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2377发布日期:2018-11-30 19:5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纺纱技术领域中,对于纺纱的染色是必要的工作工程,但是现有的纺纱染色过程中,需要人工将纺纱放入染色装置中进行染色再通过人工取出后放入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此过程中对人工的需求量过大,并且染色的效率也过低,无法满足目前对纺纱的需求量,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人体极易接触到染料,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纺纱的染色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能够通过进料装置、染色装置、脱水装置、振动装置、烘干装置、收料装置依次全自动工作便能够完成整个染色、脱水、烘干的工作,中间过程无需人工造作,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能够将染色后的纺纱先经脱水装置将纺纱中的水大部分水去掉,再经振动装置将纺纱平铺在支撑杆上,最后进行烘干,能够降低烘干时间的同时减少烘干对纺纱造成的损害,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包括控制装置、支撑杆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料装置、染色装置、脱水装置、振动装置、烘干装置、收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与传送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进料箱的外壁,所述进料箱内部设有放置所述支撑杆的进料导轨,所述支撑杆用于放置纺纱,所述传送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箱、所述染色装置连接,所述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以及设于所述染色箱内部的染料箱、上色装置、输送装置,所述上色装置连接于所述染料箱,所述输送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送装置、所述脱水装置连接,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箱以及设置于所述脱水箱内部的驱动电机、脱水桶、抓取装置、废水收集箱,所述抓取装置与所述驱动电机均设置于所述脱水桶的上侧,所述废水收集箱设置于所述脱水桶的底部,所述脱水箱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输送装置、所述振动装置连接,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振动箱内部的振动器、振动杆,所述振动杆连接于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脱水箱、所述烘干装置连接,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以及设置于所述烘干箱内部的烘干器与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动杆、所述收料装置连接,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收料箱内部的固定杆;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连接所述进料导轨、所述传送装置、所述上色装置、所述输送装置、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抓取装置、所述振动器、所述传输装置、所述烘干器。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面板、显示屏以及报警装置,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报警装置、所述进料导轨、所述传送装置、所述上色装置、所述输送装置、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抓取装置、所述振动器、所述传输装置、所述烘干器。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进料箱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所述进料导轨,所述进料导轨上设有固定所述支撑杆的第一固定槽;

所述进料导轨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导轨驱动轴与导轨被动轴上,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导轨驱动轴。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箱以及设于所述传送箱内部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箱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所述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传送驱动轴、传送被动轴,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传送驱动轴与所述传送被动轴,所述传送带的内侧分别与所述传送驱动轴、所述传送被动轴接触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外侧等距设有固定所述支撑杆的第二固定槽,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导轨、所述输送装置接触连接;

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传送驱动轴。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染料箱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所述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驱动轴、输送被动轴,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输送驱动轴与所述输送被动轴,所述输送带的外侧等距设有固定所述支撑杆的第三固定槽,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送带、所述脱水箱连接;

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输送驱动轴。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染料箱设置于所述染色箱近所述进料箱的一侧,所述上色装置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染料箱的第一上色器、第二上色器以及第三上色器,所述第一上色器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上侧并固定于所述染色箱上,所述第二上色器与所述第三上色器对称设置于所述染色箱内部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第一上色器、所述第二上色器、所述第三上色器。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移动导轨与机械爪,所述移动导轨上连接设有复数个所述机械爪,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脱水桶的顶部,所述脱水桶的内壁上设有复数个固定所述支撑杆的限位槽,所述脱水桶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机械爪移动的通道;

所述脱水箱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染料箱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振动箱的出料口,所述脱水箱内部分别设有将所述进料口挡住的第一舱门、将所述出料口挡住的第二舱门;

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机械爪、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舱门、所述第二舱门。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振动箱内部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所述振动器,每个所述振动器的顶部均连接设有所述振动杆,所述振动杆上设有防滑纹,所述振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料口、所述传输装置接触连接。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烘干箱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所述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传输驱动轴、传输被动轴,所述传输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传输驱动轴与所述传输被动轴,所述传输带的外侧等距设有固定所述支撑杆的第四固定槽,所述传输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送带、所述出料口接触连接;

