方向上被输送,而在现有技术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中,在缝合的左右两张布料厚度、材料不同时存在左右的布料进给量不同的情况、或在缝制曲线部的时存在左右的布料需要不同的进给量的情况。因此,在以往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在进行如上述的缝制的情况下,存在造成在缝制品产生缝皱等作业人员不曾期望的缝制结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缝合的左右两张布料厚度或材料不同的情况下、或缝制曲线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作业人员所期望的缝制结果地适当进给左右两张布料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对于本发明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如技术方案1所述,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参照图1~图4中标注的符号而进行说明,

该送出臂型缝纫机具备的进给机构6、106通过机筒1、101和臂3、103以及进给齿将载置在所述机筒1、101上的布料沿布料进给方向f输送,所述机筒1、101从竖立设置的底板2、102的下部向布料进给方向f延伸,所述臂3、103从所述底板2、102的端部向与布料进给方向f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进给齿与主轴连动而在沿着布料进给方向f的垂直面内进行椭圆运动,

所述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6、106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它们沿着所述机筒1、101的延伸方向而在机筒1、101内左右排列配置;

主进给齿19,其安装在所述主进给台14的前端;

第一差动进给齿20,其相对于所述主进给齿19位于布料进给方向f上的面前侧,且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差动进给台15的前端;

第二差动进给齿21,其相对于所述主进给齿19位于布料进给方向f上的面前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差动进给齿20在与布料进给方向f交叉的方向上相邻,并且,该第二差动进给齿21被安装在所述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前端;

第一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61,其对主轴每转一圈第一差动进给齿20以及第一差动进给台15在前后方向上动作的量(以下,称为第一差动进给量)进行变更调节;

第二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71,其对主轴每转一圈第二差动进给齿21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在前后方向上动作的量(以下,称作第二差动进给量)进行变更调节。

据此,在将厚度、材料不同的左右两张布料缝合时、或缝制曲线部时等情况下,通过具备第一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61、第二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71,能够分别调节第一差动进给量、第二差动进给量,从而能够进行所期望的缝制结果的缝制。

如技术方案2所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也能够采取如下的结构,即,所述第一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61具备设置在缝纫机的外部的用于调节第一差动进给量的第一操作构件,

所述第二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71具备设置在缝纫机的外部的用于调节第二差动进给量的第二操作构件。

据此,由于第一操作构件、第二操作构件设置在缝纫机的外部,因此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第一差动进给量、第二差动进给量的调节。

如技术方案3所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也能够采取如下的结构,即,所述第一差动进给齿20与所述第二差动进给齿21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f,以所述第一差动进给齿20位于所述第二差动进给齿21的左侧的方式彼此左右配置,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配置在所述底板2、102的左侧面,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配置在所述底板2、102的右侧面。

据此,以在欲变更调节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f靠左侧配置的第一差动进给齿20引起的第一差动进给量的情况下,对配置在底板2、102的左侧面的第一操作构件进行操作即可的方式,与欲调节的差动进给量侧的差动进给齿对应地将对其进行变更调节的操作构件配置在底板上。因此,即使在底板2、102的侧面配置有第一操作构件与第二操作构件,作业人员也不会迷惑使用应当操作哪一方的操作构件,而能够变更调节所期望的差动进给量。

如技术方案4所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也能够采取如下的结构,即,所述进给机构6、106具备主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81,该主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81对主轴每转一圈所述主进给齿19以及所述主进给台14在前后方向上动作的量(以下,称作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一并进行变更调节,

所述主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81具备第三操作构件,该第三操作构件设置在缝纫机的外部用于对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一并调节。

据此,通过对设置在缝纫机的外部的第三操作构件进行操作,能够一并变更调节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进给机构,在缝合的左右两张布料厚度或材料不同的情况下、或缝制曲线部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左右的布料能够分别且容易地变更调节布料的进给量,因此能够实现作业人员所期望的缝制结果地进给左右两张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的进给机构的外观的简略立体图。

图2为表示图1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的进给机构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1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的进给机构的外观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别实施例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的进给机构的外观的简略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机筒

2底板

3臂

9上下用棒

10前后用棒

14主进给台

15第一差动进给台

16第二差动进给台

19主进给齿

20第一差动进给齿

21第二差动进给齿

26连动轴

27调节曲柄

32摇动轴

45第一差动调节曲柄

55第二差动调节曲柄

61第一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

62第一差动调节杆(第一操作构件)

71第二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

72第二差动调节杆(第二操作构件)

