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绸喷墨印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0034发布日期:2019-03-22 21:55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丝绸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丝绸喷墨印染工艺。



背景技术:

丝绸即蚕丝丝绸,是传统的高档纺织品,因其外观华丽、色泽柔和、手感丰满、穿着舒适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为了丰富丝绸制品的多样化,常对其进行印染处理,由于高温染色可造成丝绸布料的变形,大大损伤丝织品的品质,而低温印染则会出现色牢度低、色彩失真等问题。

目前常采用活性染料对丝绸进行印染处理,但是活性染料在水中电离成阴离子染料,染色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中性电解质,减少纤维表面的电荷,达到促进染色的作用。在丝织品的表面引入阳离子基团或化合物以改变丝绸制品的性能,在采用阴离子染料染色时,减少了染料上染纤维的阻力,大大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而且在染色过程中能够减少或者不适用无机盐。

南通大学金鹏等人于2013年发表了一篇关于《阳离子改性剂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的合成与应用》,其中公开了采用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共聚物对布料进行阳离子改性,可有效提高布料的上染率。而将涂料涂覆在丝绸布料的表面极易降低丝绸的柔软度,在保证丝绸制品的柔软度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丝绸印染的色牢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绸喷墨印染工艺。

本发明的丝绸喷墨印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丝绸浸涂阳离子改性剂,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1-1%,并用30-70℃热风吹干;

(2)将步骤(1)吹干后的丝绸浸涂絮凝剂,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5-0.8%,并用30-70℃热风吹干;

(3)将阴离子墨水对步骤(2)处理后的丝绸在20-30℃下进行低温印染。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阳离子改性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或聚乙烯亚胺。

优选的,所述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平均分子量为450-1000,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2500-5000。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或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

优选的,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平均分子量大于20万,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的平均分子量为7万-8万。

优选的,所述阴离子墨水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分别将四色喷墨机中所需的红、黄、蓝、黑颜料进行处理,即按重量计,取其中一种颜料200份,加入6-10份阳离子改性剂、20-30份分散剂、100份四氢呋喃助溶剂、600-700份去离子水,然后研磨5-10小时,且研磨温度不超过35℃;

(2)研磨结束后再加入7.2-15份苯乙烯磺酸钠,然后调节ph值至5-6,继续研磨2小时,且研磨温度不超过35℃;

(3)再次研磨结束后,加入0.7-1.5份的引发剂,在50℃下保温研磨20-24小时,再调节溶液ph值至中性;

(4)将步骤(3)研磨好的分散液经超滤后得到粒径低于150nm的颜料分散液,并减压蒸馏除去颜料分散液中的四氢呋喃,得到均匀分散的颜料色浆;

(5)将步骤(4)制备的颜料色浆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固含量为5-10%,并依次加入1-2wt%乙二醇、0.1-0.8wt%乙二醇丁醚、三乙醇胺0.1wt%和0.2-0.5wt%的渗透剂jfc,混合均匀后即制得阴离子墨水。

优选的,所述红色颜料为立索尔红bca,蓝色颜料为酞青蓝bgs,黄色颜料为联苯氨黄g,黑色颜料为卡博特碳黑m900。

优选的,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平均分子量为2000-5000的聚乙烯亚胺。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科盈kyc-9366水性分散剂。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v-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丝绸进行改性,然后再涂覆絮凝剂,可极大提高丝绸在低温印染时结合阴离子墨水的能力,同时保证了低温印染的色牢度和丝绸柔软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首先制备阴离子墨水,具体步骤如下:

(1)按重量计称取立索尔红bca颜料200份,加入8份平均分子量为3000的聚乙烯亚胺、25份科盈kyc-9366水性分散剂、100份四氢呋喃助溶剂、650份去离子水,然后研磨8小时,且研磨温度为25℃;

(2)研磨结束后再加入10份苯乙烯磺酸钠,然后调节ph值至5,继续研磨2小时,且研磨温度为25℃;

(3)再次研磨结束后,加入1份的引发剂,在50℃下保温研磨24小时,再调节溶液ph值至中性;

(4)将步骤(3)研磨好的分散液经超滤后得到粒径低于150nm的颜料分散液,并减压蒸馏除去颜料分散液中的四氢呋喃,得到均匀分散的颜料色浆;

(5)将步骤(4)制备的颜料色浆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固含量为8%,并依次加入1.5wt%乙二醇、0.4wt%乙二醇丁醚、三乙醇胺0.1wt%和0.3wt%的渗透剂jfc,混合均匀后即制得阴离子红色墨水。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制备以酞青蓝bgs为原料的蓝色阴离子墨水,以联苯氨黄g为原料的黄色阴离子墨水,以卡博特碳黑m900为原料的黑色阴离子墨水。

一种丝绸喷墨印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丝绸浸涂在平均分子量为800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5%,并用50℃热风吹干;

(2)将步骤(1)吹干的丝绸浸涂平均分子量为7.5万的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6%,并用50℃热风吹干;

(3)将制备的四种阴离子墨水装入到四色喷墨打印机中,对处理后的丝绸进行低温喷墨打印,打印温度为25℃。

采用该工艺印染的丝绸制品保持了丝绸本身的柔软度,并在水中洗涤100次后没有掉色现象。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四种阴离子墨水对丝绸进行喷墨印染,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丝绸浸涂在平均分子量为450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1.0%,并用50℃热风吹干;

(2)将步骤(1)吹干的丝绸浸涂平均分子量为8万的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5%,并用50℃热风吹干;

(3)将制备的四种阴离子墨水装入到四色喷墨打印机中,对处理后的丝绸进行低温喷墨打印,打印温度为25℃。

采用该工艺印染的丝绸制品保持了丝绸本身的柔软度,并在水中洗涤100次后没有掉色现象。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四种阴离子墨水对丝绸进行喷墨印染,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丝绸浸涂在平均分子量为5000的聚乙烯亚胺,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1%,并用50℃热风吹干;

(2)将步骤(1)吹干的丝绸浸涂平均分子量为25万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8%,并用50℃热风吹干;

(3)将制备的四种阴离子墨水装入到四色喷墨打印机中,对处理后的丝绸进行低温喷墨打印,打印温度为25℃。

采用该工艺印染的丝绸制品保持了丝绸本身的柔软度,并在水中洗涤100次后没有掉色现象。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四种阴离子墨水对丝绸进行喷墨印染,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丝绸浸涂在平均分子量为2500的聚乙烯亚胺,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8%,并用50℃热风吹干;

(2)将步骤(1)吹干的丝绸浸涂平均分子量为30万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涂覆量占丝绸重量的0.7%,并用50℃热风吹干;

(3)将制备的四种阴离子墨水装入到四色喷墨打印机中,对处理后的丝绸进行低温喷墨打印,打印温度为25℃。

采用该工艺印染的丝绸制品保持了丝绸本身的柔软度,并在水中洗涤100次后没有掉色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