所述烘干器设置于所述烘干箱近所述脱水箱的一侧,所述烘干箱上还设有排风口。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所述收料箱背离于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设有收料门,所述固定杆倾斜设置。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提供的技术方案效果是:通过进料装置、染色装置、脱水装置、振动装置、烘干装置、收料装置依次全自动工作便能够完成整个染色、脱水、烘干的工作,中间过程无需人工造作,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能够将染色后的纺纱先经脱水装置将纺纱中的水大部分水去掉,再经振动装置将纺纱平铺在支撑杆上,最后进行烘干,能够降低烘干时间的同时减少烘干对纺纱造成的损害,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中进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中传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中染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中脱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中振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中烘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中收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进料装置101、控制装置102、传送装置103、染色装置104、脱水装置105、振动装置106、烘干装置107、收料装置108、进料箱201、进料导轨202、导轨驱动轴203、导轨被动轴上204、第一固定槽205、支撑杆206、传送箱301、传送带302、传送驱动轴303、传送被动轴304、第二固定槽305、染色箱401、染料箱402、第一上色器403、第二上色器404、输送带405、输送驱动轴406、输送被动轴407、第三固定槽408、脱水箱501、脱水桶502、驱动电机503、移动导轨504、机械爪505、限位槽506、进料口507、出料口508、第一舱门509、第二舱门510、废水收集箱511、振动箱601、振动器602、振动杆603、烘干箱701、烘干器702、传输带703、传输驱动轴704、传输被动轴705、第四固定槽706、收料箱801、固定杆802、收料门8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目的是通过进料装置、染色装置、脱水装置、振动装置、烘干装置、收料装置依次全自动工作便能够完成整个染色、脱水、烘干的工作,中间过程无需人工造作,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能够将染色后的纺纱先经脱水装置将纺纱中的水大部分水去掉,再经振动装置将纺纱平铺在支撑杆上,最后进行烘干,能够降低烘干时间的同时减少烘干对纺纱造成的损害,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其中,包括控制装置102、支撑杆206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料装置101、染色装置104、脱水装置105、振动装置106、烘干装置107、收料装置108,进料装置101包括进料箱201与传送装置103,控制装置102连接于进料箱201的外壁,进料箱201内部设有放置支撑杆206的进料导轨202,支撑杆206用于放置纺纱,传送装置103的两端分别与进料箱201、染色装置104连接,染色装置104包括染色箱401以及设于染色箱401内部的染料箱402、上色装置、输送装置,上色装置连接于染料箱402,输送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传送装置103、脱水装置105连接,脱水装置105包括脱水箱501以及设置于脱水箱501内部的驱动电机503、脱水桶502、抓取装置、废水收集箱511,抓取装置与驱动电机503均设置于脱水桶502的上侧,废水收集箱511设置于脱水桶502的底部,脱水箱501的两侧分别与输送装置、振动装置106连接,振动装置106包括振动箱601以及设置于振动箱601内部的振动器602、振动杆603,振动杆603连接于振动器602,振动杆603的两端分别与脱水箱501、烘干装置107连接,烘干装置107包括烘干箱701以及设置于烘干箱701内部的烘干器702与传输装置,传输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振动杆603、收料装置108连接,收料装置108包括收料箱801以及设置于收料箱801内部的固定杆802;

控制装置102分别控制连接进料导轨202、传送装置103、上色装置、输送装置、驱动电机503、抓取装置、振动器602、传输装置、烘干器70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控制装置102包括控制器、控制面板、显示屏以及报警装置,控制面板控制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显示屏、报警装置、进料导轨202、传送装置103、上色装置、输送装置、驱动电机503、抓取装置、振动器602、传输装置、烘干器70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进料箱201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进料导轨202,进料导轨202上设有固定支撑杆206的第一固定槽205;

进料导轨202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导轨驱动轴203与导轨被动轴上204,控制器控制连接导轨驱动轴20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传送装置103包括传送箱301以及设于传送箱301内部的传送组件,传送箱301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传送组件,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302、传送驱动轴303、传送被动轴304,传送带302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传送驱动轴303与传送被动轴304,传送带302的内侧分别与传送驱动轴303、传送被动轴304接触连接,传送带302的外侧等距设有固定支撑杆206的第二固定槽305,传送带302的两端分别与进料导轨202、输送装置接触连接;