81主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

82主差动调节杆(第三操作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适宜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送出臂型缝纫机具有机筒1、底板2以及臂3。机筒1从竖立设置的底板2的下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将机筒1从底板2下部延伸的方向作为布料进给方向f。底板2向上方且向布料进给方向f延长,在进行缝制作业时作业人员从底板2侧目视机筒1的同时进行缝制作业,因此为了容易目视其手底板,而在底板2如图1所示设有高低差2a。在向布料进给方向f延长的底板2的端部,臂3向与布料进给方向f交叉的方向延长,臂3的前端位于机筒1前端的上方。

在底板2的下部以及机筒1配置有进给机构6。在臂3的内部配置有能够绕轴旋转的未图示的主轴,通过该主轴的旋转将进给机构6驱动。进给机构6配置在底板2的下部并具有沿左右水平延长的传动轴7。传动轴7被底板2枢轴支承为旋转自如,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绕轴旋转。如图1-图3所示,在传动轴7固定有偏心部8,在该偏心部8连结有上下用棒9以及前后用棒10的一端。

在上下用棒9的另一端嵌插有能够转动的销13的一端。销13的另一端被嵌插固定于形成在主进给台14的基端的块片14a的销孔14ab。而且,在块片14a的销孔14ac嵌插有销22,销22以其两端从销孔14ac的两端突出的方式,固定在销孔14ac。形成在第一差动进给台15的基端的两岔形状的双叉片15a能够滑动地嵌合在销22的一端。而且,形成在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基端的两岔形状的双叉片16a能够滑动地嵌合在销22的另一端。

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沿着机筒1的延伸方向在机筒1内于左右排列配置。夹着主进给台14,分别在左侧配置有第一差动进给台15,在右侧配置有第二差动进给台16。在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分别形成有横孔14b、15b、16b。方螺模17将横孔14b、15b、16b贯穿而被嵌插,横孔14b、15b、16bは被设为相对于方螺模17能够进行前后的滑动。在方螺模17将枢轴销18嵌插为能够进行绕轴的旋转。枢轴销18相对于机筒1的延伸方向水平且正交地配置,枢轴销18的两端架设在机筒1。

在主进给台14的前端,主进给齿19被安装为能够进行上下位置调节。在第一差动进给台15的前端,第一差动进给齿20被安装为能够进行上下位置调节。第一差动进给齿20相对于主进给齿19,位于布料进给方向f上的面前侧。在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前端,第二差动进给齿21被安装为能够进行上下位置调节。第二差动进给齿21相对于主进给齿19,位于布料进给方向f上的面前侧,并且相对于第一差动进给齿20,在与布料进给方向f交叉的方向相邻。就第一差动进给齿20与第二差动进给齿21而言,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f,以第一差动进给齿20位于第二差动进给齿21的左侧的方式而相互左右配置。通过各别调节第一差动进给齿20的上下方向的安装位置,能够各别调节相对于左右的布料的布料的进给量。

在前后用棒10的另一端连结有曲柄25的连结部,曲柄25的基部被固定在连动轴26。左右水平延长的连动轴26被底板2枢轴支承往复旋转自如,与传动轴7的旋转连动而绕轴摇动。在连动轴26除曲柄25以外还固定有调节曲柄27的基部。调节曲柄27具有与基部相比靠后方延长的圆弧状的腕部27a。在腕部27a插嵌有滑动件28,滑动件28被设为能够在腕部27a上滑动。在滑动件28的左右端分别连结有连接件29、连接件30的一端。连接件29的另一端通过螺丝33与套环34而被连结于曲柄31的连结部。曲柄31的基部被固定在摇动轴32的中途。左右水平延长的摇动轴32被底板2枢轴支承为往复旋转自如,与连动轴26的摇动连动而绕轴摇动。在摇动轴32的中途固定有曲柄35的基部。曲柄35的连结部通过螺丝37与套环38而连结于连接件36的一端。连接件36的另一端通过螺丝39与套环40而连结主进给台14的中途。

在摇动轴32的左端固定有第一差动调节曲柄45的基部。第一差动调节曲柄45具有从基部向上方延长的圆弧状的腕部45a。腕部45a具有右侧开口的“コ”字形的调节槽45b。在调节槽45b插嵌有方螺模46,方螺模46通过销50而被连结于连接件47的一端。方螺模46被设为能够在调节槽45b内滑动。连接件47的另一端通过螺丝48与套环49而被连结于第一差动进给台15的中途。

