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3072发布日期:2019-02-26 20:0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各种纺织品,如棉被、内衣裤、鞋袜等,都是微生物滋生繁衍的适宜场所。它们在人体适宜环境中的迅速繁殖,不仅会使纤维制品变色、发霉、脆化降解,而且还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诱发各种皮肤疾病,影响健康。纺织品上滋生的细菌,会以人体新陈代谢产物-汗水、脂肪质和皮屑等为营养,迅速繁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用纺织品卫生性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具有抗菌防臭功能的纺织产品市场也在逐步扩人。但是,现在市场很多抗菌织物都选用化学抗菌剂,多敏感肌肤或者婴幼儿肌肤会造成过敏等问题,并且,化学抗菌剂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化学污染,增加对环境的破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天然抗菌剂对织物进行处理的,抗菌效果佳的抗菌型混纺织物及其制备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6-22份短纤维蚕丝、2-8份纳米竹炭纤维、1-5份银离子纤维、4-8份芦荟纤维、40-60份棉纤维、22-32份涤纶纤维、10-16份白铜纤维和20-40份龙赛尔纤维。可行的,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9份短纤维蚕丝、5份纳米竹炭纤维、3份银离子纤维、6份芦荟纤维、50份棉纤维、27份涤纶纤维、13份白铜纤维和30份龙赛尔纤维。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经过原材料的选择、经纱的制备、纬纱的制备、织造、抗菌处理、绿茶素整理工艺和水洗、烘干步骤,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原材料的选择:选用下列质量份的纤维作为原材料:16-22份短纤维蚕丝、2-8份纳米竹炭纤维、1-5份银离子纤维、4-8份芦荟纤维、40-60份棉纤维、22-32份涤纶纤维、10-16份白铜纤维和20-40份龙赛尔纤维;(2)经纱的制备:将上述质量份的短纤维蚕丝、纳米竹炭纤维、银离子纤维、芦荟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和白铜纤维作为原材料进行混合纺纱,得到混纺纱a,即制备得到经纱;(3)纬纱的制备:采用上述质量份的龙赛尔纤维进行纯纺,制备得到龙赛尔长丝,即完成纬纱的制备;(4)织造:将混纺纱a与龙赛尔长丝分别作为经纱与纬纱进行机织处理,完成混纺织物的织造;(5)抗菌处理:将混纺织物放于天然抗菌剂中进行浸轧,所述浸轧时间为20-30min,所述浸轧次数为2-4次;(6)绿茶素整理工艺:首先,先在常温下加入媒染剂1-5%质量份,浴比设为1:10-15,保持10min后,升温至30-60℃,并保持20-40min后,水洗;第二步,绿茶素整理:常温下在染机中加入绿茶素1-6%质量份,将浴比设为1:10-20,保持30min后,升温至30-60℃,并保持30-50min,完成绿茶素整理工艺;(7)水洗、烘干:在常温下加固着剂0.5-5%质量份,设浴比为1:10-15,保持5min后,升温至30-65℃,并保持15-35min后,水洗,然后烘干,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可行的,所述步骤(5)中的天然抗菌剂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0-14份艾蒿、20-40份芦荟、1-3份紫草、6-8份甘草、2-4份鱼腥草、2-4份苏木、1-3份石榴皮、16-18份菊花和2-4份黄连,经过浸液得到提取液,提取液即为天然抗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抗菌原材料进行混纺织物的织造,从而实现织造形成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功效,并且,本发明采用天然的抗菌剂对织物进行二次抗菌处理,无污染,纯天然,能够有效适用于不同肌肤,并且,天然抗菌剂在制备过程中,无任何污染物,利于环境友好,利于生产推广,经济效益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实施例1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6份短纤维蚕丝、2份纳米竹炭纤维、1份银离子纤维、4份芦荟纤维、40份棉纤维、22份涤纶纤维、10份白铜纤维和20份龙赛尔纤维。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经过原材料的选择、经纱的制备、纬纱的制备、织造、抗菌处理、绿茶素整理工艺和水洗、烘干步骤,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原材料的选择:选用下列质量份的纤维作为原材料:16份短纤维蚕丝、2份纳米竹炭纤维、1份银离子纤维、4份芦荟纤维、40份棉纤维、22份涤纶纤维、10份白铜纤维和20份龙赛尔纤维;(2)经纱的制备:将上述质量份的短纤维蚕丝、纳米竹炭纤维、银离子纤维、芦荟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和白铜纤维作为原材料进行混合纺纱,得到混纺纱a,即制备得到经纱;(3)纬纱的制备:采用上述质量份的龙赛尔纤维进行纯纺,制备得到龙赛尔长丝,即完成纬纱的制备;(4)织造:将混纺纱a与龙赛尔长丝分别作为经纱与纬纱进行机织处理,完成混纺织物的织造;(5)抗菌处理:将混纺织物放于天然抗菌剂中进行浸轧,浸轧时间为20min,浸轧次数为2次;(6)绿茶素整理工艺:首先,先在常温下加入媒染剂1%质量份,浴比设为1:10,保持10min后,升温至30℃,并保持20min后,水洗;第二步,绿茶素整理:常温下在染机中加入绿茶素1%质量份,将浴比设为1:10,保持30min后,升温至30℃,并保持30min,完成绿茶素整理工艺;(7)水洗、烘干:在常温下加固着剂0.5%质量份,设浴比为1:10,保持5min后,升温至30℃,并保持15min后,水洗,然后烘干,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天然抗菌剂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0份艾蒿、20份芦荟、1份紫草、6份甘草、2份鱼腥草、2份苏木、1份石榴皮、16份菊花和2份黄连,经过浸液得到提取液,提取液即为天然抗菌剂。