控制器控制连接传送驱动轴30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染料箱402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405、输送驱动轴406、输送被动轴407,输送带405的两端分别套设于输送驱动轴406与输送被动轴407,输送带405的外侧等距设有固定支撑杆206的第三固定槽408,输送带405的两端分别与传送带302、脱水箱501连接;

控制器控制连接输送驱动轴406。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染料箱402设置于染色箱401近进料箱201的一侧,上色装置包括分别连接于染料箱402的第一上色器403、第二上色器404以及第三上色器,第一上色器403设置于输送带405的上侧并固定于染色箱401上,第二上色器404与第三上色器对称设置于染色箱401内部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第一上色器403、第二上色器404、第三上色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抓取装置包括移动导轨504与机械爪505,移动导轨504上连接设有复数个机械爪505,驱动电机503固定连接于脱水桶502的顶部,脱水桶502的内壁上设有复数个固定支撑杆206的限位槽506,脱水桶502的顶部设有供机械爪505移动的通道;

脱水箱501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染料箱402的进料口507、连接振动箱601的出料口508,脱水箱501内部分别设有将进料口507挡住的第一舱门509、将出料口508挡住的第二舱门510;

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机械爪505、驱动电机503、第一舱门509、第二舱门510。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振动箱601内部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振动器602,每个振动器602的顶部均连接设有振动杆603,振动杆603上设有防滑纹,振动杆603的两端分别与出料口508、传输装置接触连接。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烘干箱701较近距离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703、传输驱动轴704、传输被动轴705,传输带70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传输驱动轴704与传输被动轴705,传输带703的外侧等距设有固定支撑杆206的第四固定槽706,传输带703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带405、出料口508接触连接;

烘干器702设置于烘干箱701近脱水箱501的一侧,烘干箱701上还设有排风口。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采用的收料箱801背离于烘干箱701的一侧设有收料门803,固定杆802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纺纱放置在支撑杆206上并将支撑杆206放置在进料导轨202上,通过控制器控制来完成整个染色过程,在染色时纺纱首先通过传送带302传送至输送带405上进入到染色箱401内部,通过第一上色器403、第二上色器404、第三上色器进行染色,待纺纱在染色箱401内静止一段时间后通过输送带405输送至脱水箱501的进料口507处,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舱门509移开并同时控制机械爪505抓取支撑杆206并放入脱水桶502的限位槽506处进行固定,当机械爪505将支撑杆206全部放入脱水桶502内部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舱门509关闭并同时控制驱动电机503工作带动脱水桶502旋转进行脱水的工作,过一段时间后脱水完成,控制器控制第二舱门510移开并同时控制机械爪505抓取支撑杆206并放在振动杆603上,控制器控制振动器602震荡带动振动杆603震荡将放置在支撑杆206上的纺纱震荡平整使纺纱平铺在支撑杆206上,由于振动杆603为倾斜设置会慢慢向传输带703的方向移动直至将支撑杆206震荡移动至传输带703上,支撑杆206全部进入到烘干箱701内部时进行烘干,此时烘干器702开始工作对纺纱进行烘干,烘干器702上设有湿度检测器,当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烘干箱701内部的湿度数值小于设定值时烘干器702停止工作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显示屏显示出来,提示工作人员烘干过程已经完成,当烘干工作完成时同时控制器控制传输驱动轴704转动带动传输带703移动将纺纱传输至固定杆802上存放,工作人员打开收料门803可将纺纱取出,全过程实现全自动染色,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纺纱染色脱水烘干系统,能够通过进料装置、染色装置、脱水装置、振动装置、烘干装置、收料装置依次全自动工作便能够完成整个染色、脱水、烘干的工作,中间过程无需人工造作,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能够将染色后的纺纱先经脱水装置将纺纱中的水大部分水去掉,再经振动装置将纺纱平铺在支撑杆上,最后进行烘干,能够降低烘干时间的同时减少烘干对纺纱造成的损害,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