在摇动轴32的右端固定有第二差动调节曲柄55的基部。第二差动调节曲柄55具有从基部向上方延长的圆弧状的腕部55a。腕部55a具有左侧开口的“コ”字形的调节槽55b。在调节槽55b插嵌有方螺模56,方螺模56通过销60而被连结于连接件57的一端。方螺模56被设为能够在调节槽55b内滑动。连接件57的另一端通过螺丝58与套环59而被连结于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中途。

主进给齿19、第一差动进给齿20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齿21随着利用进给机构6的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驱动(基于上下运动与前后运动的合成的、沿着布料进给方向f的在垂直面内的椭圆运动)而从未图示的针板的进给齿用槽出没,在主进给齿19、第一差动进给齿20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齿21从针板上表面突出时载置在机筒1上的布料沿着布料进给方向f而被输送。

具体说明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驱动。当传动轴7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绕轴旋转时,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通过上下用棒9、销13以及销22而以枢轴销18为支点摇动。装配在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前端的主进给齿19、第一差动进给齿20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齿21进行上下运动。而且,当传动轴7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绕轴旋转时,连动轴26通过前后用棒10以及曲柄25而绕轴摇动。当调节曲柄27通过连动轴26的摇动而绕连动轴26的轴摇动时,调节曲柄27的摇动通过滑动件28、连接件29以及曲柄31而传递至摇动轴32,摇动轴32绕轴摇动。通过摇动轴32的摇动,使得主进给台14通过曲柄35以及连接件36进行前后动作。而且,通过摇动轴32的摇动使得第一差动调节曲柄45绕摇动轴32的轴摇动,由此第一差动调节曲柄45的摇动通过方螺模46、销50以及连接件47而传递至第一差动进给台15,第一差动进给台15进行前后动作。此外,通过摇动轴32的摇动使得第二差动调节曲柄55绕摇动轴32的轴摇动,由此第二差动调节曲柄55的摇动通过方螺模56、销60以及连接件57而传递至第二差动进给台16,第二差动进给台16进行前后动作。即,当摇动轴32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摇动时,被装配在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前端的主进给齿19、第一差动进给齿20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齿21进行前后运动。

接下来,说明将第一差动进给量变更调节的第一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61。第一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61在底板2外部具有第一差动调节杆62以及第一差动刻度板63。第一差动调节杆62以及第一差动刻度板63配置在底板2下部的左侧面。在第一差动刻度板63且在其后端缘标注有与第一差动进给量的大小对应的刻度63a。第一差动调节杆62以其前端朝向第一差动刻度板63的刻度63a而从基端向后方延长的方式配置。第一差动调节杆62的基端固定在曲柄64的一端。曲柄64的另一端在底板2内部连结于杆65的一端。在杆65的基部插通有摇动轴32。杆65相对于摇动轴32绕摇动轴32的轴往复旋转自如。杆65的另一端连结有连接件66的一端,连接件66的另一端连结于连接件47的一端。

此处,对第一差动进给量的变更调节进行说明。当使第一差动调节杆62沿着第一差动刻度板63在上下方向往复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曲柄64使杆65绕摇动轴32的轴摇动。由此,通过连接件66以及连接件47将第一差动调节曲柄45的调节槽45b内的方螺模46的位置变更。而且,通过变更摇动轴32与方螺模46的距离,将通过方螺模46与销50而被连结的连接件47的摇动量变更。随着使第一差动调节杆62向上方向往复旋转操作,使得方螺模46向调节槽45b的下端侧滑动,连接件47的摇动量变小,第一差动进给量变小。而且,随着使第一差动调节杆62向下方向往复旋转操作,方螺模46向调节槽45b的上端侧滑动,连接件47的摇动量变大,第一差动进给量变大。根据以上内容,通过第一差动调节杆62的往复旋转操作,将第一差动进给量变更,然而对主进给量、第二差动进给量无影响。

接下来,对变更调节第二差动进给量的第二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71进行说明。第二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71在底板2外部具有第二差动调节杆72以及第二差动刻度板73。第二差动调节杆72以及第二差动刻度板73配置在底板2下部的右侧面。在第二差动刻度板73且在其后端缘标注有与第二差动进给量的大小对应的刻度73a。第二差动调节杆72以其前端朝向第二差动刻度板73的刻度73a而从基端向后方延长的方式配置。第二差动调节杆72的基端固定在曲柄74的一端。曲柄74的另一端在底板2内部连结于杆75的一端。在杆75的基部插通有摇动轴32。杆75相对于摇动轴32绕摇动轴32的轴往复旋转自如。杆75的另一端连结有连接件76的一端,连接件76的另一端连结于连接件57的一端。

