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靛蓝自动配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315发布日期:2018-09-12 00:1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料设备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靛蓝自动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印染行业中,生产过程中染料的配送十分复杂,需要将染料按照配方配制后输送到各个染色机,传统的人工粉状染料加料方式,是根据染色配方,由人工在秤料间将粉状染料倒入秤料桶中进行称量,再由人工进行运送并投入辅助罐中,这个过程需要将整包装袋的染料搬运到各个投料点,无法实现多点同时投料,染色用粉状染料种类繁多,人工称量,难免疏忽差错,加料的正确性、判断的误差难以保证,有时还会误称、漏称,人工投入粉状染料,投料时间无法精确保证,还可能出现误投现象,另外,生产现场药桶杂陈,环境污染严重,工人所受身体伤害大,这增加了体力劳动者的工作强度,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精确度低,劳动效率低,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影响经济效益;不能准确控制各种工艺参数,致使指标不一致,导致产品经常由于色不准达不到要求而需要返修,极大地降低了生产率,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靛蓝自动配送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靛蓝染料的配送系统自动化程度底,人工配料导致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靛蓝自动配送系统,采用PLC控制器控制重量感应器、电磁阀、质量流量计和隔膜泵元件的动作,包括拆包机、真空上料机、压缩空气罐、称量桶、位于称量桶下的重量感应器、化料桶和储存罐,所述拆包机的物料收集器的出料口和真空上料机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称量桶的出料管道和第一管道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相连,所述真空上料机的出料口和称量桶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所述化料桶的进粉料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相连,所述压缩空气罐的出气管道和真空上料机的出料口相通,靛蓝粉料从真空上料机出料口流出后在高压空气的吹动下沿第二管道流动,所述化料桶上连接有进水口管和进碱液管,所述进水口管和进碱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和质量流量计,所述化料桶中设置有搅拌器,所述称量桶和化料桶顶端分别设置有呼吸阀,所述化料桶的出料口和储存罐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和隔膜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化料桶的进粉料口处设置有防积粉装置,所述防积粉装置包括设置在化料桶顶端的壳体、设置在壳体顶端的电机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线卷和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和转盘同心设置的半环状,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壳体顶面和转盘相连,所述线卷套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进粉料管道贯穿壳体伸入到化料桶中,所述进粉料管道中设置有上下开口的套管和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环,所述套管的外壁贴着进粉料管道的内侧管壁,所述固定环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圆环和外圆环,所述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通过若干支撑条连接,下侧的固定环的外圆环固定在套管顶端,上侧的固定环的外圆环固定在进粉料管道内侧管壁上,所述线卷上的金属线穿过进粉料管道的管壁后又穿过上侧的固定环的内圆环和下侧的固定环的内圆环相连,所述进粉料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缺口,所述进粉料管道的内侧管壁上设置有和缺口相对的卡槽,所述转盘部分沿缺口卡入卡槽中将套管封在位于化料桶顶壁上侧的进粉料管道中,进粉料时,所述电机带动转盘转动,缠绕在线卷上的金属线松开,当通孔和进粉料管道相通,靛蓝粉料在高压空气的吹动下沿进粉料管道和套管进入化料桶,所述套管由于自身重力向下移动并部分伸出进粉料管道,进料完毕,所述电机带动转盘反向转动,金属线重新逐渐缠绕在线卷上,拉动套管复位,所述转盘上通孔和进粉料管道错位重新将套管封在位于化料桶顶壁上侧的进粉料管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粉料管道的管壁向管腔外侧拱起形成槽口面向管腔的环状凹槽,所述缺口由凹槽一侧的槽底凿穿形成,所述卡槽为剩余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卷呈圆饼状,所述线卷最外侧的周边呈弧口朝外的弧状。

本实用新型利用拆包机直接将靛蓝粉料包装袋拆开后将靛蓝物料卸入拆包机的物料收集器中,然后利用真空上料机将拆包机的物料收集器中靛蓝粉料吸出并转移至称量桶中,称量结束后,再由真空上料机将称量桶中靛蓝粉料吸出并转移至化料桶中,靛蓝粉料在化料桶中配成高浓度配方溶液,然后高浓度配方溶液再根据实际需要被输送到各个染色机,采用PLC控制器控制各元件的动作,整个上料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执行标准统一,避免了靛蓝粉料的粉尘分散在车间对工人健康造成威胁,减少了配制和输送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使产品质量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防积粉装置和进粉料管道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防积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靛蓝自动配送系统,采用PLC控制器控制重量感应器5、电磁阀、质量流量计63和隔膜泵15元件的动作,包括拆包机1、真空上料机2、压缩空气罐3、称量桶4、位于称量桶4下的重量感应器5、化料桶 