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纤维抗菌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932发布日期:2018-12-05 20:01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纤维抗菌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纤维抗菌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经编用多根纱同时沿布面的纵向(经向)顺序成圈,纬编用多根纱沿布面的横向(纬向)顺序成圈。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4702874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0月1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铜纤维防辐射抗菌功能针织纱,针织纱的纱线体包括铜纤维和棉纤维,纱线体捻合有竹纤维,竹纤维呈螺旋状捻合。

在具有该铜纤维防辐射抗菌功能针织纱时,通过圆机将该针织纱编织成针织面料后,编织后的针织面料因铜纤维本身的特性而具有防辐射、抗菌等功能,但是编织后得到织针面料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纤维抗菌针织面料,通过多种功能性纤维纱纬编制成,使得针织面料的功能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铜纤维抗菌针织面料,包括通过多根纬纱纬编制成的抗菌面料层,所述纬纱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成圈部,任一所述纬纱上的成圈部套在相邻的所述纬纱的成圈部上,多根纬纱包括有多根莫代尔纤维纱、多根铜纤维纱、多根氨纶纱;多根所述氨纶纱间隔分布,且相邻的两根所述氨纶纱之间分布有多根所述莫代尔纤维纱、多根所述铜纤维纱,所述莫代尔纤维纱的数量多于所述铜纤维纱的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抗菌面料层的多根纬纱包括有莫代尔纤维纱、铜纤维纱和氨纶纱。莫代尔纤维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具有合成纤维的强力的韧性、良好的吸湿能力、良好的形态与尺寸稳定性,从而纬编后的抗菌面料层因莫代尔纤维纱的存在而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以及强力;铜纤维是一种含有铜元素的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属于人工抗菌纤维,从而抗菌面料层因铜纤维纱的存在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且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因多根氨纶纱间隔分布 从而使得抗菌面料层的整体具有良好的弹性;最终使得抗菌面料层具有良好的强力、韧性、弹性、吸湿能力和抗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氨纶纱之间,两根所述莫代尔纤维纱分布在相邻的两根所述铜纤维纱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莫代尔纤维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具有合成纤维的强力和韧性、良好的吸湿能力、良好的形态与尺寸稳定性,从而纬编后的抗菌面料层因莫代尔纤维纱的存在而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以及强力,使得在相邻的两根铜纤维纱之间分布两根莫代尔纤维纱,使得抗菌面料层的整体具有良好的强力和吸湿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多根所述纬纱还包括有多根银纤维纱,任意一根所述银纤维纱分布在两根相邻的所述莫代尔纤维纱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银纤维具有较高的舒适性、良好的抗菌性、优良的抗辐射性,使得银纤维纱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抗辐射性,从而使得纬编后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且因莫代尔不具有抗菌性,通过使得相邻的两根莫代尔纤维纱之间分布有一根银纤维纱,从而配合铜纤维纱,提高针织面料整体的抗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多根所述纬纱还包括有多根蚕丝纱,任意一根所述蚕丝纱分布在相邻的所述铜纤维纱与所述氨纶纱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蚕丝纱具有极佳的防霉、抗菌等天然特性,从而蚕丝纱能提高针织面料的防霉、抗菌等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面料层的上表面复合有通过多根腈纶纱纬编制成的保暖面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腈纶纤维的性能极似羊毛,弹性较好,伸长20%时回弹率仍可保持65%,蓬松卷曲而柔软,保暖性比羊毛高15%,此时保暖面料层通过腈纶纱纬编制成后,使得复合后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暖面料层远离所述抗菌面料层的表面通过拉毛处理后形成多道呈排列分布的绒毛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保暖面料层上拉毛处理后形成有绒毛部,从而能够增加保暖面料层的手感,且能增加保暖面料层的保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面料层的下表面复合有通过多根竹炭纤维纱纬编制成的透气面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从而使得通过竹炭纤维纱纬编后的透气面料层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抗菌面料层由多根纬纱纬编制成,且多根纬纱包括莫代尔纤维纱、铜纤维纱和氨纶纱,从而使得针织面料的抗菌面料层具有良好的强力、韧性、弹性、吸湿能力和抗菌效果;

2、在抗菌面料层上表面复合的保暖面料层能增加针织面料的保暖效果;在抗菌面料层下表面复合的透气面料层能增加针织面料的吸湿透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抗菌面料层;2、纬纱;21、成圈部;31、莫代尔纤维纱;32、铜纤维纱;33、氨纶纱;34、银纤维纱;35、蚕丝纱;4、保暖面料层;41、绒毛部;5、透气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铜纤维抗菌针织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多根纬纱2纬编制成的抗菌面料层1,多根纬纱2在纬编后沿着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由多个成圈部21,在相邻的两根纬纱2之间,一根纬纱2上的成圈部21套在另一根纬纱2的成圈部21。

如图2所示,多根纬纱2(见图1)包括多根莫代尔纤维纱31、多根铜纤维纱32、多根氨纶纱33。多根氨纶纱33在抗菌面料层1上间隔排列分布;且在相邻的两根氨纶纱33之间,分布有多根莫代尔纤维纱31和多根铜纤维纱32;同时在相邻的两根氨纶纱33之间,多根铜纤维纱32间隔排列分布,在相邻的两根铜纤维纱32之间分布有两根莫代尔纤维纱31。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多根纬纱2(见图1)还包括有多根银纤维纱34、多根蚕丝纱35;任意一根银纤维纱34分布在两根相邻的莫代尔纤维纱31之间,任意一根蚕丝纱35分布在铜纤维纱32和氨纶纱33之间。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在抗菌面料层1的上表面复合有保暖面料层4,在抗菌面料层1的下表面复合有透气面料层5。保暖面料层4通过多根腈纶纱纬编制成,且在保暖面料层4远离抗菌面料层1的端面上通过拉毛处理后形成有多道呈阵列分布绒毛部41;透气面料层5通过多根竹炭纤维纱纬编制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