此处,对第二差动进给量的变更调节进行说明。当使第二差动调节杆72沿着第二差动刻度板73在上下方向往复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曲柄74使杆75绕摇动轴32的轴摇动。由此,通过连接件76以及连接件57将第二差动调节曲柄55的调节槽55b内的方螺模56的位置变更。而且,通过变更摇动轴32与方螺模56的距离,将通过方螺模56与销60而被连结的连接件57的摇动量变更。随着使第二差动调节杆72向上方向往复旋转操作,使得方螺模56向调节槽55b的下端侧滑动,连接件57的摇动量变小,第二差动进给量变小。而且,随着使第二差动调节杆72向下方向往复旋转操作,方螺模56向调节槽55b的上端侧滑动,连接件57的摇动量变大,第二差动进给量变大。根据以上内容,通过第二差动调节杆72的往复旋转操作,将第二差动进给量变更,然而对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无影响。

根据以上的结构,在将厚度、材料不同的左右两张布料缝合的情况、缝制曲线部的情况等,通过将第一差动调节杆62或第二差动调节杆72各别往复旋转操作,能够各别调节第一差动进给量、第二差动进给量,从而能够进行所期望的缝制结果的缝制。而且,由于第一差动调节杆62、第二差动调节杆72设置在底板2的外部,因此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第一差动进给量、第二差动进给量的调节。

接下来,说明将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一并变更调节的主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81。主差动进给量调节机构81在底板2外部具有主差动调节杆82以及主差动刻度板83。主差动调节杆82以及主差动刻度板83配置在底板2下部的左侧面。主差动刻度板83配置在比第一差动刻度板63靠后方的位置。在主差动刻度板83且在其后端缘标注有与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的大小对应的刻度83a。主差动调节杆82以其前端朝向主差动刻度板83的刻度83a而从基端向后方延长的方式配置。主差动调节杆82的基端固定在曲柄84的一端。曲柄84的另一端在底板2内部连结于杆85的一端。在杆85的基部插通有往复旋转轴86,杆85固定在往复旋转轴86。往复旋转轴86在左右水平延长,被底板2枢轴支承为往复旋转自如。在杆85的另一端连结有连接件30的另一端。

此处,对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的一并变更调节进行说明。当使主差动调节杆82沿着主差动刻度板83沿上下方向往复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曲柄84使杆85以及往复旋转轴86绕往复旋转轴86的轴摇动。由此,通过连接件30将在调节曲柄27的腕部27a的滑动件28的位置变更。而且,通过将连动轴26与滑动件28的距离变更,将通过连接件29与曲柄31而被连结的摇动轴32的摇动量变更。伴随之,通过曲柄35将连接件36的摇动量变更,通过第一差动调节曲柄45与方螺模46将连接件47的摇动量变更,通过第二差动调节曲柄55与方螺模56将连接件57的摇动量变更。随着使主差动调节杆82向上方向往复旋转操作,滑动件28向腕部27a的前端侧滑动,摇动轴32的摇动量变小,各连接件36、47、57的摇动量也变小,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一并变小。而且,随着使主差动调节杆82向下方向往复旋转操作,滑动件28向腕部27a的后端侧滑动,摇动轴32的摇动量变大,各连接件36、47、57的摇动量也变大,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一并变大。根据以上内容,通过主差动调节杆82的往复旋转操作,将主进给台14、第一差动进给台15以及第二差动进给台16的在前后方向上动作的量一并变更。通过以上的结构,通过将设置在缝纫机的底板2的外部的主差动调节杆82往复旋转操作,能够容易地将主进给量、第一差动进给量以及第二差动进给量一并变更调节。

本发明的进给机构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也能够在如图4所示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实施(以下,称作第二实施例)。关于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仅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送出臂型缝纫机具有机筒101、底板102以及臂103。机筒101从底板102的下部沿布料进给方向f延长。底板102从机筒101的基端竖立设置。臂103从底板102的端部沿着与布料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延长,臂103的中途弯曲,其前端位于机筒1的上方。在臂103将沿水平延长的主轴107枢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在主轴107固定有偏心部108,在该偏心部108连结有进给机构106的上下用棒109以及前后用棒110的一端。上下用棒109的另一端通过销13而被连结于形成在主进给台14的基端的块片14a。在前后用棒110的另一端连结有曲柄25的连结部。根据以上内容,像第二实施例所述那样,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类型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也能够实施本发明的进给机构,第二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所述实施例附加各种变更而实施,本发明也包含这些变更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