可行的,采用混合浸提的方式,得到密度为1.2g/ml的提取液,该提取液即为天然抗菌剂。实施例2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22份短纤维蚕丝、8份纳米竹炭纤维、5份银离子纤维、8份芦荟纤维、60份棉纤维、32份涤纶纤维、16份白铜纤维和40份龙赛尔纤维。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经过原材料的选择、经纱的制备、纬纱的制备、织造、抗菌处理、绿茶素整理工艺和水洗、烘干步骤,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原材料的选择:选用下列质量份的纤维作为原材料:22份短纤维蚕丝、8份纳米竹炭纤维、5份银离子纤维、8份芦荟纤维、60份棉纤维、22-32份涤纶纤维、16份白铜纤维和40份龙赛尔纤维;(2)经纱的制备:将上述质量份的短纤维蚕丝、纳米竹炭纤维、银离子纤维、芦荟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和白铜纤维作为原材料进行混合纺纱,得到混纺纱a,即制备得到经纱;(3)纬纱的制备:采用上述质量份的龙赛尔纤维进行纯纺,制备得到龙赛尔长丝,即完成纬纱的制备;(4)织造:将混纺纱a与龙赛尔长丝分别作为经纱与纬纱进行机织处理,完成混纺织物的织造;(5)抗菌处理:将混纺织物放于天然抗菌剂中进行浸轧,浸轧时间为30min,浸轧次数为4次;(6)绿茶素整理工艺:首先,先在常温下加入媒染剂5%质量份,浴比设为1:15,保持10min后,升温至60℃,并保持40min后,水洗;第二步,绿茶素整理:常温下在染机中加入绿茶素6%质量份,将浴比设为1:20,保持30min后,升温至60℃,并保持50min,完成绿茶素整理工艺;(7)水洗、烘干:在常温下加固着剂5%质量份,设浴比为1:15,保持5min后,升温至65℃,并保持35min后,水洗,然后烘干,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天然抗菌剂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4份艾蒿、40份芦荟、3份紫草、8份甘草、4份鱼腥草、4份苏木、3份石榴皮、18份菊花和4份黄连,经过浸液得到提取液,提取液即为天然抗菌剂。可行的,采用混合浸提的方式,得到密度为1.2g/ml的提取液,该提取液即为天然抗菌剂。实施例3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9份短纤维蚕丝、5份纳米竹炭纤维、3份银离子纤维、6份芦荟纤维、50份棉纤维、27份涤纶纤维、13份白铜纤维和30份龙赛尔纤维。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经过原材料的选择、经纱的制备、纬纱的制备、织造、抗菌处理、绿茶素整理工艺和水洗、烘干步骤,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原材料的选择:选用下列质量份的纤维作为原材料:19份短纤维蚕丝、5份纳米竹炭纤维、3份银离子纤维、6份芦荟纤维、50份棉纤维、27份涤纶纤维、13份白铜纤维和30份龙赛尔纤维;(2)经纱的制备:将上述质量份的短纤维蚕丝、纳米竹炭纤维、银离子纤维、芦荟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和白铜纤维作为原材料进行混合纺纱,得到混纺纱a,即制备得到经纱;(3)纬纱的制备:采用上述质量份的龙赛尔纤维进行纯纺,制备得到龙赛尔长丝,即完成纬纱的制备;(4)织造:将混纺纱a与龙赛尔长丝分别作为经纱与纬纱进行机织处理,完成混纺织物的织造;(5)抗菌处理:将混纺织物放于天然抗菌剂中进行浸轧,浸轧时间为25min,浸轧次数为3次;(6)绿茶素整理工艺:首先,先在常温下加入媒染剂3%质量份,浴比设为1:13,保持10min后,升温至45℃,并保持30min后,水洗;第二步,绿茶素整理:常温下在染机中加入绿茶素1-6%质量份,将浴比设为1:15,保持30min后,升温至45℃,并保持40min,完成绿茶素整理工艺;(7)水洗、烘干:在常温下加固着剂2.5%质量份,设浴比为1:12,保持5min后,升温至47℃,并保持25min后,水洗,然后烘干,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天然抗菌剂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2份艾蒿、30份芦荟、2份紫草、7份甘草、3份鱼腥草、3份苏木、2份石榴皮、17份菊花和3份黄连,经过浸液得到提取液,提取液即为天然抗菌剂。可行的,采用混合浸提的方式,得到密度为1.2g/ml的提取液,该提取液即为天然抗菌剂。由上述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织物,经过测试,得到以下实验数据,具体如下表所示:抗菌性(%)实施例1≥98实施例2≥97实施例3≥98由上述表格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织物的抗菌性均高于现有生产工艺制备得到织物的抗菌性。本发明通过采用抗菌原材料进行混纺织物的织造,从而实现织造形成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功效,并且,本发明采用天然的抗菌剂对织物进行二次抗菌处理,无污染,纯天然,能够有效适用于不同肌肤,并且,天然抗菌剂在制备过程中,无任何污染物,利于环境友好,利于生产推广,经济效益大。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