6和储存罐7,拆包机1的物料收集器的出料口和真空上料机2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11连接,称量桶4的出料管道和第一管道11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12相连,真空上料机2的出料口和称量桶4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13相连,化料桶6的进粉料管道65和第二管道13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12相连,压缩空气罐3的出气管道和真空上料机2的出料口相通,靛蓝粉料从真空上料机2出料口流出后在高压空气的吹动下沿第二管道13流动,化料桶6上连接有进水口管61和进碱液管62,进水口管61和进碱液管62上设置有电磁阀和质量流量计63,化料桶6中设置有搅拌器64,称量桶4和化料桶6顶端分别设置有呼吸阀8,化料桶6的出料口和储存罐7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14连接,第三管道14上设置有电磁阀和隔膜泵15。

利用拆包机1将靛蓝粉料包装袋拆开,并将靛蓝粉料卸入拆包机1的物料收集器中;PLC控制器向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3上三通电磁阀12发送开启信号,三通电磁阀12打开,将拆包机1的物料收集器的出料口和真空上料机2 的进料口之间连通,将真空上料机2的出料口和称量桶4的进料口之间连通,压缩空气罐3的出气管道和真空上料机2的出料口相通,使压缩空气罐3的出气管道和真空上料机2出料口第二管道13之间存在合适的夹角,保证高压空气的流向和靛蓝粉料的走向一致,靛蓝粉料从真空上料机2出料口流出后在高压空气的吹动下沿第二管道13流动,真空上料机2将拆包机的物料收集器中靛蓝粉料吸出并转移至称量桶4中后,PLC控制器向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3上三通电磁阀12发送关闭信号,三通电磁阀12关闭,称量桶4底端的重量感应器5将重量参数发送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预设的配方参数计算出需要的水量和碱液量;PLC控制器向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3上三通电磁阀12 发送开启信号,三通电磁阀12打开,将真空上料机2的进料口和称量桶4的出料口之间连通,将真空上料机2的出料口和化料桶6的进料口之间连通,利用真空上料机2将称量桶4中靛蓝粉料吸出并转移至化料桶6中;配料和上料是同时进行,PLC控制器向进水管和进碱液管上电磁阀和质量流量计63发送打开信号,同时向化料桶6上搅拌电机发送开启信号进行配料,使靛蓝粉料向化料桶6中下落的过程中和水汇集,减少在配料过程中靛蓝粉料结块,配料结束后得到高浓度配方溶液;配料结束后,PLC控制器向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3 上三通电磁阀12发送关闭信号,三通电磁阀12关闭,PLC控制器向化料桶6 出口和储存罐7入口之间第三管道14上电磁阀和隔膜泵15发送打开信号,将高浓度配方溶液储存在储存罐7中备用;PLC控制器向储存罐7出口管道上电磁阀和隔膜泵15发送开启信号,将储存罐7中的高浓度配方溶液利用隔膜泵15 输送至各个染色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化料桶6的进粉料口处设置有防积粉装置9,进粉料管道65出口若是和化料桶6的进粉料口持平,从进粉料管道65出来的靛蓝粉料会粘附在化料桶6顶壁内侧,化料桶6中的水汽会和粘附在化料桶6顶壁内侧的靛蓝粉料接触,使靛蓝粉料更牢固地粘附在顶壁内侧,长此以往,积粉会越来越厚,影响配方溶液的浓度;防积粉装置9包括设置在化料桶6顶端的壳体91、设置在壳体91顶端的电机92以及设置在壳体91中的线卷93和转盘94,转盘94上设置有通孔95,通孔95为和转盘94同心设置的半环状,电机92的转轴穿过壳体 91顶面和转盘94相连,线卷93套在电机92的转轴上,进粉料管道65贯穿壳体91 伸入到化料桶6中,尽可能防止从进粉料管道65出来的靛蓝粉料粘附在化料桶6 顶壁内侧,进粉料管道65中设置有上下开口的套管96和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环97,套管96的外壁贴着进粉料管道65的内侧管壁,沿进粉料管道65下落的靛蓝粉料下落至套管96处后,沿套管96继续下落,固定环97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圆环971和外圆环972,内圆环971和外圆环972之间通过若干支撑条973连接,下侧的固定环97的外圆环972固定在套管96顶端,上侧的固定环97的外圆环972固定在进粉料管道65内侧管壁上,缠绕在线卷93上的金属线一端固定在线卷93上,另一端垂直穿过进粉料管道65的管壁后又穿过上侧的固定环97的内圆环971和下侧的固定环97的内圆环971相连,上侧的固定环97主要用来支撑金属线,下侧的固定环97保证金属线尾端和套管96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使套管96在金属线的拉动下可以匀速移动,进粉料管道65的管壁上设置有缺口98,进粉料管道65的内侧管壁上设置有和缺口98相对的卡槽99,转盘94部分沿缺口98卡入卡槽99中将套管96封在位于化料桶6顶壁上侧的进粉料管道65中,进靛蓝粉料时,电机92 带动转盘94转动,缠绕在线卷93上的金属线松开,当通孔95和进粉料管道65相通,靛蓝粉料在高压空气的吹动下沿进粉料管道65和套管96进入化料桶,套管 96由于自身重力向下移动并部分伸出进粉料管道65,避免位于化料桶6中的进粉料管道65的管壁接触靛蓝粉料,进料完毕,电机92带动转盘94反向转动,金属线重新逐渐缠绕在线卷93上,拉动套管96复位,转盘94上通孔95和进粉料管道 65错位重新将套管96封在位于化料桶6顶壁上侧的进粉料管道65中。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粉料管道65的管壁向管腔外侧拱起形成槽口面向管腔的环状凹槽910,缺口98由凹槽910一侧的槽底凿穿形成,卡槽99 为剩余的凹槽910,这种结构使得转盘94能够更好地将套管96封在位于化料桶6 顶壁上侧的进粉料管道65中,避免化料桶6中水汽进入。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线卷93呈圆饼状,线卷93最外侧的周边呈弧口朝外的弧状,从而使金属线重新缠绕在线卷93上时不会偏离,能够更规则地缠绕在线卷93最外侧的周边,从线卷93上松开的过程不会发生卡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